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中心作文600字作文
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鲜明的主题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要一目了然。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读完全文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言。仝老师介绍了几种突出文章主题的方法:
1.让标题点明主题。如江苏去年满分作文《吃在中国?在吃中国!》,标题很有震撼力,言语中透出智慧———前后仅是调换一个字,就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狸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区吃得浪费惊人———吃掉美德;放学路上看见买青蛙的———吃掉生态平衡。小作者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忧虑的情怀了然突出。
2.在开头点明主题。如山东2007年满分作文《美就在身边》,题目就是主旨;开头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细沙包含着一个多彩的世界;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身边的美无处不在。”清新、优美的语言信手拈来,不仅营造了一种诗意,让人拍案叫绝,而且“身边的美无处不在”又一次点明主旨,加深了印象。
3.结尾点明或深化主题。如《美就在身边》这篇文章,结尾写道:“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边,将无限放在手心,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寥寥数语,可见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功底。
1.以贪玩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2.关爱大自然主题英语演讲稿
3.高一时间主题的作文
4.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作文
5.初三毕业的主题作文
6.苏州游记为主题的作文
7.我学会了坚强主题作文
8.高中生感恩主题英语演讲稿
围绕中心意思写六年级作文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灿烂的阳光从窗户里溜了出来。
随着一阵阵清脆的起床铃声,我们陆陆续续地睁开眼,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我坐了起来,只觉得脑袋迷迷糊糊地,四肢无力。下床准备去洗漱,一个踉跄,只觉得胃里翻江倒海,刚走出门,就碰到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姐姐,你的脸红红的,没有发烧吧?”我只觉得晕晕的,便没有回应。
用凉水洗了一把脸,感觉清醒多了,也好多了。吃完饭后,一群人聚在一起玩游戏,这时小红走了过来发现了我的异样,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又摸了摸我的脑门,问我是不是发烧了。这话音刚落,人就围了过来。
小丽从书包里翻了一会儿,拿出了一支体温计给我夹上,“你还随身携带体温计呀!”不知是谁随口说了一句。
五分钟过去了,我把体温计作文拿了出来,把体温计举得高高的对着阳光看了看,体温计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白色的光,一群小脑袋攒在一起,七嘴八舌的问多少,她并没有理他们,看了看赶紧拉我去医务室,说38摄氏度,我松开她的手说:“没事明天就放假了,一天挺挺就过去了。”
她看我态度坚决,便没有再说什么,从口袋里翻了一会,拿出一袋安瑞克,找老师接了一些水给我冲上了,搅拌均匀后递给了我。我看了看这些不明白色物体问这是什么,“安瑞克呀!你烧傻了吧,你以前发烧不吃呀。”她答道,我看了一眼拿过来一饮而尽。
果然,不过一会儿头上便冒出了汗,精气神也好多了,头也不晕了,感觉病好了,一量体温,36度,我十分感谢她,感觉心里暖暖的。
有时,一件小事,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正在无形中温暖着别人。
围绕中心意思写六年级作文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人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大作家梁晓声又说:“每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家里总可以找到温暖人心的小事,让我开心。
点灯这件事很常见,但是我总是忘记。
一天晚上,夜很黑,静得可怕,但小区的灯依然亮着,我正在写作业,没有点书灯,妈妈在旁边写材料,没有看我,爸爸回来了,一脸疲倦,刚想在沙发上坐一会,一看我写作业没开灯就叫了一声:“崔梓烊起立!把灯打开,站着写。”爸爸有点生气了。然后走到妈妈身边小声地说,孩子是一个家的中心,如果家的中心视力下降了,那家庭的视力也就下降了。视力下降不仅影响孩子的下一代,还会影响孩子的运动成长,我可不想让他的后代成为四眼。“妈妈,听爸爸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嗯,我得舍去一点自我的时间,为大家庭着想。”以后我一写作业,妈妈就叮嘱我开灯注意眼睛,我很感动。
董卿说:“家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
所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融入家庭的人,一定热爱家庭,我喜爱我的家,就算爸爸打我骂我,妈妈总把我和别人比,我也能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磨练我的意志,都是为我好,所以家庭一定要开开心心。我送大家一副对联,上批: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儿不往心里搁。下批:该走走,该动动,身体健康多快乐。横批,开心就好。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六年级
最刻骨铭心的思念,是人,在天边;而情,存心间。——题记
当一朵花有了思念,它便学会了等待,期许另一朵花的绽放;当一条鱼有了思念,它便学会了跳跃,去追逐心中的海洋;当一个人有了思念,她的心便会长出翅膀,飞向思念的方向……
眼前还浮现出你不舍的笑脸,耳畔还回响着你不舍的声音,而一切恍如梦境。但你确实走了,去了远方。
还记得那天,我拿着满分的试卷回家,“妈妈!妈妈!”我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看着空无一人的厨房,我才想起,你已经离开,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的呼唤也显得那么悲凉。看着您穿戴过的围裙,听着您最喜欢的音乐,看着手中攥着的满分试卷,心情却无比失望:十天了,您怎么还不回来?心中荡漾着的思念如水般将我淹没。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一只被打晕的兔子,找不到家的方向。早晨,不再有人叫我起床;中午,没人提醒吃饭,晚上……
又过了一周,我回家做着作业。“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响了起来——是您回来了吗?我飞奔过去开门。不,面前竟然是以为陌生的男子:“您好,您的快递到了。”我落寞地接过包裹,看着寄件人的姓名,眼睛“倏”地亮了——竟然是您!
飞快地打开包裹,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精致的粉色手套,一条毛茸茸的围巾和一封信。信中是您的字体,我贪婪地读了一遍有一遍,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你身处异乡,何尝又不是时时刻刻牵挂着我?思念,抑制不住的思念又一次席卷了我。
看着您的照片,读者你的信,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您终于回来了……
静待一树花开,盼您叶落归来。母亲,您知道我对您的念吗
2019中考作文高分兵法:如何使中心突出?
粥
粥于我别是一番滋味。
端起一碗,或是金黄金黄的玉米香,或是碧绿碧绿的青菜味,似乎总是那么清淡,一点也不厚重。
双手托起瓷碗,最好的是那种清白相间,最普通不过的碗,悄悄地送至嘴边,轻轻地吹一下,接着双唇贴住碗沿,慢慢地啜一口,含在嘴中,一种柔舒的感觉装在嘴里。舌头会感到那丝温暖,不干涩,不坚硬;舌头会触到米粒,被水涨开的米粒。松松软软的,一个紧贴着一个,饱满得很,带着最朴实的泥土味,便被缓缓地咽下,慢慢地,那份粥的味道才会从你的牙缝间里窜出来,悠悠地飘出口,一股贴心的滋味。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每每喝粥,总是想用爷爷送过来的玉米粉或大米煮,那种粥里会有土地的味,有家乡的感觉,还有童年零星的回忆。
有时我会端起碗,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然后那些最朴实的点滴就随着粥的味儿从心底往上冒,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当我把粥全都喝完后,才发现桌边的大人们也若有所思,屋子里很安静,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或一段笑话,把大家又拉回到温馨的讨论中,一起聊起过去,一同计划着未来。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家人都爱聚在家中喝粥的缘故吧。粥,贴近着我们的生活,贴近着回忆,贴近着真实。
粥,有着怀念的味道。
生活有时显得很忙,有时显得很波澜,有时显得很平静……我们不断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在大千世界,驰骋着多少奔赴远方的生命,美好的未来,在粥里捂热。
也许粥不能告诉你路在何方,但粥可以给你温暖的提示和鼓励。俯身下马,喝一碗粥吧,尝一口质朴,品一碗踏实,含一口真情。平淡的味道,让人不禁想起精彩的人生,如一碗的“精神动力”和甘甜的泉水。
粥,平淡得让人疏忽,却又那么朴实地折射出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温馨。
就如金子藏在沙子里一样。
粥,总是给人最舒适的遐想,最普通的安慰。每粒米,在生命之水的拥抱下,都是那样与众不同,披着原始的外衣,诉说着不凡的年华。
既然生活总是最踏实最真实地来到我的身边,那就以最平淡最踏实的心情看待它吧。用舌,用心,去体味那每一粒的不同,去体验那贴心后最真情的流露,去感受那每一份最精彩最美妙的瞬间。
粥如人生,粥似世界。
喝一碗粥,继续起航吧!
【文病诊断】
原文以粥象征平凡的日子,以喝粥的体验象征对平凡日子的精彩回味。取材质朴,感情真挚,蕴藉比较丰富,构思见出创新风采。但是,读了几遍之后,就有一种“散”的感觉;再细究一番,就会发现原因了:原来,作者本意可能是想用粥象征家里平凡的日子,但他却又写了“家外”的生活和思考,比如生活的状态、理想的追求、奔赴远方与俯身下马……口子太大了,内容便“杂”了起来,主题也就随之分散以至有些模糊了。
【升格指津】
升格目标:凸现主旨。具体方法:一是小切口,将“平凡的日子”限制在“家”的范围之内,并对“家”予以定位,从而明确主题。二是据旨对原文进行剪裁。凡是与“家”靠不上的抒写,如上段说到的与“家”无关的生活和思考,一概删去;为了深刻,压缩喝粥本身的感受,重点挖掘家的内涵,如原文第三段。三是根据需要将原文一些富含哲理的句子尽量往“家”上靠,使它紧扣并深化关于家的主题。四是增添一点具体的材料,为深入揭示家的内涵提供引子和依据。
【升格作文】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粥,于我别是一番滋味。
那是一种家的滋味。端起一碗,似乎总是那么清清淡淡、平平常常,如同家里一个又一个寻寻常常的日子。但是,碧绿碧绿的青菜味,金黄金黄的玉米香,却又让人觉得家里总是充满着生命的爱意和深藏着宝贵的记忆。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双手托起瓷碗,最好的是那种清白相间、最普通不过的碗,悄悄地送至嘴边,轻轻地吹一下,接着双唇贴住碗沿,慢慢地啜一口,含在嘴中,那种柔舒的感觉便装在嘴里。缓缓地咽下,让那份粥香从牙缝间窜出来,悠悠地飘出口,一股贴心的滋味。就这样,家的感觉被接通了,你会发现家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粥一样原汁原味,没有一点点矫情,只有朴实和真诚。不是吗?母亲的一丝微笑,父亲的一声安慰……会让你感到十分柔舒和熨帖。这种感觉会储蓄在心底,需要时,便像缕缕粥香从碗上飘起,绵密缠绕,久久不散,带来宁静和温馨。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每每喝粥,总是想用爷爷送来的玉米粉或大米煮,那种粥里会有土地的味。一口一口地喝,有一种从祖先那里一代代走过来的感觉。
有时,我会端起碗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然后那些最朴实的点滴就随着粥的味儿从心底往上冒,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我想,也许地里的劳动是最艰苦、最廉价的,但爷爷不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孙子,你记住:种地是最辛苦的,但你爸就是靠我这玉米棒子养活后来又考上了大学的!”我咀嚼着粥里的青菜,淡淡的香味里,似乎有一点点苦涩。我知道爷爷这句话的内涵和分量:质朴,节俭,勤劳……爷爷希望我们把它们当传家宝,永远永远地传下去啊!当我把粥全都喝完后,才发现桌边的大人们也若有所思。只要吃粥,屋子里常常会多了几分安静,有时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或一段笑话,把大家拉到温馨的讨论中,一起聊起过去,一同计划未来。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家人都爱聚在家中喝粥的缘故吧。粥,贴近着家里的生活,贴近着回忆,贴近着真实。
粥,平淡得让人疏忽,却又那么朴实地折射出家的温馨和家的品格。
就如金子藏在沙里一样。
粥里,有着对家的怀念的味道。偶尔在外喝上一碗,也总是让人想到自己的家,于是便会产生如在家里的怀想。每粒米,在生命之水的拥抱下,都是那样亲切、柔舒和滋润,像母亲也像父亲送我上路的时候眼光里递给我的关爱、叮咛和期盼。
既然家的感觉总是最真实地深藏在我们心里,既然粥总是能够唤起这份深藏在心里的感觉,那就在我们忙碌或者闲暇的时候,喝上一口粥吧——用舌,用心,去体味那每一粒的滋味,去体验那贴心后最真情的流露,去感受那每一份最令人难忘的家的温馨、品格和遥想!
以粥象征家里平凡的日子,以喝粥的体验抒写亲人的挚爱、家的品格和对家的依恋不忘。与原文比较起来,升格文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集中突出。
怎样突出作文中心
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呢
首先,观点单一,明确中心。
首先要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记叙文的主旨不能太泛;议论文的论点应始终不变。整篇文章要紧扣一个中心,防止偏离题意。
而有的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确有多个中心,这一段说的是这个理,下一段却又跑到下一个理上了。如2005年河南一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放手》,第一段写面对现实要坦然对待,第二段写的是不要伪装,第三段写居里夫人有成果与人分享,第四段写外国一个孩子凭毅力学会了用筷子,第五段写虚心使人进步,最后一段总结:要放松自己。颠三倒四,忽东忽西。再如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安徽一考生在开头提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论点,但接着列举的事例却说明了“真正的正确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这边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作者到底是什么观点,令人捉摸不透。
因此确立观点时,一定要单一。确立中心后,必须列出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如同盖房子有了草图,有助于作者掌握全局,避免丢三拉四,前后重复,本末倒置。这样,既可提高写作质量,又可加快写作速度。
其次,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材料选好后,再从中选出最具新意的材料来。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醉乡》,这篇文章行文很大气。作者先以一首七绝点明世上万事本为空的道理,接着以一组整齐的句式点明醉乡二字,总领全文。正文部分,作者以李白、张若虚等为例,论述我们不要在酸甜苦辣的潮水中迷失方向,迷失心灵。收尾两段,作者以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再次强调我们应放逐自己的心灵,觅得的一个最快乐最自然的醉乡。作者从名利场起笔,引出寻找“醉乡”的话题,紧契生有所息的话题。列举的人物李白、张若虚以及由此营造的空灵情境都突出了“醉乡”的主旨。精心选材,紧扣主旨,使文章中心突出。
但是如果所选的材料不能紧扣话题,即使是新鲜、生动的材料,也要“忍痛割爱”。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谈意气》,有一篇37分的文章,在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报任安书》中写周文王等人的事迹的一段名句,尽管材料鲜活生动,但与“意气”是有距离的。周文王等人的事迹主要表明人处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意志,“意志”与“意气”不尽相同。
选好后,并不是把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还要分析材料是怎样表现中心的,只有这样,所选的材料才能真正为中心服务。
另外,巧用技法,凸现中心。
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茹志鹃《百合花》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伴随着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心里。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的结尾处“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描写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点明了“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这一主题。
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直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06年北京卷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中有一句话“请救救北京的符号”反复出现三次,这三句话,一句置于文首,一句置于文中,一句置于文尾。这三句话,反复点示,反复映现既突出文章的主旨,又严整了结构、渲染了感情。
从点题的位置看,可以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阅卷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你把文章主旨埋在文中,阅卷老师可不会像工兵扫地雷一样,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探测,更不可能帮你去归纳。所以考场作文的中心要在醒目的位置亮出。如2006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的开头:“生命是一次不可轮回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惟有不断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孔子云:‘生无所息。’它阐明了生命的基本态度,鼓舞人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作者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紧扣话题,阐明“生无所息”的重大意义,入题快捷,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文无定法”,自然要做到使文章中心突出的方法还很多,希望上述的文字对你有些许的帮助!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离不开描写,学生对描写这种表达手法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常常把描写的内容与作用相混淆。现根据初中部分课文谈谈我个人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再如《一面》中第5段“门外,细雨烟似的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优美的景物衬托出人物愉悦、轻松的心境。
三、展示人物性格
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①“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③“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都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烈日下的景物描写和暴雨中的景物描则展现祥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同样的悲惨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故事主题。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听潮》中大海上遗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嵌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表现作者对静谧的大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