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20年新版幼儿园观察笔记优秀范文

  观察时间:20xx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只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后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但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用心鼓励”策略

  运用群众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己的动作,为群众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只要老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

  我们期盼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

  今天的体育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带幼儿模仿奥运会上的运动项目,对模仿比较好的幼儿,进行了模拟颁奖活动。义淳小朋友模仿的是游泳项目,虽然模仿得很好但动作不够协调,我把“金牌”挂在了动作比较协调的薄姝宇脖子上,没想到义淳回到座位上哭了起来。义淳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平时做事都比较认真有条理,这次因动作不够协调没有得到“金牌”而哭了起来。我赶紧走过去对她说:“不要哭,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次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以后多练习等下一次比赛,你肯定拿到‘金牌’”。听了我的话,义淳停止了哭泣。过了几天,义淳的妈妈见了我说:“孩子这几天,天天在家里练习游泳姿势,还缠着他爸爸带他到游泳池里去游泳,我们没办法只好每天晚上趴在床上纠正她的动作,义淳现在到了入迷的阶段。”听了义淳妈妈的话,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没想到“一块金牌”会给孩子这么大的影响,为了圆义淳的“金牌”梦,我班又开展了一次模拟运动会,这次义淳表现特棒,不但动作好,而且还把动作教给同伴,小朋友们为她喝彩,我也把“金牌”挂在了她的脖子上。

  孩子的兴趣都是靠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提高,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只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表现,从中可以找到孩子的兴趣,只要正确的去引导和培养,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成就和快乐。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绪,就待老师发号施令了。为增加孩子们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我会定期在区角添加一些活动材料,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向孩子介绍新材料。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基本上每次区域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分配好区域内容,时间久了会让活动很死板,显得局限性。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会不会乱成一团,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指定性,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当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开始了,孩子纷纷选择区域、材料、同伴游戏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小朋友来问我:“老师,___玩具可以玩吗?”“可以,区域里的材料都可以玩,但是要保护好这些玩具,玩完了要整理好。”胡梓莹、刘欣悦、几个人在位子上认真的玩编织,这是新加入的玩具,孩子玩得还不怎么熟练,于是我稍稍进行指导。之后我再去观察发现她们根据范例及我的指导已经编织的很完美了。孩子的仿编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郭虹伶、李薇薇、李翀宇几个在阅读角安静的玩着办家家,他们扮演着爸爸妈妈和宝宝,在讲故事给布娃娃听。看着她们的一举一动,我是既佩服又好笑。她们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学着大人的行为举止,学的有模有样的,真乃是一位位的小大人啊!可见她们平时关注大人的行为举止,大班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欲望。有的孩子这个玩了会整理好又换了地方,有的孩子邀请其他的孩子进入自己的区域游戏,有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游戏。

  观察反思:

  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气,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在我的关注指导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观察记录表

  幼儿

  班级中一班姓名苏昱伟时间9月23日

  活动

  区角游戏填表人廖艳英备注

  内容

  本学期下午的第一次特色区角游戏,大家极不可待地选择了各自喜欢的游

  戏。李思娴来到书吧,看到同伴们忙碌,不知道干什么,终于翻开了本周

  的阅读内容《熊爷爷的辣椒节》,眼见着她翻翻这页、翻翻那页,毫无目

  的性,我走上前去:“我也想听听这个故事,李思娴给我讲讲,好

  观吗?”“好的”,李思娴轻轻地答应着,开始从第一页翻起。

  察

  记

  录

  小蕴喜欢看书,但有意注意欠缺了些,过了一个寒假,小蕴又开始没有目

  观

  的的不按顺序、随便翻页。假期中,小蕴在家由爷爷奶奶照料,以吃饱穿

  察

  暖为主,在帮助孩子社交和养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方面会欠考虑了些,所以

  分

  析

  阅读习惯又开始松懈,用蒙氏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

  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而这里少的就是“严格监督”。

  1.家园联系父母抽空多陪孩子,由妈妈带着“读”书——妈妈抱着她一起教

  翻看图书,同时讲述书中的故事,使孩子在听的同时,领悟读书的乐趣,

  育

  过

  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程及2.有意识引导孩子“咱们去书里找答案”,“看看书里怎么说”。让孩

  效子产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果

  3.提供孩子感兴趣的图书。

  金榜VIP已享免费阅读及下载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

  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的更换,本周所设置的区域有——小医院、探索区、建构区、图书角、数学区、健康区。在每个区域中也相应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类的玻璃纸,小电筒,电线等,还有各类书籍,在绘本分享区中有各种材质精美的绘本故事。每个区域的设置我们班内老师都进行了周到的考虑。

  和往常一样,幼儿在自主地进行着区域活动,我观察着各个区域中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从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对于自己进入的区域都是自由选择,但缺少对区域的认识性,存在着几个区域乱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各区域的活动情况显地比较乱,没有规则性,另一方面区域的材料也会随幼儿的到处更换而变换到另外的几个不同区域中。在活动进行中,我也给予了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及时的指导,希望在对本次活动的反思中吸取不足之处,在下次的活动中一定会考虑地更加周到,让区域活动更加地完善。

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

  中班上学期,幼儿园决定让我班试点实验班,主要在区域活动开展上进行试验,开创出一种非正规活动的进行模式。因为是实验班,所以幼儿园的决策层和实验班的所有老师一起共同策划和布置了班级的区域布局。我们中班的场地因为是改造的,所以本身有点挤。但因为区域的需要,又放置了六张正方形的小桌子。刚放进来的时候,老实说,我觉得很挤。因为习惯了传统的集体教学,觉得好像没有一块大大的空场地作为集体教学的位置,好像不知道小朋友要怎么坐。一直都在这种感觉中。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场地就是这样的,就必须得要面对现实,要根据新场地来安排活动。

  现在我们的集体活动基本上在前面部分的场地上。后面的桌子,我们渐渐地发现它的好处了。因为小朋友经常会有程度不同的,学习的进度不同,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那些先完成的人和后完成的人一般都是我们老师比较难管理的部分,完成快了没事干,完成慢了,又管不着。但是现在我发现麻烦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因为,每次先完成的,我就打发他们去参与区域活动,因为有平常玩区域的经验,他们一般也能自主地开展起来,有些孩子还能坐一些自主的事情,比如上次他们玩过什么了,兴趣还有,这次就又去玩了。而且,他们在后面玩区域尽然一点也不影响前面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让我可以专心辅导好剩下来的孩子的学习。

  有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我又打发那几个所剩无几的孩子到后面去继续完成。我自己对大部分的孩子继续下一个活动。有些孩子比较做事比较细心,作品做得很仔细,但是花的时间很多,有时候,老师也不忍心打断他,但是因为场地和环境的关系,会忍痛打断。但现在因为有了这个条件,我就可以允许他做完。比如今天做手工“花仙子”,有几个孩子做得慢一些,我就可以不打断他,让他安心在后面做。只要不影响吃饭就行,对他来说,能坚持做完手中的一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种完整过程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昨天的骨干教师展示课中,中班的一位孩子专心做伞到最后,老师也没打断他,我觉得就很好。

  区域小桌子,一个我原先并不怎么认可的设施,现在慢慢地越来越发现它的好处了。也许是我的做法,随着环境的改造在改变,但是真正的,其实我知道,是我的教育观念在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他是一种进步。因为,我觉得我的新做法让我的教育过程变得轻松起来。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格式

  观察时间;

  12月17日

  观察对象:

  李越徐步

  观察场景:

  娃娃家

  观察情景:

  下午,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游戏,徐步进入娃娃家拿起电话给妈妈打起电话,这时李越看见了上去就枪,嘴里还说: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徐步不让,两个孩子马上要枪起来‘把那些小朋友玩具要一起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脑后,我马上走过去说:李越玩具是徐步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李越虽然不抢,但扔不甘心的看着徐步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另一部电话大声说;“铃...李越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李越高兴的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刚才抢了徐步的电话、”听了他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常为满足自己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指导,是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

中班区域观察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走进秘密区,东东对陈可颖说:“我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可颖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可颖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可颖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可颖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2

  观察地点:建构区

  实地记录:

  陈宁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思维很活跃。今天,又到进区域自由游戏的时间了。今天,陈宁正在搭建积木。别的小朋友也想和他玩,他不愿意。人家一拿积木,他马上动手打人,嘟着嘴巴,很生气的样子。

  评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的玩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没有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经验。在幼儿园都是大家一起玩,当同伴提出要求一起玩的时候,他就非常不愿意。人家一碰他的玩具,他就会认为这些玩具都是我的,你不能动。结果就动手打人了,还非常的生气。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3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冯嘉灏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我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摇摇头,并不说话。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冯嘉灏之所以不懂得怎么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是自己家乡的话。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所以,很不适应,对自己又没信心,不懂得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交流。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起去玩。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4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子小的小男孩。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

  只见,冯嘉灏小朋友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我就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看看我,摇摇头,我知道他是胆子有点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于是我说:“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由于冯嘉灏的父母对他的关注很少,平时就是奶奶带他。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敢上去和他们一起玩。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5

  观察地点:美术区

  实地记录:

  走进美术区,开始画画。却陈志信不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样安静地在一处画画,反而和几个男孩子一起相互追逐,直到户外活动结束。

  评析:

  陈志信有时很文静,不够大胆。有时很活泼,户外活动时,他跑的最快,说话声音也很大,老师没有去制止,目的是让他能够更加自信,勇敢一些。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6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

  个秘密”社会领域的活动。教师出示传话筒,告诉幼儿这是神奇的传话筒,说的话只传到好朋友的耳朵里,老师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成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成成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成成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成成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7

  观察地点:表演区

  实地记录:

  在小剧场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愿意上台表演,可是Andy有点害羞,尤其看到爸爸妈妈来,他就更抗拒在大人面前表演。评析:

  黄以心是个很腼腆的小孩,但是最近我们班组织的这个活动,他进步了不少,那天爷爷奶奶来接他,他就开始愿意在我们面前表演了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8

  观察地点:自然角

  实地记录:

  在我们自然角里来了一样东西。当我把它拿出来给小朋友看,然后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么?”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摇摇头,说:不知道。被我料到啦!呵呵~~~~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干的海带。干的海带小朋友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评析:

  幼儿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里去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9

  观察地点:编织区

  实地记录:

  编织区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梁慧楠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评析:

  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面对困难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己的作品快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0

  观察地点:益智区

  实地记录:陈灏霖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陈灏霖小朋友一个人站在旁边。我就问他:“陈灏霖: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说:“我不想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评价:由于陈灏霖的父母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和他们一起玩。只有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黄伟妍等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资料: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先,是黄伟妍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先,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不用怕摔交了”“能够啊,我们一齐去拿吧!”

  状况分析:

  平时透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的,就务必做得。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用心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好处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代替,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必须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心好处。教师真正就应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潜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潜力。我们就应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班幼儿日常生活观察记录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