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亲人的句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怀念逝去的亲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这一天,却是让人断了肠的雨天。又要给逝去的亲人上坟了,我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踏上了那趟会老家的车。

  思念故乡的情怀总是那么让人难以忘怀,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窗上溅起的水花,不禁又想起了已故的爷爷。

  雨还在下,风也在刮,泪依旧不停,来到墓旁,奶奶早就在滴滴落泪,父母与亲人也都掩面叹息,我望着爷爷的照片,那上面是一张严肃的面孔,上面是数不尽的风霜鱼沧桑,爷爷他一身清苦,所以墓也十分简单,我强忍着泪,犹记得那天把爷爷送去火化时的情景。心如刀绞,再也吞不下泪水,顿时哗哗落下。走进墓碑,我怀着敬仰与痛惜,跪了下来,为爷爷磕头。

  一磕,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的爱护与教导;二磕,纪念您与我们那份浓浓的亲情;三磕,表达我对您永不磨灭的感激与爱!

  密密的雨帘打在行人的身上,雨与泪早已模糊了双眼,我看着路上的人,终于明白了那句欲断魂的含义。清清的风吹过了人们伤心的身。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每年清明都会飘雨,那不是雨,而是漫天的泪花,是为了让逝去的亲人收到思念而下,也是为了让心灵得到一丝慰藉而下。

  我有向爷爷鞠了一躬,转身,脚步踏起阵阵银丝,离开了这个让人伤心的地方。

怀念亲人的句子

怀念亲人

  矮小的红砖墙,砌高的灰河堤,随风摇曳的白芒花,橘红的夕阳斜挂在天边,一大一小被拉长的黑影子追着余晖,向炊烟袅袅的褐烟囱前进。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傍晚,爷爷踩着轮胎会发出吱吱声的自行车,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一路上我们乘风破浪、开怀畅谈、笑着哼歌,在艳丽景色的簇拥下,扑向奶奶慈祥温暖的怀抱。

  后来爸爸妈妈搬了家,到了大城市,远离乡下,也离开了爷爷奶奶。现在放学回家走的不是田边小路,而是车水马龙的虎口;路边不是枝枒横发的老榕树,而是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铺洒在我身上的不是温暖的夕阳,而是红红绿绿、闪烁刺眼的霓虹灯。城市里交通繁忙、步调快速,人跟人之间擦肩而过的频率越来越高,感情却越来越冷漠、疏离。我看着泛黄发皱的照片,眼眶不禁湿了,我想念爷爷呵呵大笑的声音、我想念奶奶哄我睡觉时,在我耳边轻轻哼着的歌。

  不知道爷爷奶奶在乡下过得好不好?在闷热潮湿的季节,他们有没有搧扇子消暑?有没有开灭蚊器驱虫?有没有记得出门戴帽子穿薄外套防晒?在寒冷冰冻的季节,他们有没有穿棉袄戴毛帽御寒?使用煤气煮热水时,他们有没有注意室内通风?在假日节庆时,他们有没有出门游玩?有没有拜访老朋友?在平日休闲时,他们有没有上街品尝小吃?有没有买新衣服新鞋子犒赏自己……。

中秋思念亲人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临近中秋,每到夜幕降临,心中便会生起一丝惆怅,只有明月的轻柔之光,才能伴我入睡。

  夜色迷茫,天空逐渐变黑,像遮上了一块黑色幕布。我站在阳台上欣赏着窗外一草一木的背影,每一处都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静谧。

  抬头望天,漆黑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密密麻麻,群星簇拥着的,便是一轮清澈明亮的月,她是那么圆,那么白,犹如一个大玉盘。又像是天的眼睛,声息全无,默默地注视着我。

  回到自己精致的小床,头一着枕头,便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想家乡那并不宽敞的马路,想家乡清晨那静谧无声的老街,想小吃一条街那香味扑鼻的羊肉串;想家乡闵桥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万亩荷花……

  这时,我又想起了温馨的家,心中默默地回忆起在家中的喜怒哀乐。想爷爷每天送我上学的老自行车,念奶奶亲手烧的糖醋排骨,想爸爸每天忙于工作的背影,念妈妈嘘寒问暖的无限关怀……中秋思念亲人。

  我再一次发现了明月的存在,她把无限的光明送给了人们。那柔和的月光,使我感觉到母亲一般的温暖。她时刻安慰着我这颗思念家乡的心。“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柔和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月亮犹如一盏灯,灯光笼罩着我,这个小小的女孩。我的心被思念满满地占着,心中的伤感如秋叶凋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这柔和的月光,能把我的爱和无限思念传递回家。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分离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想念亲人

  我在新年里吟唱着旧年的歌

  期盼音符能引进那片阳光

  照暖屋里的每一面墙

  烹几杯香茶,等待

  远方归来的亲人在这个冬天

  围着炉火叙说一些家常

  总是担心美好的时光走得太快

  匆忙间,从未知的角度

  悄悄抽离,然后

  年不再新

  歌愈发老

  我的眼睛隐藏泪花

  喜欢雪在夜里飘落窗台

  门铃一个劲得响

  我的亲人们推门而入

  一阵风,炉火烧得更旺

  把我的唱碟翻乱

  把我的酒也喝光

  还有谁在我的额头亲吻

  于是,心愉快地歌唱

念?亲人

  缠绵的细雨,如丝,如绢,如雾,如烟,浸润着窗外的梧桐。温馨的家庭,如湾,如窝,如巢,如亭,遮挡着狂风暴雨。亲爱的家人,如泉,如阳,如树,如山,爱抚着我幼小的心灵……

  ——题记

  “家是温暖港湾……”这首动听的歌曲正是对“家”的真是写照。在我看来,家如避风港,在我困难时帮助我;家如开心殿,在我开心时与我同乐;家如温馨巢,在我孤独时陪伴我。而家里的亲人才是最爱我的人!

  世上有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那边是母亲:世上有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花,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股永远品不尽的甘甜,那便是母亲……

  我——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妈妈对我的爱如春风般细腻。

  我的妈妈个头并不高,但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却十分高大。

  小时候,妈妈总在半夜被淘气的我闹醒。她只好小心翼翼地把我从小床上抱起,在地上一边唱着歌,一边蹬着脚,一边轻轻地拍着我,哄我入睡。现在,爸爸总爱开玩笑说:“你看你妈,现在这瘦的这样!以后好好孝敬她啊!”而妈妈总是淡淡一笑,说:“哪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女儿呢!”

  待我两三岁时,我学会了走路,但更顽皮了。吃饭的时候,我总爱跑出去,妈妈只好拿起碗,追着喂我吃饭。她总是用各种办法让我不得不听从她的指令。“你再不吃,我把你送给那个癫子!”“好宝贝,快吃!吃了妈妈带你去玩”……这样,一次次,由硬到软,由软到硬,让我长成了现在这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长大了,我学会与妈妈斗嘴了。对于妈妈的话,我总不放在心上。每次去上学时,妈妈总是叽里呱啦教育我半天,“睡觉时要盖被子,上课认真……”可我总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不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

  时间流逝,母亲对我的爱都永远那么细腻!

  父爱如山,坚实而高大:父爱如海,磅礴而宽广:父爱如天,宏伟而广阔。父亲的爱虽然没有母亲的细腻,但也同样毫不逊色。

  我的爸爸带着一副眼镜,一看就知道是老师,他的工作很忙,但对我的爱却依然伟大。

  爸爸每天都坚持为我批改作业。夜深了,静悄悄的,父亲轻声地走进房间,但还是被我发现。他拿起我的作业,耐心地为我检查,“滴答、滴答……”闹钟响着。他一会捂着手咳嗽两声,一会又摇一摇头。我真有一种给他倒杯茶的冲动,可不知怎地,每次都没有这勇气。不知什么时候,爸爸终于检查完了,走进卧室……

  每晚,他都一样。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他头上的白发,我鼻尖一酸——爸爸老了,我长大了!

  世上最关心、爱我的,那便是我的亲人:世上最美丽、温馨的地方,那便是我那不到一百平米的家:世上最寻常而又最伟大的爱,那便是亲人的爱!我爱你们,爸爸妈妈!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父母老了,可他们对我的爱却一直没变……

  ——后记

思念家乡的亲人

  思念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会思念:离家远去的儿女,思念家乡;失去亲人的人,思念亲人;毕业后的学生,思念母校,思念母校的同学……总之天下所有的人都有思念。在我的心中也有思念的人。

  当我独自躺在夜空底下的时候,看着天上的繁星,我心中不由的升起一阵思念。我旧校的同学都会一个个从我的眼前闪过,他们美丽的身影。这时我会想他们好吗?学习怎样?我迫不及待地想见他们。

  每当逢年过节时,我看见别人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我总会想起远在他乡的爸爸,我总会避开人群独自默默地哭。

  每当一个人过度思念时,就会做梦时梦见他,可醒来才知道是做了梦。

  很多东西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可失去了又思念。

中秋思念亲人

  思念归期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电话里,母亲苍老的声音在说中秋又到了,月亮又圆了,儿啊,你是不是该回家了。顷刻间,我泪如雨下,娘啊,儿太不孝了!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儿却那么多年来,圆不了您的一个卑微的梦想,不但不能膝前尽孝,还让您无时无刻不在为儿担忧。您说月亮年年都圆,为何儿的终身却依然缺着,难不成您弥留之际还看不到儿花好月圆?儿无言以对,心却如刀割,娘啊,儿如何才能以寸草之心报得你三春之晖

  尽管一路的凄风冷雨,我却从不畏惧,尽管身心疲惫,我却从不倦怠,因为我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就是浮萍,只能随水而漂,自己就是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前冲没有后路。亏欠双亲的同时,我感觉自己还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经历了与父母亲人生死之别的人,我何其幸栽?至少我的父母还活着,至少我至亲的人都还健在,至少我回家还有爹娘可唤还有兄弟可聚。不惑之年,此等幸福,还有何求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思念逝去亲人

  落花在徐风中荡起灵魂,亲人的思念直达心灵,在我的记忆深处激荡……

  ---------题记

  “又是一年春好处,落花时节又逢君。”每当想起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我的记忆深处激荡着这样的一幅画面:

  前年,我与舅爷爷手拉手,在公园里散步,正值春天,落花缤纷,一阵淡淡的清风迎面而来。花儿似蝴蝶,如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轻轻地落在地上,铺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毯!我静静地闭上双眼,在恬静之中,感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景。啊,原来,花儿要为春姑娘送行呢!感谢她的哺育和滋润。紧紧握住舅爷爷的手,在夕阳下缓缓离去。一切是那么温馨,那么美丽,那么留恋,那么一去不复返。

  去年,却只剩下我独自一人了:舅爷爷卧床不起,在落花时节,抛弃了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去了一个更美丽的世界!我泪不成声,想起每次看望他时,他与我去公园玩,给我买喜欢吃的佳肴。这美好的时光又在我的记忆深处激荡。

  又是一年落花时节,我独自一人漫步于公园。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听到了舅爷爷的脚步声。舅爷爷啊,我愿化作落花,为你送行,为你歌唱!睁开眼,我又是多么的不想失去,但云朵无情,瞬息万变。落花伴着我归去的脚步,为他随行。有一道伤痕,悄然无声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渐渐地,我又打湿了记忆。

怀念母亲

  公元2019年1月9日上午10时,母亲在亲人的陪伴下,静静地走了,尽管儿女们撕心裂肺地哭喊,也没能留住母亲去天堂的脚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她眷恋并为之奋斗过的这片热土。

  母亲走了,她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去天堂享受幸福去了,然而,留给我们的却是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一)

  母亲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母亲一生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用老百姓的一句话说:“很过日子”。父亲于1975年去世,当时,我们姐弟几个年纪都很小,42岁的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家,用微薄的收入,带领着我们姐弟4个艰难地前行。她精打细算地供养着我们,恨不得一分钱掰开花,每月供应的平价粮是不够用的,母亲就自己勒紧腰带省吃俭用,省下钱了再买点议价粮,粗细搭配着吃,想法让我们吃饱。

  那时候我家吃不起牛羊肉,冬天就买点羊骨头啃一啃解解馋,骨头汤冻成坨当菜吃,然后把啃完了的骨头卖掉再添点钱买骨头。百分之四十的面粉,很少蒸馒头,每个礼拜吃次面汤算是改善了。在那个时期,母亲总是把馒头让给我们吃,自己则偷偷啃高粱饼子和窝窝头。母亲很少添新衣服,始终保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作风。孩子们给她买件衣服,老人家总是说自己老了不爱好了,让大家别破费。就是后来家庭条件好了,母亲还保持着经常吃自己腌制咸菜条的习惯。当我们问她什么最好吃时,她常常笑着说“我最爱喝黏粥”。苦命的妈妈呀,饭店里的各式各样的汤,哪一种不比粥好喝啊。

  (二)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父亲去世后,母亲担当起了父亲和母亲两种责任。为了这个家,她没黑没白的默默地奉献奋斗着。母亲白天除了正常上班外,晚上回到家还要在15度灯光下,挑灯夜战,用缝纫机给人家加工衣服,用秋衣片加工棉纱,撕轮胎线,挣个加工费补贴家用。母亲的手经常磨出血泡,双手缠满了胶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过早地驼了背,可母亲在我们面前从不叫苦喊累。母亲在糖烟酒公司当会计时,听说单位送货来了,立马放下碗筷跑到公司与男职工们一起去卸货,为了挣每车几毛钱的装卸费,来补贴家里的生活。

  母亲于1988年离休,按理说闺女出嫁了,儿子们也都长大成人娶上了媳妇,自己辛苦一辈子也应该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然而,在离休后的几年中,母亲离休不离岗,还在原岗位工作,虽然每月只多给30块钱,但母亲仍乐此不疲地每天按时上下班。母亲是怕将来老了得了病给我们添负担,也为的是多挣一点钱给我们攒着应急用啊。

  (三)

  母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母亲一生高风亮节,忠厚耿直,坚持原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母亲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对一些腐败现象更是义愤填膺,深恶痛绝。母亲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义之财决不能要。母亲当过银行柜员、当过公司出纳、也曾当过仓库保管员,但母亲对公家的钱物从不动心,从不贪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母亲在煤炭公司当开票员时,煤炭实行定量供应,有亲朋好友找她想多开点平价煤,可她从不优亲厚友,坚持一视同仁。

  母亲是离休干部,看病所花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但她平时从不买贵重的药品,更不买保健品。怕我们沾她的光,每次报销医药费都是她亲自去公司报销。母亲常常教导我们说:“不要吃人家托你办事的吃喝,也不要收人家托你办事送的东西,更不要贪占公家的东西”,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原则耿直的人。母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了良好的家风,使我们受益匪浅。如今我们姐弟几家过得都很好,但无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遵纪守法,诚实待人,这些都与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在我们的心目中,母亲就像大海的航标灯一样,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航向。

  (四)

  母亲的一生是乐善好施的一生。母亲一生虽然勤俭持家,但却乐善好施。母亲自己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对自己“狠一点”,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和外人,却是慷慨大方,从不吝啬。我们姐弟几个买房子添家具、孩子上学娶媳妇、孙子孙女过生日,她老人家总是几百几千的给。舅舅和农村来的姨们来看她,临走时母亲就会塞给他们一点钱,挑几件穿过但不过时的衣服,让亲戚带上。母亲临终前嘱咐我们在她去世后,给老舅1万元钱,这件事我们已经照办了,请母亲放心。

  母亲不仅对家人那样好,对外人也是如此。母亲有三间属于自己的平房,身体好的时候,谁家也不愿去住,她感觉到谁家去住都不方便,不如在自家随意。虽然我们死气摆列接家去,她在谁家也就住上几天,找个理由又搬回平房来住。母亲爱住平房,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平房出入方便,一些大姨就经常到母亲家串门唠嗑。每天母亲就早早地准备好香烟,沏上茶,摆上水果,把孩子们送来的一些好吃的,拿出来给这些大姨们分享。母亲戒烟已多年,但是家里始终不断香烟,为的就是给这些串门的大姨们用的。谁家有困难,母亲也会慷慨解囊。母亲爱扶贫济困,乐于助人,2019年汶川发生大地震,母亲听说后,一下子捐出去1千元。母亲80岁了,仍然没有退党,党费也没有一次欠交过。在75岁以前,身体壮实时,还过组织生活呢。

  (五)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母亲一生遭受多次打击,一是精神上的打击,二是病魔的打击。1948年,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参加革命工作,入党时年仅16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公社、银行、商业等部门工作。担任过银行柜员、公社秘书、妇女主任、公司会计等职务。1969年,母亲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精神打击,上面提出“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母亲被下放回了老家农村,我们姐弟4人也一起跟着“非转农”。父亲在外县工作,母亲下地干活挣工分。从小在家受外公外婆宠着的母亲,哪里干过农活,常常累得偷偷地哭,现在又由一位国家干部一下子变成了乡下农民,这个落差母亲很难接受,姐姐为了帮母亲带我们和减少家庭负担,在三年级就辍学了,这是母亲精神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直到1972年落实政策,母亲这才带着我们“农转非”,又回到了孟村县城。

  母亲第一次精神创伤还未完全康复,第二次打击又接踵而来,那就是父亲的英年早逝。1975年,年仅45岁的父亲去世了。当听说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如晴天霹雳,母亲精神再次受到打击,几次昏厥过去,她感觉如天塌了一般。在父亲去世的一段日子里,母亲曾一度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我们常常夜里被母亲的哭声惊醒。但是,母亲不愧是伟大的母亲,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在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亲人的召唤下,终于走出了阴霾,坚强地站了起来。

  母亲的坎坷人生还表现在晚年病魔一次次降临到她的身上,无情地摧残着她的身体。第一次是医院检查出母亲头部有一个脑膜瘤,已经压迫神经了,经常感到头疼,不得不到医院做了开颅手术。第二次是母亲经常感到胸闷喘不上气来,医院检查是严重的冠心病,于是给母亲一次上了五个支架。2019年11月26日这天是母亲因患上尿毒症住院离开家的日子,这是母亲得的第三次大病。由于几次大病的折磨,使母亲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六)

  母亲的一生又是幸运的一生。一是母亲赶上了一个好社会,好年代,党的政策好。二是多年来,母亲得到了孟村县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县委老干部局和烟草专卖局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得到了宽厚包容的孟村县父老乡亲的支持,还有邻里朋友的关心呵护,以及单位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三是孩子们都深知母亲的不容易,常怀感恩之心,都把感恩当成一种责任,多年来,采用不同方式来报答母亲比海深的大爱恩情,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孝道,唯恐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晚矣。

  母亲下葬那天,孟村人民自发的来送她老人家,有领导、有同事、有朋友;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整个街道挤满了人,送行的汽车排出去老远,人们都带着一个心愿,就是送一送这位把美好青春、毕生精力和满腔热血都奉献给孟村的外地干部、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定是母亲的恩德和事迹也感动了真主和天地的缘故吧,送别母亲那天,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雾,道路上铺了一层洁白的霜雪,两旁的大树上挂满了雾凇,这霜雪是苍天流下的眼泪,那雾凇是大地献上的小白花,道路两旁挂满雾凇的大树,分明是真主派来的使者,伫立在道路两旁来迎接母亲去天堂。

  母亲,您临终前半睁着双眼,我们读得懂您眼神里的含义,您是感觉撇下我们不放心。我们想要告诉您的是,请您放心吧,虽然您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是我们一奶同胞的手足之情是割舍不断的。俗话说,长兄如父,大嫂如母。我是大哥,我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平时多关心、多爱护、多体贴弟弟们,对姐姐像对您一样尊重她、关心她。我们几家一定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让一家掉队。

  母亲,您离开我们一年零四个多月了,我们大家都很想您,都感觉没有尽到孝心。您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曾惹您生过气,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恳请您原谅我们吧。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一位最伟大的母亲!妈妈,是您给了我们生命,是您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您虽然走了,却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善良正直、坚强不屈的家风,留给了我们,请母亲放心,我们会薪火相传下去的。

思念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要到了,我思念我的亲人,我怀念我的爷爷和姥爷。爷爷长着一张瓜子脸,虽然干瘪干瘪的,但是却总是露出慈祥的面容。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要到了,我思念我的亲人,我怀念我的爷爷和姥爷。因为,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怀念姥爷,他那亲切的话语使我久久难忘。姥爷经常对我说:"小胖墩儿,奶奶孙,小胖墩儿,奶奶孙。”姥爷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喂了姥爷一块饼干,姥爷开心地笑了!要回家时,姥爷笑眯眯地和我们再见。我没想到这一别是我与姥爷的最后一次再见。

  我思念爷爷,爷爷长着一张瓜子脸,虽然干瘪十瘪的,但是却总是露出慈祥的面容,两道粗眉下长着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高鼻梁的下面长着一张大嘴巴。当爷爷患上癌症,我给爷爷唱歌,爷爷高兴地眼眶里涌出泪花。但是,在病魔面前,爷爷从不喊一声疼,从不流一滴眼泪,爷爷就这样坚强地离开了我们。

  夜晚,我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斗一闪一闪的,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我的爷爷和姥爷。

  爷爷、姥爷您们放心吧!我一定会认真、踏实地学习,决不辜负您们对我的期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整理房间英语

有缘无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