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英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接地气的外国人

  我的外教,是个正儿八经的外国人,金发碧眼的他带着他的小孩,来到了中国。有一天我去找他时,他正在训斥儿子,只听他气得满脸通红,大嚷:“龟孙儿!英语才30分,30分!你倒底是不是个外国人!小子,想挨揍呀!”我抚额低笑,他的儿子来了一句天津话带点四川腔:“爸爸呀,您抚这些玩意儿干啥呢?”

  我一个中国人,愣在原地半天,这年头,外国人怎么一个个来中国后,说话这么逗!

  以前,从来没看见过蓝眼睛的我现在还习以为常了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外国人来我们中国后,变得如此接地气

  我找了几个外国人问过,对话片断如下:“您好?”我有些试探性地问道。“哦”。他有些不可思议。

  ……过了一会儿后。

  “快国庆了,我们老板考虑到我的国籍,就没放假。”“然后呢?”“我马上跳起来叫‘中国解放万岁,中国胜利!’”“这是你的心声吗?”。“是的,来中国工作这么多年,中国几乎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他用俏皮的语气回答我。

  我随后又扯了一位友善的胡子大叔,“您好,美丽的小姐。”他向我点了头。我歪着头打量着他,白衬衫和他立体的五官恰到好处,就是茂密的大胡子有点碍眼。“您好,sir(先生)。”我也客套了一句,也问了几个问题,他每次谈到中国时,眼中总无形地流露出莫名的喜悦与自豪,他好像已经融入了中国一样。

  没天理呀!我还是个中国人吗

  坐下理理烦乱的思绪,从以前屈辱的《马关条约》和令人不平等的“东亚病夫”,到现在占据世界经济重要的一席之地和被称作“东方的巨人”,不都是因为国家的富裕与发展吗?现在老外也有一口流利的中文了,我们不是也要多努力学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道不是吗

  有道歌是这么唱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有个人是这么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为什么不为国效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国效力?至于,有其它搪塞理由的,只不过尔尔,也应是为平庸之人吧

  每个大中城市中出现这么多接地气的外国人,这么多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正是应了“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的说法。我也要多学几门外语,争取也成为接地气的“外国人”,呵呵!

外国人的英语

奇怪的外国人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到爸爸公司去玩。公司一楼左边有个卖书摊,那里有许多非常好看的彩图版图书。卖书的姐姐是江苏人,她眼睛很漂亮,又圆又大,说话的声音很细、很甜美、很温柔。

  我挑了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时来了四位外国人想买那种做石材的书。他们个子都好高,都快赶上姚明了。呵呵!鼻子也很高还有点钩钩哦!眼睛是蓝色的,眼圈有点凹下去。其中有一个外国人是秃顶,只有周围有一圈头发,肚子好大哦!圆鼓鼓的。另外一个外国人皮肤很黑,有点瘦瘦的,最有特点的就是,手上长了很长的毛,耳朵两边到嘴巴下边也长满了又黑又厚的胡子,这样吃饭不是很不方便吗?呵呵!还有一个比较帅,个子高。皮肤很白,穿着衬衣和西装,看起来最斯文。最后有个老老的,头发都白了,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穿那么厚的大衣,他不热呀!他们每一个都长得那么有特点,不知道他们是哪一国人哦?最要命的就是他们身上的香水味怎么那么浓啊!都快把我给熏死掉了。

  真奇怪呀!外国的男人怎么也喜欢涂香水呢?那个卖书的姐姐非常厉害!她能用流利的英文和外国人对话哦!我听他们讲得叽里呱啦的,我一句都没有听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文。将来才可以交到外国朋友,才能很好的和他们交流。最后爸爸给我买了三套我最喜欢又漂亮的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一套三本。《唐诗宋词元曲》一套三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套三本。我高兴得心里都乐开花了。

  最有趣的就是我一下午都在观察了好多好多的外国人哦!呵呵!

2017外国人的作文题目

  美国

  注重独立思考能力考查

  不同于中国,美国“高考”由NGO(非政府组织)举办,共两种形式,学生可以选择参加自己擅长的考试。两种考试成绩都可以作为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第一种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Board)主办的SAT考试,全称为ScholasticAssess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另一种选择为ACT考试,A,即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这两种考试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作文都着重强调考察学生查考生分析、概括、推理论证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从题目来看,美国“高考”作文通常会以一段750-800单词左右的阅读文章设置文章立论的背景,并要求学生有立场,有观点地探讨和现实生活或时政有关的话题和观点。

  题目既包含个体的权力和责任,也有文化多元价值体现,和全球话题。这些话题的选择也体现了美国教育所基于的深层价值体系:平等权,文化多元主义,个体主义,成功和奋斗,环保主义,社会责任等等。

  在这样的题目要求下,作文的评分标准从3个维度出发:阅读,分析和写作。

  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原文关键细节和关系,明白原文所引用证据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评价原文的推理和推理过程,文体风格,修辞和特征;

  从写作角度来说,要求学生文章连贯,结构严谨,语言有效,主旨明确,有开头和结尾,并能驾驭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基本没有语法错误。

  从题目要求和评分细则我们可以知道,美国“高考”作文重视的是批判性思维和务实主义的价值体系,立足于解决具体的个人,社会,环境问题,对某些理性和现实,道德和实际的两难问题进行有效地思辨和讨论。

  英国

  文本解读与文本创作

  1951年,英国正式启用英国高中A-Level课程(GeneralCertificateofEducationAdvancedLevel),所有希望进入大学深造的16-18岁学生,都需要参加考试,并凭借A-Level课程成绩单申请学校。这套课程得到国际认可,包括新加坡、香港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它作为大学入学测试标准。

  由于A-Level属于单科考试,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3-4门课程进行考试。其中,英国语言(Englishlanguage)和英语文学(Englishliterature)两科注重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应用能力。

  虽然题目类似中国高考的阅读部分,但是A-Level考试往往通篇都是大题,题与题互相照应联系,几道题答下来,拎出来就能成一篇文学分析小论文。

  同时,根据教学考试大纲,学生在语言学习当中应该了解“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权力”、“语言与科技”等各类知识。细究下来,也算是把社会学、新闻学、广告学、科学等都一网捞,内容极为丰富。因此,在考试当中,文本解读与文本创作缺一不可,既要会读还要会写。

  法国

  哲学的拷问

  法国高考BAC全称法国高中会考,每年与6月中下旬进行。1808年,拿破仑下令设立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此之后,每年考试的第一门考试科目都是哲学。不论是主修文科、经济社会,还是理科,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考哲学,写一篇哲学作文。

  法国高中更是将“哲学”列为必修课。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考试从早8点到中午12点考4个小时,考生可以在三道题中任选其一。一般来说,三道作文题中既有“语录评论题”,也有“观点论述题”,考生任选其一回答就行。细看下来,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尼采《快乐的科学》、萨特《伦理学笔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学》等难啃名著比比皆是。

  从去年的法国高考题来看,即便是理科生也需要探究“工作得越少,生活就越好?”这一类的哲学问题。

  下面是2016年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

  文科考生试题

  1、我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吗

  2、无尽的欲望是人的本性吗

  3、评述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其1964年著作《真理和政治》中的一段话:“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意见和解释的事实?一代一代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难道没有证明,因为首先要从纯事件的混沌中提取出事实,所以不先对事实作出解释就根本无法观察事实?”

  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1、我们一直都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么吗

  2、为什么我们学习历史是有好处的

  3、评述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在其1644年著作《哲学原理》中的一段话:“我们知道错误出于我们的意志,而没有谁愿意受到欺骗,所以我们可能不得不惊讶于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判断会出错。但是应当注意,愿意受骗和愿意接受那些往往导致我们受骗的意见之间存在着区别。”

  理科考生试题

  1、工作得越少,生活就越好

  2、我们应当用认知来论证吗

  3、评述意大利哲学家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在其1532年出版的著作《君主论》中的一段话:“我不否认以下的事实:很多人认为,并且依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受上帝和命运控制的,人类虽然拥有智慧,却不能改变事物,也不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改进。因此,我们可能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必白费力气,让命运来主宰一切。”

  从这些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法国哲学作文的是考学生的知识量和思辨能力,但从其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作文题目虽然抽象、充满哲理,考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作文本身其实还是有固定的程式,具体评分标准为:

  (1)对作文题所述概念的解释;

  (2)对作文题中心思想的理解,是否走题;

  (3)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

  (4)文章是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符合逻辑);

  (5)结论。

  新加坡

  考量全球视野评议当下热点

  新加坡高考全称为新加坡剑桥A水准考试(Ca),每年7月、8月为口试,10月、11月为笔试。

  新加坡剑桥A水准考试,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也是新加坡高中生毕业后的升学考试。考生可凭成绩申请新加坡国家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

  在入学考试的语言科目当中,也有“小论文”形式的考查。

  从历年高考作文题来看,新加坡更加注重对学生全球视野的考量,甚至要求学生评议当下的全球热点和趋势。

  比如,回答、分析并评论“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一个处于经济困境的国家,是否应该向其他国家提供经济和物质援助”、“现代社会的武器与武装力量,应该保留到哪个程度”等话题。毫无疑问,这类作文题都要求学生既关注全球事务,又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另外,考题中也有涉及人类精神层面的哲学问题。比如,“哲学只是提问从不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它”?“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考试当中对“现代化”的关注也值得一提。

  “阅读的乐趣是否永远无法与真实的娱乐相提并论?”“书籍已经无法在现代社会占据一席之地了吗?”“是否应该允许人们通过非自然方式繁殖?”当这些社会问题成为试卷上的一个个问号,它们无疑会促进学生对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日本

  学校自主命题主题灵活开放

  日本高考全称日本大学入学中心考试。经过数次改革以后,日本高考不再一锤定音,而是根据两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录取。一般来说,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1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查国语、英语、数学、理科和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

  而2月中旬至3月底,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类似于国内的“自主招生”。作文题就出现在第二次考试当中。

  由于是学校自主命题,因此题目十分灵活和开放。而即便是同一所学校,新闻系、历史系等各院系的题目也千差万别。

  总的说来,各科考试题目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少有抽象问题,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用具体事实来回答问题。

  比如说,有关世界史方面,光是“16世纪以来,亚洲知识分子运动和文化发展”一题,就分别涉及“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15世纪朝鲜半岛的文化运动”“阿拉伯半岛瓦哈比主义运动”、“印度现代主义立场下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内容。

外国人交谈

  昨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深圳。应好友盼盼的邀请去荔香公园和他们一家人野餐。

  去到那里才知道,原来是和巴西朋友一起聚餐,我本以为就只有盼盼他们一家人呢。巴西人的

  水平到底怎样呢我很想知道!盼盼把我介绍给他们,我绽放着美丽的笑脸,一一跟他们握手,今天跟他们一接触,才算是真正领略到了外国朋友的热情如火。

  很庆幸,巴西人

  水平也不比我们高多少,其中一个高个子叔叔会讲一两句中文的日常用语。幸亏他们是白人,要是黑人的话,也许我会害怕跟他们做朋友。我看盼盼跟他们说着慢吞吞的不够标准的

  ,手还不停地比划,脸憋得通红,而且还得不时地看看四周有没有能够帮助她表达的东西,我真同情她。盼盼的爸爸程伯伯虽然是国际航班的飞行员,可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我也觉得真遗憾!

  想到我平时的英语成绩还不错,不知今天能不能派上用场,我决定试一试。于是,我就加入了他们谈话的行列。一会儿,我就慢慢进入状态了,开始边比划,边交谈。盼盼上初三了,可她的英语水平并不比上初二的我好多少。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大鼻子的叔叔问我和盼盼:“Do you kno to cook s fish”(你知道怎样做红烧鱼吗)就这样一句简单的问话,我们都好半天才明白。只见他举起一瓶桃汁,晃了晃,很吃力地说:“s。”(甜的。)我们清楚后,他又说:“red。”(红的。)还指了指我脚上的红皮鞋。红烧鱼盼盼的妈妈张阿姨会做,于是我们就向她请求帮助,我们经过张阿姨的短期

  ,掌握了做红烧鱼的秘诀,我们“现炒现卖”,马上对老外说:“做红烧鱼需要的原料有:s(糖),醋,to(西红柿)。”我们没学过醋,想了半天,还是盼盼先想到,她拿起一盒酸奶,指着上面的英文。也不知道老外明白了没有,可我们却累了个半死。

  通过这次经历,我终于明白了,学习一种语言,运用一种语言,如果不熟练,如果不能很好的用来跟别人沟通,交流,那种难受的感觉,可真的用语言形容不了。所以我一定要学好英语,而且我也有信心学好英语。我希望有一天再遇到外国朋友时,我能自信地,勇敢地走上前去……

关于外国人的作文

  今天,奶奶带我一起去超市买些生活用品。

  我四处瞎逛,嗯,发现了一个黄头发白皮肤的人。他是谁呢?为什么长着黄头发和这么白的皮肤

  直到他转过头来,我看到他的脸与我们不同,才知道他是一位外国人。

  我看见外国人十分惊讶,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哦,对了,我们这里有炭河古城,它有可能就是来这里旅游的。

  这些都不是很惊奇,直到看到他做的事,我那时我十分佩服他。

  他也是在买东西,突然他看到一个超市的员工在那里搬运物资,看他上了一把年纪,那个外国人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对她说:“老奶奶,你这里的东西太重了,我来帮你吧。”那老奶奶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老奶奶让那个外国人帮他推到后门,等下她去搬运其他东西,就把那些东西放在地上,让他等一等。

  而我也悄悄的跟他来到了后面,那个我外国人应该想好事做到底,便把那些箱子全都放到了地上,等老奶奶回来时,看到已经被放在地下的箱子,对外国人感激不尽,而外国人也好事做到底,便把那些箱子一起全放到了地上。

  这位外国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外国人?

  妈妈带我去学作文。刚进门,就有许多同学惊奇地看着我,有些同学在一旁窃窃私语,“她是外国人吗?”有个小女孩跑到我跟前,好奇地看着我半天,还问老师,“外国人怎么来学作文呢?她会中文吗?”

  我心想:其实我也是中国人,只不过我爸爸是英国人。我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也会说中文。这么多人说我是外国人,外国人有什么大不同吗?他们难道没见过外国人吗?我很烦恼:被当外国人可真难受,一天要回答这么多次同样的提问。

中国人,外国人

  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里,口头歌颂祖国,不真诚;为国捐躯,不现实。那你则问: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就不需要我们再多么多么爱国了吧?当然不是,这是我们每一个属于自己国家的人的义务。现在,我们中国的人民很少具有爱国了,也许,你身边就有人作出了有损国荣的事。

  有一个从奥地利留学回来的学生回到中国,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他们学校周围的路口处,都会有一两个“无人售报摊”,人们可以在这里用投币的方法卖报纸。可是,这在中国留学生来看是非常有便宜可占的。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许多的中国学生只拿报纸不交钱。久而久之,中国人在当地的民众眼里成为非常不守信用的人,还导致当地的城管部门不得不把中国学生宿舍周围的“无人售报摊”给拆除了。这位奥地利的留学生在回忆时愤怒地说道:“这比外国人打我们中国人一个耳光还难受!”

  说实话,我们中国人的爱国确实没有外国人做的好。

  在《科学时代周刊》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科学家周光召在芬兰的故事:“芬兰在地域上与中国相比,确实是一个小国家,但是,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能在50年之内把自己国家的科技、贸易水平在世界上能领先前列?”周光召第一次去芬兰已经是很长时间以前了。一次,他和郭可信同志一起去一个芬兰的同学家中。到了下午五点,那位芬兰同学竟然宣布要降国旗了,并让他们两个人并排,严肃的站在门口。他也像正规的旗手一样放着芬兰国歌,把那面在房顶上飘着的国旗缓缓的降下来。降好国旗以后,周光召问这位芬兰同学,是不是每天都会这样。听了他的回答,原来,他每天上班时都会升国旗,每天下班后都会降国旗,周末时也按时如此。而且,这种习惯是从他父亲那一代传来的,至今芬兰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

  这两则故事,你也许被中国人现在走向世界而有辱国荣感到愤怒,也许你被芬兰人的爱国给感染了。你更要想想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人。现在的中国人对我们祖国的荣誉已经很淡薄了。在故宫,这样一个蕴含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地方,开满了洋快餐;那么多的小学生把红领巾任意踩踏;那么多的中国人在外国的地上乱吐痰,吐在地上的,也破坏了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荣誉!

  口头歌颂祖国,不真诚;为国捐躯,不现实。只有小事中的爱国,才能支撑起我们这个庞大国家的荣誉。

与外国人说英语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人山人海”吃自助餐。

  走进“人山人海”,只见里面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数之不尽的美味食物,还有我最喜欢的“巧克力喷泉”。今天来这里“吃大餐”的客人还真不少,还有几个外国人呢!

  当我正把几串小番茄从“巧克力喷泉”里拉出来时,突然一位外国阿姨走到我身旁,指着我手中的淋满了巧克力的小番茄说:“Oh,ho!What′sthis?”我先是呆了一下,马上想到这句话我在英语课学过,是“哦,很好看,这是什么?”的意思。我马上回答:“It′s……”我说不下去了,因为我不会用英语说番茄这个词,我叫来了服务员姐姐,她也不会说。我只好硬着头皮笑着说下去:“It′s番茄。”那个外国阿姨似乎听呆了,她继续仔细地观察着,突然她指着不远处的一盘小番茄问:“to(译音:他妈投)?”我吓了一跳!她怎么能对我说出“他妈的”这样的粗口呢?只见那位外国阿姨继续指着那盘小番茄问:“to?”哦,我明白了,我连忙回答:“Yes,Yes.”她说:“Canyouhaveato(你可以给我一个番茄吗?)”我给了她一串小番茄,说:“Sure.Hereyouare.(给你)”她说:“Thankyou!Goodboy.Niceto(谢谢!好孩子,认识你很高兴。)”我回答说:“Niceto,too.Byebye!”说完后,我马上跑回了座位,因为再说下去的话,我就哑口无言了,哈哈!

  回到座位后,马上用我的学习机查到了番茄这个词的英语:to(译音:他妈投)。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好英语才行!

外国人

  最近是毕业季,也是大学生的毕业季,刚刚看到一个视频,南京师范学院的一个土耳其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

  他说,他感觉南京是他的第二个家,自己也成了半个南京人,有两次感觉到他自己就是中国人,一是在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会用文言文,每次这时候,他都想放弃这个专业,除了老师叫他的名字,其他的都听不懂。二是,他的同学曾经给了他一根辣条,吃了以后感觉自己变成了中国人。

  他的演讲很幽默,同学在鼓掌的同时还会时不时地笑出声,这位留学生的中文很好,如果一定要评个等级的话,中文四六级他肯定是过了。

  我在学校也见过外国人,有一次在体育场散步,他们在踢球,一个外国人将球踢到了跑道上,他用英文说帮他踢过去,我虽然没太完全明白,但是看了看他的表情,应该是这个意思,我踢过去之后,他说了句谢谢。

  其实有时还是会希望有机会接触下外国人的,不为别的,可以说说英语,现在的英语教学都太单调了,只为考试而教育,并不注重说,学的都是“哑巴英语”。

外国人

  一进教室的门,就看见一个白头发的人。当时吓我一跳,我有两个疑问:这是老人吗?沈老师干吗教老人学作文呢

  他站起来,给沈老师一张作文纸,转身向我走来。我才看清他不是老人,眼珠子是蓝的,脸是白的,手也是白的。两个问题解决了,我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他是哪国人?我坐回自己的座位上,转身问老师;“他是哪国人?”沈老师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外国人。”我可真想问他从哪国来的!但我不敢问他。

  上了两节课,我听到他说的全是中文,可能他小时侯生过什么病,所以才这副模样。后来,他妈妈来接,我仔细一看,他妈妈居然是中国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洛阳名胜古迹

保护环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