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无机化学笔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无机化学学习心得

  无机的东西比较杂,并且比较松散,主要可以分为理论部分和元素化合物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分为四大结构和四大平衡,以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初步和溶液

  四大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

  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离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

  如果你考物化的话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就不用看了,物化讲的比这个透彻得多,平衡的总纲以及溶液部分在物化里面也是讲的很详细;

  如果你分析化学学得好的话,四大平衡也可以少看很多,因为分析化学就是建立在四大平衡的基础上的(仪器分析不算,呵呵);

  而结构化学里面所涉及到的结构问题又比无机的四大结构深多了,同样如果你在这方面比较强,那四大结构又省了很多事.

  但是如果每门掌握的都不透彻怎么办呢?不要担心,无机的理论部分仅仅是是一个大纲性质的东西,也就是总结性的概括.所以每种理论都有,但是每种理论要求都比较简单,按照四大结构-四大平衡-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初步-溶液的顺序自己仔细地过一遍也不是很难的事情,起码我感觉比自学有机容易多了,呵呵

  如果你的化学基础比较扎实,也不要在旁边偷偷笑,正所谓"结构决定性质",无机尽管理论比较简单,但是其精髓在于用简单的理论解释大量的现象和物质性质,在你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要能够灵活地把它们运用到平时见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解释.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无机的理论.

  总的来说无机的理论部分重点在运用.

  而无机化学的重点则元素部分,这个也是无机主要讲的东西以及无机的特点.

  首先建议周期表最好是背过,认识并且会写除f区以外的元素,镧系最好能背过,一些重要的比如说La Ce也要知道的

  个人感觉主族元素里面比较重要的是B,P,S,Sn,Pb,As,Bi,副族里Hg,Co,Cr,Mn,Ti,V,Cu等比较重要,下面分主族和副族元素分开介绍:

  第一主族里面要注意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的结构和生成条件,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包括碱土金属和少量过渡金属的都要知道),以及碱金属的不溶盐;

  第二主族Mg,Ba最常见,同时也要注意焰色反应,对角线规则(主要是三对元素Li-Mg Be-Al,B-Si)首次在这里出现;

  第三主族注意B和Al, 铝热反应,Al的冶炼要注意K3AlF6的作用;B绝对是基础无机的重点元素之一,要注意它的多中心缺电子桥键的结构;

  第四主族里面C,Si,Ge,Sn,Pb都要比较熟悉.碳氢化合物主要是放在有机里面了,无机主要是看它的氧化物和碳酸盐,这个比较简单.Si的考点的比较少,但是可以和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Si和Ge作为半导体材料应该和材料方面联系起来,并且这个地方要顺便复习一下晶体结构中的导带理论.Sn,Pb应该是重点考察的,二价Sn的还原性以及其在反应中价态变化导致颜色变化要很清楚,四价铅具有强氧化性也是要知道的

  第五主族N,P,As,Bi重点,N的氧化物结构及合成,HNO3的还原产物都是比较烦人的东西;P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相互转化(主要是白磷和红磷的相互转化条件)以及磷的氢化物和含氧酸的性质也要知道.As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小心识记,马氏试砷法和古氏试砷法要熟悉,Bi要关注正五价的强氧化性

  第六主族S是重点,硫化物的不溶盐及其颜色绝对可以烦死你,硫的含氧酸结构及性质也很多,带"矾"的硫酸盐要知道

  卤素属于高中元素,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但是要小心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的性质

  氢和稀有气体看看就好了,这些是主族的主要内容。

  第一过渡系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而里面又以Cr,Mn,Cu最重要,Ti,V,Co,Ni,Fe也是常考的,Sc我的印象里面貌似从来没有考过.... Cr,Mn颜色丰富多彩,价态变化多端,够看一段时间了,Fe和Cu可以说差不多重要,要注意不同价态元素的存在条件以及转化,Co和Ni的性质可以和铁类比,但是注意Fe,Co三价态稳定,Ni二价态稳定,同时Fe可以有六价,Ti和V注意下反应和颜色就好了,东西比较少

  第二过渡系和第三过渡系重点元素应该是Hg,Cd,Mo,W,Re,Ag,Pt,Au,Pt.Mo和W同多酸及杂多酸要知道,[Re2Cl8]2- 中存在δ键,其成键特点和对称性要知道.

  其它还需要关注的是俗名和化合物的对应关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性鉴定(起码常见的,我上面提到的物质的定性鉴定要知道),特殊反应要记牢,顺便提醒一下,一些关于"第一","最","唯一","特殊"的东西要知道 。

  关于教材方面我看过三个版本,个人感觉北师大版的教材的分析得很透彻,讲解比较细致,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学;武大的无机很全面,东西比较多,每章后面有总结和专题小节,适合提高用;而大连理工的教材感觉平平,除非是指定教材,否则没有必要参考. 同时听枫版主推荐申泮文的无机也很有水平,适合提高用,感谢他的热心.

  以上只是个人学习无机的几点小心得,必定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在这里仅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请广大研友以及化学爱好者们批评指正,把它补充完整,大家共同进步,如有疑问或者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大一无机化学笔记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笔记

  有机化学复习中的30个常见误区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

  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3、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

  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4、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5、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6、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17、误认为苯酚是固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从水中析出时产生沉淀,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苯酚与水能行成特殊的两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时,将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层相反,故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

  18、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

  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

  19、误认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微微变红,于是断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酸性强弱”≠“酸度大小”。饱和苯酚溶液比饱和碳酸的浓度大,故浓度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0、误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苯酚的电离程度虽比碳酸小,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大,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21、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22、误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甲苯与硝酸生成TNT,故推断工业制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过苯酚的直接硝化制得的。

  此推断忽视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当向苯酚中加入浓硝酸时,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产率极低。工业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经先硝化再水解制得苦味酸。

  23、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

  24、误认为醇一定可发生去氢氧化。

  本碳为季的醇不能发生去氢氧化,如新戊醇。

  25、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

  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6、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7、误认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一定是酯。

  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不是酯。

  28、误认为酯化反应一定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

  乙醇与硝酸等无机酸反应,一般是醇去羟基酸去氢。

  29、误认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变红 高中语文。

  硬脂酸不能使石蕊变红。

  30、误认为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引进硝基的反应一定是硝化反应。

  乙醇和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乙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四年级的读书笔记大全

西游记6到10回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