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什么(2023年法定传染病多少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您好,如果对于2023年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什么的了解还不深入,那么我们这篇文章就非常适合您。今天,我们要深度剖析的就是2023年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什么及其相关的2023年法定传染病多少种。我们做足了准备,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所以,让我们一起进入主题吧!

2023年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什么(2023年法定传染病多少种)

一、2023年法定传染病多少种

2023年1月(2023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86458例。

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14个病种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3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80614例,死亡4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77%。

丙类传染病中除5个病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共报告6种584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16%。

二月份正值冬春更替之际,冷暖不定,春节后又逢返工复学高峰期,人员流动较大。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广大居民,仍需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

二、2023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法律规定

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法律规定?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二是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具体内容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法律规定

1、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生某些情形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然而该法第四条也指出,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结合生活中被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情形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但是结合到具体生活实际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行为:

1.隐瞒旅居史

疫情期间,部分有疫区旅居史的人员,隐瞒疫区旅居史,拒不执行居家隔离措施,最终引起新冠肺炎传播或传播严重危险的,应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如果隐瞒疫区旅居史之人,在与其共同生活的人员出现新冠肺炎临床表现被收治后,仍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即使本人尚未经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其造成了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严重危险,也应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不过综合案件证据情况,无法确定他人是被行为人感染的,依法不应认定属于引起新冠传播的情形。

2.隐瞒接触史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总有一些人违反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措施,隐瞒与疫区返回人员接触史,最终导致新冠肺炎病毒有传播的严重危险。这一隐瞒接触史的行为也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3.隐瞒个人活动轨迹

还有一部分人,已经确诊新型冠状肺炎,却不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规定,故意隐瞒自己的活动轨迹,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严重危险,这种行为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三、2023年新疫情病毒有哪些

2023新疫情病毒如下:

1、2023年最新病毒叫XBB.1.5和BQ.1。近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3日共发现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7例,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2、2023年最新病毒叫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传染性很强的肠道传染病,一般10月到来年3月是感染高发季节,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人群普遍易感,近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聚集性疫情频发,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等措施;

3、中国没有又出现一种新病毒,三月份温差比较大,是不少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气温回升外出的人也比较多,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目前要加强防范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及春季出游安全等;

4、甲流并不是中国新出现的病毒,近期我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数增多,多个甲流话题登上医学热搜,随着春季到来类似于甲流的病毒感染明显增多。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在三至五后发烧和全身症状能够自行好转,年轻人一般不用过于担心。

面对2023新疫情病毒的注意事项:

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您咳嗽或打喷嚏时,请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并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请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

二、科学做好环境卫生。辞旧迎新之际,无论您是否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扫除时,做好日常清洁即可;如需使用化学消毒剂,请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并做好个人防护。

三、安全合理使用酒精。一是储存注意事项。酒精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能会引起爆炸,建议家中不存放大量的酒精;酒精要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不要和84等消毒液混储,避免靠近灶台、暖气等热源,也要避免阳光直射。二是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在厨房等有明火、高温设备的地方进行酒精消毒;喷洒酒精时严禁抽烟,特别要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大量喷洒酒精,避免形成高浓度的酒精蒸汽,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每次取用后须立即将容器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四、安全有序出行。如果您近期有出行计划,请合理规划路线。出行时,务必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您的新冠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或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请坚持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避免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等脆弱人群的接触。

五、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如果您的身边有60岁及以上特别是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以及孕产妇、婴幼儿、残疾人、严重基础性疾病等脆弱人群,请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憋气、胸闷、血氧快速降低等情况时,请及时就医;建议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3年个体户45万以下免个税吗(2022年个体户45万以下免个税)

2023年取消过户费了吗(2023年过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