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漫灭的回忆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那永不漫灭的回忆

  关于母亲,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永不漫灭的回忆。

  而我,也是十分深刻的。

  自从一年级我进入游泳队开始,妈妈每天都到游泳池边,陪我训练。其实一开始,是有许多家长在池边看着我们训练,只是时间一长,再加上泳池边太湿太潮,家长们就渐渐少了。而妈妈,则坚持了下来。十月集训。妈妈坚持每天下水陪在我旁边的泳道里,说:“你坚持训练,妈妈和你一起感受水温。”原来妈妈看到很多小队员在池中时间一久都是嘴唇青紫,身体颤抖,她似乎觉得,有她在我身旁水的温度也会提高似的。

  记得那年元旦,下了第一场雪。我们还是坚持训练,爸爸问我:“水冷不冷啊?”我很开心地回答:“不冷,水是暖的!”爸爸又转身问妈妈:“是真的?水那么暖?”“哪里啊,我每天下水,都要有自杀的勇气。是你女儿,喜欢上了游泳。”我才知道,每天下水对妈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那一瞬间我真的心疼。但是,妈妈,为了她的女儿的爱好,她豁出去了,我这才猛地记起每每结束妈妈的嘴唇是黑紫的。她身体上心理上承受了多大的罪啊。这个世界上,估计只有叫妈妈的这个女人也会这么傻傻地去做吧。

  劝说下妈妈不再下水了。可她每天还是会到泳池边看我训练,顺便帮教练的忙。后来,更是帮教练带上了比我们小的新队员,成了“理论水平超高的下水就沉教练”。哈哈,这可不是我封的,是我们队几个教练封的。

  还有一次,在绍兴参加省迎春杯比赛,妈妈一如既往地随行当工作人员去了。快开始检录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队员把运动员注册证忘在了宾馆里。妈妈二话没说就奔了出去,我保证,那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没有管自己心脏病的冲刺,让着急的教练们都吓了一跳。等妈妈高举着注册证冲进我们运动员休息场地时,广播已经是第三次(最后)召唤检录了。教练连声谢着妈妈,妈妈白着脸,喘着气微笑着摇头。我在旁边看着悄悄靠在墙边老半天没有缓过气来的妈妈,又骄傲又担心。至今,妈妈那副模样还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妈妈其实不爱运动,最喜欢的事情是斜靠床头看书,自己笑称实施“龟息大法”,还说“生命在于静止”。我越大越体会到妈妈为支持我游泳付出的努力和辛劳。而她,总是微微笑着,“你前行,我奉陪!”即使那是她不擅长的东西,只是为了我,她的女儿,她会不惜代价地去付出。

  母亲的爱如甘泉,滋润着我们;如雨滴,浇灌着我们。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对我们有着重大影响。她的言传身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了我们永不漫灭的记忆,使我们在某些时刻,变成了她。

永不漫灭的回忆作文

永不漫灭的回忆初中生作文

  在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份回忆,无论时光如何匆匆,都不会将它消磨,作文永不磨灭的回忆。

  佛说,前世的几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世的擦肩。是上一世我的积德,还是上亿次的回眸,让我遇到了可爱的你们,和你们有个共同的回忆。

  我很庆幸的进了八一班,认识了你们杨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

  记得那次,在一次期中考之后,我们又一次夺冠。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同学们似乎趁热打铁,向老师提了一个要求:全班一起去春游。不过这个使我们的老师有些苦恼,因为校长说过不能私自带学生出去。可是老师受不了我们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带出去春游了。

  语文老师在备课上课之余,帮我们找旅行社。班主任也是很唠叨的强调着安全问题。那天我们终于启程,前往嵩山。

  记得在坐车去嵩山的路上,同学们不停的把头和手申向窗外,大声的吆喝着,向农民伯伯不停的招手打招呼,很庆幸那些伯伯没有把我们当成神经病,还不停的跟我们回应,初中三年级作文《作文永不磨灭的回忆》。老师在车里不停的说别把头伸向车外,可是,平时听话的学生们造反了,好像没听见似的,老师摇摇头,笑了。可是当将要通过一个隧道时,老师似乎发飙了,拿着喇叭把头都伸进来,就要过隧道了,快进来老师的语气带着一丝愤怒,同学们会意的把头和手伸了进来,依旧说说笑笑,车窗关上了,老师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终于到了嵩山脚下,抬头仰望巍峨的高山,蓝天和白云走着交响乐,我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扬。老师交了票之后,我们一窝蜂的涌了进去,开始了爬山。

  前一段的路,我们每个人都两眼放光,时不时在旁边的树上,石头上,拜托同学们照相。有的搂着老师,咔嚓的来个合照,留下了会心的微笑。伴随着飘扬的欢声笑语,我们到了半山腰,有些累了。老师找到了一个平坦的草地,来了一张全班人的合影,然后就三五成群的找地方开始吃饭。旁边有许多松树,都像一把小伞,为我们留下了阴凉。

  我们一组,找了一棵大树,坐在了下面。一个同学把他的外套无私的铺到下边,我们把书包里的零食,哗的一下全都倒出来,开始享用,我们不分彼此,想吃什么吃什么,老师也来到我们这边蹭饭,吃着抢着,还有人不停的照我们的。几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吃得饱饱的开始了新的路程。

  下山以后,在一片草地上,开始了表演节目。同学们毫不吝啬的,拿着话筒大声歌唱。有的同学在操场上奔跑,拿着风筝,播撒着欢笑。同学们的心情像风筝一样,快乐的飞到了空中。

  这次春游,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快乐。那一张张笑脸,那一段段歌声,是我永远无法磨灭的回忆

永不漫灭的回忆作文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当已是豆蔻年华的我,此时此刻再去回忆总角之年的往事时,童年已经似乎成为久远的过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又更加深刻,还有一种看得见却触不到的遗憾。

  童年的很多记忆都藏在一个小院子里面。四季在更替,我的兴趣也随之不断切换。

  春天的确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冬天里似已褪尽的绿苔又漫上了台阶,楼底下不知哪户人家种的指甲花已抽芽,而我那时候的乐趣却并不仅仅在花花草草上,也许小孩子更喜欢那些能和他互动的生命。燕子回来了,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我对他们的喜爱在它看来就是一种恐吓,它做出了很大的反应——迁了巢。我又转而去追逐麻雀,现在看来,小时候的自己太不懂事了。

  夏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虽然炎热,但是躺在竹编的凉席上,奶奶用一把檀木扇子给我赶着蚊子,似睡非睡的我隐隐约约听着奶奶哼着的小曲,那一片炎热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剩下一缕绕在心间的清凉。夏天的夜晚,小院子里依旧蝉鸣如雨,也许别的人看来是如此喧扰,可是正是它们把我心中的夏天染成了墨绿色。院子里还有老人在聊家常,孩子们嬉戏欢闹,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不尽兴绝不回家。

  秋天是在一场一场的雨后悄然降临了。儿时的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叶子都一片片枯黄坠落,为什么小燕子义无反顾的飞走了,连墙角的爬山虎的叶子都黄了,晚上出来的小孩子越来越少,只剩下怅然若失的我。

  冬天虽然也是寂静的,但因为有雪花的出现,我并不孤单。我常常为南方的孩子感到惋惜,他们体会不到在雪地上滑冰的快乐,也不能把积雪捏成雪球偷偷带回家,然后看着它们一点点融化。

  记忆长河的旅途结束了,我虽然要继续往前行走,但是那些童年的一幅幅的画面是我永不漫灭的回忆,是我最宝贵的东西。本站用户

不可磨灭的记忆作文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红军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越过了一道道的艰难险阻。

  长征途中的故事感人肺腑的太多太多。在过祁连山时,祁连山被一片严寒封锁着,没有人烟,没有草,也没有路,只有参天的原始森林和密密层层的刺丛。红军战士只好边行军边开路,衣服被刮破了,皮肉被刺开了。起初,有的同志还撕下块布条缠一缠,后来干脆就不理会它了。由于频繁的战斗,打进山那天起,就没有半粒粮食了。头几天,红军战士采些野果子充饥,还可以勉强度日,后来渐渐地感到不行了,饥饿夺去了不少战士的生命。山上的风很大,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只穿着一件很单薄的衣服,行起军来还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停下来稍歇会儿,身上就要起鸡皮疙瘩,浑身打起哆嗦。晚上睡觉他们只好捡些野牛粪和枯树枝生火取暖,人靠人围成一圈。大家疲倦得连眼都睁不开,靠着靠着就睡熟了。天气太冷,火越烧越小,同志们的腿就尽量靠边火的旁边,有时裤子烧了几个洞也不知道,直到被刺骨的寒风吹醒,才发觉身上堆了一层厚厚的雪,连眼睫毛也是白的,活象一个雪人。有时冻得实在熬不住了,干脆就围成一堆,天南海北地摆起龙门阵来。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寒冷,共同的理想鼓舞着我们,天还没亮就又继续行军了……

  山好象越爬越高,路一天比一天难走了。每个同志都清楚地知道,怕困难就不当红军,当红军就不怕困难,一定要翻过山去,这是红军战士的本色。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真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红军精神将永远伴我同行!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永不漫灭的回忆

  一个宁静的夜晚,蝉儿聒噪的叫声盘旋在耳边,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如母亲的抚摸一样温柔。

  已经晚上九点了,我依然伏在桌前,埋头做练习。妈妈的声音突如其来的响起,打破了夏夜宁静的氛围:“万悠然,九点了,快去睡觉!”她音量不大,传到我耳中却透着点严厉和警告。我总喜欢再待一会儿,依然坐在椅上“刷刷”地动着笔,嘴上应付着:“快好了,马上,马上!”但这招拖延对妈妈没用。她的声音又快速入耳:“别弄了,晚上早点睡,明天早起再做。”听着妈妈对我的严厉要求,我没了辙,只能乖乖从命上床去睡觉了。

  那时候我只有二、三年级,不懂。但是现在,我明白妈妈在这件事情上对我的好了。她帮助我养成了早睡这个好习惯,它总使我一天都会有好精神与好心情,使我在新的一天有充足的活力。

  妈妈也喜爱阅读,和我一般。只是她与我不同,她看书总是细细地、慢慢地阅读。而以前的我看书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会抱怨她看书太慢。我总能瞧见,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空(虽然她不怎么有空)妈妈都会坐下来看会儿书。身体靠在椅背上,有时身上的围兜都还来不及摘下,阳光洒下透过窗,打在她的书上、发上。窗外,鸟儿鸣上几声,婉转悠扬。而她手上的书,总是同一本,往往几个月才会更换。

  妈妈会在我大声叫嚷“妈,这本书我又看完了”的时候,教导我:“看书要慢一点,要注意慢慢品尝和学着思考欣赏。你可以一个月看一本,不用着急。现在你得先认真仔细看,等长大后掌握了阅读技巧,可以再渐渐加速阅读。”于是,在她日夜的“唠叨”下我渐渐改掉了坏习惯,能做到尽量慢阅读,进行更多的思考,在必要时还能进行圈划,偶尔还能发表两句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让我有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四、五年级,小孙老师让我们圈划并要求速度时,我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当看着其他同学不停地抱怨“又看漏了”时,我总会一阵窃喜,暗暗感谢妈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这些都是我永不漫灭的回忆。母亲教育我的好习惯,终将让我受益一生。除了这些,我更会将那个爱唠叨,却又处处为我着想的妈妈,铭记于心,永不漫灭。

永不漫灭的回忆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她时时刻刻影响着、改变着我们。那些或悲伤或美好的记忆,在我们内心深处悄悄地淌着,一想起来也许就会泪流满面。

  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上幼儿园的我第一次一个人躺在自己的房间里,母亲走进来,说:“女儿,今天开始你要一个人睡觉,你已经长大了,该学会独立了。”不等我应上一声,便走出门外,“咔嚓”一声,锁上了。过了几秒,灯也熄灭了。我害怕极了,昔日充满着温暖气息的房间变得冷冰冰、黑漆漆的。那柜子,那床底,仿佛下一秒就会出现一个巨大恐怖的身影,把我吞噬了。我浑身瑟瑟发抖,我知道母亲这是在锻炼我独立自主的能力,但我还是止不住内心的恐惧而痛哭不已。这时一道闪电直刺窗前,我吓得闭上眼睛。又传来巨大的雷声,我抓住被子,声嘶力竭地大哭着喊妈妈,希望她把我带出这里。很久没有回音。我对母亲绝望,就连平时和蔼宽容的父亲也“抛弃”了我,最后我哭累了,告诉自己:睡吧,我不能让母亲失望。第二天早晨,母亲夸赞我,告诉我必须独立的道理。我明白她是为我好,心中暗暗感激母亲。

  我的写字姿势一直不好,母亲发现了这个问题,那时我一年级,母亲只是口头提醒,可一点也没用,我总是不自主地低下头,那一天,我又把头低下去了。一声脆响回荡在我耳边。我正想问怎么了,背上就传来一阵刺痛。我感觉自己的脊背断了,我流下泪来,转头向后看,看见母亲悲愤的神情,“说了多少次不许低头,要坐正怎么就不听!一定要打吗?”我看见了母亲手中的一把竹尺,便明白眼前的事,背上觉得更痛了,嚎啕大哭起来,心中充满了难受和委屈。事过之后,我明白母亲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每当我低头时,想到那把竹尺带给我的痛,立刻直起身来。

  那一天的早晨很凉爽。我和母亲在乡间的小路上晨跑。我在前面领跑欢快地跨过一块石头,等想起提醒她时,还没说出口,母亲就摔倒在地。我急忙跑上前,问:“没事吧,妈妈?”“没事,我们回家。”母亲咬着牙,捂着腿。“怎么了?”我蹲下来,拿开她的手,母亲的腿上磳破了一大块皮,滴着血,十分醒目。“啊”我叫了起来,瞅了瞅四周,发现路旁一户人家门口有一盆芦荟,连忙折下一段,轻轻地涂在母亲的伤口上,母亲“强颜欢笑”:“没事的。”但从她头上渗出的一颗颗汗珠中,我早已明白母亲善意的谎言,母亲看着我着急的神色和努力往伤口上吹气而嘟起的小嘴,欣慰的摸了摸我的头,那瞬间令人难以忘怀。

  我爱我的母亲,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成长中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美文

  不知怎么了,伴随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失,偶感心态已有些衰老,喜欢上怀旧,心里也总是想起那年那月那事,那些曾经艰难而又幸福的日子。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养育了我们三兄妹,从记事起,家里就一贫如洗,我们家是半边户,父亲在城里工作,我妈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每天忙里忙外,起早贪黑,父亲也一直在单位上班,经常顾不得回家,要知道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羡煞多少人,毕竟张口的太多,我爸微薄的薪水根本就入不敷去。一家人过得甚是艰难,爸妈分家的时候什么也没分上。全靠他们白手起家,不知吃尽了多少的苦头,供我们兄妹三个读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的我已经懂事,常常帮我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们早去晚归,省吃俭用。慢慢的家境有些好转,我们也有了属于我们自己房子。如今农村空洞洞的老家。

  随着我们年龄长大,学费也一年年递增。着实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每到开学的时候,父母都焦虑得不成样子,而我们总是不懂事与他们争辩,甚至带些埋怨。现在想来,真是惭愧,不应该啊!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爸就办了停薪留职。请人做了一台拉货的板车,带着一家人全都进了县城。我清楚的记得那天走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一台板车放了几床棉被,锅盘碗筷,外加两个木箱,就是我爸妈进城讨生活的全部家当了。每到一个上坡路,我都帮父母推车。几十里泥沙路我们一步步走过来。虽是冬天,但我们心里一直暖到城里的小家。承载了父母对生活全部的希望。对未来的信心。

  就这样父母在城里做起了小生意,一开始,城里的日子并不比农村好过多少,他们每天天没亮,四五点就起床进货了,常常朦胧在被窝的我,被妈叫唤父亲起床的声音吵醒,几分钟后又恢复平静。这么些年,父母从未睡个早床,每每想到一群儿女,他们每天又不得不坚持。

  曾几何时,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吆喝叫卖的身影,为了这个家,为了一群儿女,他们操悴了心,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甚至生命。转眼到了新世纪,我弟弟读完大学,他们才总算松了口气,可他们已是两鬓斑白,满是皱痕的老人了。我也早不上学,来到了广东打工,我妹也城里上班。零二年我弟弟大学毕业,在长沙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也几年未曾回家,零五年我把父母接到珠海,记得那天车到珠海已是凌晨三点多,爸妈给我和爱人带了许多的特产。那些日子里,看得出来,他们很开心很开心。

  父母做了一辈子,也忙碌了一辈子,从未停下歇息,我们做子女的也经常劝慰他们,叫他们保重身体,累了就不要再干了。他们一辈子都是靠骨气尊严执着的活着,就算老了,他们也没想过依靠子女。他们把这种品性,完完全全的遗传到了我们这代人。以至于我到现在做了父亲,都是和父亲一个秉性。

  时间到了零六年上半年我妹结婚,在城里买了房,我弟也早在长沙买房,而我也准备零七年在城里买房。能在城里有个家,有一套房子,告别出租屋,是我爸妈追逐了一辈子的梦想,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为了这个家全部奉献了。记得我十一月份去北京天津旅游,晚上了在北京给爸打电话,那天我爸特唠叨,极不耐烦,匆匆的几分钟我就挂线了,没想竟是和老爸今生最后的一次通话。

  旅游回来后一个礼拜,那天家里一大早就打来电话,告知我爸病重速归,和爱人请了假就往家赶,竭尽全力几经碾转都没能救回我父亲的命,一个星期后,我给爸交待后事,泪水从他眼角流到了他满是胡碴的下巴。没过几天好日子的爸就这样走了,终年五十五岁。后来得知,我爸生病的那天,从早上四点一直忙碌到上午十点,早餐根本都没顾得上吃,那天生意也出其的好,以至高血压引发脑出血,倒在了自家的档口。就再也没站起来。全家人陷入一片悲痛之中。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往事不堪回毪,我也两年没回家看他老人家了,清明也没回家祭扫,真是不孝。是该回家了,是该看你们了,我至亲至爱的亲人们!我魂牵梦绕的故里!

不可磨灭的记忆作文

  校园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校园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片段,都会珍藏在我们青春的写真集里,永不可磨灭、褪色。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中学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只和学习打交道。小学生总是说:中学生活一定是神秘的。不,大家都错了,中学生活是快乐、紧张、幸福的。

  曾记得,为了一道数学题,我和同桌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桌子上马上出现了“楚河汉界”。当冷静下来时,仔细想了想,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道题的两种解法。“楚河汉界”不用和谈,便自行消失。

  还曾记得,在学校举办的“海星杯”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那是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老师们的鼓励,同学们的支持让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英姿飒爽。在长跑比赛中,啦啦队的同学围着操场内道给运动员递棉花,帮他们补充情感能量,是这样的支持换来了集体的荣誉。

  还有我们的老师,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题目,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许多道理,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曾犯错被学校处分,被同学看不起,老师却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犯过错,就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他们需要改过的机会。在老师的淳淳教导下,同学们改正了许多缺点。

  校园里有我们的脚印,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即使有时斗嘴,也会很快融合,初中生活是难忘的,他是不可磨灭的,这里记载的是永恒

  ——同学情、师生情……

  ——这就是永恒的记忆,不可磨灭的记忆!

永不磨灭的记忆高中作文

  旅程,海边,云淡风轻。

  这里是日本静冈的沼津,夏季有格外明媚的光。我第一次看见大海,还有远方云雾缭绕的富士山。

  这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记得初到静冈的早晨,盛夏的晨光洒满大地。我推开宾馆的房门,对面的房门恰好也打开了。出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拉着一只旅行箱,我们的目光恰好相遇。

  “你好!”他用日语说,脸上漾了一个微笑,然后微微俯身。“你好。”我愣了愣,忙不迭地回答。随后他转身,脚步轻盈地离开。

  也许习惯了冷漠,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竟然令我如此刻骨铭心。

  还记得出发去富士山时,房东太太塞给我的两片暖宝宝和几颗糖。她微笑着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山上冷,注意套上外套。”房间里有榻榻米的味道,还有窗外正恣意绽放的花丛的气息,一切都如此和谐与友好。

  站在富士山漆黑的火山灰上,层层云海与连绵的山峦,是那样震撼了我的心。当一个年轻的登山者与我擦肩而过时,他停住了脚步。

  “你好!你们是中国人吗?”他友好地问,用不太流利的中文。

  “是的。”我飞快地回答,“您会说中文?”熟悉的语言令我对这个萍水相逢的登山者顿生好感。

  “嗯,学过一点。”他笑答。

  “请来中国玩!”我也笑着说。他点点头,礼貌地道别,随后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富士山上氤氲的雾气模糊了他的背影,但他的笑脸与话语却铭刻在了我心中。

  在静冈度过的匆匆几天,除了海边的沙、路边的花、山峦上的云海,深深刻在我心中的,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的友好。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再见面,永远也不会了解对方,但是一个笑靥,一声问候,就能足够温暖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用友善,穷尽了一次遇见的美好。

  我们,再也不会冷漠,请学会温暖他人。

  旅程、海边、云淡风轻。

  温暖的花盛开在心中,它们对于我,是一生一世都不能磨灭的记忆。

永不漫灭的回忆

  在童年的记忆中,有个被我们称为“小花园”的地方。在普通人眼里,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用来锻炼的场所,可对我意义不一样,那里,几乎是我童年的全部。

  炎炎夏日,暖风轻轻吹拂我的脸颊,明明脸已经热得红红,还坚持顶着个大太阳,在锻炼器材上翻上翻下的。实在热得受不了了,我就躲到一个小亭子里,享受着丝丝微风,静静地看着泛着一层层涟漪的河面。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打断了我纷飞的思绪。这声音又使我兴奋起来。我跑到正在散步的妈妈身边,大声嚷道:“妈妈,看!大船来了!”妈妈停下脚步,微微点了点头,缓缓地说:“这是条大货船,看,这船上装的都是煤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小花园里的树叶开始泛黄了,风一吹,哗啦哗啦的,有许多树叶都飘落下来。那一小丛树林里,地上好像铺满了金色的地毯。我用脚轻轻地踏着,沙啦沙啦,很好听的声响。靠近河边的树,落叶都洒到了河面,被风推着,慢慢地向前移动,秋天的小花园,满是凄凉。冬天的小花园,感觉很干净。下雪的时候,雪不是洒下来的,而是慢悠悠打着转飘落下来。雪花一片片的,用手掌接着仔细看,还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外面虽然很冷,但小孩子爱玩的天性谁也阻挡不了。我搓搓手,跺跺脚,捏起一团雪就往妹妹身上扔。她被砸到后,愣了愣,感觉到什么,猛地反应过来,拼命地向我反攻。雪地上留下了一串欢快的脚印。雪停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洁白,我缩在一个亭子里,望着外面,很干净也很安静。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树枝上冒出点点绿芽,干枯的草地也显出些绿色,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在温暖的春天里,我们又可以尽情地玩耍。

  这段记忆就是我童年的记忆。假如记忆是条银河,那童年就是最亮的那颗星星。我,妹妹,小亭子,货船……构成了我童年里美丽的小花园,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童话。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终于读懂了你中考满分作文

叶嘉莹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