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维护权益投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今年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晚上,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晚会。

  晚会主题是:关爱互助,共建和谐。会上披露了许多造假、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实。其中有一个是一名博士专门从事对造假外国书籍进行调查,打击伪书的事情,当摄像机拍到几本伪书时,我突然看见一本书名是“没有任何借口”,书的封面上写着作者的名字“费拉尔.凯普”,咦,我家里不也有一本这种书吗?我忙跑过去,取出那本书。哇噻,果真是这本书。我又翻到了后面,居然还有作者简介,什么职业演说家呀!什么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呀,呸!根本就没这个人!我气死了。价钱还挺贵,十五元多,比我的作文书还贵!

  接着,电视上又播出了一个小名叫明明的孩子,刚生下来就因为吸氧过多,医生不负责任,未及时告诉家长,使孩子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电视屏幕上,只见明明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里,整个脸完全扭曲、变形,非常难看。明明已经5岁了,但由于自小见不到光明,智力只相当于一个1岁的孩子。这些事实多么令人痛心啊!

消费者维护权益投诉

让小消费者更有力量 我是小小维权员

  中国是个法制的国家,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法规,就像消费者不能离开《消费者维权法》,劳动者不能离开《劳动法》……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增强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每天中午12:38分,我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收看央视一套的《今日说法》,从《今日说法》的案例分析中,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这也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刚要入住观音山公寓的前一天,妈妈让我到公寓对面的小超市买拖把,我兴高采烈地帮妈妈买来了拖把,妈妈提来一桶清水刚把拖把头放进去再提起来时,拖把头“咚”的一声掉进了桶底,妈妈被溅得满身是水可手里握着的却是光秃秃的一根棍子,这可是刚买来的新拖把,质量怎么就这么差啊!不行,妈妈捞起拖把头拧干后就带着我回小超市去退换。我们到了小超市说明来意后,老板娘爱理不理的,摆着一张臭脸孔说下水了就不能换,然后就再也不理会了。妈妈站了一会儿,本想不换了。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电话,那就是12315维权投诉。我悄悄地对妈妈说:“要不我们投诉她吧!”“那我再问她一遍要不要给我们换,实在不行再投诉她也不晚。”结果那老板娘还是凶巴巴的态度,我们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拨通了12315的电话,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老板娘态度180度的转变,还赔着笑脸对电话里的工作人员说是她的错,事情就这样圆满的解决了。

  消费是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大主题,过期食品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牛奶里的三聚氰胺,香肠里的瘦肉精,馒头里的染色剂,鸡蛋里的苏丹红……这些本是让人们吃着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在某些人的违法操纵下,却变成了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了,所以我们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消费权益!

  让我们携起手来,知法守法,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利用懂得的法律保护自己,共同维护和谐温馨的家园吧!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消费维权从我做起

  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我问妈妈:“什么是消费者权益日呀?”妈妈说:“就是在你进行消费时,受到欺骗或者你买的商品不合格过期等,可以拨打12315进行维权。”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一下子想起来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一段故事。

  今年1月份,家住唐邑镇的李凤梅阿姨再吃方便面时吃出了一个虫子,李阿姨当场就呕吐了。于是他找到卖方便面的商店要求赔偿,可是销售商不但不给她赔偿,反倒骂她没事找事,还侮辱她。李阿姨气得没法,就想法找到了厂家电话。生产方便面厂家知道后,不仅赔偿了她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让业务员亲自找到李阿姨,当面道歉。还要带李阿姨去看病。厂家称,如果李阿姨吃方便面吃出了病,他们一定会承担全部责任 。

  小朋友们,这就是消费维权,不在乎你消费的多少,只要商品有问题,就可以拨打12315,拿出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哪怕是我们平时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如果商品不合格,就可以维权。消费维权从我做起。

消费维权伴我行

  我国当前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和谐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在日益增强,消费者权益在全社会普遍得到尊重和保障。但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身边也有这种事件发生: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上午,爸爸拿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显得有点神秘。爸爸把它放在桌子上,我好奇地打开了那个塑料袋,发现里面装着一瓶叫“五粮液”的名酒。爸爸高兴地说:“今天中午我要喝个痛快。”时间过得飞快 ,一会儿中午就到了,爸爸拿出那瓶名贵的好酒倒入杯中,“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突然,爸爸大叫起来:“这酒真怪,跟二锅头一样,还有点淡。”妈妈尝了一口说:“你在哪买的?”爸爸不假思索地说:“一家小超市里。”妈妈火冒三丈:“你个笨蛋,这哪里是五粮液,分明是二锅头兑着个白开水。”爸爸垂头丧气地说:“啊?赔了150元啊!”

  另外,我还了解到:一天,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在校门口买了两三根中性黑水笔芯。到学校,他开始写字,笔芯出水不畅,笔迹颜色不对。于是,他便到商店要求更换,可商家强调该笔芯没有问题,并说拆开不能退换,还骂他是个不要脸的臭小子……小男孩想:商家的心太“黑”,可能不止我一个受骗。若不制止,还会有更多的小学生受骗,我绝不能让经营者唯利是图,继续坑害别人。主意拿定,他便打电话向12315投诉。12315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据落实,这些笔芯的确是冒牌货,执法叔叔责令该商家退还孩子笔芯钱,并加倍赔偿,同时没收所有伪劣产品。小男孩当场对经营者说:“我不是为了这几元钱,而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损法律尊严。”执法叔叔和围观的群众异口同声地赞扬这个学生法制观念强,能用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些经销商为了赚一点小便宜,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真是一群无赖。假如世界上所有的经营商都在经销的东西中偷工减料,那世界人民不都受到了损害,世界岂不乱了套。所以我们要小心行事,一旦发现有这样的人,一定要马上举报。给这些经销商当头一棒,让他们吸取教训,学会对自己负责,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也希望广大的商家们,能做正当、合法的生意,不要为了一点私利,而做出违法的事,不要为了一小棵小树而失去了一大片森林,做一个诚实有信的商家。

消费者权益

  又快到三月十五日了,你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是3.15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重点打假销假,有假的东西一定要毁灭,来维护人们的消费权。

  现在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大人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买来一些垃圾,真是太气人,比如,前天我在电视里的《新闻报道》上看到有个人买了假酒,喝的住进了医院,另一个人生病却买到假药,耽误了治疗,病情加重,还有的人买到假冒电器无法正常使用,整天维修,真烦人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把这些假东西都消灭掉,大家一起努力吧!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企业诚信建设,营造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会同首都十大行业组织,向全市相关行业组织及广大企业发出倡议:

  一、加强行业自律。行业组织要充分履行其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教育、监督、引导企业以尊重广大消费者权益为前提,正确处理好行业发展、企业利益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系,为构建、优化消费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经营者是维护消费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经营活动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履行法定义务,诚信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企业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把产品质量和材料进货关,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全过程管理,做到商品和服务质量符合标准,保证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可靠、安全。

  四、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企业要真实、客观披露商品和服务信息,坚决杜绝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消费信息、提供科学的咨询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文明消费。

  五、交易公平合同规范。企业要做到价格合理,明码实价,明折明扣。制定规范合同及约定,忠实履约、平等交易、正当获利、竞争有序。不以垄断或强势地位订立不平等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

  六、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承担“三包”等售后服务责任。完善服务方式,完备服务设施,建立商品和服务安全突发事故快速应急处理机制和有害商品召回机制,最大限度的为消费者提供满意、高效的服务,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七、妥善化解消费纠纷。企业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消费者协会建立消费纠纷协调机制和快速调解通道,建立并完善企业内的消费纠纷调解机构,提倡消费纠纷和解为先,及时、公正化解消费纠纷。认真听取消费者意见,接受消费者合理建议。

  八、积极开展消费教育。企业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消费者协会在行业、企业内部开办消费课堂,建立消费教育基地,帮助消费者获取消费知识,提高消费技能,引导科学、理性消费。

  九、倡导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积极宣传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政策,生产或提供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企业生产和使用产品要符合环境保护原则,获取利益要以保护社会和自然环境为前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费,服务民生。

  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及广大消费者监督,将消费者对商品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行业、企业的重要标准,促进行业、企业建设良性发展。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真诚的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消费维权

  消费需谨慎,必须保证质量、价格合理,不能造假欺骗大众。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带来的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一个男孩马上过生日,妈妈答应送他想要的东西。男孩冥思苦想:到底要玩具?还是吃的呢?最终他决定让妈妈给他买新出的adidas名牌球鞋。妈妈答应了,去adidas专卖店逛了一圈。妈妈看看价格都十分昂贵,于是打算在网上买。妈妈非常高兴,在实体店卖799元的球鞋,网上不知名的小店居然只卖99元。妈妈认为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将球鞋买下。

  球鞋终于到了,穿上名牌球鞋的男孩兴高采烈的在学校里向大家展示他的新球鞋。在体育课上比赛跑步的时候,男孩的鞋底掉了下来。里面不知名的填充物也随之掉下。同学们纷纷走来,看着里面掉下来的各种填充物:泡沫板,甚至碎纸都拿进填充。男孩惊呆了,网上可是说用的是纯天然羊毛填充的啊!此时,有个同学走上来看了看男孩的球鞋。咦?不是adidas吗?这双鞋上怎么写着adibas呢?原来是冒牌货啊。同学们开始嘲笑男孩。男孩回家责问妈妈,妈妈询问网店老板,老板默不作声。最后妈妈通过法律保障,夺回了自己的消费权利。

  在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耐克的一款HYPERDUNK08FTB气垫鞋并没有气垫,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作为经营者,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测,不得隐瞒实情,不得作虚假承诺,否则就构成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一旦发生争议或造成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赔偿。

  消费者们请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买东西不要贪便宜,更要讲究质量。最好到专卖店去买,或者去专门的网上旗舰店,不要为了贪便宜去不知名的小店。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消费的规矩。

消费者权益

  315未到,宣传先行。不管真心也好,凑热闹也罢,大小媒体纷纷出动,大小领导也选在这个日子登场,每每看到宣传文字总能给人热血沸腾,每每听到官员振掷有声的发言总会热泪盈眶,但315一过,一切又成常态。在某种程度上,315到成了商家促销产品的节日,打着但消费者权益的旗帜卖起了产品。虽然作为媒介的老大哥,央视一年揪一两个反面典型曝光,只不过这招只能起到“敲山震虎”之效,无法改变消费难维权之实。

  产销量的急剧上升,除了带来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外,服务质量在近一年也被诟病甚多。在中国汽车市场急剧膨胀的同时,隐藏着却是短时间无法预知的隐患,要从汽车大国走向强国,除了企业领导的雄心目标外,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投诉。也只有通过制度形式,让消费者和厂家之间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相默契的准则和标准,让消费者不必再挖空心思通过这个“秀”那个“秀”吸引人的注意。中国的消费环境才真正的走向理性。

  如果缺少制度的制约,缺少政府的支撑,消费者权益或者长期以来都只能是一句的空想的名词。315或许成为商家、政府、媒体的秀场,自娱自乐,独缺消费者。

共同维护消费者们的权益

  “消费者”是一个很普遍的名词,但“消费者维权”可不同,它示意着消费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消费者为什么要维权呢

  第一方面:它有时会侵害到自己的利益。因为购买一些伪劣的产品,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甚至是心理上的创伤。例如,我姐姐的朋友非常的爱美,但她又买不起高额的化妆品,于是便去选择了地摊上廉价的面膜和护肤油。平静的过了三天,第三天,她的脸上瘙痒,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过敏性皮肤炎。

  第二方面:它有是会损害别人的著作权。我们在地摊上会经常看到一些碟片,书籍,或一些衣物,许多人打着“过季清仓”或“最新推出”的幌子,把一些伪质或没有注册过LSBN(LSSN)号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质量都不能保证。一些人将这些产品卖给一些信以为真的人。这不但会侵犯别人的著作权,可还是犯法的。

  你可别以为这些只是片面之辞,这样的时间确实发生过。2008年,张女士逛街时被拉到了一家叫“皮肤修复”的店,因为打折,张女士心动了。经过检察,推销员向张女士推销一个没有名字的护肤品。说是国际明牌,并且要连做三天。张女士看只有一小瓶应该不贵。三天后,张女士傻了眼——1127元。张女士无耐付了款,这还不算,次日,张女士发现皮肤瘙痒,一看,皮肤像发了炎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贪图便宜和便利。定会和张女士一样,不但身体和心理上将会受到巨大的伤害,还会将名牌或某人的利益所侵犯。我们一定要严力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人,如果你发现或受到了他的骗局,就去消费者维权局。

维护消费者权益

  又快到了每年的3月15日了,3.15我们都知道是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下面方向标给大家带来的是315相关的一篇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但是公众惊讶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必须经常谨慎地去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或服务,否则他们会落入制假人所设的陷阱。

  毫无疑问,假冒伪劣产品极其有害。首先,它们危害人民的健康,引发了许多伤害事故。例如,伪劣药品不仅使病人恶化,而且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更糟的是,导致病人的死亡。其次,假冒伪劣产品通常廉价出售。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有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许多高质量产品的销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说,假冒伪劣产品是我们健康经济中的一颗“毒瘤”,对此必须尽快清除。

  依我看,必须采取若干措施来与假冒伪劣产品斗争。一方面,制假者必须依法严惩。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日益复杂化消费者常会遇到欺诈行为。虽然有法律保护消费者,但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执法者来处理市场的全部流弊。所以,消费者应该学会辨别真假。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一善正能量励志语录

中国十大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