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感恩十大技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让孩子学会感恩》读后感

  今年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认真阅读了《让孩子学会珍惜与感恩的经典故事》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很受教育,原来,懂得珍惜与感恩,才是幸福的人生。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最让我记忆深刻:珍惜每一次获得,感恩每一次赐予,生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更大的惊喜。

  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那么温馨感人,臭臭的黑布娃娃,因为有了小姑娘的关爱,她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小姑娘如此坚守一份最真挚的情谊,真的让我感动。我忍不住问自己,对朋友,我能不能做到?勇敢的小亨利,为了救生病的母亲,不畏千辛万苦,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采到了长命草。

  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这些最美的故事,为每一个走近她的孩子带来勇敢、智慧、自信、珍惜、友谊与快乐。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默默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亲人或朋友。对这些人,对这些关爱,我们,有没有珍惜过?有没有感谢过?这么多年来,我总觉得,他们对我的好,是应该的,毕竟我是小孩子嘛!读完这些故事,我突然觉得脸有些发烫。比起书中的每一个可爱的人物,我,就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孩子,从来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感恩。我暗暗下定决心,在这个暑假,我,一定要改变自己!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可我该怎么做呢?要是妈妈生病,我也可以像小亨利一样照顾她,可是她很健康。要是小妹妹有什么困难或不快乐,我也可以去关心她,可她整天乐呵呵的。唉!好几天了,我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就在我焦灼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过母亲节时,老师要我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当时我毫不在意,根本就忘记了。从今天开始,我每天要为妈妈捶背,让她不再那么疲劳。

  说干就干。晚上,妈妈刚回到家,疲倦地坐在椅子上。我就赶忙走到妈妈背后,抡起拳头,轻轻敲打着她的背部。妈妈当时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妈妈慢慢地放松了,眯上眼,尽情地享受着。看着妈妈这么惬意的神态,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

  谢谢《让孩子学会珍惜与感恩的经典故事》,你让我学会了感恩,你让我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教孩子学会感恩十大技巧

让孩子学会感恩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天,东东妈妈急匆匆地停下自行车,飞也似地冲上幼儿园三楼接东东。没想到,东东生气地甩开妈妈的手,赖在地上大哭起来。原来,东东责怪妈妈来得太晚,没有在第一时间来接他。妈妈连忙解释:“今天妈妈上班,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来晚了,明天一定早点来……”妈妈的解释根本不能让东东消气。最后,直到妈妈答应明天第一个来接他,东东才起身跟着妈妈回家。

  在生活中,以上现象普遍存在。现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只知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单向的爱使孩子形成了“众人为我”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他们只知享受,不懂感恩。目睹了东东的事例,我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

  第二天离园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了解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工作的,体会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在几天后的一次自由活动时间里,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讨论。伟伟说:“我妈妈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床做包子,然后拿出去卖,很辛苦!”彤彤说:“我爸爸开夜宵店,晚上都要干活,很晚才回家,每次他回来时我都睡着了。”……有些孩子还带来了爸爸妈妈工作中的照片和录像。由此,孩子们对爸爸妈妈在工作中、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艰辛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在谈到“家人是怎样爱我们的”这一话题时,孩子们的体会就更深了。有的说:“爸爸买好吃的东西给我吃。”有的说:“奶奶每天烧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有的说:“外公脚疼还踩三轮车送我上幼儿园……”航航说:“在广场看表演的时候,爸爸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等看完表演的时候,爸爸满身都是汗。”孩子们说了很多。我还特意请东东说说体会,他说:“下雨天,妈妈总是把雨伞偏向我这边,有一次下大雨,我身上一点都没有淋湿,可妈妈的衣服全湿了。”

  接着,我向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他们很爱我们,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发言更踊跃了,丁丁说:“妈妈下班回家时,我端水给妈妈喝。”可可说:“我会帮妈妈捶捶背,亲亲妈妈,抱抱妈妈,说我爱妈妈。”博博说:“去超市时我帮妈妈拎东西。”六六说:“我唱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放松放松。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他们添麻烦。”佳佳说:“我要请爸爸妈妈跟我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这时,东东突然站起来说:“妈妈如果因为工作忙,迟来接我,我也不会怪她,我会静静地等她。”我欣慰地笑了,并向东东竖起了大拇指。

  我知道,要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光靠讨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从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实践。我收集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引导幼儿去理解、体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懂得感恩。我还利用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引导幼儿为家人做一件事,向家人说一句关心体贴的话,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表达感恩。我还组织情境表演活动,让幼儿参与角色表演,指导幼儿换位思考,引导他们体会父母的艰辛,激发他们的爱心。

  相信通过努力,孩子一定会心存感激、心存爱。这样人与人之间就能少些抱怨和对抗,多些友善和快乐,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感恩节手抄报: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识。 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三年级的孩子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这幅感恩节手抄报制作精美,标题“感恩”非常醒目,特别是绘画非常精美,主题突出,非常值得借鉴。

老师教孩子学会感恩的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11月28日是美国一个古老的节日——“感恩节”。每逢“感恩节”,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按照习俗,人们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品尝美味的“感恩火鸡”,借此感谢已经拥有的和即将得到的。

  “感恩节”是美国的,但“感恩”却不分国度。

  全身瘫痪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之所以能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一段生命奇迹,源于他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能够重新微笑着面对公众,这也源于她对给予她关怀和照顾的人们心存感激。

  让我们对所拥有的一切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吧!

  让我们大家通过“感恩节”学会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学会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学会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学会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学会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学会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就能生出一份感恩之心。多一份感恩,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感恩让人更加友善,让人更加平和。

  让我们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吧。让我们感谢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家务,体验父母的艰辛,减轻父母的负担,尊重父母的劳动,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到不浪费、不乱花钱。努力做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让我们感谢老师:珍爱老师的劳动成果,专心听课,认真作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谆谆教导。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插上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感谢学校:爱护校园中的一草一物,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努力创建一个整洁、和谐的校园。让我们感谢同学:珍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每分每秒,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给对方造成伤害。让我们感谢社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夜深人静时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小些,给邻里一个安静的夜晚。

  当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只是想通过这些做法来唤醒大家的爱心、善良与社会责任感。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把感恩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孩子学会感恩为题目

  今天,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们包办。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菜让孩子一人独吃;看电视遥控器开关由孩子主宰;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竟然不容许父母把食品送给客人分享;一放学,家长就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背着……而孩子以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孩子不懂得感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有关教育方面的人士认为,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点滴教育。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

  我们可以在有意无意中创设感恩的氛围,把感恩的思想观念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我们可以利用晚上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机会,有意识地挑选诸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和“大黄狗报恩”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知道报答,要有情有意,要像乌鸦那样,将来有能力回报他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看到洒水车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向道路两旁喷洒着清水,我们在这个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这不仅仅好玩,环卫叔叔是在工作,是为社会作奉献,不要埋怨水珠喷溅到自己的裤子上,应该从心里感谢叔叔们的劳动,正是他们,才使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2、在成人的榜样下进行感恩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小孩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所以当您或者您的孩子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请示范表达感激之情;当您为孩子服务时,请告诉他,应该谢谢您;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春暖花开时带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园赏花观景;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稀有食物先给老人留出一份……“妈妈上班很累,等她回来,我要给妈妈倒杯水”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3、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

  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在家中要寻找机会和孩子互换角色,如让孩子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孩子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4、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实施感恩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活动:

  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感恩”卡——例如:生日卡、节日卡等,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在生活中力求自强自理,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多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例如“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以点带面,开展更扎实有效的感恩活动,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推广到邻居、师长、全社会成员及整个世界。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把自身之物给予他人,并从中体验快乐,学会感恩的人。

  有这么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感动: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

学会感恩

  1、回报父母:要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多为父母着想,不要随便向父母索要钱财买东西,要尊敬父母,不惹父母生气。这样才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2、回报老师: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像无私奉献的园丁,悉心培育着我们这些幼小的树苗。每天,老师既要为我们讲课,又为我们批改作业。长大了,我们要记着老师,记着老师对我们的培育。

  3、回报社会:有些孩子,因家庭贫困等原因,导致不能上学,这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情啊!就在他们悲痛万分、绝望的时候,社会给予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捐献书包、书、文具等财物。使他们重返校园,重返充满快乐和希望的童年。这些孩子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4、回报祖国:祖国为了教育问题费了很多心机,付出了很多。等我们长大了,有了成就。我们一定回报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教孩子学会感恩精选作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常在家里娇生惯养的,让四个大人伺候惯了,得到别人的给予很多,却很少能想到回报家长。所说我也给儿子买了一套感恩系列丛书,可是儿子那天说的一句话却让我吃惊不小。他说:“我心里知道你辛苦就行了吧,知道你为我付出很多,飞得让我说出来呀。”我觉得,感恩不应只记在心里,应该说出来,假如有能力的话,做出回报别人的事更好。

  儿子在同学家里住了三天,第四天回来了,穿戴整洁,意气风发。经过询问才知道,他在同学家受到了跟那位同学一样的待遇。每天阿姨叫他起床,给他做好一日三餐,晚上他洗漱完睡了之后,阿姨再给他洗衣物。没有换的袜子,就给他买了新的来穿。阿姨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他应该感谢阿姨才对呀。这不正是个教儿子感恩的好时机吗?于是,趁着周末休息时,我领着儿子到同学家登门致谢。我告诉儿子感谢别人要真心实意,要让别人感受到你从内心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

  每天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学生做着听,教师站着讲,下课了,回到办公室还有成摞儿的作业要批改,很累。可是作为一名学生,他们能谅解到教师的辛苦吗?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从本周开始,我告诉学生,把我们每节课上完后与教师们告别的话改成致谢的话——“谢谢教师!”从小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只在心里想,要大胆的表达出来,感激在心口要开。小草为了感恩春天,及时探出了脑袋;花儿为了感恩阳光,适时绽放了笑脸;小溪为了感恩土地,永不停歇地奔向海洋;小鸟为了感恩天空,展翅尽情地翱翔。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懂得感恩,我们人呢,只应做得更好。

教孩子学会感恩,让他在人格素养上战胜别人美文

  没有感恩心理的孩子,成人后通常会在人格素养上败下阵来。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做人时,一定要教会孩子感恩。

  当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事事都替孩子操办时,孩子不仅很容易养成依赖性,而且还会变得冷酷无情,没有孝心,视父母的辛苦为必然。

  一天,桐桐从幼儿园里回来,一进屋就说:“爸爸,你真该感谢我是你的女儿啊。”我抱起桐桐,亲了她一下,说:“爸爸很感谢桐桐,给我们一家人带来快乐,让爸爸妈妈感到幸福。不过,你今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今天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小女孩,非要妈妈抱着她。可她妈妈已经很累了,她却一点儿都不心疼她妈妈。”桐桐说。

  妻子在旁边解释道:“那个女孩看起来比桐桐大得多了,她妈抱着她,累得气喘吁吁的,就把她放下来了。那个小孩就尖声叫喊,还用脚踢她妈妈的腿,咬她妈妈的手,还说:‘你是妈妈就应该抱孩子。’桐桐看得眼泪都出来了,对我说:‘那个姐姐不懂事,那个妈妈好可怜。’”

  “我们桐桐长大了,真懂事,能体谅父母了。”我连连夸赞女儿。

  “那当然了,你想啊,你们从那么小把我养这么大,一天一天喂饭、喂水的,还陪我玩,我该感谢你们,怎么能为难你们呢?”

  我和妻子听着桐桐说出这么一大通感人肺腑的话,激动不已,我们几乎同时说:“桐桐真是我们的好孩子。”

  感恩是连接父母和孩子的一种很美好的感情。具有感恩心理的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不会给父母出难题,而愿意好好与父母沟通。

  有一个叫“竹叶青青”的网友曾经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为了教育女儿,我特意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里陪孩子。可如今孩子8岁了,事事都要我操心。我要求她独立做事,她反而说我做父母不管孩子,不够格,没有资格教育她。这真让我伤心。”

  很多同病相怜的妈妈,也纷纷留言。有的说,家长处处都以孩子为先,可孩子大了却一点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别人有的,自己就要,根本就不顾家里的经济条件,更不看父母的境遇怎样。

  有的说,现在的孩子一点感恩心都没有,认为自己得到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是父母无能,也就没有资格教育孩子。

  有一位与我长期交流的博友,叫“将军二世”,他在下面回了“竹叶青青”等网友一条:“我的孩子,我从来不特殊对待他,把他当皇帝供着。孩子的意识都是父母灌输的,如果父母从小就事事以孩子为主,那么他就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一位叫“龙飞凤舞”的网友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教育他要感恩。当他无法做某事,父母帮助他做的时候,要让他说谢谢,告诉他,这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暂时帮助他,等到他稍大点,就要让他自己去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因为孩子的思想意识由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决定。

  没有感恩心理的孩子,会有很多坏毛病,撒谎、欺骗父母,令父母寒心,而教育他们改正也需要很大的功夫。让孩子学会感恩,才能让父母的教育一劳永逸。

  感恩心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淡定的生活哲理,它能使一个人总是正向看待一切事物,并能冷静地处理事情。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不但能帮助孩子学会独立,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素养,更重要的是,还会融洽两代人的关系,让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学会如何感恩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

  “百行孝为先”,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孩子在学校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

  爱是教育的先导,教育是爱的真谛,是老师无私的奉献,给家长和孩子架起了爱的桥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存感恩,彼此传递,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的和谐美好。

  只要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帮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爱的氛围,我们一定会心存感恩,学会珍爱。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说到这,不由想起那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年迈的父母,他们做了一副箩筐,在一个深夜把父母放在箩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丢弃。不料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地跟在他们身后,悄悄捡回了箩筐。夫妻发现后,问儿子这样做的缘由,儿子理直气壮地说:“留着给你们年老的时候用呀!”我想,这个故事大概许多人都听过,这样老掉牙的故事,却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是个礼义之邦,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不少人失去了这种美德,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条件。这种行为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建立无疑会起到破坏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础和重要保证。

  其次,就是教孩子学会感激。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如何接受别人的善意是一种智能,也是一种风度。如何优雅地接受别人的美意,诚挚的道谢,在这人情淡泊的社会中是很重要的。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孩子尤为重要。至少,我们得教会孩子从小就学会真诚地说声“谢谢”。国外的小孩从小就被教导“接受”的礼节,不管喜不喜欢别人的礼物,都必须得甜蜜蜜地道谢,因为要谢的是礼物背后的心意,不是礼物本身,更不是礼物的价值。不管多小的礼物都要写谢卡,不管多小的服务都要道谢,这种已经养成的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服务自己的人说谢谢。这种口头的赞美冲淡了生活的压力,美化了人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种很好的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再者,就是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说到这,又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短文--小强的父亲是某商店的经理。小强常去父亲商店里,父亲也经常让他把一些收款单送到邮局去。一天,他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妈妈的床边,晚上,妈妈看到这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欠小强如下款项:把信送到邮局5元;在家里浇花5元;他一直很听话10元,共20元。小强的妈妈把帐单仔细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说。晚上,小强在自己的床边看到了20元人民币,同时他又发现在床边上还放着一张帐单。他一看:小强欠妈妈如下款项:他在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元;他十年的吃喝0元;他生病时得到护理0元;她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0元

  共0元。每每看到这我总会会心地一笑,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母亲,她用一种富有幽默感而且让孩子易于了解和接受的类似于游戏的方式告诉了孩子父母长期以来的无悔付出,这真的是一种对我们很有启发性的方式。

  爱子心切的我们,常常是把他们“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总是把所有的辛苦和困难藏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而不知就里的孩子们也就慢慢地习惯成自然,顺理成章地接受着一切父母的付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慢慢地只知索取,不知付出,慢慢地在我们深深浓浓的爱中麻木不仁,逐步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其实,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也不需要让孩子了解成人世界的艰辛,“我的孩子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给他吃好穿好不就得了吗?”这些或许是孩子一部分想法,而不是他的全部想法;这或许是估计的,而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这或许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层的想法。其实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心理的闭锁只是现象的一半,现象的另一半就是希望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闭锁。他们关住的这扇心灵的门,只是虚掩的,父母只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子女是很愿意与家长沟通的。作为父母,我想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用一种平等的沟通方式告诉孩子,让他了解父母的疾苦,让他分担父母的重担。我们得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力;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因为有太远的路我们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步于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我们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的风云。让他在承担与失败中成长、体味与感悟,拥有一颗向上向善、感恩的心。

  我曾听到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喜欢: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王阳明心学讲解在线听

适合一年级小朋友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