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地理知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地理奥秘知多少

  从小学升入高中,从原来5门课增加到了7门课程中就有“地理”。

  在小学里,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地理,这次的地理之旅是我感到无比新奇。脑海中也会浮现出许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稠密,另一些地方却荒无人烟?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为什么塔里木盆地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这一大串地理问题或许在学完后才能各个击破!

  想要学好地理要应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要学会读图表,熟练运用,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还要放开手脚,扩宽视野。只要完全做到以上这四点地理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的理论,在古代由于活动的范围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我国古代有“天国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直到一五一九年到一五二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超为庞大的球体,平均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千米,最大周长四万千米,表面积约五点一亿平方千米。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了比例把它缩小,只做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不是正的,二十与水平面成六十六点五度角。

  我们还认识了赤道,赤道的纬度为0度,全球零度至三十度为低纬度地区,三十度至六十度为中纬度地区,六十度至九十度为高纬度地区。在地球仪上,链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相对的经度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地球不是不动的,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二十四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的自转形成白天和黑夜,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绕太阳公转,也是自东向西,公转一周是一年。

  哈哈,如果学好地理这一门学科走遍天下也不足为奇,这一些知识可是让自己终生受益。

世界之最地理知识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知识总结

  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35oN-60oN,10oW-20oE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3、轮廓特点:曲折的海岸线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二:地形:

  1:特征: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深受冰川影响

  2:分布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冰川地貌: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千湖之国”芬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

  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

  三: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1: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2: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四:河湖

  1:特征: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莱茵河发源在瑞士,流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注入黑海。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

  3: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自然原因: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水流平稳汛期不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经济因素:主要河流流经国际较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各河流之间有众多的人工运河连接,形成了完善的内河运输网,提高了河流的航运价值

  4:湖泊:

  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五:资源

  石油(北海)煤(英国、德国)铁(法国)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农业类型:

  乳肉畜牧业(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粮食生产(法国)

  家禽生产(丹麦)园艺生产(荷兰)

  地中海农业(法国: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

  2:乳畜业发达: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差较小,很多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二:工业

  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本区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二分之一,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工业分布:“十”字形

  三:发达的旅游业

  南欧阳光、沙滩;北欧:峡湾;中欧:阿尔卑斯山;诸多人文景观:雅典巴台农神庙,

  罗马古斗兽场。巴黎风光:艾菲尔铁塔,凯旋门。伦敦的塔桥和大本钟。水城威尼斯。

  瑞士风光:阿尔卑斯山滑雪。

  四:国家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德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

  海陆:欧洲中部,是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西欧通往中欧,北欧通往南欧的必经之路,水陆空交通便利。

  二:地形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

  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三:河流

  易北河威悉河-------注入北海莱茵河多瑙河------注入北海黑海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的南北差异

  北部:波德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阴冷夏季凉爽、光照、热量不足;地势

  低平,土壤较贫瘠,适合发展乳肉畜牧业。

  南部:高原、山地,广布森林和草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

  二: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三: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

  衰落原因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英国

  (1)西欧的岛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首都伦敦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3)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

  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

  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在这里世代繁衍。最近,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1909年,两名美国人——罗伯特·皮埃里和弗雷德里克·都声称是自己首先到达北极,但是,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此后的各种研究证明,皮埃里至少到达过距离极点数千米的地方。

  总结: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不过一般人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世界之最

  1)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3)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第二长河---亚马孙河、第三长河---长江、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

  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

  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千米)。

  9)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千米)。

  10)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11)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0多个)。

  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千米)。

  13)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千米)。

  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千米)。

  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千米)。

  16)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

  17)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千米)。

  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千米)。

  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千米)。

  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千米)。

  2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

  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

  27)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其次是伊泰普水电站)

  28)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29)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蜜蜂的外貌描写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