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作文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九旬“朗读者”叶嘉莹:我想把吟诵传下去

  见过叶嘉莹先生的人都会说:“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首首诗词连缀起了叶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叶先生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与不幸,但诗词的力量,让她始终保持着生命内在的完整,一生专注于丰沛的精神世界。

  叶先生如今已93岁高龄,但为了让诗词走入更多孩子和年轻人的生命,她仍然在坚持辛勤工作。叶先生如今最大的心愿,一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是接续中国吟诵的传统,把真正的吟诵传给后世。

  吟诵这种诗词传统如今已面临失传,但在古代却是诗人们的一项必备的才能。叶先生是从小吟诵着古诗词长大的。其后,她在辅仁大学读书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名教授,如顾随先生、戴君仁先生、余嘉锡先生等,但却没有一个人讲过吟诵。这可能是因为五四以来,大家以为吟诵是迂腐的。后来,叶先生听说戴君仁先生吟诵得很好,就托人在台湾请他录制了一盒吟诵的录音带。戴先生的吟诵和叶先生的吟诵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对于诗歌的体悟与吟诵的节奏是有着基本的相通之处的。

  《古诗的吟诵》

  我认为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之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我从小是吟诵着诗词长大的,可是我教了这么多年诗词,没有能真正把吟诵传授给我的学生,因为吟诵的微妙之处难以言传。

  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英文诗有朗诵、朗读,也有轻重的读音,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拿着调子的吟诵。所以他们把吟诵翻译成 chanting,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chanting 其实是佛教做法事时的念诵,与诗歌的吟诵不同。

  为什么中国有吟诵,西方没有

  最根本的差别就是语言上的差别。世界上的文字一般都是拼音文字,只有中国的文字是单音独体,每一个字的创造,都有着种种文化方面的基因,有它的意义、有它的声音,有种种的来源。而且当它的词性不同的时候,同样一个字是通过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分别的。

  比如说“数学”的“数”念“shù”;“数数”的“数”前一个字念“shǔ”;如果当做副词,“屡次”的意思的时候,“数”念“shuò”;而如当作“繁密”的意思的时候,“数”念“cù”。当词性变化,字形是不变的。

  可是英文是拼音,所以词性变化,字就变化。“I learn English”, “English learning is not difficult”, “He is a learned professor”,加 ed 或ing 改变词性。

  而中国的文字不是如此,音变字不变,所以尽管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还可以听得懂,还可以作出来跟它一样的诗句,这是奇妙的,是世界上从来也没有的。历史上的世界的四大古文明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只有我们中国。到现在我们还可以看《易经》,可以看《黄帝内经》,可是其他地方的古文明都怎么样?都消亡了。

  其他地方的古文明为什么消亡?我们为什么没有消亡?就因为他们是拼音文字,说话的声音一变,那个字就变了,而我们的语言虽然也许声音不同了,但是写出来的字是不变的。唯其字不变,所以我们才能把几千年的文化都承传下来。

  吟诵的节奏和韵律

  我们的文字不是拼音文字,但是读诵时一定要有节奏和韵律,所以中国的诗有中国诗单音独体的节奏和韵律。最早的四言诗,四言的节奏就是二、二:“将仲子兮”,文法上应该是“将—仲子兮”,但是读的时候还是二、二的节奏。以我们生理的构造来说,两个字一个停顿是最自然的停顿。所以中国诗歌的吟诵,最基本的节奏是两个字一个停顿。可是两个字一个停顿太单调了,所以后来有了五言二、三的停顿。二、三的停顿可以破开,成为二、二、一:“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 —帆—悬”。五个字是二、三的停顿,七个字是二、二、三的停顿,一定要懂得这点。

  如果碰到一个句子的文法和节奏不同,像欧阳修的两句诗:“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黄栗留”,三个字,是黄莺鸟的别称;“鸣”,是啼叫;“桑葚”,是我们吃的桑葚;“美”,是很好吃。“紫樱桃”,是紫色的樱桃;“熟”,熟了;“麦风凉”,麦地里面清风徐来。文法上是“黄栗留…鸣”、“紫樱桃…熟”,可是读的时候不能这么读。“熟”是入声,中国诗的节奏是重要的、平仄也是重要的。而读诵的平仄和节奏,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吟写。

  吟诵的基本的节奏都是二、二、三的节奏,西方的诗不是这样的,每一个字的长短高低都不一样,没有办法定出像中国诗一样的韵律和节奏。因为有这样一个固定的节奏,所以养成了吟诵的习惯。像刚才举的欧阳修的那两句诗,本来是“黄栗留…鸣”,读的时候是“黄栗…留鸣”,吟诵的时候不按照文法的结构,而是按照声音的节奏。所以中国有吟诵,而更重要的一点,吟诵给你的不是知识,吟诵是一种声音,一种声调。你的诗句不是坐在那里打开电脑,拿一本辞典、找一本诗韵而写出来的,吟诵是要带动一种自然的感发的力量,诗是伴随着你的声音出来的。

  最好的诗人都是吟诵好的人

  西方有一位女学者Julia Kristeva,她是一个非常有智慧,而且知识面非常广的学者。她提出了一个词 “Chora”,似乎可以说明中国诗歌之吟诵与创作之重要的关系。Chora 是在婴儿学说话之前的一个抽象的阶段,小孩子还不会说话以前,隐约之间感觉到一种声音的律动,所以她说这个是precedes a child’s acquisition of language,是婴儿说话之前的一种抽象的阶段。她说这个阶段是rhyth,可以感觉到一种律动;滋养的,nourishing,没有僵死的,有一种成长、滋养的空间,有一种节奏的律动。

  而诗歌的吟诵,是在“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些文字都没有出现以前,杜甫经过夔州,当时想要“即从巴峡穿巫峡”回到长安,没想到困在夔州,这个时候内心有一种律动,诗句就伴随着声音出来了。文字是伴随着声音出来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李白和杜甫的诗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他们吟诵,他们的诗不是坐在那里凑出来的。等到像孟郊贾岛那样要推敲,那就已经是第二等、第三等的诗了。

  最好的诗人都是吟诵好的人。孟郊贾岛绝对吟得不好,一推敲就敲了半天,诗应该是完全自然地跑出来的,自然地就是最合适的字。你的内心有一种感情的酝酿,有时候自己都说不清楚,可是有一种不成型的感情、思想,就自然伴随着声音跑出来了,好诗往往就是这样作成的。

  莫言被老师骂:“你要背书,不能唱书”

  上次我到横山书院去讲课,碰到莫言,他说叶老师你讲吟诵其实很有道理,我小时候也是看到好的文章就想大声念,老师就骂他:好好读,不要唱歌!就把他限制了,这是莫言亲口告诉我的。

  你碰到好的文章、好的诗歌,它自然有一种声音的感发在里面,你就不由自主地想把它大声念出来,这个是一种奇妙的现象。所以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改动一个字也不是很生硬地改,他是一边吟一边改,这个字是伤啊、还是悲啊?这两个字声音不一样,你吟着吟着就知道该用哪个字了,这是吟诵的妙用。

  可是我截止到现在还是空谈理论,大家一定要开口去读诵和吟唱。如果不肯开口,就是作出平仄格律都对的诗,也永远不能再抬高一步。现在我说了半天还是空话,所以吟诵很难教,尤其是因为吟诵的传统现在已经几乎断绝了,大家听你吟诵觉得很奇怪。所以我觉得我很对不起台湾的学生,当年我教诗选的课,课程是“诗选及习作”,就是不只教他们读诗、背诗、也要教他们写作。好,我就把平仄的格律都教给他们,他们就平平仄仄拼拼凑凑地写来了“诗”,一点儿感发的力量都没有。

  我应该带他们在班上吟唱,但是因为那时我只有三十多岁,又是一个妇女,如果在台上突然大声唱起来,又唱得稀奇古怪,一定会使学生哗然惊异,所以我当时从来不开口给他们吟诵。这是我很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我现在因为年岁老了,快一个世纪的人了,所以我现在才觉得,吟诵一定要开口来学。大家不肯开口学,诗就不能作到更高一层的地步,顶多平仄格律都对了,可如果要真的作出带着强烈感发力量的作品,就不容易了。

  吟诵的妙用不只是在于诗歌的写作,你读古人的诗的时候,也要用吟诵来读,就能对它有更深的体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一吟诵就把李白的悲哀和感情传达出来了,不是知识的理解,而是直接的感发,所以应该要学习吟诵。

  说食不饱,要开口练习

  可我现在说了半天,如果大家不开口去练习,这始终只是空话,佛教说说食不饱,只是说食物怎么好吃,但你永远没吃过,怎么能饱?所以,你一定要深入其中去吟诵。这是最难的一点,我不知道怎么样教大家来吟诵。

  比如我刚才吟诵的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在吟诵之间,就把青天无片云的境界表现出来了。李白说,我也在牛渚江边的船上,也看到天上的明月,就想到当年晋朝有一个袁宏,也是在牛渚的江边,也是在船上。这个袁宏在吟诗,就被岸上的谢将军听到了,谢将军觉得这个人吟诗吟得这么好,马上就下马来与作者见面,请作者出去做了很高的官。

  中国的士大夫,修身齐家然后就要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所以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李白也是说你要用我,我就能“为君谈笑静胡沙”,都以为你皇帝就是不用我杜甫,不用我李白,如果用我,我一定给你做一番事业。他们都是有一种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想法,所以李白本来想用作诗打动皇帝,皇帝要用他,可是没想到,这个唐玄宗虽然欣赏李白的诗,但是他欣赏李白,就是沉香亭杨贵妃看花的时候让他作一首歌辞让贵妃唱,倡优蓄之,把李白看作一个为贵妃写歌词的人,所以李白说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就辞职不干了。

  做官做得很高,说不干就不干了,所以大家现在一说李白的诗就说《清平调》,李白死而有知,一定会提出来反对,因为那是李白觉得最窝囊的作品,而且因此而辞职的。但是现在说半天还是我在说,你们应该学习吟诗,你们每个人举出一首诗,吟一吟试试看。你要学骑车,不上车骑一骑永远学不会,说食不饱,空谈是不管用的。

  吟诵没有一个死板的调子。诗的平仄是一定不能错的,但是平声怎么念、仄声怎么念,就没有固定的规矩。你就这样子把它唱出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先按照戴君仁先生的吟诵录音来学也可以。

  书声曾动南邻客

  我小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人专门教过我吟诵,我就是自己吟唱,比如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小时候没人管我,逮着什么都大声地念。我曾经写过一首许诗英先生的挽诗,许诗英就是许寿裳的儿子。他以前住在我们家外院,那时候我在中学念书,我也不敢跟这些老先生们讲话,偶然见到他我就给他鞠个躬,可是我在院子里边每天都大声地嚷嚷着念,他在外院听到我念书,所以后来在许诗英去世以后,我写了一首挽诗,我说“书声曾动南邻客”。

  他每天听我在里边大声嚷嚷着念书,给他很深的印象,所以他一直对我很不错。后来他在辅仁大学任教时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他知道我在辅仁读书。而且我读书的成绩很好,从中学到大学我都是班上考第一名的,不过我绝没有在分数上跟别人争竞的意思,我只是自己觉得就应该这么学,所以后来我到台湾去,许先生就一定要让我去淡江大学任教,他当时在那里当系主任。

  他让我去教诗选、词选、杜甫诗、苏辛词,几乎把所有的课都安排给我教了。他本来在教育电视台教大学国文的广播课程,但因为他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了,所以他就要我去接这个大学国文广播的课程,因为他是从我少年时代就听过我背诵诗文,他也知道我在辅仁一直功课很好,所以我给他写的《挽诗》说“书声曾动南邻客”。我大声地念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他听不听,这只是我读诗文的习惯。

  我小的时候之所以会作诗,就是因为我小时候不管是读诗还是读古文,向来都是大声地念。后来我回国探亲时写过一首《祖国行》长诗,我是一口气写下来的。北大的程郁缀教授说我的《祖国行》是中国旧诗七言歌行中最长的一首诗,但是其中每一句都充满了感发的力量,因为我那感发的生命是贯彻全诗的。一两千字坐在书桌前怎么写也写不出来,开头几句自己跑出来可以写出很多句,然后它停了,你也不能老在那儿写。

  那时候我每天从家里开车去上课,在开车时就有些句子跑出来,我就按着祖国行的这个行程写下来,怎么下飞机、怎么跟家里人相见……有一次我躺在牙科医院的椅子上拔牙,忽然就跑出来几句,我也就随时把它记了下来。

  我回国探亲的时候真的天天都是欣喜,我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新鲜的东西。我小时候关在家里长大,也没有去过什么西湖、桂林,你看我这一路上写得非常的兴奋,我写到上海,写到西湖,写到江南的田野、桂林的山水……我一路上都是感发地写下来,而且没有用古人的陈言旧句,我用的都是我自己的语言。

  我从小就喜欢一天到晚念诗,所以莫言说他大声念书被老师骂,说“你要背书,不能唱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悲哀的事情,就是因为中国的好诗,都是带着吟诵写出来的,这个吟诵是口耳相传的。不会吟诵就失去了好诗的兴发感动的力量,我觉得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梦想,至少要让人家知道吟诵这件事情。

  一定要学着读诵吟唱,才能体悟到古诗的精华

  现在年轻人的诗词大会,每个人都会背,可是对于平仄都弄不清楚,所以很少有会作诗的人,这对我们中国诗歌的传承而言,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情。现在有些人学了诗的格律,就把诗当成应酬的工具,今天赠你一首诗,明天送他一首诗,今天赞美这个人,明天赞美那个人,把诗弄得非常堕落,变成一种吹牛拍马的东西,这是诗歌最大的劫难,所以我从来不写那样的诗。我可以写挽联,可以写贺联。挽联与贺联是一种专门用来应酬的作品,但是诗不一样。

  不过你们今天都只是听我讲,像佛教说的,“说食不饱”,你要自己去体味,自己去吃。我现在觉得很可惜,我这一辈子活到这么老了,没有办法把吟诵传下去,这主要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底太差,背得不够多,你背诵得多了你再念诗的时候就有体会了,随着声调继承了古人的精神、呼吸、感情。不肯下这个功夫,就永远徘徊在二门以外。当然白话文兴起是一件好事,我们有了白话文,有了很多好的小说,也有很多好的散文。白话文不能否认它,可是它不应该把古文打倒了。

  总而言之,我是很希望把吟诵传给大家,虽然吟诵的传统离你们隔得太远了,但你们真正要把中国诗词学好,一定要学着读诵,一定要学会吟唱,你才能真的得到古诗的精华,要不然你就只是在门外徘徊,仿佛若有见,是耶非耶。所以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能够把吟诵说明、能够把它传下去,不然的话,像我这么老的当年知道吟诵的人就没有了,戴先生已经没有了,都任凭现在这些人随便像唱歌一样歌唱了。所以我认为教学生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也很困难,比用西方文论说中国词还困难。所以我把戴先生的吟诵传播出去,这也是我觉得我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总能得到。

叶嘉莹作文素材

关于人与植物的随笔:叶嘉莹教授和文竹

  《叶嘉莹教授和文竹》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文竹的描写引出了自己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佳作吧。

  有的人没学历没文凭,人生却照样能出彩。

  就像有的植物,不开花不结果,照样与众不同。

  各种盆景,各有各的特色,有的看着好看,有的闻着好闻。

  文竹呢,不开花不结果,也不香,却最独特,有一股仙风道骨的韵味!

  也许带着是文人的雅,还也许她的确有不同寻常的气质,这太令人称叹了!

  可能真的有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呢!

  叶子不同其他,造型不同其他,甚至连绿的颜色也不同其他,文竹的独特就瞬间跳跃出来了,真的是鹤立鸡群!

  文竹像那种带着诗意的女子,独特而特别。

  每天我看股市的时候,喜欢一边听讲座,什么《刘心武解密红楼梦》啊,什么叶嘉莹教授的《人间词话七讲》啊、

  房间里的飘窗上呆的时间最长的是那盆文竹,所以她听的讲座最多,时间长了,我就发现她越发地不一样了,那股仙子般的风韵就越来越浓了。

  有时候抱她去阳台晒晒太阳,去室外花架吹吹夜风时,她就老是别别扭扭的不合群了。

  微风一吹,她就左右摆动纤细的枝条,极力要摆脱周围的花草的搭讪,她的身边有正怒放的虞美人、海棠花,还有总是发出巧克力和苹果甜香味的碰碰香。

  她自己没有花香,偏偏生了傲娇的气质,开始走高冷路线了。

  每当这时候,我就在一旁邪笑,说,哎呀,你也可以和人家聊聊天气啊、美容啊,减肥啊、股市啊、叙利亚局势啊、

朗读者嘉宾叶嘉莹先生的故事

  常有记者问叶嘉莹,讲讲你的爱情故事吧!她总是笑着说她没有爱情故事。真的吗?你学了背了那么多的古典诗词,讲课时讲得那么精彩,而古典诗词中很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的歌颂,难道对你就没有影响吗?是的,叶嘉莹讲爱情诗词讲得很美,可是她个人的情感生活却与诗歌无缘。

  高中毕业后,18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攻读古典文学专业。带着梦想、才情和骨子里的韧性,她走出了自家庭院封闭的空间,见识着外面的世界。这时,她认识了对她一生有着深刻影响的教授顾随先生。“顾先生讲课不是引经据典,而是诗歌感发的生命。这个太宝贵了!”于是,每每上顾先生的课她都拼命地记笔记。后来她在海外漂泊多年,很多东西都丢了,惟有这几大本笔记她一直珍藏着。几十年后,叶嘉莹将这些笔记交给顾先生的女儿、河北大学的顾之京教授整理编辑,为顾先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22岁时,叶嘉莹经人介绍认识了她后来的先生,那是她一位中学老师的弟弟。他们在上海结婚,先是生活在南京,后跟着在国民政府海军任职的丈夫辗转去了台湾。

  1949年末,大女儿只有4个月的时候,一天破晓时分,叶嘉莹的丈夫因受到当时台湾白色恐怖的牵连,突然被人抓走。第二年6月的一个早晨,抱着怀里吃奶婴儿的叶嘉莹也和她当时教书的彰化女中的其他老师一起被抓了起来。

  后虽因查无实据,叶嘉莹被释放出来,但从此却失了业。失业便失去了生活来源,丈夫又没有音讯,在举目无亲的台湾彰化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她不得不到高雄暂住在丈夫的姐姐家。姐姐家只有两间小卧室,姐姐姐夫住一间,两个孩子和奶奶住另一间。25岁的叶嘉莹只好等人家都睡下之后抱着吃奶的女儿在走廊上打地铺。第二天一大早还要赶在别人起床之前起来,中午怕孩子吵到别人,她只能冒着亚热带40多摄氏度的高温,抱着孩子到很远的大树底下暂避。她在诗中写道: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己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为了生计叶嘉莹四处奔波,那时公立学校不敢聘她,最后总算在一所私立学校谋到了一个教职,便带着女儿搬到了学校。有时,她讲课的时候,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也带到课堂上。下课后再点个小煤油炉做饭。即使这样,叶嘉莹留给学生们的印象,除了不足一百磅瘦嶙嶙的身影外,没有过一丝悲伤。4年后,丈夫虽然放了出来,但久被囚禁而形成了动辄暴怒的性情,给叶嘉莹原本劳苦的生活又添上了一层精神上的阴影。

  这层阴影一直伴随着叶嘉莹的生活,直到后来到了加拿大,白天她要给学生上课,晚上还要为第二天讲课查英文生词到深夜,她甚至没有时间理会丈夫的暴怒,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她总是咬紧牙关承受一切折磨和痛苦。在梦中她觉得自己已经是遍体鳞伤处于弥留之际,她梦见母亲来接她了……在最最痛苦的时候,她被逼出了一个摆脱苦难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精神完全杀死”。

叶嘉莹说杜甫诗

  • 王子奇,湖南省新化人,湘潭大学大三学生,会计专业,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爱好主要是骑行,去年暑假曾骑车川藏南线去西藏和从湖南出发去越南,今年仍准备利用假期完成自己周游中国的梦想,在路上,自己还对历史和推理小说方面比较感兴趣,平时比较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虚心求知。另外自己还会画画,其他的小爱好也很多,但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得不讲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本人喜爱诗词,但是可能因为现代接触的古文数量和文化环境不如古时,也可能是因为人心越来越浮躁,翻阅一些诗词之后,总感觉入不得其中。而翻阅 “迦陵説诗”系列书籍,叶嘉莹教授将一首首好诗从其结构,比、兴、喻各方面手法一一说来,并结合诗人的情感,让我读来也即刻进入到诗的意境中,感受到了诗的意境之美,而且毫不费劲,很有趣味,像追看小说一样把书看完,让自己对诗词的欣赏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叶嘉莹教授从杜甫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作讲起,讲到杜甫在整个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的重要性,从历史的时间上来比较,和不同风格的作者来比较,来形成一个通观的,整体性的看法。

  本书是结合诗来讲诗词的艺术,讲杜甫本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哲学。杜甫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感情都是合乎伦理道德的情感。杜甫的诗歌主要表现了他的胸襟博大,情感丰厚。他把道德伦理的感情与他私人的本性的感请结合起来,打成一片。他所写的那种对国家、对人民大众真挚的情感,是杜甫集大成的重要原因。“凡是我所说的伟大的诗人,如果他真能够在诗歌里边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那个生命一定是他最真实,最纯真的,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的生命,而不是一些空喊的口号和教育。凡真正有理想的人都应该是用你的生命和生活来实践你的理想,不管你坚持的标准是什么。从一首首诗词中,我慢慢了解到杜甫的生命和生活和他的诗中表达的情感,可以说是魅力无穷,我也更加深刻的被感动和触发,在唐朝那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里有了杜甫这样集大成的胸襟,能够用诗歌来反映现实,能够接受容纳各个方面的好处而不是固步自封。”

  杜甫年轻时候的作品《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峰,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晓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是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感情投入了,他往往是抓住所写的事物,把自己最敏锐、最特殊的感情用最强烈的文字表现出来。而叶教授也是从这方面分析其表现的感情,用感性去把握情感,用理性分析其杜甫的创作。而从杜甫的《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中了解到这诗人的本质。什么本质?他真的向上,真的努力!《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正体现了中国儒家的这种精神。

  看这本书,不仅读到了不少杜甫的好诗,更好的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而且还能听故事一般的了解杜甫这个伟大的诗人及其作品,学习到诗歌其形象化的很多种表现方法,并在其诗歌中真正的找到中国千古以来最宝贵的精神上的传统。说了这么多,想更好的去了解诗词文化和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那就多去翻阅这本书!相信每个人每次看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

九旬“朗读者”叶嘉莹:我想把吟诵传下去

  我小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人专门教过我吟诵,我就是自己吟唱,比如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小时候没人管我,逮着什么都大声地念。我曾经写过一首许诗英先生的挽诗,许诗英就是许寿裳的儿子。他以前住在我们家外院,那时候我在中学念书,我也不敢跟这些老先生们讲话,偶然见到他我就给他鞠个躬,可是我在院子里边每天都大声地嚷嚷着念,他在外院听到我念书,所以后来在许诗英去世以后,我写了一首挽诗,我说“书声曾动南邻客”。

  他每天听我在里边大声嚷嚷着念书,给他很深的印象,所以他一直对我很不错。后来他在辅仁大学任教时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他知道我在辅仁读书。而且我读书的成绩很好,从中学到大学我都是班上考第一名的,不过我绝没有在分数上跟别人争竞的意思,我只是自己觉得就应该这么学,所以后来我到台湾去,许先生就一定要让我去淡江大学任教,他当时在那里当系主任。

  他让我去教诗选、词选、杜甫诗、苏辛词,几乎把所有的课都安排给我教了。他本来在教育电视台教大学国文的广播课程,但因为他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了,所以他就要我去接这个大学国文广播的课程,因为他是从我少年时代就听过我背诵诗文,他也知道我在辅仁一直功课很好,所以我给他写的《挽诗》说“书声曾动南邻客”。我大声地念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他听不听,这只是我读诗文的习惯。

  我小的时候之所以会作诗,就是因为我小时候不管是读诗还是读古文,向来都是大声地念。后来我回国探亲时写过一首《祖国行》长诗,我是一口气写下来的。北大的程郁缀教授说我的《祖国行》是中国旧诗七言歌行中最长的一首诗,但是其中每一句都充满了感发的力量,因为我那感发的生命是贯彻全诗的。一两千字坐在书桌前怎么写也写不出来,开头几句自己跑出来可以写出很多句,然后它停了,你也不能老在那儿写。

  那时候我每天从家里开车去上课,在开车时就有些句子跑出来,我就按着祖国行的这个行程写下来,怎么下飞机、怎么跟家里人相见……有一次我躺在牙科医院的椅子上拔牙,忽然就跑出来几句,我也就随时把它记了下来。

  我回国探亲的时候真的天天都是欣喜,我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新鲜的东西。我小时候关在家里长大,也没有去过什么西湖、桂林,你看我这一路上写得非常的兴奋,我写到上海,写到西湖,写到江南的田野、桂林的山水……我一路上都是感发地写下来,而且没有用古人的陈言旧句,我用的都是我自己的语言。

  我从小就喜欢一天到晚念诗,所以莫言说他大声念书被老师骂,说“你要背书,不能唱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悲哀的事情,就是因为中国的好诗,都是带着吟诵写出来的,这个吟诵是口耳相传的。不会吟诵就失去了好诗的兴发感动的力量,我觉得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梦想,至少要让人家知道吟诵这件事情。

叶嘉莹:伯父叶廷人对我读诗、写诗的影响

  说起小时候我的伯父对我的影响,首先很自然地要回忆起我家当年的旧居,那是一所很大的四合院,它是在我曾祖手中购置的,曾祖和祖父都曾在朝廷任官。曾祖是满清的二品武官,祖父在工部任职,仕至员外郎。在光绪20年出的《大清缙绅全书》中有过记叙。因此我家大门上方原来悬有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写“进士第”三个大字。

  由于我是生于“燕京之旧家”,因此小的时候,父母没有送我入一般的小学读书,而是由姨母来做我和我弟弟的家庭教师。弟弟读《三字经》,我读《论语》, 此外就是伯父随意地教我念诗和写诗。

  伯父讳廷人,字狷卿,生于光绪十一年,青年时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后因我祖父患病,伯父遂离日返家。民国初年,伯父曾在浙江等地任秘书及科长等职,因感于世乱,遂辞仕家居,精研歧黄,以中医名世,卒于1958年。伯父曾经有过一个女儿,可是很小时就离世了,他只有一个儿子留下来。所以伯父对我自幼疼爱。

  又因为我的父亲很早时候便转往上海供职中航公司,常年不回家来,所以伯父便自然而然地对我的教养极为关心。我虽开蒙时才读《论语》,这之前却早就背诵了不少唐诗,这也与伯父的引导分不开。后来长辈们常爱说一则笑谈,说我在很小时候便喜欢随口吟唱诗歌,有一次家中来了亲友,大家逗弄我要我背诗,我随口吟起李白的《长干行》,吟到“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几句时,大家都哄笑起来,逗我说,你才有几岁啊,怎就“坐愁红颜老”了。

  有一次我与伯父学诗,学到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几句时,我就想到父亲曾经念过的几句诗,怎么那么像啊。

  那是一次北京下大雪的时候,父亲在家,看着院子里飞舞的雪花,他随口吟道:“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伯父告诉我说,其实两首的情境是不同的,我父亲所吟的诗是内心里有感慨之意,王之涣则是说视野的广远,两首的感情和意境实在是不一样的。(叶嘉莹先生:《登鹳雀楼》与人生的三重境界)

朗读者嘉宾叶嘉莹先生的故事

  去年9月的一天,叶嘉莹终于一偿多年夙愿,和台湾诗人席慕蓉一起回到了东北的叶赫镇旧址寻根。叶嘉莹出生于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祖上是叶赫那拉族人,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族。席慕蓉在叙述当时情景的文章《有一首诗》中写道:“叶赫那拉部族的后人叶嘉莹教授千里迢迢终于寻到了原乡,站在承载着先祖昔日悲欢的东北城旧址之上,一切也几乎都消失了。放眼望去,秋日午后,四野只有无穷无尽的玉蜀黍田,远方的一条河流,天边的一轮红日,以及,心中的一首诗。”

  辞别了原乡旧址,又要告别自己从出生到成年、生活过24年的北京老宅。今年年初一个冬日的傍晚,叶嘉莹最后一次回到了北京察院胡同一幢即将拆除的老宅。望着老宅里熟悉又陌生的门与窗、院与墙,仿佛又听到了七十多年前那个天真聪颖的小姑娘背诵唐诗的声音,这声音犹如饱蘸墨汁的笔尖,只需在宣纸上这么轻轻地一抹,往昔的岁月便立刻浸染开来……

  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当时在一家民航公司任职,母亲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叶嘉莹是家里的长女,小时候和两个弟弟一起,在家里接受了旧式教育的启蒙。童年时代的叶嘉莹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名篇,还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从10岁开始她就学着自己作诗了。

  “我小时候在家里启蒙时读四书,先是《论语》,父亲给我请了一个老师,就是我的姨母。我父亲和伯父不仅喜欢诗,而且喜欢吟,大声地吟。我伯母和母亲就拿本《唐诗三百首》轻轻地吟。”她就是在这样的诗风诗雨中沐浴长大的。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打碎了叶嘉莹多愁善感的少女梦。父亲随民航公司仓促南迁,她只能与母亲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17岁那年,母亲患病去世,战乱中父亲又音讯全无。她一边写着《哭母诗》,一边带着弟弟们吃酸酸臭臭的混合面,穿着自己补上补丁的棉袍去上学。

  叶嘉莹在她著作的一篇序言中说:“我是一个对于精神感情之痛苦感受较深,而对于现实生活的艰苦则并不十分在意的人。我在艰苦的物质生活中,所想到的乃是《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还有古人所说的‘欲成精金美玉的人品,须从烈火中锻来。’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朗读者》叶嘉莹先生的故事

  才华不输杨绛,她是中国最美先生,这个女人值得我们所有人为她刷屏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诗词或许只是小时候的学习课程,真正热爱诗词一生,并且把毕生心血都放进诗词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但在近期的《朗读者》舞台上,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位诗词老人,93岁的她气质卓越,文采斐然,被董卿亲切的称一声:“先生”。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她就是中国少有的诗词大家:叶嘉莹。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舞台上的叶嘉莹,虽然已有93岁的高龄,但举手投足间皆文人的儒雅,看着她不禁让我们想起这样一句话: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她的一生,是诗词的一生,更是不幸的一生,少年丧母,晚年丧女,中年丧失感情和婚姻,似乎在整个生命历程里,全部都是生离死别,苦痛心酸。

  但所有的不幸,在叶嘉莹先生的脸上,完全看不出半点痕迹,她始终都是风轻云淡,平静的令人难以想象。

  她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家教甚严。从小便开始读书作词,伴着诗词长大的她,性情敏感脆弱但却不失韧性。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这首诗是她15岁那年所写,完全没有花季少女的活泼和喜悦,反而有着说不出的孤独和悲凉。

  少年的她,没有玩伴,只有诗词,她说:所有女孩子玩的游戏,跳皮筋,扔沙包,她全都不会,因为家里人只想让她学诗,后来她自己也不想出去,只想与书为伴。

  这样没有童年的日子,她过得孤独但也不觉得苦,只是生存境况却愈加凄惨,遭遇七七事变,战火纷飞之后,父亲于战乱失踪,母亲带着一家人颠沛流离,勉强求生。

  在这样的生存情况下,她学会了坚强,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一家人吞着酸臭的混合面,互相扶持。

  只是没过多久,母亲终于抵不过长年的辛苦和劳累,因病逝世,这一年叶嘉莹才17岁,少年丧母的她,悲痛欲绝,几度奔溃。

  看着母亲的棺材被钉子钉上,她知道这是和母亲永远的离别,人生在世,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于是她将自己的绝望和悲痛全部写进八首诗歌《哭母诗》。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瞻衣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早知一别成千古, 悔不当初伴母行。

  字字泣血,她的悲痛无法化解,只得借助于诗歌得到慰藉,丧母之后,她更加热爱诗歌,时时刻刻都在诗歌中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和灵魂。

  中年之时,在每个女人享受爱情的年纪,她却说自己没有男朋友,自己的先生是老师介绍的,她没有选择。

  婚后不久,由于时局动荡,她和丈夫逃到了台湾,自此颠沛流离,她离开了故乡。

  如果只是奔波劳累倒也罢了,但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在女儿刚出世四个月时,丈夫突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捕,留下她们母女二人漂泊无依。

  她没有办法,只有带着女儿去投奔丈夫的姐姐,可是亲戚的家里的境况同样惨败不堪,她只能在晚上抱着女儿睡在别人家的长廊上,一条破毛毯就是她和女儿抵御寒冷的全部家当。

  寄人篱下,为了女儿,她告诉自己不能垮,这时候,她把自己悲惨的经历,全部化为一首首诗词,描写之真,现在读起来都能感受到当时的困顿和悲苦。

  一句“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写自己的漂泊流离。

  一句“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写自己遭遇的人祸和无助。

  一句“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写自己寄人篱下的隐忍和绝望。

  就这样,她一边带着女儿寻找机会教学求生,一边打探着丈夫的消息,三年之后,丈夫终于平安返还,只是归来之后的团聚,再一次给她带来苦痛。

  她本以为和丈夫家庭团聚之后,一家人就能平安过日子,没想到三年的牢狱生活,让丈夫性情大变,一改从前模样。

  当年那个温文尔雅的丈夫变成残暴的魔鬼,轻则谩骂,重则家暴,打得她浑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尤其令她寒心的是,当她生下第二个女儿之后,丈夫对她更为冷漠,没看一眼便离家出走。

  这样的境况让她几度想带着女儿结束生命,她再也受不了这个世界的无情和残酷,只是每当她拿起诗词,古人的诗作和经历总会给她些许安慰,让她有了力量和这个世界对抗。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她原本也想像诗里写的那样,苟活一生,直到在42岁那年,她终于有了出国教书的转机。

  由于她从小学诗,胸中文墨颇深,所以很多大学愿意请她去做教师,而她也说自己天生就是个教书的,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她便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忘却了所有烦恼。

  这样教书的生活,是她最快乐的日子,她有喜爱的诗词,有教师的工作,有喜欢她的学生,她以为从此这便是一生,但没想到,不幸再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

  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而亡,52岁的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这一生,实在是太多的生离死别了,17岁那年她写了凄绝的《哭母诗》,现在她又绝望的写下《哭女诗》。

  她把自己关进小屋里,不说话也不哭泣,泪水早已流尽,悲痛化为无声,她只能把心中对女儿的惋惜和留念写成一行行诗句。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她一直说,自己的一生,真的是经历了百般不幸,各种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好像都尝了一遍,有时候也感觉老天真是不公平。

  但即使是这样,她也熬过去了。她说自己时常想起恩师顾随的一句话:极大的悲哀和痛苦,会让你对人生有另外一种体会。

  而她的体会,就是要把余生所有的经历放进祖国的诗歌,让中国的诗歌文化发扬光大。

  于是,她放弃了国外哈佛大学优异的教师待遇,依然的回到南开,又连续担任多个大学的教学工作,她让自己忙碌的像个机器一样,争取利用一切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文化。

  她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每次她的课堂总是学生爆满,看着讲台上这个白发苍苍依然充满激情教课的老奶奶,无数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中国的诗词。

  她这样不计功名利禄的拼命工作,有人问她:到底诗歌有什么用?她坚定地说:诗歌,可以让人心不死。

  是啊,她就是靠着诗歌滋养着内心,正是有了诗歌,才让她忘记伤痛,也忘了岁月和不幸。

  她说:桑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倒在讲台,让诗歌走进更多人的心灵。

  对于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或许再多的敬佩之词也是苍白无力,她不用说话,手里一本诗词,站在园中,即使90多岁也依旧是中国最美的女先生。

  她不仅让我们看到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让我们懂得: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朗读者》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叶嘉莹: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人物导语

  2018年6月,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情:

  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提起叶嘉莹先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朗读者》中那个气质卓越,文采斐然,连主持人董卿都要亲切地称一声“先生”的老人。

  事实上,叶嘉莹先生的正式身份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

  同时,她还是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也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2018年4月,叶嘉莹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

  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

  叶嘉莹不喜欢被人们称为才女,倒是愿意接受一个颇具古典色彩的称谓——“穿裙子的士”。

  人物剪影

  一生漂泊、半世艰辛,她始终优雅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注解。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童年没有玩伴,只有诗词,从小在诗书中成长。她3岁识字,6岁诵读《论语》、唐诗宋词。

  初中时,日军占据北平,父亲随国民政府南下,从此杳无音讯。

  17岁,母亲因病离世。悲痛欲绝的她写下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其中有一句,每每读来都为之悲痛: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她比一般人更早经历了生离死别,更早感受到了生命无常。

  当心中积郁无法排遣时,只有诗词给了她一丝慰藉。

  1948年,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

  刚生完女儿,就遇到台湾当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政治风暴让她无以为家。

  身为人母,她必须坚强。她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波,一边教学求生,一边打探丈夫的消息。

  三年后,丈夫终于出狱了。但三年的牢狱生活,让丈夫性情大变,对她轻则谩骂,重则家暴。她甚至一度绝望,曾想结束自己和女儿的生命。

  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把她从悲苦中提振了起来,其中一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如当头棒喝,点醒了濒临迷失的叶嘉莹。

  她说自己一生没主动追求过什么,面对不公和苦难只有尽力承担。“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派往美国讲学。次年,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

  那时,已经42岁的叶嘉莹每天熬夜恶补英语,常常查字典、练口语到凌晨两三点,然后一大早就要上台讲学,让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正当她的家庭生活渐趋安稳,可以稍微喘口气的时候,大女儿和女婿在一次车祸中同时丧生,那一年她52岁。

  年逾半百,痛失爱女,悲痛欲绝中,她写了10首《哭女诗》哀悼女儿、女婿,首首催泪,句句断肠。如其中一句: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外人读来都不禁为之唏嘘。

  经过一轮轮苦难,叶嘉莹突然觉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归国讲学、传承文化,让生命升华

  1978年,叶嘉莹从海外给中国政府投寄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申请回国教书,而且不要任何个人待遇,只为让古老的诗词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她说,“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教书。”

  回到祖国,叶嘉莹受到了热烈欢迎。

  初到南开,她讲课时台阶上、窗户上都坐着学生,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

  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

  期间还受邀到诸多名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新疆大学……

  无论她在哪里讲课,总是课堂场面热烈,座无虚席。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如今,年过九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讲课,有人给她递椅子,她拒绝了:我从21岁教中学开始,就是站着讲课!

  有学生曾经问道:“您讲的诗词很好听,可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叶嘉莹先生这样回答: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谈到讲授诗词的初衷,叶嘉莹先生说:

  “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叶嘉莹曾在一份考古报刊上看到一篇报道,讲的是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莲子,经过培养能够发芽开花。此事对她触动很大,为此她曾写过一首《浣溪沙》,词中说: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这是一位博学师长在饱经磨难之后的最终心愿。

  人物语录

  1.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2. 诗歌的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唐宋词十七讲》

  3. 须知写诗和读诗乃生命之本能。

  4.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5.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口占绝句二首》

  6. 功名算什么,功名就跟蜗牛角上的小国之争一样。 ——《人间词话七讲》(典故出自苏轼的《满庭芳》,“蜗角功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7. 人生的遇合是很难说的是一件事情,你遭遇了一件事情,也许当时是幸运的,对于以后来说,也许就是不幸的。也许从这一方面看是幸运的,从那一方面看就是不幸的。——《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素材解读

  常有人怀疑“诗、词、文学”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饱经人世磨难后,她仍能保有一个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就是因为一路走来都有诗词相伴。在她一次次悲观绝望的时刻,正是这些貌似无用的东西,给了她无尽的温暖和慰藉。

  如她所言:“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叶先生的命运可谓多舛,她最终能从悲苦境遇中得以解脱,是因为她把人生坐标从“小家、小我”调整到了家国天下、民族文化这些更宏大的格局。这一调整,让她的生命得到了升华,内心也获得了宁静和满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自身幸福,而是立志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时候,他往往能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就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永不漫灭的回忆作文

只要什么还在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