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偌大的庭院里,只有我一人,环顾四周,想要寻找,寻找。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房内别无长物,室外万木萧条。剩我一人独自徘徊,凄惨至极。深秋了,时而寒冷,时而温暖,却是最难养息了。忧愁再次涌上心头,喝下几杯淡酒,却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我正在伤心之时,仰望天空,忽而大雁南飞而过,我却发现,它正是以前替我和他传递书信的那一只。

  满地菊花开的正艳。只是我却十分憔悴,而如今又有谁与我摘菊呢?我整天守在窗边,发呆不已,想想自己一人该怎样熬到天黑?到黄昏时,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哎,这种情景,又怎能用一个“愁”字就可叙述的清呢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无意中,来到我们曾常去的花园,满园的菊花黯然失色,散落一地的花瓣倘若一地的破碎,又如我寻你的心,渐渐灰暗生冷。倚着窗栏,又到了晚上,街上霓虹闪烁,花红酒绿,人来人往,人们没心没肺庸庸碌碌地活着。月亮越发凄凉,地光的强烈夺去了她的光辉,淡淡的光晕和浅浅的光亮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残破的躯壳,一副空虚的躯干。

  如此愉悦的生活,你怎么忍心让我一人留下

  每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闭上眼,梦里,眼前到处都是你的身影,迷迷蒙蒙地在我的记忆里来回撞击。那件白衬衫,纤维中仅存的水分被阳光一一吸走,只剩下缕缕阳光在纤维中粗重地喘气。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身影在我的心间回荡,然后在梦里遗留一个微笑的弧度。

  天空撒下网状的丝雨,我抬头仰望苍穹中你金色的轮廓,慢慢,慢慢,湮没在云后。落在脸上的水珠,是雨还是泪?我缓缓试去脸上无名的液体,继续在等待中期盼你的归来。也许我真的不能不去想你。你那纤长的手指,凌乱的发丝……还有在我耳边呢喃的话语。

  离开你,我的生活何时才能摆脱孤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之意境和诗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幻灯片1)

  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幻灯片4)。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四、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幻灯片5)

  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幻灯片6)

  (二)赏意象品愁情(幻灯片7)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幻灯片8)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幻灯片9)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渲染愁情(幻灯片10)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幻灯片11)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幻灯片12)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幻灯片13)

  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幻灯片14)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幻灯片15)

  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幻灯片16)

  黄花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长空雁叫霜晨月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幻灯片17)

  淡酒秋风

  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三)为何生愁(幻灯片18)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幻灯片19)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幻灯片20)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七、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幻灯片21)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八、结束语(幻灯片22)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慢的意境

  许多人都讨厌慢,总希望速度快一些,时间快一些,节奏快一些。在这个追求更快的时代,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同的意境。

  当一切都慢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曾注意到的事情、美景。是啊,我们过的太快了,以至于没有停下脚步去欣赏去品味过什么。冬去春来,你是否注意到大树什么时候发芽长叶?公园的海棠花开了,你是否仔细闻过阵阵花香?静谧的夜晚,你是否注意到满天闪烁的星星

  当一切都满下来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跟着放满了节奏。对于生活,我们又多了一份淡定从容。现在的我们真的太过急躁。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经常会不知所措;遇到紧急的事情第一反应是着急。放慢心态,就不会茫然,就不会来不及思考,从慢中思考人生的真谛。

  慢是可以理解为一种心境,慢是一种态度,更深入的来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意境。我们已经被快蒙蔽了双眼,一味的追求快,忘记思考什么是人生。我们需要慢,需要慢来调剂我们的生活。快只会徒增我们的压力与焦虑。让我们慢下来,体会慢的意境,发生生活中的美。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时光作墨,尘世为绢,千年到底成书。

  多少繁华,而今说起如初

  遥怀汉关秦月,更六朝、烟雨沉浮。

  都道是,慕唐风宋采,百代遗珠。

  阅过江山几度,逝春秋一叹,至此萧疏。

  物改时非,残垣断壁皆无。

  重头再看天下,算兴亡、成败赢输。

  还记得,最风流、难足画图。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楼阁宅中欲醉,却不料,风急呼啸。

  水泛涟,忆旧时,相伴相识泪殇。

  满地哀思堆积,人憔悴,心感有恨绵绵。

  守窗望外,红尘谁与我牵!

  屋外花兼细雨,夜阑珊,唯愿长眠。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小倾第一次写词,望大家支持。

  脑袋里东拼西凑才凑出这点,望大家见谅!

  在此声明一下下,这次的仿写借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几句原词,

  高级、特聘不要说小倾抄袭哦~~

  妈妈虽然给小倾指导了一下下,但小倾仍然感觉写得不好,望大家多多给小倾雅正!

漫,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题记

  我独见,那幽帘,香残剪秋,恨不知所起。

  记也不是,忘也不是,笑也不是,泪也不是,问天,天不语。

  故园不再,伊人不再,华笺不再,旧梦不再,但问,深情何在

  “繁华落,是非空,这离愁,似一首忧伤的琵琶曲,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寻寻觅觅,寻一位故人,我还记着,记着他的脸,确认过眼神,他是对的人。觅几许苍怨,我还记着,他的音容笑颜。画笔凌乱,总是脑海中一次次浮现,手中执笔却画不出相识的那眼。一眼忘川,情慕彼岸,是你,我憔悴了容颜。

  凄凄惨惨戚戚。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叶永不相见。旧城脚下,老槐树遮蔽了天,像记忆般蔓延。红尘似海,前尘隔梦,半梦半醒间,流光依然。我还依稀听见,马蹄声渐行渐远,只留下黄沙漫天。穷尽心间爱,缘分却犹如夏花般媲美不了一眼万年的悠远。

  花前。月下。一坛饮恨。双目氤氲着雾气,连星星都模糊了眼睛。一步一步,走不出,是你圈下的牢;一眼一眼,看不穿是你我前世的恩怨。我举杯,对月吟,风吹,鬓纷飞。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你的话在耳边碎落,海誓山盟转眼便烟云成空,要我如何淡然。

  爱像断线纸鸢,怨逃不出蓝天,只怪情深缘浅。一人飘摇的孤单,没有人为我分担,谁又能懂我的怨言。手捧落花,断不了牵挂,心里全是你的话,房里全是你的画,园里全是你的花。轮回几载,才换回一世姻缘,许是为了完成一个夙愿,便弃了那些流年。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的纪念,全都遗失在那天。

  轻抚瑶琴,朱弦断。生生漫,日堪年。

  凉亭初见,若能解甲归田,可别忘了,声声慢。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西风惨淡,再无力卷起半烛香帘,一任忧郁的鹅黄爬满秋的画布。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它独坐窗前,两三杯酒。长风一阵阵斜过,撩起她青色的纱衣——和她寂静的情愫。大雁飞过深浩的天际,影落碧水,她的泪一阵阵滑落,思绪渺过万里层云:旧时也是此时相识吧!那地上到处零落的菊花,这正值菊花当令之时,盛开的花一团团,一簇簇,铺满了庭院,可惜零落的花,憔悴,枯损,到了今天谁能与我共赏,共摘这花啊!看到这些憔悴的花,想到自己,真是愁上加愁啊。喝着小酒,更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这真是比“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深远多了。日长难熬,度日如年,青衣女子孤孤单单的靠着一扇窗,如此无味,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呢?窗外,那梧桐叶落,细雨霏霏,微风拂动,细雨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轻轻地洒在地面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微风缭乱她的青丝,吹起了她的纱裙,愿细雨和风,将我的一杯愁绪带向远方,这情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能表尽我的心意呢

  这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易安词,婉约豪放兼备,观其一生,亦如其词。

  满庭芳

  秋千与蝴蝶,所有的灵气与天真无邪,豆蔻年华。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又急忙转身间,金钗斜斜溜下,抬手慵整衣饰,眼光掠过处,是客人的长衫。欲语还休。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明眸皓齿的少女素手执笔,两颊带着恬淡的笑容,而此时的窗外,阳光明丽,沉浸在美好时光里的花草极是葱郁,垂柳袅袅娜娜。

  外美如花,内秀如竹,此时,你已饱览了父亲所有的藏书,诗名在外,李家有女初长成。

  醉花阴

  对镜照朱颜,细细勾勒一弯蛾眉如新月。应是惊鸿照影,佳人含笑,点最后一抹唇上胭脂,镜上雕花,镜里人如画。

  盖上喜帕,红绸满天,喜乐的锣鼓喧嚣,吹吹打打似从远古而来,渲染了娇羞花容。

  翩翩少年郎,心灵相通,志趣相投,关怀备至。这是封建社会难得的幸福。

  悠长的巷道卖花声声入耳,买得一枝春欲放,花面相映,满怀馨香,顽皮地,徒教郎比比看。醉是花下客,行如燕双飞。猜书与泼茶,琴瑟和谐。泛舟藕花深处,惊起而振翅的,是天光下浓浓的情与笑,可以入画,可以下酒。

  夙世成的姻缘,描绘一个世界,只为你。

  长相思

  依楼望月,霜华满天,夜凉如水。

  轻轻一声长叹,眉间心上,皆是一段愁。离别惹来闺怨闲愁,空相对,一院西风黄花瘦,几杯淡酒过后,便有些醉了,衣袖拂翻了一只酒盅,挥毫泼墨,暂将相思付新诗。

  山盟在,锦书托,而转瞬,又是生离死别。

  这世上,能带走人的不是路,离去时谁也留不住,多少沧桑红尘欢笑如彩云易散,逝去了痕,不复再现,徒留心伤枉自嗟。

  不能不感叹,命运多舛,不肯给你一个诺言,定要让你品尝人生百味。也甜过,也苦过,也幸福,也漂泊,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夕阳下,一个国家正在迅速凋零。

  浪淘沙

  江山苦相逼,换了天地。

  向南,向着那滔滔江水走去。大江淘尽了前尘往事,千堆白雪却留下不变的。思项羽,忆精魂,胸有块垒, 气贯长虹。若为男儿,你定已驰骋沙场,戎装向敌,可惜,你却只能把满腔豪情化为满纸低吟,四处流浪着。

  当你的脚步停在金华时,你来到了八咏楼。沉重地,一步一步,踏着落满尘埃的木楼梯,登楼凝望。此时,你半生收集的文物,《金石录》手稿,都已散失诸多,而眼前,大江将你的视线引向极处,水天相接,灰蒙蒙一片,就像这半壁江山残垣,忧伤地,化为眉宇间抚不平的愁。

  气压江城四十州,也如那打马一赋,尽显凛然大义。

  然而,再也回不到最初。

  伤寻觅

  落叶,秋风,细雨,梧桐,铺天盖地的都是孤寂的模样。

  时间调好了画笔,选好了场景,只在等待伤心失意的人。

  原来从一开始就错了——学富五车的才情,对爱情的追求,报国的壮志,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这一切,都不属于一个封建时代的女人。

  你太明亮,所以让碌碌庸人暗淡失色;你太炽热,所以会将平凡众生灼伤。你是天才,站在一个制高点俯视苍生,所以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有巨大的悲伤与痛苦,源于你本身便是一个矛盾体,身在这个男尊女卑社会的底层,心却在统治者的上方,看着这个一天天没落下去的民族,看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自己一生都在追求却最终失落破灭的梦想。

  你在寻找什么呢?生活的艺术家。当你饱受磨难时,你需要的不是同情,是理解。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寂寞,也许,文化本身就是寂寞的。

声声慢意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北宋已灭亡,自己南渡,过着逃亡的生活,而丈夫的去世更是雪上加霜。

  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来看,作者不但使之产生了韵律美感,而且深深的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凄凉和失夫之痛的浓厚情感,且深深的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寻寻觅觅的一生,留下冷冷清清,不由感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深秋的季节里,天气一冷一热,又怎能好好的休养生息呢?配上天气,不禁心中一阵苦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了借酒浇愁,可心中的愁又岂是如此容易压下去了呢,就连酒不觉也变的淡了。而又怎么会挡的住那向风一般的愁,作者的心情十分的低落,心中十分愁闷。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孤独的大雁从头上飞过,正是伤心的时候,却发现是旧相识,那物是人非,雁在人亡的悲凉之感不由而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的菊花片堆积在一起,人和花一样都变憔悴,变的老矣。到现在,已无人来怜惜,赏惜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利用梧桐树悲凉的意境,浑然天成,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凄凉之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将愁苦之情以感叹句中,情感被挥洒得淋漓尽致。作者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的绝望,冷到心口的感觉。

  全诗的基调是十分凄凉的,语言虽平实,在平实的语句中却能透露出自己痛苦的心境。词中,语言深含意境,不得不令人为之感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诈骗中坚定自己不知情

琵琶行古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