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600字作文
描写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赛龙舟,就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怀念端午节
真怀念啊!以往的端午节我都是和外公一起过的,今年虽然也是和“外公”一起过,但却不在是以前的那个外公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和“外公”一起过的吃着外公从店里买来的肉粽,思绪飘回了从前,如电影一般一幕幕的在我脑海中放映,回忆慢慢的交织着一张名为感情的网把我包围,使我渐渐沉沦。
外公准备包粽子了,便嘱咐大人们去摘粽叶,年幼的我自然要去凑一番热闹。大人们实在说不过我,就带我去了。
不到两小时,我们这个“摘粽叶大队”就回来了。
外公看看其他人,在看看我。其他人身上都背着一大捆粽叶,只有我的身上空空如也。外公宠溺的对我说:“你个调皮鬼又去哪里玩去了”。我对外公做了个鬼脸说:“我才不告诉你”
“哟,调皮鬼还生气了”外公说。
“都是你,让我生气”。我说道。
“好,好好,调皮鬼最乖了,最乖了,不生气”,外公说。
“不许在叫我调皮鬼了”,我说道。
“好,好好,不叫调皮鬼,不叫调皮鬼”,外公说。
“我要吃外公你给我做的排骨肉粽”,我说道。
“好”外公说道
当时外公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外公对我的要求粽是会满足。
“好诶,可以吃粽子,吃外公包的排骨肉粽!”我说
“粽子,还没包好呢,先等一会儿”
我听完这句花以后,就去找我的小伙伴玩去了。完累了,就去睡了。
在睡梦中被一阵粽子的清香勾引了起来,顺着这阵香味我走到了厨房,到了厨房才发现我还木有穿鞋。外公看着我笑了。
可惜,从此以后我再也吃不到外公包的粽子了。只希望,时间走的慢些,好让我永远记得这个味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外公的记忆也在逐渐忘却。但我对外公的爱是亘古不变的。
写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将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铭记端午节
汩罗沉没一流恨,汀楚常怀千古羞。楚国的灭亡,贤臣屈原的投江,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带给我们的是——端午节。
一提端午节,同学们一定会想到粽子吧。楚国人,在五月五煮糯米饭,或蒸粽糕,将其投入江中,为了祭祀贤臣屈原,怕江中鱼儿吃掉其遗体。一开始人们是用竹筒盛米饭站在船上扔入江中。后来才逐渐用粽叶包糯米代替竹筒,吃粽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全家融融的温馨场景。
贤臣屈原投江殉国,楚国中的人民因为舍不得屈原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前来救他。当时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再不见屈原的踪影。这就是五月五龙舟竞渡的起源。那里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比赛划龙舟,形成了繁盛的局面。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花和蒿蔳作为重要内容作_文_吧之一。现在家家都洒扫庭院,用蒿蔳、艾条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并用蒿蔳、艾叶、榴花、蒜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还可做成花环,戴在头上。
在端午节那天,小孩们都佩有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实际上是用来装饰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香囊有各种不同开关,玲珑可爱。
端午佳节饮雄黃酒可以驱邪解,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用雄黄洒破解。
端午节距今已有千年,可任时间如何的流转,传统习俗也变得简单了,端午节,别的都不记得了,但吃粽子这个习惯却更加流行。这些习俗伴随着我们从小到大,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所以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把这个节日传承下去,为的是纪念已故的屈原,歌颂他的爱国情怀,汨罗江一跃,他选择与国家共存亡。
我们要铭记这个节日。
关于端午节
每当到了农历五月五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国人民节日中的一个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可今年的端午节可不一样,以前我们到了端午时都是买棕子吃,但今天可是我们亲自包的!
母亲对我说:“包棕子要拿两片棕叶叠在一起,翅棕子叶的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的样子,接着就是把糯米放入,用筷子捣实,然后用‘漏斗’上面的棕叶把‘漏斗’封好,最后用绳子绑住打个一个结,一个香甜的棕子就好了。”我按照母亲说的做,可是我在包棕子的时候,不是漏糯米就是把刚折好的漏斗搞散了。可我不会被一点儿困难给退缩,我又一次重来,包了老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棕子。
奶奶把我们包的棕子放在锅里蒸,过了7——8个小时,奶奶把棕子拿了出来,对大家说:“吃棕子啦!”我与父亲,母亲一起出来,准备吃一口美味棕子。我尝了一口棕子,哇!棕子真好吃!我立刻对奶奶说:“奶奶做的棕子超好吃哇”!父亲母亲尝了也夸奶奶她的厨艺好,奶奶被夸得直说:“哪里哪里”!
这时,我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吃棕子呢?”父亲说:“这是纪念战国时候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奶奶接着说:“屈原有着爱国激情,却又报国无门,后因楚国国都失险,在公元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泊罗江而死。为了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就把包好的棕子投入河内,让鱼儿们吃饱后免吃屈原的遗体。”奶奶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
我说:“哇!奶奶你懂得真多。”
今天,我真开心,如你问我为什么,我会说:“今天我学到了知识与包棕子,当然开心!”
今年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之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与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与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之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作文
说到中国的传统佳节,你一定会想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我过得最快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投江殉国,终年62岁。当地百姓闻讯纷纷驾船打捞,直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汨罗,让鱼儿吃饱,不要噬咬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地传下来。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带彩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赶紧来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呼喊,我和爸爸走出了房间,兴致勃勃地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劝慰我:“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有耐心,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做,终于包成第一个粽子。我高兴地又蹦又跳,后来一鼓作气,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包边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可是丰富多彩呢,有插艾叶草、挂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头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自己包的粽子口感可真不一般,又软又糯,甜而不腻。
哇!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还学会了包粽子,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二作文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你知道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吗?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我们家乡每到端午节,挨家挨户都会在大门的两旁挂上艾草,传说是用来驱逐邪魔的,我们家也不例外。
这一天,午饭时间到了,我看见餐桌上放着一瓶酒,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酒?”爸爸说:“这是雄黄酒,喝了它能辟邪,要尝一尝吗?”我捏着鼻子,闭起眼睛,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啊!怎么这么辣!还是吃粽子吧。”再看看桌上的粽子,品种真多呀,有肉粽、蜜枣粽、豆沙粽……我拿起我最爱吃的豆沙粽一闻,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咬了一口,甜甜的直往我喉咙里窜。不到一分钟,我就吃好了一个,接着又吃了两个,把我的小肚皮撑得圆鼓鼓的。
在这一天,还有一个活动就是赛龙舟。吃完饭,我跟着爸爸来到现场,真是热闹非凡呀!只见人山人海,到处挤满了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等待着比赛开始。
比赛就要开始了,河两边的叫喊声突然变得安静起来,伴随着这暂时的安静,龙舟慢慢地划了过来,桨手们摩拳擦掌,早已是蓄势待发。
比赛开始了,鼓声,桨手们有力的口号和河两边观众的加油声混成一片。每一队都为了能够夺得最后的冠军而努力拼搏着。左一下,右一下,桨手们有节奏地划着水,谁也不肯让着谁,到最后,船的速度没有减,反而快了起来,也许这就是观众们呐喊助威起到的作用吧。
赛龙舟结束了,不管是谁拿第一,大家都在欢呼着,雀跃着,我也高兴地拍着手掌,这就是我家乡热闹而有趣的端午节。我爱我的家乡,我喜欢我家乡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快乐端午节
在小时候,端午总是充满着浓浓的欢乐色彩,在这一天人们放下平时的劳碌,开开心心地包粽子,扒龙舟,热热闹闹地快乐一天。我也不例外,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我特别高兴。
端午节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端午节慢慢演变成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比武,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要好好的过这个端午节,我要用心地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开心的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奸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节日是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屈原因忠国爱民投河自尽了,当地的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毁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动手包起了棕子,再把粽子丢进河里让那些鱼来吃粽子,而不损害屈原的身体。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都会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举行粽子比赛……
端午节这天,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杀鸡、包粽子、拜神。这天早上,我们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洗好手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请奶奶到他们家帮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会送几个给奶奶。而我呢,可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一见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馋起来。于是,我丢下手边的粽叶,吃起美味的粽子。这个瘦肉拌小葱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终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看你这个大花猫,吃得满脸都是。”说着把纸巾给我,我一擦,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终于把粽子做好了,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跪着,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
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既有美味棕子吃,还可以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包棕子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