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心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佛与心

  记得首次听到‘佛’这个词是在一本书里,那本书是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书中的大部分事情我也已经差不多全忘记了。唯一记下来的只剩一句话: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对妈妈说了这句话。妈妈问我:"你知道什么是心灯吗?’"我说:"按我的理解‘心灯’应该是坚定的意志吧。"我问我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妈回答:"我理解不了,无法理解。"我妈又问我:"你知道佛的意思吗?"我说:"佛是慈悲的化身,是渡人向善的引路人。"我妈说:"佛和你说的差不多,但佛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那心呢?"我问。"心就是人的心嘛这还要问。"我弟弟插了一脚说:"没错,心就是人的心。"

  佛,是所有人的精神信仰。好像我看的书中:“佛是智慧的、是慈悲的、是救苦救难的……"很多人都去各种寺庙去朝拜佛,从各地跑去给佛上香。其实只要心中有佛,佛在心头,无论何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等佛,都会来帮助你。佛在心头,心中有佛,就有了信念,有了向前的动力,也有了一种希望。

  佛更是无奈时的精神寄托,是在一定承受能力时的依赖,也是人们走向道德,有向善之心的一条路径。只要心中有灯,就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让我们一起在心中留下一尊佛吧。

学习佛法心得

佛心

  佛是千年的佛,和尚是新进的和尚。

  佛的泥身,逐渐金粉脱尽,花里斑驳;和尚的肉身,干如枯槁,佛珠垂胸。

  佛有好生之德,怜悯之心。佛要超度和尚,让和尚永远虔诚地拜倒在莲花座下。于是,愈发地鲜灵,引来慕名者无数。

  佛前的烛长明,响长缕,佛冷眼看着香案上花花绿绿的堆成小山的钱发笑,幻想着浑身贴金时,便是功德圆满之日。和尚亦发笑。

  佛的泥身,眉眼模糊,风吹土落;和尚的肉身,日益丰满,脑泛灵光。佛的灵验是百求不爽,求佛者的慷慨是千金一掷。佛想,快了!和尚想,快了!

  终一日佛轰然倒地,和尚悄然下山。

  不久山下拔地而起一幢小洋房,和尚住在里面,成了一方活佛,穿梭来往的小轿车接送和尚作佛事,西装外披着袈裟。

佛心自现

  佛旨即禅,禅机于心,心生其意,意为观者之心。

  好似佛回,品世事人生,便是品本我心界。

  你是否于春而倍感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是否于夏而总觉骄阳妩媚,美不胜收;于秋而念黄叶翩舞,气定神闲;于冬而顿悟冰清玉洁,荡涤心魂。自然界好比生活的载体,已为生活的主角,可品处境上下之美者,乃自爱而自美之人。反之,尝以美意观诸世事,其心又何尝不有“佛心自现”。

  人言佛言观善念,是因一心向善,这便是佛心所在。曾有一雕匠总觉面目狞邪求一高人医治,高人令其铸半月观音而后察之,半月而观音成,此人也不禁发现早已气静神闲。原来之前的他总在雕铸夜叉,可见外物于心的造化是何等相连,又想这雕者挥毫其刻乃时亦心放其境,刻夜叉,则心生夜叉,则视夜叉,则变夜叉,全是缘自本我之心,是本心对善恶的吸纳。而观音既入其心,心有观音,自然佛心自现,观之世美,心亦美,面容又怎会不美

  读众可知,世事虽充有美与丑之纷杂,然精于选之,一心向美,一念向善,与人为善,想人之美,则佛心自现,美象自生,善恋自在。多言他人之美,他人亦可言已之美,美与美的交流,善与善的沟通,又可使天下共美,人人自现佛心,天下佛心自现,天下即佛心,人间还怎会有恶念

  佛心自现之意故在,然而此非教人把一切称作美好,若遇恶事坏情,也应当机而叱,勇而与其对立,这等正义之心,亦为佛心,处事正义,则心生正气,亦为佛心自在。佛心是令我们善待生命而不屈于恶的,不是一种软弱的善,而是一种刚强的义和对真善美理智的选择。

  遥想东坡佛印,佛印之佛心现于周遭,既便那称已为狗屎的仁兄都染着善念,这便是佛心自现中的宽容,这不是软弱地忍,而是大气地容,佛心可海纳百川,佛心可包藏天地,而一切都缘自自我对外物的领会,容得了人,便容得了已,只有容得自己,才会泰然存于世。

  永记佛心自现,不可坏其心境。发现美与善,理解他人之意,宽容生活之挫,一切便会于心中佛心而现,现出一派光明和自在。

读佛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宜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关于佛学的散文

  一次海南南山寺旅游,对佛教有了点兴趣,回来后就想写篇南山寺游感的文章,仅旅游所得到的那点知识是远不够的,打那时就开始查阅有关佛学的资料。一位同事便借给我一本《金刚经》,虽说懂不了多少,但对佛学已知之一、二了。

  释迦牟尼佛祖当初修行的初衷,是要打破古印度婆罗门教的那种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让人们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个阶层,婆罗门教为最高层,处于统治地位;承担社会保卫的武士为第二阶层;一般从事农、工、商的庶民为第三阶层了;而那些奴隶和贱民则为最低层。婆罗门教把这种阶级制度用教义形式固定了下来,规定奴隶和贱民永远不得从事上一阶层人所从事的活动。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从宋代至清康熙年代的近千年里,也有贱民制度的,视贱民为社会最低层,并把贱民作为一种户籍制度,而不得入官,科考,不得进入士农工商阶层。还是雍正在位时,适应了时代潮流,才废除了贱籍制度,标志着社会的一种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而教义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社会对此已有了呼声,所以为寻求人们的平等社会地位,释迦牟尼放弃了作王子的富贵荣华,出外去寻找一种使万民都能享受平等地位的途径。结果多次出游,使得他感到的是,被忧、悲、生、老、病、死的苦患所折磨,释迦牟尼为了使人们从苦患之中解救出来,便走上了六年多的苦修行生活,这便是佛祖修行的初衷了。

  佛教教义就是用佛的眼光看待宇宙、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引起“色、声、香、味、触”的五境,继而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自我存在的主观身体在客观的环境中,便产生自我生存的心理活动即观。佛祖用平凡的观点道出了的真谛:“生、老、病、死”轮回说。他以苦谛-众生界的苦恼、集谛-有苦恼的原因、灭谛-解脱苦恼、道谛-断绝苦恼的“四圣谛”,总结出了苦恼的因果关系,并找到了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四大苦患的方法。

  佛教的修道论是中庸之道,讲求的是不苦不乐。在生活中,既不主张享乐,也不主张苦行。对于身外之物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要淡薄名利得失的心念。

  应有正当的职业,利于自己的生存。尽可能地多做自利利他的事。在接人待物之间,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宁可损己利他,而绝不损人利己,奉行的是利他主义。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因缘观、因果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事物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是因缘,先后之间发生的现象是因果关联。

  佛教具有非常博大的胸怀,无比的宽容与豁达。倡导人人平等。佛教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诽者,而是在其中得到历练与升华。

  佛教不是鬼神学,而是一种教化学。佛教的本意是教化,用佛教来启迪人的心智。教人以正当的方式看待事物,正当的行为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道谛中的“‘八目’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是这种教义实质的具体体现。佛教既不是唯神论的迷信,也不完全走向唯物论的极端,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人格的完成。

  我认为佛教是教化的一个宗教,而不是只供人们求取功利的工具;佛教是解救众生的,而不是让人们所利用的。佛学中的不少理论并不与现代科学、社会伦理道德相背,而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完全可以用作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研读佛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从博大而具体、深奥而又平凡的佛教理论与哲理中,使心灵得到启迪。学其积极的哲理,活得快乐、轻松,无烦恼,淡泊名利,多做自利利他的事,脱俗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佛之深感悟—亲近大德

  今日,学校组织学生去大觉寺学佛。除了学佛,还让人非常感动的是那些义工菩萨。他们很多都身价百万,但是能放下身段去服务他人,为他人端斋送羹,饭后还打扫卫生,亲自用手去收拾那些残羹剩渣。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越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最能洞察人心!现在必须要从点滴事入手,去亲近大德,做有德性的人。平时可以去主动擦黑板,哪怕是在一个谁都不认识的环境;每天主动去拎壶打水,为舍友们服务;做事绝不能抱怨,更不能拖沓。

  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为在高境界,用爱去感化身边的人。

  回首这次寺庙之旅,在体会入静出静的同时,还让自己明白了,有些东西应该放下。总是迫切成功,总是什么都想学,结果就是因为太贪导致一样未精!不能太急切,要学着循序渐进,慢慢吸收,每日内化!在体验寺庙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此行的目的——造梦之旅。有时年轻人总是夸谈自己有梦想,甚至拿去吹嘘去炫耀,可是真正有意义的是去把他实现落实到地。尽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是在追梦的时候总是会让梦夭折,很大程度上原因不在外围在于核心,而核心就是驱动力。每当自己懦弱懒惰时,或是消极躲避时,试着提醒自己,我要帮家庭摆脱什么困境,我要帮父母争口什么样的气,我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让下一代成为怎样的集体!然后化解阻力,释放压力,勇敢而自信地奔跑在路上!

  现在我学佛,将来也可能信佛,但是自有我心目中信仰的佛,不见得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玄之又玄的佛陀。修行路漫,一直在路上;一路奔走,一路修行!

佛经中的人生悟道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shi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佛法禅意

  鸟鸣清晨进佛门,烦恼皆失梵钟声

  僧侣复始百经文,忘却尘世渡空门

  佛法无边救世人,回头是岸苦海深

  佛茶一盏净乱心,禅意遽以一瞬间

  佛家圣贤心中敬,佛家理念心中藏

  禅意参禅参禅意,佛法礼佛礼佛法

关于佛学的一点看法

  某日看到某人的日志有了关于佛学的一些名句和她的感悟,其实兔子也略读过这方面的书,今日我也小谈下我的学习心得,请各位法兄雅正。

  佛,何为佛?佛不是人,不是物,佛只是一个习惯,一个生活方式,一种对自我要求的生活准则。佛只是一个宗教的名称,没有特殊的含义,或者换个别的名字,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会有一个可以让世人脱离苦海,在某个极乐的地方(大家都是看不见的地方)无所不能的神,可以带给你富裕的生活,健康的身体,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生活,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获得永生。从同宗基督教和天主教对上帝的敬奉,到伊斯兰教的安拉的可兰经,道家的伏羲修身成仙,甚至到轮子教的李教主真善忍,无一不是靠着对某一个精神领袖的侍奉,只有信仰这些精神领袖才能到达福地,否者就会万劫不复。但是佛家却截然不是这样,佛学是一种对自身的修炼,但是却不是为了所谓的六道轮回,为了来世的幸福,佛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修今生,让你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

  很多人会说佛学是迷信的,这里我们先来谈下什么是迷信,所谓迷信是,对某种事物的疯狂迷恋,且没有对事物本质辨别能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佛学是迷信?我认为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佛。上文说过佛只是一种自我生活的行为道德规范,但是从古至今就有很多人扭曲歪曲这种很完美的道德规范,让它成为了一种赚钱骗人的工具,久之,信佛变成了迷信。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信佛不是迷信,首先佛没有迷信的本质特点。佛不会让你没有辨别能力,不会让你看不清本质。佛所赞成的都是道德规范约束的,佛所希望的也是让你越来越好的生活下去。佛祖释迦摩尼认为人生须积德行善、努力生活,个人的成功是归于个人的努力与否、行善与否,追求因果关系。跟重要的是佛学认为“因缘聚合”既物质运动的各种现象无论怎样复杂,它们之间都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联系。从这里可以看出,佛徐已经带有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要素了。而其他的宗教基本上都是在认为,由意识决定,你信你既有。相信了崇拜了,你就会获得很多你想要的东西了,当然他们的教义常常会写出来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

  佛到底注重什么?我认为佛最注重的是个人的修为,和如何去影响别人。佛讲戒、定、慧(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这便是佛的修养。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佛学是积极向上的一种教义,这三种都是围绕一种自身修养的行为准则,更是对整个宏观社会的认知。现代人对于整个宏观社会乃至微观社会对佛的教义一直是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是迷信,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如若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科学依据,请问中国的针灸和气功是如何解释,我们对于科学目前阶段还是认知太少,没有合理的科学认知前轻易的否定某一门学说是非常不严谨的做法,而且佛学已经1000多年的历史,怎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想法,任何一门学说的诞生都是有相当的根据,形而上学的思维是当今社会浮躁的根本原因,辩证的看问题是处事的根本。

  最后讲谈谈对于佛教有趣的小误区,这个话题是某天看了郭德纲的济公传的评书想起来的。大家看过济公,济公很出名的话便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很多人想在寺庙中不是要吃斋的吗?梁武帝开始要求吃素,所以寺院吃的饭叫素斋。所以斋就在人们心中等同蔬菜。吃素是指不吃荤辛菜,荤菜包括一切肉类荤菜,辛菜就是指带刺激性的辛菜。但是吃斋呢确是则是宗教的术语,对于佛教来说,吃斋主要是讲过午不食,吃的内容是什么则无所谓。不管是吃素也罢,吃荤也罢,只要是过午不食就算是吃斋了。那什么是过午不食呢?就是在过了午时之后,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天亮之前不吃东西。天亮的定义是以不用照明的前提下,能看见掌纹为准。这期间可以喝水等流体,修行头陀行的大迦叶是连浆也不喝。但是出家人往往做不到,就有开遮——允许吃药,所以寺院的晚饭叫药石。这也是印证了上面所说的形而上学是要不得滴。

学佛心得的高三

  九八年的春天,我带着母亲、妹妹朝拜拉萨,返回成都后我又特意赶到乐山礼拜了乐山大佛。记得当时我和成都、乐山的许多四众弟子还在朝礼之余,专门在乐山组织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放生。那天原本大家都很开心,众人齐心协力把一筐筐的鱼儿放归江里。但没过多久,由于众生的业力现前,突然之间,从江边一下子就冒出很多只小船,它们争先恐后地划向刚刚获得自由的鱼群,一大帮可能早已窥伺良久的渔夫们,开始拼命捕捞这在他们看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美餐。

  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也无力阻止他们!

  我悲哀地望着江面,望着兴高采烈的那群不知因果的人们。正在独自伤心之时,耳畔忽然传来一阵阵哭声。扭头一望,只见王德钦正在难过地抽泣。“不用哭了,有时众生的业力是根本不可思议的。”我对王德钦安慰道。

  “堪布,我觉得那些鱼、那些人……怎么都那么可怜。”她哽咽着说道。过了一会儿,稍微平息了一下心绪的她又问我:“我这样哭是不是非常不好?”

  “那倒不一定。你这样哭说明你的善根很深厚,否则不会流出大悲的眼泪、信心的甘露。”

  那次乐山之行是我和王德钦的首次接触,后来她就先后四次到过佛学院参学。在越来越多的接触当中,我们经常有机会在一起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次较充裕的交谈中,她向我讲述了她由一个好学生转向一个努力奋进的佛子的过程。我相信她的经历也许会使一些人在感慨之余能变得清醒起来,促使他们也去观察自身的生存实际。

  我毕业于某市电子科技大学,现正在读硕士。同时,我还是一名佛教徒。每每想起出生、成长在北京的我能接触到佛法,并值遇许多大恩上师,心中就不由得感慨万分。

  我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队大院里。父亲于大学毕业后参了军,母亲专科毕业后曾一度在中学任教,后又辗转回到大学工作。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始终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勤劳善良的父母对我关怀备至,一转眼,我便上了小学。在学校里,老师教我要做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时许多人都觉得那只不过是一句口号、一个空头大道理而已。我虽觉得我们确应该有远大志向,但心里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疑惑。直到有一天,我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则“火花”(即名言,都是很有哲理的话):“志高品高,志低品低。”这则“火花”给了我很强的信心: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因为我希望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为此我就必须树立高尚的志愿,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记得当年周恩来总理于青年求学时期所发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着实让我感动不已。是啊,我们读书不能只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应该为了祖国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小学时的我连“佛”字都很少听到,更不可能对佛教有什么了解。只有在一次春游时,我们去了卧佛寺和潭柘寺,当时这两处寺庙里人很少,也见不到出家人,俨然

  就是两处风景名胜。只记得那里很安静,即便是在我们参观卧佛的时候也依然显得很安静。卧佛很大很大,他安详的神情,让人一见便生起欢喜心。

  初中时的我一心扑在学习上,每天作息很有规律。这段时间我看了不少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其中记忆较深的有:《安妮的日记》、《牛氓》、《青春之歌》、《爱的教育》等。

  这时我开始考虑人生目标的问题。当时认为,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于集体中,没有许多人的努力,个人很难成就一件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能骄傲;另一方面,我应该尽最大努力,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生。那时我建立的第一个具体目标便是要当一名工程师,虽然我无法想象作一名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条件,但我肯定当时学的会成为将来的基础,为此我就要学好每一门功课。有一次我的几何晨考才得了70分,心里有说不出的沮丧。下午回家后,我难过得无法改错题。无奈之下便开始写日记,一边写一边重温自己的理想,结果当一篇日记快要结束时,我的心情已豁然开朗。

  有规律的生活和勤奋学习的结果是:我以平均97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清华附中。读了高中之后,我开始了住校生活。虽然我学习依然很勤奋、成绩也算优良,可是生活环境却比以前复杂了许多。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如何面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如何面对友谊?怎样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做一个圆滑世故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别的什么样的人?此时我才恍然发现我简直就像一个无知的小孩,许许多多的问题萦绕于怀,却不知什么才是最好的答案,也找不到一位老师可以解答我有关人生的问题,于是我变得沉默寡言了。

  在高中期间,有三件事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关于人生价值的探讨。当时社会上有两种风气:一曰读书无用,故而弃学经商。二曰出国留学。前者是说只有通过经商赚大钱,人生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后者的主体则为高级知识分子,由于当时国内的工资待遇很低,老一辈知识分子一生的积累也无法达到外国同行一年赚的钱,因而许多文化人便认为只有出国留学、在国外工作,他们的能力与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承认与实现。如果说是为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做贡献,那么就不存在国界的限制,从此角度讲,出国留学以及在国外工作也挺好的。可是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这两种人生选择无论怎样都无法使我心甘情愿地就范。有一次,我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

  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索取多少,而于他为社会付出多少。”我这才算是初步确定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二件事便是作家三毛的书。她的一本散文集中讲道:快乐的小花不在某个岛屿上,也不在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而在每个人的心里。这些看似很普通的话,却给未曾真正了解自己、亦未曾真正了解周遭环境,十分想寻找人生真谛与快乐的我以很大启发。

  第三件事便是我的姥姥。姥姥在我八个月时便去世了,她并不识字,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以纯朴善良、善解人意和热心助人而赢得了村人的尊敬。在她七十寿辰时,全村的人都为她祝寿。从童年起,妈妈便时常给我讲姥姥一生中善待邻里、乡人,善待有困难的亲戚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姥姥告诉别人的,有些是妈妈亲身经历的,有些是听妈妈的姑姑讲的。小时候,我也只是听听而已,觉得很有趣。到了高中,我便开始思考这些故事中许多做人的道理。姥姥虽然对人很好,可还是会遇到恩将仇报的事,但她却始终如一地善待她周遭的人,一直到死。她的这种精神,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由此我想到,一个人在顺境中做好人可能不觉得很难,难的是在逆境中依然做好人,且不为环境左右,始终坚持最初的善心。于是姥姥便成了我心中的榜样,我就是想做一个像她那样的人,不论别人怎样待我,我都要始终如一地善待别人。这便是我最初树立起的做人原则。

  高中三年一晃即逝,努力依旧没有白废,我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某市的电子科技大学,从此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来到这座城市后,发觉这里的天总是阴阴的,难得见到太阳,不过气候却湿润温和。校园里的香樟树时时散发出一阵阵幽幽的清香,浸人肺腑。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大学生活说起来是枯燥的三点一线:宿舍——教室(或图书馆)——食堂。尽管如此,我却乐在其中。我把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既紧凑,又不会令人厌烦。我不看电视、电影,除了适当的文体活动外,从不放逸。就这样一年飞逝,我以年级第四名的成绩,得到了二等奖学金。这时的我可说是春风得意、十分顺利,但我总觉得像是缺少了点什么。虽然我说不出缺的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不是大学老师能给予我的,也不是从文学名著或普通的世间书籍中所能得到的。

  在大一的暑假里,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平生第一次在离学校很近的一个寺庙里拜了佛。事后我把拜佛的事告诉了一个好朋友,他从小便信佛。他既没有马上就大加赞叹,也没有轻易讥笑我“临时抱佛脚”,只是微笑着对我说:“你应该想想看为什么要拜佛,否则岂不是很盲目吗?我希望你不是迷信,你应该了解佛教的教理才对。”在他的启发下,我突然想起别人曾介绍说《金刚经》是佛法中的最上乘,我立即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书摊上请到了一本《白话佛经》,里面有《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六祖坛经》及《普贤行愿品》。当晚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诵《金刚经》的原文,立刻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虽然当时我并不能了解经文的义理,但其中有几处却给我很深的触动。一是佛经给了我对佛陀及其教言的信心。从小到大,我不曾对任何一个人或事,产生过如此强烈的信赖感。在经中,佛陀亦亲宣: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些教言更增加了我的信心,觉得他的真谛之语,远远超出了世间的一切言词。二是经文最后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像一道闪电,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使我不得不重新观察我及周围的一切。三是佛陀做忍辱仙人,为哥利王节节肢解的公案,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为什么忍辱仙人对哥利王肢解自己不但不生嗔恨,反而发愿成佛之时首先救度他?虽然经中讲明了原因:无我,可那是凡夫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平时我们总是仇恨害自己的人,要是手被刀子割破了一个小口子,我们亦疼痛难忍。佛陀为什么能做到这点,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这便是我初遇佛教的因缘。以前的我算得上是有理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人。但同时我又像一个在黑暗中想努力摸索出人生真谛的小孩,费了很大的劲儿,却常常不知所从,始终找不到进入正途的路口。从那天起,我的心里便点燃了一盏灯,尽管灯光尚弱,但我再也不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盲目地寻找真理。

  在这里我想插一句: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对佛教及学佛的人有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佛教徒及佛教大致不外四种状况。其一是人们在遭受很大挫折,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信佛、学佛,是为了求佛祖保佑他们走出厄运,或是为了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其二是学佛的大都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婆婆,他们大半文化不高,把烧香拜佛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或是求佛陀保佑全家幸福。三是认为佛教是迷信,只是让人烧香拜佛。四是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宿命的。关于后两点对佛教的误解,国内外仁人志士都曾以各种方式予以驳斥,近代高僧弘一法师著有《佛法十疑略释》,专门解释人们对佛法的疑惑。当代大德堪布索达吉所著的《佛教科学论》,更是详细地阐述了佛教的科学性。而我的亲身经历及周围许许多多的有文化、事业有成、正信的青年学佛者的事实,都说明前面两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偏激的,那是由于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才产生的一些愚痴之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python实验心得

教育心得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