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粮食,是我们每一个人天天接触到的东西,如米饭、包子、面包、油条等,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东西,人吃了就会有力气;是维持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几天不吃就会饿死。然而,现在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人口数量却越来越多,我们必须珍惜粮食。想想我以前,哎!真惭愧。

  那是一天的早上,妈妈在万利隆给我买了一袋“胡萝卜营养棒”面包。那袋面包一共有六个,每一个面包都烤的金黄,上面零星地撒了一些胡萝卜小丁,好像镶嵌了一颗颗红宝石,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马上拿出一个面包,仔细地看了看,这种面包最大的特点是面包中间有奶油。我因为没见过,所以吃得很快,一直吃到吃不下为止,那袋面包也只剩下三个了。我把它们重新扎好放进书包里,等到饿了再吃。

  那袋面包就在我的书包里睡大觉,直到中午放学才被我拿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拿出一个面包,塞进嘴里,一股油腻腻的奶油味突然充满了我的嘴巴,我觉得十分恶心,赶忙吐在了垃圾桶里,心想:“这面包在早上是那么好吃,可是到了中午却十分难吃。难道是我吃腻了吗?”我只好把那一袋面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他们尝了也说不好吃,我只好把那袋面包丢了。

  偶然的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组反映非洲饥民的照片,心中不由一酸:“他们真可怜,要是我那天的面包能给他们吃,就不会饿死一些人了。”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有浪费粮食。

  珍惜粮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让我们一起从身边做起,不浪费这宝贵的粮食。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演讲稿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

  还记得那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诗吗?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谈节约粮食是早该丢弃的陈词滥调。如果留心一下生活的四周就会发现一一粮食浪费几乎无处不在。

  在漠视餐桌上的粮食时,人们不曾想到,粮食危机正潜伏而来。中国的现实是人多地少,虽然,袁隆平的高产量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饥饿问题;但粮食短缺,对于十三亿多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不是一个遥远的记忆,现实的境遇似乎远没有如此乐观,一些粮食专家的分析结果更像是一种警告: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中国在3年后可能发生严重粮食短缺。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再过二三十年,中国的粮食供应将严重地倚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又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所以危机在所难免。到那时,你手中的钱能填饱肚子吗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节约是一种光荣,浪费是一种可耻”这一口号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在内外国留学生节俭意识都比咱们本国的学生要强。每次这些外国留学生,吃完饭交餐具时,我发现他们都把饭莱,吃得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剩下过,而咱们本国的大学生好像每天不倒掉点儿饭菜就没面子似的,看着他们糟蹋粮食,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这样做分明是不尊重劳动者。”是啊!这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如今,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是全体国民的共识,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现在、从自己开始吧!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们都曾学过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了起来,餐桌上的菜肴多了起来,人人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就会忘记以前人们劳作的辛苦。渐渐的,铺张浪费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在酒足饭饱之后,餐桌上总是会剩下不少的食物。不妨去深思一下,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这样富足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

  在现代,世界上仍然有多到数不过来的人们在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我们比起他们来说,难道不是幸福的吗?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现在却将食物丢之弃之。让我们来想一下:每当中午,食堂中挤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其中,不乏有的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拿去倒掉。为什么?因为饭菜不合他的胃口。只是因为这样,每天中午的剩菜堆中就会堆积出数不清的饭菜。同学们,当你将它们倒掉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仍然处于饥寒交迫中的人们,他们连饱餐一顿都只是奢侈,而我们却在这里大肆的浪费,这难道不是可耻的吗

  每年的10曰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他的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同学们,试想一下,当我们提高了对食物的重视程度,还会去铺张浪费吗?一个人的浪费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当全校,全市,全省,乃至于全国的人民都开始了铺张浪费,还会只是微不足道的吗?反过来想,当一个人开始了节约,或许没什么,但是当全国上下的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开启了节约的新时代,还会是不起眼的吗?有一个词语叫做:积水成渊。我们不妨将他改编一下,积粮成山,怎么样?一点点的积累,到最后回馈给你的,会是巨大的成就。不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叶菜开始,以微薄的贡献,来搏击令全世界人民不再受饥寒交迫的新时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此,我呼吁各位: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努力,只为了那不再有饥寒的明天。

节约粮食的日记: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珍惜粮食的作文:低碳从我做起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xx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xx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作文

  秋天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悄悄的来了。给大地穿上了一身金黄的衣服,天气也变得秋高气爽。

  树上的树叶都已经变黄落下,小草也渐渐枯黄静静等待下一个开放的时刻。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们都忙着收获庄稼,走进田野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生机蓬勃,细看这些玉米它们就像一个个挺拔的勇士,坚守着岗位,多么英勇啊。把它们的衣服剥掉,露出里面金灿灿的玉米粒,这是他们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

  今天奶奶带我回老家收玉米,让我亲身感受劳动的快乐,到了老家我每亲手剥一个金灿灿的小玉米,就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快乐,辛苦是好不容易才中出这么多玉米,高兴是辛苦总算是没白费,有个好收获了。我想农民伯伯看到这么多金灿灿的玉米心里一定很开心,肯定觉得辛苦是值得。

  但我毕竟是第一次收玉米,可没有农民伯伯那份干劲和激情,一小会儿就气喘吁吁了。还好有奶奶他们帮忙,费了半天功夫总算完工了。奶奶说还要把这些玉米抬到院子里铺开晾晒,哎呦真费劲,总算铺开了。远远望去真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这些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可爱动人,好漂亮啊!

  今天这次平凡的劳动让我知道了收获的快乐和艰辛,还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我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不浪费。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作文

  我们从小就背诵的古诗《悯农》里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我就被大人们教导粮食来之不易,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苦的干活流汗,菜生产出我们一天也离不开的粮食。所以,我们要珍惜和节约粮食。

  长大了,我通过电视、电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许多没有充足粮食供应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非洲饥饿中的人们,尤其是瘦得皮包骨头的儿童,几百万的人民死于饥饿,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饥饿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在我们的国家,一些贫穷的山区,人们也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落后的生产技术、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一年年缺衣少食,他们多希望每天能吃饱饭啊!

  跟贫穷地方的人相比,我过的日子可以说幸福多了。每天奶奶妈妈都给我准备可口的饭菜水果,柜子里还准备了很多的点心零食,让我嘴馋的时候解馋,让我养成了边看书边吃零食的坏毛病。可是,有些时候我还挑食,茄子不爱吃,洋葱也不爱吃,有时候吃饭还会剩下一口就不吃了,还经常会把米粒洒在桌子上。是我太没有珍惜、节约粮食的意识了。我以后会努力改掉挑食的毛病,尊重大人的劳动。

  多希望世界上的人们都不用忍受饥饿,多希望食物都能充分利用,不被浪费,保障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我决心做到: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堪忧:

  一方面,当今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并且还在以每年约8300万的速度递增,虽然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总量增长不大,使得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粮食价格也日益上涨,粮食危机日益显现,饥饿和贫困也呈蔓延之势。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仍然有约十亿人口处于饥饿当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全世界每年有约九百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说每天有两万四千人左右。贫困、饥饿加剧了地区动荡和社会的不稳定,而社会的不稳定又进一步加深了粮食危机、饥饿和贫困。

  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却屡见不鲜,就以我们身边为例,食堂的餐桌上米饭、菜肴随处可见,甚至在食堂的地面上都能看到洒落的米粒,每天的所谓残羹剩饭往往可以放满好几个大桶.如此珍贵的粮食就这样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浪费着,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惭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个人对待生活、对待未来的态度。让我们行动起来,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爱惜粮食 爱护粮食从我做起

  一天,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的吃饭,不小心把许多白花花的大米饭掉在了餐桌上,我仍然置之不理,继续吃着饭。姥爷看见了,一声不响的把一粒粒大米饭捡起来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我看见了非常吃惊:“姥爷,掉桌上了的米饭为什么还要吃啊?”姥爷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翰仔,姥爷是苦日子过来的人,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就非常幸运了。姥爷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饱饱的吃一顿。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伯伯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吟出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妈妈听了姥爷的话,接着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八亿多的人在挨饿,每年还有两千万的人被饿死。”听了姥爷和妈妈的话,我很羞愧,这样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怎么对得起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和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古人云,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我决心从我做起,爱惜粮食,保护粮食。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笔下的名诗,诗中道出了粮食有多么来之不易,可我们有谁真正领悟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又有谁真正爱惜粮食呢?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吧!

  在当今社会里,很多人毫不爱惜粮食,甚至视浪费粮食为“时尚”与“富裕”的代名词,吃饭时,吃几口就倒掉,老一辈出来劝阻,总会强词夺理地反驳;用自助餐时,拿上一大堆,最后又吃不完,既浪费又显得没素质;进饭店,一点就是一大桌昂贵的菜肴,结果大部分没吃完,自以为这是时尚,是摆阔,实际上却是跟风与浪费……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上演,可你有没有想过,这部名叫《浪费》的“戏”,谁是“导演”,谁是“演员”?没错,就是我们自己!那些“道具”就是粮食,那些“幕后的工作人员”就是任劳任怨的农民伯伯们!

  亲爱的同学,当你吃饭时,有没有想过这些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与辛劳换来的。是谁,在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地插下一棵又一棵秧苗;是谁,耐心细致地呵护着禾苗,施肥,洒农药,不厌其烦地清除杂草;是谁,在倾盆大雨之时,仍念念不忘田里的禾苗;是谁,看着黄澄澄稻子乐呵呵的,好似忘记了自己几个月的辛劳……这就是农民伯伯。可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是什么?是我们无止境的浪费。据有关当局统计,全国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一年吃的!对此,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又做得如何。想一想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画面,那么辛苦,你还会浪费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爱惜粮食呢?我觉得爱惜粮食就是每次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有剩余,不偏食,不挑食,吃到七分饱,这样,既不浪费粮食,也能保持身体健康。去饭店,要点适量的菜,不要摆阔,乱点一通,如果有剩余时,一定要打包留着下一餐用。吃自助餐时,每次拿适量的食物,多跑几次没关系,至少做到了不浪费、有素质,这不是更可贵吗?要经得起零食的诱惑,不要乱买,买了的零食一定要吃完。不要与他人做物质上的攀比,那看似是富有的显摆,实际上仍是浪费。我们要视节约为荣,视浪费为耻,看到浪费现象时,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及时阻止,竭尽所能,杜绝浪费。当自己出现浪费现象别人指出时,一定要虚心接受并改正,不要好心当做驴肝肺。我们还要做好宣传员,向人们宣传浪费粮食的后果,让更多人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让同学、朋友、亲人、邻居们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做一名好公民……。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真正养成了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长此以往,你也会铸就勤俭节约的可贵品质,这也是日后成功立业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从此刻开始就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论文

爱粮节粮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