中国航天成就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的航天梦已经实现了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起,当时的中国受到各国侵略者的侵略,那时候中国很落后。从小就耳濡目染,知道我们的祖国在以前被看不起过。但现在,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深深为祖国感到自豪。而中国的航天梦也在一步步让整个世界所叹服。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等,面对当时的封锁、包围和危胁的形式,亲自为国防部五院确立了“自立更为主和利用资本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筑方针。在这个建筑方针的指引下,中国航天再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仿制跨入了自行自制,不断战胜重重困难,自主创新,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祖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跨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不甘落后,开始了艰难的航天路。外国人便扬言:能发射卫星的中国人恐怕还没有出生。外国人嚷着要帮忙,毛泽东主席却拒决了,成立了专门研究人造卫星的581组,制定了《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草案)》,并开始进行人造卫星方案及先研究工作,还进行了探空火箭的研制与发射工作。

  1970年4月24日,祖国用费了好大劲才制造出来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祖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宇宙,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1975年4月24日,祖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祖国制造的反回式遥感卫星,并于11月29日回收。外国人看了这些后,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嘴巴拉得老长老长,眼睛睁得老大老大,半天回不过来神。

  通过无数科学家的辛勤研究,祖国已拥有世界级先进水平,如多级火箭技术,一箭多星技术,低温高能发动机技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卫星控制技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控制技术等。

  2003年10月15日,用神州五号飞船升空,将杨利伟送入太空,绕地球飞了一圈后返回地球,使祖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升空,并开展开个轨道舱生活与科学试验活动。

  尽管拥有种种困难,我国科学家却并没有放弃,伴随着泪水和汗水。终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8年9月25日,让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成功升入太空,并2008年9月27日16点39分 ,翟志刚成功出舱,并在16时48分,在太空迈出第一步,随后在太空中挥舞中国国旗。那一刻,相信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祖国,你的名字已然屹立在了世界强国的上空,每一次的飞船发射,无疑都会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赞颂。中国用实力告诉世人,只要中国人想得到的,就能做出来。中国的航天梦已经实现了。

中国航天成就

中国实现飞天梦

  2003年10月16日早上6点2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上,中国人民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航天载人飞船安全地降落在大地上。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圆了中华五千年遨游太空的飞天梦!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等得太久太久;为了这一天,多少科技人员累倒在了实验室里;为了这一天,多少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现在,一个几千年都没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化为现实。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不少人流下了激动而热烈的眼泪.

  几千年来,不少人想飞向天空、飞向宇宙。中国古代有个叫万户的人,身上绑上用火药做成的箭,想飞向天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国外的达?芬奇也梦想飞向天空,实验了无数次,但都失败的。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终于飞向了天空。1961年原苏联一箭冲天,火箭飞出地球,飞向太空,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人类航天第一人。美国也在数年后发展起了航天业,飞向了太空。但在美国以后,几十年也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发展起载人航天技术。终于,在2003年,中国的第一个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着陆,成为世界第三大航天国。杨利伟成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向杨利伟叔叔学习,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学好真本领,长大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拉开序幕。

  一、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 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10月15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 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 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 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 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 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 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 卫星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迅速发展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迈出了中国发展航天技术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进入航天时代,并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81年9月,在中国首次以“一箭多星”方式,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三颗卫星。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中国用新研制的长征3号火箭首次将东方红2号试验通讯卫星送入赤道上空静止轨道运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和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自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中国的卫星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研制成功了实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并在卫星返回、一箭多星、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姿控、卫星热控、微重力试验和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试验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有些项目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成功走在理想的路上

  中国航天起点低、起步晚,但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为数不多的世界航天大国行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支撑中国航天人走过最初那段艰苦岁月的力量是什么呢?是理想!航天人个人的航天梦与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不灭信念的结合,成就了祖国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航天事业的特殊性、艰苦性,要求航天人比其它行业从事者付出更多的精力与体力。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人为之默默付出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我们未曾知晓。这个数字可能几万,几百万!他们从未抱怨过,航天成功的本身就是对他们的最大安慰。

  航天人的理想,无畏现实的残酷,不贪梦想的美好,只是“仰望星空”,从而“脚踏实地”。

  航天是一个富有梦想与现实的词汇,它承载着人民的梦想、祖国的希望,把每一位渴望飞翔的人,赠与一对美丽的翅膀,祝他们翱翔。

  至此,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愿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愿中国航天事业更加繁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航天

  2012年6月16日,夜幕刚刚降临,耳朵听到那扣人心弦的5秒——“5、4、3、2、1”“轰”!大地震颤,烈焰升腾,拖举着神九拔地而起,又是一次内心无比激动的时刻,激动的是将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送入到令人晕眩战栗的宇宙。

  随着这声巨响,举国欢腾,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世界也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中国。回顾历史,中国航天真是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编 织 红 色 的 中 国 梦

  古老的中华民族,升空梦寐以求的民族。在元、宋时期已将火药加在箭上,希望借助箭的动力,飞上蓝天。火药也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万户也谱写了中国的历史。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设中国国防航空意见》,由此,拉开了中国航空发展的新序幕。

  发 展 进 入 快 车 段

  不竭的民族,用实力说话,“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1970年4月24日,真是值得歌唱的一日。随着宇宙万物听到“东方红”歌曲苏醒之时,世界历史被改写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也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1999年—2002年,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这也将说明载人飞行已不是梦想。

  我国虽不及苏联发射飞船时间早,可是弘扬了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攀登。我国虽无美国的“阿波罗11号”,可我们让“东方红一号”奏响了世界独特的中国之歌,这是梦的实现,这是心脏的跳动。

  惊 速 塑 造 英 雄 形 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之快,震惊世界。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从此在浩瀚的太空中,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杨利伟。杨英雄围绕地球的十四圈,中国追梦的几百年,惊喜与实力,让中国从第五,跃居到了第三。

  2005年、2008年,世界英雄中的中国人在与日增多。费俊龙、翟志刚等是时代的英雄,是英雄的榜样,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

  代的方向,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未 来 的 无 限 畅 想

  神九的发射,标志着奔跑的中国又离理想近了一步。在2000年,中国已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对于未来,中国是“英语时态”中的正在进行时,正在进行中。以后的以后,人们可以到太空中旅游,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秒的仙境。

  发展中创造奇迹,发射中创造惊喜,升空中创造美丽。国梦的起飞,发展的推进,塑造了一批批英雄形象,未来的航天发展将越来越重要。愿中国航天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的航天

  在东方,一团红色的火焰正在疾速上升,于是,中华大地沸腾了——天宫一号成功升天了!

  从神舟五号升天起,中国载人航天就在不断地发展着,从首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最后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交会对接,无不见证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是可喜可贺是,见证着中国科技力量的飞速发展。当然与国际上的发展也是要有所比较,有些国家比我国发达许多,航天的步伐也较快,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发展史中得到一些启示,前车之鉴,后者之师,这些启示对中国航天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目前,国际上探索太空的目标一般是月球——火星——太阳系其他星体——太阳系外的空间,目前美国“先驱者”号是已知飞得最远的,已带着人类的问候,飞出了太阳系,飞向了浩渺的太空,寻找有智慧的生物去了,但即使飞得如此之远,人类的脚步最远只到达月球,还没到火星。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月,发射了“嫦娥一号”,进行绕月飞行,对火星也没少关注,前段时间发射的“萤火一号”,搭俄罗斯的顺风车飞向火星,但遗憾的是,火箭发生故障,虽经俄方极力抢救,但仍无法挽回,最终未能造访火星。虽有此失败,但我国的载人航天很顺利,到目前为止无任何事故。目前,神舟九号已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也还在轨道上待命,等待着下一次任务。 总体来看,我国航天的发展还是有些落后,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技术,美国的“先驱者”号已飞出太阳系,而中国还没这样的技术,主要因为中国航天起步有些迟,美国与苏联(今则为俄罗斯)最先发展航天技术,有许多这方面的经验,并且有许多技术人员,但目前我国还有人才外流这一现象,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有些缓慢;二是经济,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不能像美国那样随时发射航天器。并且中国还面临岛屿争端,要战争还是要发展,这是一个必要的选择,若要战争,保卫领土完整,则要大量经费,会影响

  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两个问题是要解决的。虽然困难矛盾重重,但我相信:中国航天一定会发展起来,走在世界前列。

  在此,我祝“嫦娥”奔月成功,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在世界前沿。

中国航天

  人类航天史将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服,从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浩瀚太空印上自己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的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三度金秋,三度飞天,三度突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代万户乘坐47支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包装尝试,再到现代杨利伟独自一人造访"天空",到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天归来,到翟志刚出舱漫步,中国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飞跃,标记在了太空之上,成员从一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

  翟志刚留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所显示的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

  综合国力的大步跨越,托起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大步跨越,从高安全,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到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从遍布陆,海,空的航天测控网到先进的立体搜救系统.决定神舟一步一步跨越的这一切,无不源自于改革开放所积蓄的巨大经济和科技力量。

  尽管在太空探索的许多领域,中国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但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一定能够迈出坚实的第二步,第三步。因为,中国航天拥有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腾飞的火箭中,加注了一个焕发青春的民族的雄心壮志和动力之源。

中国.航天.发展

  1970年4月24日,一颗耀眼的‘星”划破天际——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诞生了!这是提前为国庆献上的厚礼,也标志着我国卫星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快速跃升: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三号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使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我们以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飞跃!此后,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神七出舱,“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神九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这些都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但是,我国航天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在170亿-180亿美元,超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的总投入;在人造卫星领域,我国刚刚达到国际航天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水平;在飞船研制技术领域,我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领域,我国与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为10年到15年……

  我们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惟有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祖国的航天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继承中国航天人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甘于奉献!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

  千年的飞天梦,今朝终于成真了。10月15日9时9分55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星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副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站的同志们为祖国付出的一切,党和人民永不会忘记。

  那个伟大的航天员名叫“杨利伟”,他为党和人民付出了一切,我想:我现在应该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以后,一定要向“杨利伟”一样,报效自己的祖国。

箭在弦上直至苍穹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感想2021

  中国航天梦心得体会1

  中国,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古老国土;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物多人多的美丽国度。如今,中国也是一个在航天事业上领先许多国家的大国了,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今天,我在学校开展的——《中国人的航天梦》展览中,得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讯息,下面我给你讲讲吧!

  首先,我国航天事业的元老——钱学森爷爷在1956年10月8日担任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的院长,在不断的研究中,终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又在1988年、1990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发射了“风云一号”、“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神州试验飞船”、“神舟三号试验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等。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叔叔乘坐神五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10月—17日,费俊龙叔叔和聂海胜叔叔也圆满的完成了神六的飞行任务,实现了我们炎黄后代千年来的“飞天”之梦,同时标志着我们中国成为了继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能掌握载人飞天技术的国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华民族日益强大,中国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从原来的贫穷落后进步到如今的强大富裕,我们已不再是昔日的落后小国,如今放眼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我们的祖国——中国——泱泱大国,我为你自豪!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中国航天梦心得体会2

  2013年6月17点38分神舟十号一飞冲天,肩负着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重大任务,代表着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太空梦。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将于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向太空。中国的航天梦再次成为热点。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后,是不断锤炼孕育着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绕月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54名正、副主任设计师中,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占65%。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不仅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还烙上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本来他在国外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现在已是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航天梦心得体会3

  2013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神9”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航天工程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会逐渐迈大……

  早在明朝时期,有个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了,万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

  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同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齐身与强国之中!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航天精神,铸就辉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航天精神,一代代航天人承继着这种精神,铸就了我国辉煌的航天事业,让我国走向了科技强军之路。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岁月。但是帝国主义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首先在朝鲜挑起事端,伺机进犯中国,在遇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迎头痛击后,曾想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在国共两党的台海争端中,美国以用核武器威胁新中国。这使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没有自己的航天科技,就不会有国家的安宁,中国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和平日子。因此,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首的老一辈航天人肩负党的国家领导人的期盼以及全国人民的梦想,按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质量工作指导原则,在大漠深处掀起了航天建设热潮。没有机械建设工程设备,航天人就用肩挑背扛,建设一座现代航天城;苏联专家撤走后,没有经验和数据,航天人就自己分析计算,边摸索边试验,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引爆了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引爆原子弹的国家,就连法国总统戴高乐都十分震惊,中国会比法国先掌握核武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又成功引爆了氢弹和发射卫星,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航天科技技术。先后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多家集科技、生产一体的导弹研制基地,为国家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巩固了新中国国防,使帝国主义不敢通情再用核武器威胁中国,而是与中国谈判,与中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一百多颗国产卫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建成了天宫一号太空工作站并投入科研使用。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中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运行,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201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首先覆盖亚太地区,到2020年,可以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每当我回想起这我国的航天发展历程、看到今天的科技成就,心里无比的骄傲自豪,我那颗想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梦想在心里跳跃着,这些一个个伟大的成就,从小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当我看到中国一次次成功发射卫星,增强国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送入太空,取得一项项太空科研成果,不久将有航天员登上月球时,我心里就无比激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向我国的几代航天人致敬,正是一代代航天人遵循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树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才使我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东方的巨人。从此,我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中国的航天精神激励自己,用航天人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在实验室里为人们带来更多神奇的东西。我会发明一种神奇的药,使人类不会失去亲人而痛苦。我又发明一种“保护伞”,使人类不在为火灾、水灾和天灾所担忧;使人类不在为生病而感到发慌;而我们不但要为先人们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还要自己奋发图强,不畏艰苦,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做一名老师,把自己的所有知识传授给新一代的花朵;做一名建筑师,设计世界上最抗震的房屋;做一名清洁工,把大街小巷打扫干净……无论什么工作,都有它的伟大之处。待我们长大后,无论什么工作,无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无论这个工作是否能使自己闪耀,只要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中国奉献出自己微小的一份力就好。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都应该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之路,勇于探索太空秘密,地空一体,强我国防,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会议手册模板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