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读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才真正理解贵阳市委把“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作为贵阳城市精神加以培养其中的内涵,是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贵阳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秀丽俊美,被称为“森林之城”,“避暑之都”,日前生存环境的严重持续破坏,令人深恶痛绝。作为贵阳人民的我们首先得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要有建设家园的热枕,要同心、协力、争先,遵从政府制度,宣扬阳明文化,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孩子到大人,人人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卫生,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我们的城市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选择了美好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人天合一大生态,大易本是生态书,呼吁贵阳市民认真学习“知行合一,协力争先”做到大有所为,大有作为,为生态建设竭尽全力,我们每个人要努力实践“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承担起建设文明的责任。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知行合一的读后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

  心学大师王阴阳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事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认为,实践才出真知。

  形式检验真理的有效途径,对于事物的本质,我们总是先知后行,方能全面感受?近日,云南农业大学课堂上集体抽烟,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烟,实践是最能让人真正领悟事物特征特性的一种方法,该大学通过让学生抽烟的方式,让学生从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口腔残留,余味各方面进行感受,可谓是用心良苦,如果没有敢为先人的奋力一试,那么要实现真正的看清事物庐山真面目难度将会加大!如果没有杨利伟那一小步,也将没有人类的一大步。如果没有中国不断地探索,实践,也将不是中国成为第一个国家登上月球的背面。真理,知识是用来指导人类的,是实践的基石,而实践是真理的金字塔,引领走向高层。

  行与知双管齐下,彼此依存。作为学生,不止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学习知识,同时运用于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生活,人们一定会讨厌只说不做的人,也不会喜欢只做不说的人,前者自以为是,自恋,清高,后者老实,笨着,木呐,只有又会说又会做的人最讨人喜欢,“知行合一,方得圆满。”对于国家近几年的发展,国家的面貌已然焕然一新,抗日时出国留学的学生为把知识用于实践,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苦研究,最终成功提取了治理疟疾的青蒿素,邓稼先为国家硬实力,发明了原子弹,将知识便成了一颗原子弹,震慑了全人类。他们把知行合一,用到极致,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最终他们成功了一个国家要发展,绝不是纸上谈兵的事业,绝不是靠口头说说,2009年天安门大阅兵,国家展示出千姿百态的高级武器,战斗机等无一不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因为敢于实践,敢于创造才能发展的更好。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中国风采,知行合一,历久弥新。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读书之《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谈到王阳明,就要谈到心学,谈到心学,就要谈套心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在西方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法,从小我们的教育都是让我们做一个唯物主义者,其中带来的逆反就是:看,我们老祖宗崇尚心学。

  一知半解的玩意。

  作者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写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试图阐述清楚,心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虽然没有说服我。

  《知行合一王阳明》与其说是探索心学的形成,不如说是王阳明传记。

  王阳明和曾国藩,在近代被捧为圣人的2个人,他们和孔孟不同,在俗世中建功立业,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曾国藩干死了太平天国,以武功而论文治,以入世谈出世,向往成功学的人,难免都将心学和《曾国藩家书》当做成功学教材,成功学不适用了,就用来追求道法自然,追求内心安宁,追求幸福之道。

  心学向内心问,格物致知,求得豁达吗?不知道。

  心学的形成,得追述到宋朝,在朱熹的理学下,发展出了各种儒家学派,心学是继理学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其中一种。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格物致知的道理,更要紧的是有好徒弟帮他传播,就像佛教的禅宗,耶稣的继承人,奠基者往往只是提出概念,将相关学说发扬光大的往往是二代、三代……可惜王阳明后来的学派断代了,明末的学术风气转向了东林党人。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没能说服我的原因。

  这本书利用王阳明的一生坎坷和俗世的成功,阐述了心学的形成,流于表面,而王阳明希望通过心学阐述什么,基本没说清楚。

  根据心学的概述,更像是现代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向自己内心问,问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善恶未必天生,却可以自问而知。

  遗憾的是,看书看了个一知半解,对心学也不甚了了,没能学到什么。

  当本心学宗主的自传看是不错的,加入点宗教色彩,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释迦摩尼传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知行合一,生无所息-读《王阳明的故事》有感

  他,高僧点开聪明穴,金山赋诗誉“神童”。

  他,少小立志学圣贤,少年单骑察边关。

  他,军事天才,曾力换狂澜拯救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

  他,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学。

  他,就是余姚四大乡贤之首——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坎坷、满地荆棘,其遭遇更是令人为之动容。当我在读这本书时,被他那种求实、光明磊落的胸怀所感动。他把荣华富贵、名利得失、恩宠荣辱看成天空中的朵朵云彩。他的心灵更是宛若水晶般透明,让我自惭形愧。

  他虽然临死前仍没有等到朝廷对他所受到的各种诬陷与诽谤做出昭雪,没有等到他一心所期盼的人间正道与公义回归朝廷,他但却被后人称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楷模。“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这是明史最后对他的评价。他的坎坷经历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贝多芬等一个个伟大人物。

  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她没有放弃,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文字,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人文学家,成为了马克吐温心中与拿破仑其名的20世纪的两大奇人之一。她的一生同样值得人们去铭记、去尊敬。

  贝多芬的一生也是苦难与痛苦不堪紧随的一生。年少时“神童”的光环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折磨;在他事业的高峰期他失去了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致命打击,正当别人都以为他的一生将从此与音乐绝缘时,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音乐,《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是他给自己和世人最好的证明。

  达尔文、莫扎克、居里夫人……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他们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谓“心怀天下,掘天觅地,以无为本,勇以成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无论逆境、顺境都要坦然处之,一时的倒下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王阳明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学习或生活的道路不一定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从逆境起飞,时刻准备着做一只迎风而上的风筝,即使不能鸣叫,不能自由的选择方向,也要翱翔于蓝天!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读《王阳明全集》体悟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混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去人欲,存天理,常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

  以上为本人在阅读《王阳明全集》的一些读书札记,自从开始接触阳明心学,近来越发感觉心学之路在于修心,修心就是向内求,剔除内心不洁净之物,升华自我精神,净化自我灵魂。凡事向内求,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要先从自我修心开始。好好吃饭、走路、睡觉,就是修行。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时就好好吃饭,走路时就好好走路,睡觉时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修行炼心的第一步。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收心是降服心魔的开始。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手忙脚乱、越忙越紧张,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这都是因为存有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人生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艰难困苦的经历,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博大境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动静不失其心。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而我们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做事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专一对待。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是矫正心态的一种方法。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往享乐上靠。这样的心灵越是贪恋舒服享乐,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变得更加浮躁、肤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人世复杂,诱惑众多,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在心性上打磨。不逾矩,不随心。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良知的,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摒弃了利益、物欲后的最纯粹的良知,就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和真相,也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通过阅读《王阳明全集》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内心高贵的人,是如何与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相处的。我懂得了“温凊定省”、“存天理、去人欲”的真正含义,使我在王阳明的传奇故事里,读懂人生,收获力量!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旷世圣哲

  人物导语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守仁格竹

  在王阳明生活的年代(明代,1472年-1529年),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他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他的思想被公认为“天下之真理”。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如何才能悟道?朱熹说:格物致知。

  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对于朱熹的学说,天下读书人无人深究,也从不怀疑。但是王阳明偏要亲自去验证一番。

  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之著作后,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两人坐在院中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时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素材点拔】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守仁格竹,格到晕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对抗刘瑾

  明武宗时期,太监刘瑾只手遮天,把持朝政,三位“顾命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起来上书反抗,可是刘瑾深受皇帝宠信,三人的权力遂被剥夺。有几个大臣为三人打抱不平,反抗者不是被关进大牢,就是直接送命。一时间,朝里朝外,人人禁若寒蝉,大家再不敢议论刘瑾。

  在大家都陷入集体沉默的危险时刻,兵部小吏王阳明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他直接上书皇帝朱厚照,为三位大臣和几个御史抱屈。结果可想而知,王阳明马上遭到了逮捕,进了大牢,被狠狠打了四十大棍,皮开肉绽,几乎死去。后来虽然勉强保住了性命,但是被发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去当驿站的站长。去龙场赴任的路上,刘瑾还一路派人追杀,千钧一发之际,王阳明佯装跳江自尽才得以逃脱。

  在逃离险境的路上,王阳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这样的诗句将其英勇无畏的大丈夫豪情显露无遗,令人敬仰!

  王阳明的智慧,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这样一个明白人,他不会不清楚刘瑾的权势及他上书后的险恶处境,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他还不顾个人之安危,勇敢上书。这正体现了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

  【素材点拔】真正的勇者,总能在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

  龙场悟道

  贵州龙场驿,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只好栖居山洞,亲手种粮种菜。经此一役,他对功名利禄不再挂怀。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澄默端坐其中,自誓:“吾惟俟命而巳!(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破了夜间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朱熹把世界分成两块,一块叫“理”,一块叫“欲”。他认为“理”存于万物中,但“理”有一大敌,那就是“欲”。所以“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而王阳明意识到:人之欲望,永远屹立于天地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破的是居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立的是以“人”为中心,主张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把“人”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素材点拔】欲望、情感、好恶都是人性,只有尊重欲望,正视人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知行合一

  1516年,王阳明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为何把他派往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带?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上任后,王阳明奇计百出,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去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后世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2009年以来,习近平就数次提及“知行合一”。

  【素材点拔】把思想付诸行动,思想才有意义。

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就来咬文嚼字,说一说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思想:知行合一。

  最早的这个思想,是明朝的王守仁先生提出的。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什么是知行合一?答: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在我看来,这个思想有两层不同的含义。

  第一层。如果我们把这四个字拆开,就会发现它的意思很简单: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动;合一,就是合为一体。这样看,它想表达的意思是:知识和实践要合为一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都会注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生活上的运用。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个人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结果一碰到难题就不知所措,因为他只知道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地运用它。现在社会大多是这样的人,一些博士呀,研究生呀,在学校把一些大道理,大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一进入社会,就傻了眼。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想运用知识来完成它,思来想去却只能讲一些大道理,一些空话;让他举个例子,却一个都举不出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没有亲身的体会,是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去实践,才能领悟它。

  那有的人就会问:“是不是我只实践就行了呢?”

  也不是。因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知识的体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王守仁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只有知而无行,则不是,不是真知,而是妄想;如果只有行而无知,则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第二层。则是知行合一的延伸。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本质——利益。他还有一个对手,叫做原则。从古至今,两肋插刀,舍人取义这类的道德是存在的,可惜这东西的代价太大,估计你要首富王健林来都不一定愿意。除了个别一根经的,大多数人都不愿做。但为什么犯罪的人却这么多呢,它不是比其他的更危险吗?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就有驱动人的能力。犯罪说起来很危险,利益却高,还能收获刺激。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异常残酷,却格外真实。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前,你要明白,想真正的实现伟大的理想,又不放弃原则,就要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强力发展,中国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差劲。他们自以为学到了知识,拿到了学位,就可以备受瞩目,大展拳脚。其实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全国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大学生,博士生毕业,全国省份不过23个,城市加起来才20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偏远山区,加上生长在大都市的傲娇学生,机遇实在是少之又少。这时候就会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原则,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这种人往往只能取得暂时的利益,因为它们的手段往往不能见光,努力半辈子,到头来一事无成。另外一部分人,是只遵守原则,不会变通。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正反两面,不是正,就是反。这种过于绝对的人,自以为看到的本质,结局往往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最后一类人,也是最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则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不仅知道社会的背后是什么,还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甚至还知道自己该如何融入并改变这个社会。这种人,往往才能掌控全局。

  在现在这个发杂的社会,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是洪波暗涌,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们只有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并取得人生的巅峰。但要记住,巅峰前方,是万丈深渊。人生何必追求完美呢?有时想想,失败的人生会感到伤心,却不会遗憾。这何尝不是一种变通。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父母寄语最经典

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