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的名言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大学时经常看刘墉的书,有两本叫《肯定自己》和《超越自己》,他在书中写道:“自我妥协”实在是人类的天性,拓展训练心得:肯定自己 超越自己。但你也要知道,如果无法战胜天性,我们就很难获得过人的成就!

  ××××年××月××日,公司组织在××××做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野外拓展训练,最让人激动也最考验心理的还是高空断桥,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架,要求我们爬上铁架,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宽度为20厘米的板上,向前方走1.5,然后跨过约1.2断桥。虽然身上挂满了安全保护措施,但在高空,每个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恐惧感,跃过断桥是一次心理的挑战。有的同事从满脸通红到面色苍白,有的战战兢兢不敢站立,有的站了许久不敢跃起^

  在晋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为每一个队员“加油”,目送他们一个一个爬上断桥,然后不断呼喊他们的名字,每完成一个步骤都热烈地鼓掌高呼。结果,全队十多名队员(包括年纪最长的书记)都顺利完成了这项训练,最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庆贺自己的成功和胜利,心得体会《拓展训练心得:肯定自己 超越自己》。

  体会与分享:

  1.表面看起来很难的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的障碍是最难逾越的,我们如果要成为强者,首先就必须挑战自己的恐惧感,当我们豁出去一搏,勇敢地跨出一小步,也许就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实现人生一大步的跨越。

  2.面对断桥,在队友、教练的注视中进行攀登和跨越,需要承受相当的压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它的队员总在不断地为你加油、打气,为你指导、欢呼,亲历者能深刻地体会到团队的鼓励与支持,每一次前进,如果得到同伴的喝采和认可,所有的压力将化成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团队中鼓励、赞美和支持的作用!

  3.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书记成功完成跨越断桥,当她第一个成功完成后,立刻消除了其他的女生的胆怯和顾虑。随后、戴永华、王鲁慧、江晓等都逐一顺利完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团队中,我们要及时、适当地树立榜样,成为行动的标兵和模范,这对鼓舞士气、引导风气有良好的作用。当然,作为榜样本身,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出色的表现,要能经受得起考验,在众人的视觉焦点中不断自我激励和完善。

超越自我的名言

超越自己是一种境界

  我曾听过这么一句话:“敌人并不可怕,可怕只是你自己,只要学会超越自己,那你就会成功。”其实,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挑战自己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让我们读李白,读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读他的即使前方路途曲折,也依然勇敢挑战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超越自己,只为那满腔的抱负,只为那报效祖国的壮志。

  让我们读范仲淹,读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决心,读他的即使被贬他乡,我心不改的信念,心无杂念的坚定,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超越自我,只为那单单的才华显示之地,只为那宏愿的实现。

  让我们读宋濂,读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洒脱,读他的即使足肤皲裂,温袍蔽衣,读书求师之路不改的毅志。这是一咱怎样的境界,超越自身,只为那小小的读书之乐,只为那书中快乐的追求。

  让我们读李清照,读她“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潇洒,读她的即使女流之辈,但巾帼不让须眉,女儿当自强的毅力,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超越自己,只为那展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只为那世俗尊重的眼光。

  成功,路漫漫,想去打败别人,赢得胜利,那开始就要先超越自己,打败自己,若自己都走不出这第一步,那成功就是妄想。

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一位学者曾这样概括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要战胜自我,超越极限,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伟大着作《史记》的创作者司马迁,曾饱受牢狱之灾,但他立志要“通古仿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达成心愿,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例子无一不说明了坚定的信念对成功的重要。外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无产阶级饱受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凭着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念,完成了《资本论》一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还要有过人的勇气。从动物界来看,见过蝉蜕壳的人都知道,要破茧新生,关键在于震裂蝉壳时使出了多大的力气,倘若力气不够或半途而废,蝉最终会窒息而死。动物界沿尚且有这样的规律,何况于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时,正值教皇统治无比黑暗的时候,他不畏惧教皇势力对他的残酷打击,坚持扞卫自己的观点,为人类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要取得成功,一味只知蛮干的莽夫显然是不行的,他们只会遗留在历史冰冷的笑声里,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毫无意义。看过《飘》的人应该对其中描写荞麦的一段话记忆犹新:“我们不要做小麦,而要做荞麦,小麦在大风过后会被刮断,而荞麦不同,它的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在大风吹来之时,能柔韧地弯腰,大风过后,仍能立起,昂起头茂密茁壮地生长。”这便是智慧,因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失败和打击,如何能进能退、能屈能伸,便是战胜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大智大勇了。

  由此可见,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是人们战胜自我,超越极限的三大法宝,追求成功的人们,一定不要忘记带上它们,昂首阔步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呵!

永远进取超越自我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的好友迪东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后来,顾拜旦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定为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要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借鉴和思考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它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和鞭策,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自己我、提高自身,是我们行为的指南。

  更快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指速度,我认为还应有高效率,也可以作为平衡心态的游码。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是不急不慌,四平八稳;好像自己的时间总是多得用不完。当然必要的稳重是必要的。郭沫若曾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雷厉风行,应该坚决果断,应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空间。时间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多的,时间不是我们的奢侈品。马克思说过: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我们浪费不起。时间给我们的惩罚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挽回,但有时是难以挽回的,是无法弥补的。我们需要更快的做事,更快的完成和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更快的去努力收获,莫待无花空折枝。

  更快对我们还有另一层思维借鉴,我认为那就是不管是悲是喜,我们都应该更快的调整好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在颓废、萎靡、丧失信心、陷入情感的沼泽等情况下,我们的情绪不佳的时候,都需要我们去更快的解脱出来。否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这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种素质,也是对一个人的考验和挑战,是我们取得不断进步的磨刀石。

  更高我感觉主要是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不满足是奋进的车轮,它会载着我们向前去。不满足就要有更高的理想、更高的愿望、更高的人生崇尚;而实现这些的根本就是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我们可以用更高的素质去实现我们更高的期望,反之用更高的成绩铺垫更高的目标。这是现实对我们的需要,是现实对我们的挑战,我们无法逃避,只能去迎战。面对艰难困苦,我们要披挂上阵,我们想荷枪实弹,更高的要求和素质是我们打胜仗的保证。面对在某些方面弱肉强食的的残酷现实,我们只能选择更高。

  更强我认为是更快、更高的收获,我们可以从精神方面去领悟它。我们都希望自己强大,要做到强大的条件有很多,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强的精神面貌,包括勇气、气魄、大度、宽容、饱满的状态等等诸多让人骨子里面是坚强、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个性。我们受中庸思想的化合太深,往往缺乏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缺乏创新和开拓。这就是我们在时间的磨合下泯灭了锐气,在从重中挫钝了我们的楞角,在人群里失去了个性;从而使我们走向安于现状,但心存不甘心又无奈的结局。这是人性的悲哀。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更快、更高、更强应该可以成为我们的信念,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超越自己

  信念是一颗启明星,把灿烂的星空装扮得更加美好。

  我是一个不善与人交谈的女孩子,但我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我不在乎衣着打扮,不在乎吃好喝足,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信念,也为了梦想,我努力奋斗。

  从小到大,梦想有过千千万,去当诗人、画家,去环游世界,去当科学家,为“母亲”献上一份力量,去……真的,好美。

  于是,千百个日夜,我在书海里脉脉的挣扎着。

  我有很多缺点,但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不变的箴言真理,我渴望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为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信念,陶渊明选择了做“带月荷锄归”的农夫,但我做不到,我没有那宽广的胸襟,那远离“五斗米”官场的决心,我有的只是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搏心。

  我佩服越王勾践那卧薪尝胆的毅力,一张薪床,上面已没有他的美姬,有的只是无尽的深思和忧虑;一个帝王,为了心中的信念不屈服于美色,这样,我也做不到,我只能以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奋斗,以自己的方式去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更优、更强,所以,我可能有些“目光短浅”吧。

  无论如何,我会改变,为了心中的信念。

  我不要过“种豆南山下”那乏味、劳累的生活,也不要过勾心斗角、永无宁日的生活,我只要一个属于“小”我的生活,为了实现梦想,我更会改变自己。

  我相信,在不久的明天,那彩虹高挂的时候,我一定会挣脱那久困我的茧,成为蝴蝶的一员,为天边增添一道更美的风景线。

  为了信念与梦想,我改变了自己。

超越自我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说:“生活中的成功并非取决于我们与别人相比做得如何,而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与我们所能做到的相比如何。一个成功的人总是与他们自己竞赛,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纪录,不断改善与提高。”

  不管我们认识与否,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蓝图,在心理领域里,这幅蓝图称为“自我意象”,自我意象的神奇之处在于:人的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行事,所以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你就会不自觉地一步步迈向失败的深渊,尽管你有良好的愿望,顽强的意志力,甚至有很好的机遇。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和行为,能使你富有新的能量和才华,并最终将失败转化为成功。所以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形象化,具体化,只有坚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才会获得成功。这就是自我超越。

  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培养和改变自我意象,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将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生命是有限的,超越自我不能只等待岁月的积累,而要善于抓住时间和重点。幼儿时,我们只能用肢体语言去和外界交流,因为有着想超越自己的冲动,我们试着站立,学会语言交流,一次一次不懈努力着,终于长大,但我们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四分之一时间,足有四分之一时间留给老年,除去工作,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用来超越呢

  同学们,让我们抓住每一个机遇,每一次挑战,尝试去超越自我,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生命的色彩!

战胜自己超越自我

  亲爱的朋友们:

  人生是战场,而自己正是这场硬仗中的主角!

  人生的旅途本来就是起伏不定的,而生命也是由欢笑和泪水编织而成的,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不管是主角、配角或是临时演员,只要尽本分,把戏演好,向困难挑战,超越自己,就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人。

  你看过《汪洋中的一条船》吗?书中的主角——郑丰喜先生就是一位能突破现状,能超越自己,追求更完善的人生的人。他不因双腿弯曲,不良于行,而成天自怨自艾,反而凭着毅力、信心向自己挑战。他虽然也曾遭到失败,但以信心做反看,以毅力当前锋,最后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双腿,成为一位超越自己的成功者。

  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再勇敢地站起来,理解挑战,而一味的逃避,不敢应对现实!

  作家杏林子因为从小身体关节的毛病,经常躺在床上,无法做事。但她坚信,总有一天,她也能像常人一样,做自己爱做的事,她有了向自己挑战的信心,事情便成功了一半。她尝试写作,竟发现从写作中找到了自我,因而重拾向人生挑战的念头!她曾说,真正的残废是心死,而不是外在的残疾!她有了好的开始,便想超越自己,创办了伊甸园。她不但向自己挑战,也关心别人。她的做法,能不令我们大叹不如吗

  “天空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当你遇到困难时,无须自怨自艾,也无须别人“拉一把”才从泥淖中爬起来,重要的是要有挑战的心,自己救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再迈开步伐,再奔向前去。

  有些人生活在这世界上,连生存的目的是什么,都感到迷惑。其实,上天给我们的生命,绝不是平白无故的。

  常常问一些人,最近过得怎样。回答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没有,混口饭吃。”“还是小职员一个。”为什么他们总是如此说呢?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的想法,总是以为安于现状即是福。这样的人,再过十年也是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向自我挑战,即是超越此刻的我,迈向一个新的我,不是停留不进,也不是安于现状。

  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吧,月考时,能突破自我,向原先的成绩挑战,只要有进步,哪怕是进步个两三分,也算是挑战成功阿!否则最后一名是你,成绩老是停在原地,那多难堪阿!

  人生的,崎岖不平,只有向自我挑战才能往前行。且把自我挑战当成一把锐利的刀,用它去斩除旅程中的荆刺,超越巅峰,超越自己!

  你看过不倒翁吗?它那屡仆屡起的精神,才是我们就应学习的的。虽然我们的生命有限,但能学习打败原先的我,展现新的好的我,也就是一种突破。

  不是吗

  人生的旅程,有无数的挫折。但是挫折只是生命旅程中小小的插曲。被挫折击倒的人,如果不再重新振作,便无法实现自我。遇着挫折无须惧怕,那正是向自我挑战的好机会。

  朋友,拾取信心,向自我挑战吧!打破从前的不良记录,就从此刻开始。把挑战当指南针,失败当试金石,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并战胜自己,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当你觉得你无法完成一个预定的目标,感到有点沮丧时,请对自己说一句:“加油,我能行。”相信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加油吧!

  在生活中有许多挑战在等着你,笑着去面对这些挑战,甚至迎难而上,你将会变得更有韧劲。摆在你面前的很多困难,也许你只能攻克其中小小的一点,但在各个击破的同时,难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在你感觉无法达到一个高度时,不要轻言放弃,试一试吧,或许你能行!不停下攀登的脚步,说不定你能创造奇迹;在你觉得无法达到那个深度时,进入它,也许你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尽的宝藏尽显。

  举几个例子——

  海伦•凯勒,一个聋哑盲女作家,就是这个旁人眼中的“废物”,却用非凡的毅力战胜自我,超越了自我。她在知道自己耳朵失聪、眼睛失明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捧起了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书本。是书带给她快乐,她用书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于是,她写出了一本惊世骇俗的巨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励志成才,成了残疾人的榜样。

  爱因斯坦,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建立者,他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年少轻狂的他发现了“相对论”,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他并没有停滞不前。正是因为不断地超越,才让他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在变,有的人变得更加努力、更加细致、更加坚强;也有的人抑或变得更加胆怯、更加无奈、更加堕落。你选择如何改变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吧。这是一种积极的改变自我的方法,也是一次成长的学习。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棒。“改变自我,走向成功”这是每个人都要接受的考验。

坚定信念,超越自我

  老师们,同学们: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十分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种信念,她理解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忙她飞上云天。

  从某种好处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能够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转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望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期望,使梦想转成现实。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样办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那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先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必须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最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留意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能够转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同学们,不管你此刻的成绩怎样样,不管你此刻的基础怎样样,只要坚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你就有了成功的期望!

超越自身,活出自我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活着》

  余华的《活着》曾有那么一句话:“人不是为了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活着,而是为了自身活着”。当我们生而在世时,会经历磨难和坎坷,但我们要在无边的苦难中找到前进的力量,超越自身,从而活出自我。

  平凡,是多数人的宿命;超越自身,才是活着的意义。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历经磨难,在短暂的人生中演译了漫长的悲哀。福贵曾是地主少爷,却因为嗜赌成性,在龙二设下赌局后而一贫如洗。“百行孝为先”因母亲生病而福贵不得不去求医来诊治,却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后来,母亲得不到医治而亡,儿子有庆为救人因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因难产大出血而死,女婿二喜在搬运中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吃豆过多而撑死。六个至亲都离自己而去,只留下了福贵和一头老牛,他亲手埋藏了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黑发人送白发人,寻寻觅觅,觅觅寻寻。他在面对这些苦难中,他只是一介凡夫,渺小而无助,与苦难形成巨大的悬殊,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活在当下,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福贵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也是漫长的,漫长的悲哀却体现了他活着的意义与难能可贵。

  窄如手掌,宽若天地。福贵的一生中,除了磨难还是磨难,在那个年代,从国民党统治,解放战争到土地改革,家中至亲的去世,再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福贵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压榨着,面对权势的压迫和命运的无情,福贵学会了好好活着,他对春生说“回去得好好活着”,把心中的悲痛化为力量,在无边的苦难中寻找活着的意义,以自己内心宽容出来的地方去接纳接下来的生活。释放,宽容;宽容,释放,就此循环,让福贵内心有了活着的追求。人活着也是这样,当我们经历磨难时,有人会退缩,苟且偷生,留下的只有懦弱;有人会前进,坦然面对,留下轻轻的释然。福贵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都坚强乐观的活了下来,正谓是生生不息是人类永不放弃的希望,福贵亦是这样。相比现在某部分人在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下,竟会选择去去轻生。一个人的解脱,带来了却是一个家庭永远的悲痛。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要学会好好活着,学会宽容磨难,接受磨难,正如福贵的人生,窄如手掌,却又宽若天地。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为青春正茂的我们,可能还没有对此有多大深入心坎的感触。但是我从福贵的身上看到,他处于如此动荡的社会,面对悲痛,却选择了好好活着,去面对生活。人生在世亦是如此,我们要有对目标的追求和自身的要求。活着,是需要毅力的,但活出自我,则需要一定的磨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不是为了外界的事物而活着,人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在为自己而活着的时候,我们要超越自我,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时代》周刊曾发表评论“活着的意义是徐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每个人也应该是这样,在有限的生命中,不被外界事物所击败,而是坦然面对,继续追求,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着,是人的本能,我们对生活美好充满了期望,可生活总是与我们唱反调,带给我们无奈,我们只有一次次的披荆斩棘中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从而超越自身,活出自我。

  人,生而在世,要在挫折中磨练自我,从而找到前进的力量,像福贵一样,无论人生有多少磨难,也要好好的活下去,披荆斩棘,超越自身,活出自我。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神话的成语

炯炯有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