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主题手工制作废物利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自己动手 变废为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用具以及日常用品瞬间就更新换代,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生活,生产垃圾,为了减少和科学地处理垃圾的污染。我们开创系列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的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发明创造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是使少年儿童从小就养成学科学 、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的主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即在生活、生产中,总想把使用的工具改一改、变一变,达到更加方便于人。善于收集生活、生产中的废旧物品,把生活、生产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动手加工,再创造、再利用或对环境的美化。

  “自己动手,变废为宝”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一年一个周期,参与实践活动的对象主要是3—6年级学生。

  每年下半年,利用综合劳技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理论培训,让学生掌握创新技法。然后根据其特长进行人员分组、分工:

  “金点子”组:本组主要是集中富于创新思维、有新观点、新想法、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能想法解法问题的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思路(部分“金点子”见附件2)。

  “金眼睛”组:本组主要是集中在平时生活之中,有一双慧眼的学生,组织他们能在人们报废的日常用品中发现有价值、可利用的东西。为学生在发明创造过程提供必要的材料保障。

  “金手指”组:本组主要是集中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能将“金点子”通过自己的一双手,利用“金手指”提供的素材进行实物化操作过程。

  每年上半年结合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契机,进行学年初期学生创新发明的“金点子”收集。精心组织科技小组成员对“金点子”的可能性、可行性进行考究。然后组织学生动手采集材料,并动手制作,形成成果。然后把成果在当地推广使用,并不断地改进,学期中结合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进行校级的展评,然后把优秀作品向上一级申报,学期结束时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并布置下一年任务。

  在新一轮课改中利用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在形成一套优秀校本教材。用科学地处理部分垃圾的良好效应,提高育人质量。

  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我校多年来,在历届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有一批扎根学校的且具备该素质的老师。特别是我校的刘凯老师近几年中,经他辅导的学生创作的科技作品曾送市一级展评。他们课余时间收集学生的“金点子”使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他长期任我校高年级科学课。利用科学课激励学生创新发明的潜能。

  我校开展“自己动手,变废为宝”科技实践活动是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生利用的创新实践活动,所以需要的材料随处可取,需要的设备极其简单。

  其参与研究的人员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开展的效果较好,全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此次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产生“灵感”,我们的老师主要在于收集学生“灵感”,进而辅导学生制作成品。动员学生把成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改进,所以对于参与辅导的教师也是有时间保障的。

环保主题手工制作废物利用

“变废为宝”小制作小发明

  变 废 为 宝

  文:张昊天

  今天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节节虫。我看了看别人做的节节虫,有的是把纸杯一个接一个地粘在一起,有的是用毛线把纸杯串在一起。老师说:“还可以做上一课的物品。”我拿出纸盒剪啊剪。终于,我做成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快速变回盒子。我还用卡纸装饰了一下。我给它取名叫潘多拉,我爱不释手。

  放学了,我给爸爸展示了潘多拉,爸爸说:“自己动手,会更有趣!”

废物利用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废物利用的手工,是把用剩下的废纸筒做成一只可爱的小猫、小狗、小兔……只要动动脑,动动手,想做成什么动物都行,可好玩儿啦!

  让我来教教大家怎么做吧!

  需要的工具: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卷尺。

  1.拿出一张卡纸,用卷尺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纸,然后把这些已经量好的纸剪下来。

  2.把剪下来的纸围着纸筒绕一圈,用双面胶固定。

  3.拿出黑色卡纸,剪出两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椭圆形,把它对称地贴在纸筒的上面,当做小动物的眼睛。

  4.拿出红色卡纸,剪出一个半圆形,贴在两只眼睛的中下方,这是嘴巴。

  5.再拿出一张卡纸,剪出要做的小动物的耳朵形状贴在眼睛上方(我做的是小兔,所以剪了一个水滴形的耳朵)。

  6.拿出粉色卡纸,剪出两个比眼睛小一些的椭圆形,贴在眼睛的下方(比眼睛低,比嘴巴高),要对称一些,当作小动物红扑扑的脸蛋。

  7.最后,还可以给小动物加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剪出两个三角形,中间放一个圆形),大功告成!

  怎么样?这样的废物利用是不是很有趣啊?还可以做装饰呢!想试试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小小巧手家—变废为宝

  星期天的早上,小明看见妈妈正拿着一些易拉罐,瓶子出去,好像是要去卖掉。小明急忙跑出去,跑到门口对妈妈说:“妈妈,请不要卖掉,我要做成生活中有用的日常用品。”妈妈有点不相信,但还是给了小明废物品。小明拿着废物品去打电话,喊了手工组的小芳和小龙。

  小芳和小龙到了小明家,看小明已经准备好了剪刀,胶水,废物品放在了桌子上。他们每人先分了工,就开始制造了,小芳剪,小龙粘,最后的工作交给了小明。经过他们的努力,易拉罐,瓶子变成了烟灰缸,彩灯等,一些装饰品。妈妈看了他们的制作,高兴地拍着手对他们三个人说:“你们做得真精细,真漂亮。使我们家变成了装饰品世界了。你们真不愦是小小巧手家呀!”他们三个人听了小明妈妈的夸奖话,害羞地笑了。

变废为宝的做法—制作绣球花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了能更好的、更长久的美好生活延续下去,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珍惜眼前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只要用心的去观察,身边有好多废品是可以进行二次利用的。美术课上完了,但是还剩下了好多漂亮的彩纸没有用完,扔掉其不是太可惜了,于是就我决定做一个绣球花。这样既环保又煅炼动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呀,先听我描述下做绣球花的步骤吧!

  1、先将彩纸上用圆规画一个个的同样大的圆,沿线用剪刀给剪下来(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准备20个圆板就够了;2、纸的背面朝上,将圆片向外折,20个全部折成三角形;3、球的制作分三段::上部,中间段和底部。上部和底部的制作方法相同。拿五个圆片,三角的顶点均朝上放置。将相邻顶点两侧折起的部分用胶粘在一起,最后将首尾粘在一起,成半球形如右图;做两个半球形,分别是上部和底部;4、接下来是中间段的制作:三角形的顶点上下交替放置,将相邻顶点两侧折起部分粘在一起,最后将首尾也粘在一起,形成环形,中间段完成了;5、最后将上部、中间、底部粘在一起,做成球形,再选择一根漂亮颜色的线将做好的绣球穿起来,在线的一端加一个千千结就完成了。瞧我做的绣球花漂亮吧!如果喜欢不妨也试着做下哦。

变废为宝简单小制作 废物巧变宝

  这个星期,我们班的热点活动,就是令人厌恶的“垃圾”,同学们积极地准备着,都想在星期五下午的五小实践活动课上大显身手,让这些被人们视为废品的物件变成实用又美观的生活小宝物。

  盼呀盼呀,同学们终于盼到了实践活动课,我们排着队来到“E”区,开始了有关“垃圾知识”的介绍。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介绍得头头是道,但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动手实践了。介绍完知识之后,只待老师又一声令下,我们便热火朝天地做起了手工。我的大塑料瓶老早就被我剪开了,已经是半成品,我将瓶底的那一小部分剪下来,稍一加工,它便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朵五个花瓣的花儿,大塑料瓶中间的那处被我剪下来做了笔筒的“筒”,再用绿色海绵纸封底,像极了一片草地,我又把“花儿”装饰了一下,替它梳了个“小卷发”,把它插到了笔筒的“筒”上,又用小木棒穿过花瓣儿,两头夹上小卡子,啊哈!“花朵”一下子变成了留言板,神奇吧!我又用粉红色的糖纸剪出了一些图案,贴在了“筒”的下方,粉红色的糖纸就变成了粉红色的花儿。就在此时已经有同学做好了,李文玉的小桔灯,那三只桔子挤在一块儿,越看越美观;何心宇的灯笼也十分有创意,易拉罐被他剪成条状,压扁,就摇身一变,变成了灯笼。还有许多作品相继亮相,我赶紧做我的笔筒,我借了朱丽丽一小块铁皮,借了李煜三颗星星,那一小块铁皮被我剪成了六份,卷一卷,便贴在了“筒上”,三颗星星贴在它的上方,寓意是六(3)班,加上绿色的不老,便是六(3)班的不老回忆,哈哈,很特别吧!

  谁说废品没用的,经过同学们的巧手创造,不照样实用又美观吗?大家快行动起来,让废物巧变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吧!

废物利用 我能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耶,我终于做成了!”此时此刻,我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我真想大声呼喊:“废物利用,我能行!”

  这是科学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利用废旧的纸质材料制作一个作品,可以用硬纸箱做一个小收纳箱、可以用硬纸板做一个笔筒……

  “这次的作品是要和期末成绩挂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一听说是和期末成绩挂钩的,我顿时犯了难:“唉,到底做个什么才能让老师满意呢?”为此,我绞尽脑汁,费劲思绪,“是做个工艺品好呢?还是做个实用的生活用品呢……”

  忽然,窗外的太阳从窗外斜射进来。感到了强烈的太阳光,我不禁用手遮住了太阳——咦,对了!既然现在已近进入了夏天,不如就做一顶太阳帽吧!

  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回到家,回家的路上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要做太阳帽,做顶太阳帽……”之类的话,生怕到家把这件“重大”的事情忘在了九霄云外……

  回到家,我便翻箱倒柜地搜寻着废旧物品,把能找来的都找来了,什么包装盒、费卡纸……统统堆在了书桌上。

  之后,我便开工了!

  首先,我用硬纸板围成了一个圆形,用胶把它粘牢固。又所在一张彩色的包装纸上剪了一个最大的圆,用透明胶带贴在了刚才做好的圆上,当帽顶……

  接着,我又把新衣服上的吊牌剪下来,贴在了帽子上做装饰……

  好了,最后,只剩下帽檐了!

  “帽檐该怎么做呢?”这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我试了好几种方法,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的脑子已经转了无数圈,把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本领都翻了个遍,也没能想出既简单又美观的办法。

  无奈,我只好从衣柜里翻出一顶太阳帽,仔细地研究研究它的结构。

  “哦!我明白了!”当我仔细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发现,“原来接起来不需要很麻烦,只需简简单单的几步就能完成了!”

  我豁然开朗,马上动起手来,“刷刷刷”几下,飞快地把帽檐与帽子连成了一体……

  在经过一番细致地修改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顶帽子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我高兴地举着帽子,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这就是我做用废旧纸质材料做的帽子,还不错吧?)

我们都有一双巧手-废物利用小制作

  现在,我们城市的垃圾分类管得可严了,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呢?因为我们的垃圾都是埋起来的,如果什么垃圾都埋在地下,那我们的花草树木都会被有害化学物质伤害!

  听说了这些,我和我的几个小伙伴决定把可回收的垃圾收集起来,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几个商量好了,决定收集垃圾,做成纸房子、沙漏、纸巾和贴纸。

  首先,我们先收集材料、纸箱子、瓶子和没用的纸……,把房子做好;再把一块大纸板剪成一座屋顶的形状,拿四块正方形的纸板粘成房子的身体,然后剪一些过道和可爱的装饰品,最后把它们全部都粘起来,变成一座可爱的房子,如果你觉得不好看的话可以把它涂上颜色哦!接下来做沙漏:首先去沙滩上带一点沙子,再捡两个瓶子(最好要一样的),接着把瓶子的盖子钻一个小洞,把滤好的沙子放瓶子里,把盖子合上,然后把两个瓶子粘起来,最后清理一下瓶子周围的沙子,给瓶子涂上颜色。再做纸巾盒:把盒子的盖子剪好,然后剪下半身(盖子上要留一个细一点的,长一点的长方形),接着涂上颜色,把它们合在一起(这次不用粘起来了)。最后把贴纸也做起来:拿一张干净的白纸,在上面画上各种可爱的图形,上色,再用透明胶把图形的一面都贴上,再拿白乳胶把没有上色的一面涂起来,然后剪下来,拿一张透明的塑料片,再贴纸粘上去(如果没有塑料片的可以拿一张白纸,上面粘满透明胶)。

  你看,这些可回收垃圾也有这么多用处,如果你手工能力强,想象力强,所有东西都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

利用废物做环保

  今天爸爸到社区的公共垃圾场倒垃圾,无意间发现一个容量六公升的巨大朔料瓶,灵机一动,爸爸想到一个既环保又可以省钱的好点子,于是把塑料瓶带回家,准备利用它,把它变成有用的物品,爸爸要用他的巧手化腐朽为神奇。

  爸爸回到家后,一言不发的拿着美工刀到书房里,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割着捡回来如水桶般大的塑料瓶。没几分钟后,只见爸爸提着一个用塑料瓶做成的装水容器,看起来像鱼缸。

  真的被我料到了,爸爸做的是鱼缸,为了方便移动所以做成像水桶的形状;爸爸说:“家里的鱼愈来愈多,本来打算想再多买一个鱼缸,而今有这巨大的塑料瓶,资源再利用,不但可以省钱,还达到环保的效果。”

  爸爸接着又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可用塑料瓶来当鱼缸用之外,还可以利用旧物品来创造,增添生活情趣。”从今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做好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尖兵。

废物利用我们做到了

  上午科学回报课,我们学会用“放错位置的资源”制成有用的、实用的东西。老师让我们结合实际做一些小制作。

  刘宇航同学做的是灯笼。他用用过的方便面小碗做灯罩,把坏玩具车上的电池座放在灯罩中,导电用的电线分别连接在一半穿出灯罩的三个螺丝上,插上电池后用挂历上的丝线坠儿把两个一半的灯罩连接在一起,最后用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钳子夹住其中两个螺丝,本想可以亮的,可是因太多的油或其他的不可或知的原因灯没亮,一组人的劲泄了一半。可毕竟模型做成功了,大家情绪未受到大的影响,依旧兴高采烈。

  高晨曦同学做的是能装东西的小车。这个做工看似简单:就是把一个又硬又大的长方形纸盒剪掉最上面的一面,然后用两个铁丝一左一右穿过纸盒的下方,两边都安上瓶盖,就制成了。如果想拉着的话加条绳子穿在后方;如果想推拉自如,在绳子外加一层有绳子五分之四长的掏空的竹子。这玩意挺实用。

  樊怡杉同学做的是矿工机器人。就是把一个空瓶头上倒扣一个纸杯,纸杯上安装一个电灯;用黑彩纸剪下两个小黑三角当眼睛,红彩纸剪下一个小红三角当做嘴,然后把两张纸各自卷成细长条,安在两边当胳膊,机器人就制作成了。这个机器人玩起来肯定有不一样的感觉。

  “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不要扔掉任何一件“放错位置的资源”,一起来变废为宝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