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识尽愁滋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少年知得愁滋味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辛弃疾写的《丑奴儿》他在讲一个生命里面非常抽象的感觉。年少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愁。为了写一个新的诗,新的词故意去说“愁”。真正的愁是生命里最大的悲哀……可是我并不认同,辛弃疾凭什么认为少年不知愁滋味!

  少年是一轮新月,一帘幽梦,一首早春雨巷的诗,一幅富春江水画。但这样的比喻绝不能完全地把少年给表现出来。少年并不是如诗人所写那样不知愁,相反,少年反而经历过愁……

  愁,只因心中有烦恼。年少的我们,也曾烦恼过,有谁能想得到表面嘻嘻哈哈的人只不过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心中的愁而已。愁什么!愁的便是那若有若无的少年情愫。又有谁记得,昔日那一辆铃声了当响的自行车,驶过满天花雨的季节,当我前行,雨水打湿我的眼睛,花瓣落在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又有谁记得,因为受小说、电视的感染,所以总对爱情抱有一丝躁动。这是最爱幻想的时刻,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在这花季中不受爱情的毒害吗?因为不明白,所以愁……

  初三,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你沉淀了几百个日子,不就是为了这最后的冲刺吗?谁说不愁,你能完全有把握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吗?你能完全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吗?你能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吗?不能!为什么?因为你不是上帝,你没有洞悉未来的能力,所以你只能拼搏,也必须拼搏,就像是在赌场上,你要压上的是自己全部财富,所以你只能愁。在经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后,迎接你的是光明还是黑暗,你也必须愁!

  家是什么?它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港湾,是心灵的避难所。可又有谁的家是完美的呢!亲情是什么?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可又有谁得到的亲情是真实的呢!愁,为什么人世间有那么多必须经历的事,家庭不幸,父母离异,这是让每一位子女都最为烦恼的事。愁,为什么人的情感是那么复杂,家庭之间的矛盾,父母之间的打骂,这是令每一位子女都难以面对的事。所以愁,愁这世界上没有一处令子女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愁父母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要拿子女来出气……

  愁!愁这世界上无止息的矛盾。在这浮沉人生中,唯有少年,愁的最多,若说少年没有愁,那么这个世界必定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少年知得愁滋味!

而今识尽愁滋味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祝女儿生日快乐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