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上一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出自宋代杨徽之的《寒食寄郑起侍郎》

  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向故人郑起倾诉“别离心绪”是全诗的主旨。

  杨徽之与郑起二人均负诗名,同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质所赏识,擢任台省之职。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二人又被贬为外官。相同的爱好,相近的性格,一段相似的政治遭遇,使二人虽分处二地,仍书信往来,互诉衷曲。

  首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在此时节“出郊原”春游,是宋时风俗,如邵雍《春游》诗即有句云:“人间佳节唯寒食。”

  第二句“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韩诩有“寒食东风御柳斜”名句传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杨柳等物饰于轿顶之上,四垂遮蔽。每户且以“面造枣(饣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根”(《东京梦华录》卷七)。因此,“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颔联二句二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同是写寒食清明,柳永《木兰花慢》词:“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湘桃绣野,芳景如屏。”而在杨徽之笔下,则是“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之景,与前“寂寂山城”相呼应,与都城寒食时繁华热闹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

  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侯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之俗。此时此景,登高见之,倍生思家之念。诗中“易断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来;而“难成醉”也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句与范仲淹《御街行》词“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宋太宗很欣赏杨徽之的诗,特地挑出十联写于屏风,其中就有这一联。

  尾联之妙,在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别离心绪”,喷涌欲出,这里以“向谁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作者于西昆体盛行之时,能不雕金镂玉,不堆砌典故。额联平仄稍作变化,颈联虽对得很工,然而略有“流水对”之意,仍有自然流转之美。全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显得自然而清新。宋代僧人文莹曾评价说:“杨公必以天池皓露涤笔于冰瓯雪碗中,则方与公诗神骨相副。”

心远地自偏上一句

心远地自偏作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渴望远方,却无奈只能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不能改变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海洋浩瀚无穷,但我们的心比海还要深;天空辽阔无际,但我们的心比天还要宽。若有一颗自由的心,现实这座大山,也只是一个小土堆而已。五柳居士身居喧嚣的人境,却仍能像一个隐士一样生活。虽每日辛苦劳作,依然悠然自得,陶醉于山水。因为有一份超出常人的心态,因为有一颗自由的心,他才不会为俗世的种种所牵连,身处困境仍高歌抚琴。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超然的心态可以使你虽居闹市,但仍能活在向往的桃源。在它面前,恶劣嘈杂的环境不过是眼前浮云,挥之即无。所谓心中不快,亦是浮云。“仰天大笑朝天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笑置之就是最好的方法;一味的自怨自艾,执迷不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只会让自己更加落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是生命的一剂良药。

  相由心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遭受过苦难,便以为生活中到处有挫折,终日战战兢兢,躲在自己的安全屋中不敢出去,浪费了大好时光。我们也曾笑杞人忧天,但却成了下一个他,我们的心态还不够。有人可以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成为举世瞩目的传奇;有人只能越陷越深,直至黑暗将他吞没。马云几度创业,几经挫折,但他仍走到现在,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如果不是有一份心态在支持他,他恐怕也走不到今天,而是泯然众人矣。

  东坡有言“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几度落魄,仍送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最美好的祝福,仍不忘造福一方。在他的词中我看到一个举剑向天、醉吟大江东去的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何谓心态。苏堤见证了苏轼,而我们将用自己的未来见证自己是否有那种超然的心态。

  美好的自然环境,人心向往之。心中若有天地,又何必汲汲于外物。一份超然的心态让我们跨越钢铁的囚笼,找到精神归宿,看到绿林,听到声声鸟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地自偏上一句

心远地自偏作文

  几个企业高管,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直播。殊不知,这只是一场虚伪的形式,他们的心灵依旧沉浸在都市的生活定式中,肉体虽然远离纷繁,可灵魂却被一条名为“网络”的绳索牵绊。

  当他们身处山顶时,仍然不忘摆弄手机,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从都市中“逃离”出来,逃不出心灵的禁闭,又怎么能算真正的逃离?纵使风景莽莽苍苍,他们也领略不到大自然真正的风光,那是独属于淡泊者的风光。

  真正的“逃离”不应该仅仅是口头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的。那无关乎地点环境等一切外在因素,只源于“心远地自偏”。内心嘈杂,即使身处山林,亦不能平静,因为内心对外界的牵绊依然没有斩断。内心安静,即使身处闹市,亦可以自成一片清净天地。“逃离城市”应该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忘记外界的俗世尘埃,脱离社会的层层迷雾,当自己站在什卡山巅,举目仰望四方的无垠白雪之时,便可找到自己心灵的安宁,领略天地之浩大。

  我们即使身处俗世,但却万万不可做俗世的奴隶,否则即使我们是肉体的主人,可心里却被一条名为“习惯”的锁链所禁锢。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保持自己心中的纯然与宁静,人生道路还长,只要守住心中信仰,即使环境再为混乱也不会迷失自己。

  陶渊明伴随着一园菊花,周敦颐守护自己的一池白莲,苏轼遥望天边的皎月。即使前路迷茫,狂风暴雨,可他们却巍然屹立,只因为内心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坚定的踏出脚步,稳步前行。

  旅行,给自己压抑的神经放个假,忘记那些不快与烦恼,痛苦与压力,纷繁与紧张,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独行与天地之间,仰视日月山川,聆听风啸雷鸣,从钢筋与水泥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真真正正了解这个广大的世界,感悟自己的人生。

心远地自偏上一句

心远地自偏作文

  我抱着巨大行囊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嵩山。那天是一场寒雨后的大幅降温,许多游人一边缩紧了身子哆哆嗦嗦地搓着手,一边踮起脚寻找着自己的旅行团。

  我此行的目的是中岳的佛寺。我身旁站着几个打扮花哨的女人,手上拎着的包一看便是动辄上千的。她们似乎有意往我这边靠,我很不解,便朝那边望了望。原来那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她手上的麻袋里,鼓鼓的都是塑料瓶。那些女人满脸的厌恶,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又故意做出一副骄矜清高的神态。

  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歌声,清扬而婉转。敢在公共场合这样唱歌的人并不多。我回头看见了一个年轻的女孩,正迈着大步走过来。她身上穿了一件有些老气的红毛衣,宽大的男式牛仔裤。但整体看来,她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很是活泼。

  见我们都在看她,女孩便止了歌声,不以为意地耸耸肩,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她不拍人,只拍一些树木和建筑。她周围的人群吵闹而兴奋地议论着,拿着高档的相机乱拍一气。这并不像真正虔诚的旅行,倒像是炫耀般的乱逛。但我注意到女孩的神情,专注的样子仿佛一切与她无关,就像无意涉足凡间的仙人。

  女孩的专注被打破。带着大袋子的老人从女孩身旁经过,不小心撞到了女孩。我看见她转过头来,看见老人,惊异的脸上竟有了一丝善意的微笑。身边有人低声骂着老人,老人低着头,拉着衣角嗫嚅着不知该说什么。女孩弯下腰去,帮老人捡起了一个掉在地上的瓶子。

  老人不知所措地看着女孩,这或许是他从未受到过的礼遇。女孩笑了笑,转身进了寺院。

  我跟着她走进去。四周都是庄重肃穆的建筑。我看见前面有一小段路,上面刻着典雅高贵的莲花,意为步步生莲。无数人走上去体验。我看见女孩在人群中,双手合十,目光虔诚,神情淡然,一步一步走在莲花之上。那一刻,她她四周嘈杂的人声,瞬间形同乌有。世间的一切,都是干净神圣的。

  我看着她安然的身影,想起了儿时一段朗朗上口的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之淡然,得失无怨。这世间的纷扰与迷惘,只源于内心的挣扎。真正脱俗的人,内心自然平和无忧。就如这个女孩,善待众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心远地自偏

  小姨回来了,她只呆三天,就要带外公外婆去台北,而且还要在那儿过年。外公很满意,我很不满意,外婆更不满意。虽不想去,可小姨亲自来“请”,不去也得去!那几天外婆十分焦虑,不停的叮嘱这个,告诉那个:养好她的猪、喂好她的鸡,拴好她的狗、看好她的猫…。甚至是屋子里的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要我们照顾好。临走时,还要叫大舅把堂屋的电灯换一个。我便对她说:“外婆,你这是怎么了?又不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哎哟!”我还没说完,便被妈妈狠狠的掐了一把。呜呜呜,我保持沉默!一个星期后,“你外婆今天又打电话回来,说死话,说不在那儿呆了,一定要回来”妈妈无奈的说。我惊讶的张大了嘴,“不是吧!台北那种大城市,哪点儿不比咱这穷疙瘩强啊?外婆真奇怪!”妈妈耸耸肩。

  一个月后,“哎哟,真没法,你外婆水土不服,病倒了,饭都吃不下,整天只念唠着回家,怎么会这样呢?”妈妈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同我说话。我决定亲自打电话问外婆。外婆听见是我,十分兴奋,直说:“这边一点都不好,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懂,我说的他们也听不懂,我不舒服,只能呆在家里,人都要坐霉了。这边的东西我也吃不惯,你小姨就是不让我回来,我要是在这儿回不来了,那可怎么办呀?”外婆急得快哭了,像个无助的孩子。燕子的身影驱走了刺骨的寒风,就在我脱下笨重的冬衣,换上轻便的单衣时,外婆回来了。她不停地在几间老屋中走来走去,依恋的目光扫过屋子的每一处,仿佛这是她的天堂。我抿嘴偷笑,走过去拉住她,打趣道:“外婆你呀,人家那么好的大城市,你住不惯,就爱这偏僻的小地方!”外婆正色道:“我还觉得那儿偏僻呢!”

  我一愣,这怎么说?外婆叹口气,对我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没错,台北那种大地方有的人的确认为它好,可我就觉得那儿偏僻。人活一辈子,在那儿不是过呀,过惯了的地儿,换了,再好我也嫌偏!还是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听了外婆的话,我终于懂了她,这不正是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吗”外婆说台北太偏,是因为她的心不在那里,长年生活形成的习惯不会因条件的好坏而轻易的改变啊!没想到,小学没毕业的外婆,居然和我国的大文豪想到了一处。不过,这句话,我没敢说出口。我只是同阿黄说话:“阿黄,你听见没?什么窝,也不如你的狗窝!”阿黄摇头摆尾地跑过来,舔我的手,同意我的话。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心远地自偏

  缓缓的铺开一轴长长的素纸,伸出指尖,一点一点的抚平宣纸,轻提墨石,后置于砚方之中,慢慢的研磨。忽,丝丝缕缕的墨汁随之溢散开来,浅淡的墨香则萦绕于鼻尖,又融于空气中,无影无踪,然,执笔落下“静心”二字。

  ——题记

  悠风,拂过面颊,留下点点凉意。身伏案台,手握一支细长的黑笔,双眸急速浏览过一道道繁复而又冗长的题目,眉峰轻蹙。

  须臾间,便写下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不曾回想,今昔八九年的青葱岁月里,多少次埋头,多少次枯坐。由是,一切习惯已久而又因时间推移渐变的生疏,恍然发觉,心却未有几次真正的安定下来……

  只身而立,轻启窗扉,黑色如墨汁一般晕染开来,直至蔓延整个天际。抬头仰望上空,一弯月儿高高挂起,几颗繁星稀疏地点缀其间,星月同辉。此时,不禁扬起手臂,微微张开手掌。瞧,月光肆意地穿过五指,抚过脸侧,跃过肩头,泻于脚尖,洒满了整个屋子。蓦地,那颗混迹于世俗的心儿,那颗被刺伤过,被玷污过,被诱惑过的心儿,似乎有些平静下来,耳畔也是心脏舒缓的跳动之声——“扑通、扑通……扑通”。

  视线下瞥,道路上,一盏盏橘黄的大灯映射在地面上,将影子拉得老长。瞄了一眼挂钟,秒针急促的转过,一圈,二圈,几圈,分针慢吞吞地晃荡着,此时已是半夜12:00。却不知为何,狭长的街道上,依然或孤身或成群地走过一个个身影。也许他们的面容相异,但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嘈杂的吵闹声,车铃声,嬉笑声混于一团,宛若魔音穿耳一般,打破了那片刻的宁静。思绪亦如蚕丝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三三两两的偶聚于街头,不久便分道扬镳,或东或西,或南或北。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匆,只是急于赶往各自的目的地,偶有几辆小车驶过,也如掠影一般飘过。急速的人流,甚至车流,是否每个人的心都是躁动不安的。

  将视线投注于对面的高楼上,呆呆傻傻地望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无数的灯被逐一熄灭,世界瞬间沉寂于黑暗之中。

  嗬!我们每一个个体虽不相同,但亦极其相似,白天过着急促紧凑的生活,在黑夜之中入睡,有在第二天转醒再入睡,一次次的轮回,怕是人的这一生吧!或是我们早已习惯于“快”生活之中,不可自拔。

  但是,为何不稍作休息,为何不放下疲惫的心,让风抚平心中的杂念,让空气理清各种缠绕于一团的思绪,让心清净片刻?屏蔽外界的纷乱,轻掩双目,你说,可好

  带着刚刚体悟的心境,顿时,轻扬嘴角,安然入眠。

  转日,在生物钟的催促下醒来。却故意放慢一切,掬起一捧清水,流去一脸的倦怠,让身心清醒过来。

  背上书包,踩着阳光,心中一片静谧。不时有几个身影从旁边走过,仍是原始的步调,不作稍快。

  步入校园,众多学子一起涌入,或擦肩,或踟足。双手置于口袋之中,毫不在意随着人流而进。入班、落座、放包、环视,身边的学生们无一不是早已抽出书来、细细体味呢!身旁突兀地响起一句“干嘛呢”,只是轻道“没什么”,这不正是所谓静心二字嘛

  徜徉于校园,这里没有喧闹和焦躁,云淡风轻恰是正好,伴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静心于此,收获颇多。

  天清,则江月自白;心静,则海鸥会知。在川流不息的人世、波翻翻滚的红尘,不惹尘埃,天地自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意见

老人与海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