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我们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和平,西洋人到中国来,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须,那时通商制度的特别,因为事实的不方便,清廷法令的禁止,随随便便就成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中国对于法权并不看重,也就是说自动放弃,欧洲人那时把乾隆皇帝作为一个模范开明君主看,在他八十岁大寿那天,英国趁机派使来祝寿,那就能得到一个交涉和促进中,英友谊的机会,并且利用乾隆的虚荣心,竭力怂恿英国派使。
鸦片全国上下都认为是国计民生的大患,黄爵滋这就想办法上了一封奏折,他的办法是:严禁吸食,没有人吸,就没有人卖,所以吸者致以死罪,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我国军民的执迷不悟与英国人因为鸦片而开火了,一军败了,再调一军,我们不能再抵抗!只能被迫接受签订《南京条约》。
我们之前的狂妄自大,麻木不仁,使我们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我们只会让国家日渐衰弱,而不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但事实确实名誉比国事重要,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不足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名族更如此!
鸦片战役虽然失败了,他们不承认是失败了,但是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考改革。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于是人口增加,那时的人不知道利用科学节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利用科学增加生产,真是可悲。后来慢慢地统治阶级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大大地长进,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遇的难关是双层的。
洪秀全信仰上帝,创立上神会,他的上神会吸收了许多三合会的分子,他们的运动以推到清政府为第一目的,在定都南京以前,定都南京以后,他才开始他的建国工作。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他想打到清政府,恢复汉族自由,这当然是我们应该佩服的。
曾国藩的教育是从艰苦中奋斗出来的,在他的事业起初的时候,他的声望并不高,他也没有政治优势力做他的后盾。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教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所以在中国,头等领袖必须兼双层资格,曾国藩虽注重为人,并不疏忽做事,以后他成了大事。
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读过《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近代史虽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却给我们带来了经验和教训,唯有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保证本国的稳定,维护好与外国的关系,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区区5万字道尽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我觉得,全书的主线围绕着“近代化”的主题展开。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共时对比,即通过19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对比引出鸦片战争,讲述中国近代化的原因。二是西方通过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各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之路。总的来说,蒋先生的立论就是:唯有近代化,才能救中国。
一、近代化的原因: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乃西方与中国和平交涉无果后,用武力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暴力方式。19世纪,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科技不如人,机械、军备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家仿似一盘散沙。而英国经历了近代化,他们期望与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中国建立邦交关系,怎奈中国要求英国使者入乡随俗,对皇帝行跪拜礼,再加上中国闭关锁国之心态始终未有改变,这说明了中英和平交涉之路走不通。道光年间,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朝廷准备一方面加重关税,另一方面自给自足,阻止英国对华通商。这引起了英国的极度不满,鸦片战争(英国人称通商战争)蓄势待发。
面对着强大的军事武器,我军节节败退,最终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收场。该条约不仅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且打开了中国通商大门,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领土主权。蒋先生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而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至于为什么不力图改革,蒋先生认为有三:一是中国人守旧心太重。二,士大夫不拥护国家的改革,否则自身利益将受到损害。三,知识阶级缺少独立无畏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错失了二十年的光阴。而在这二十年间,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大步向前,步步逼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接踵而至。
二、近代化之路
清廷的腐败、落后以及在鸦片战争中的节节败退,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现状的不满,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首先登场的是农民阶级,他们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并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勾勒出了“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美好图景。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蒋先生重点介绍了曾国藩的湘军,并认为湘军是中国近代私军的起源,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军阀的鼻祖。在曾国藩的精锐军队的镇压之下,太平天国运动终究失败。“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得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因此,农民阶级领导的民间运动始终无法摆脱阶级的狭隘性,使其无法改变中国的落后性。
认识到国家的落后,地主阶级意识到国家近代化的迫切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应运而生。洋务运动一改士大夫的骄横狂妄、独自尊大的心态,并以“中体西用”为本,洋务派开始全盘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例如设江南极其制造局、造船厂、选派学生赴外国学习、兴办学校等,地主阶级希望实现军事现代化,以西方文明反击诸列强国家。但是,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洋务运动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使地主阶级无法带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中国军事势力尚未强大之时,我国边疆隐患频出。在西北方向,俄国占领新疆伊犁,清廷派左宗棠保守之,遂成。二是在高丽、琉球之附属国上中国与俄日出现利益纷争。从这,我们可判断如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起源。原来,早在清朝的时候,琉球就是一女侍二夫,一边为中华民族的附属国,为清廷庇佑,一边又是日本萨末的藩属,成日本一县。如此以来,琉球问题始终为一悬案。中日矛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集中在高丽上,日本逐渐强大开始扩张势力范围,而高丽从历史上又是中国的附属国。双方在高丽争端上骑虎难下,最终甲午战争爆发。在军事实力上,清的实力要稍胜于日本,原因在于洋务运动使中国发展了近代北洋军舰(镇远号、定远号),在军事武器上有较为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军战略、战术落后,最终失败,使北洋军舰落入倭寇之手。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失败,乃是封建制度的落后,于是乎他们致力于变更中国之政体,在政治制度上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依托孔孟之道点燃变革之舆论,并希望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现制度革新。他们主张废除八股,调整行政机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等反对势力过强,使维新变法运动在103天内结束。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指导思想,希望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家。而这第一步就是要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制度。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接着全国十余省纷纷独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民族主义的实现。而在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实现并没有如此顺利。由于清王朝的终结,北洋军阀一时无主,于是受袁世凯的领导,由于其掌握军权,于是乎,顺利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之果。而在袁世凯死后,则开启了中国军阀割据时代。
字里行间,先生流露出对于近代化探索之晚的遗憾,“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在英法美等国家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迈向了现代化,而彼时的中国虽处于世界强国之列,但在与西方国家交往时狂妄骄横,固步自封,自称天朝,落后的制度使其如临深渊,落入帝国主义之口。而在19世纪经历的沧海桑穷之间,唯有一声叹息,哀大国之陨落。
另外,“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此语献给针对钓鱼岛事件喊打喊杀之辈。中国的迅速强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嫉妒”和“觊觎”,如美国已经将战略中心调至东亚地区。而在自强之路上,中国需要的是万民同心,在大的立场上一致对外。在羽翼丰满之前,轻举妄动,实为误国。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中国近代史》作文
历史,作为我们的过去,提醒着我们来自何方,身处何地,走向何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历史却往往受到政治很大的影响,甚至有意无意地成为政治的帮凶。历史的清白永远只能成为追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迷惑,不被欺骗。
对待历史,最好的态度是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尽可能的保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眼光去在书中寻找过去,并且时刻警惕自己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出于上述目的,在经历十几年的为了意识形态的灌输的历史学习后,现在来阅读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未尝不是上佳之选,作者尽可能的试图跳出自己的思想局限来审视中国的近代史,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他的确做到了,很多历史的片段确实给我提供新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益处也无需多言,书的阅读价值也不需要我再来抬高,但我还想从自己阅读的角度上探讨该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描述历史中的一些人物故事时,有些小说的味道,比如蒋、毛之间党派头头的斗争,毛、邓在党内个人的纷争色彩有浓厚的渲染,对政治人物的私心不免有颠倒形象、夸张描写的嫌疑。作为历史书,我觉得尽可能的记录历史事实、真相内幕才是王道,郑重其事的分析人物心理大可不必。
此外,由于国内历史资料很大程度上未能得到公开,作者很大程度上大量的引用的西方学者的文献资料存在迫不得已的可能,但这样一来难免在对事情的判断上也有失偏颇,虽说现有的国内资料亦真亦假,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当我看到参考文献后面大量的英文文献和极少数的中文资料时不免感觉颇为遗憾,作者的观点不可能做到理想中的完全客观中立。
这也可能导致某些细节处就值得商榷,比如在陈述邓小平在五十年代反右倾时表明其担任中共总书记在毛的指导下负责迫害党内异见人士,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邓在那一时期的刽子手形象。而我查百科发现邓当时并非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只是中央书记处的总书记,负责迫害一说未免太过简单粗暴。
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作者作为美籍华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陈述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影响时,或多或少的偏向于传播民主与自由的美国“救世主”形象,而忽略了国与国间的战略、利益斗争,尤其是在国共内战以及89年之后中美间的交流方面,美国试图拯救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无意中烘托尤为突出。
暂时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以上简单的分析也皆属个人揣测,分析也无非是想提醒一点,完全客观的历史书是不存在的,即使作者再努力追求,或多或少总会被自己惯有的思维意识影响,读者也是一样,双方都需要做的,就是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尽可能的去认清每一个事实并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名论断,鼓舞了气势。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 “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年纪的上升也会使决定产生错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作为领导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他是为国家而急、为国家经济发展而急、为社会进步而急、为深陷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急。他有被中国人民称颂的资格与权利!
邓小平的第二代的领导提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第三代的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 ,以胡锦涛为第四代的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这样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试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清朝的教育内容是以为中心的封建道德训练。
A.《四书》B.《五经》C.三纲五常D.《朱子全书》
2.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
A.策文B.八股文C.诗赋D.义理
3.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的教育方针。
A.反侵略B.反儒反封建C.反西学D.反洋教
4.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学校是。
A.宁波女塾B.马礼逊学校C.英华书院D.格致书院
5.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A.《新遗诏圣书》B.《旧遗诏圣书》C.《天朝田亩制度》D.《真命诏旨书》
6.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
A.中华教育会B.中国教育会C.马礼逊教育会D.基督教中国分会
7.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
8.下列书不属于康有为著的是。
A.《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考》C.《大同书》D.《新民说》
9.由梁启超等人倡议,1898年于上海设立了。
A.北洋西学堂与B.南洋公学C.经正女学D.时务学堂
10.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大同书》
11.“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朝的学堂改称为。
A.洋学B.新学C.学校D.学院
12.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13.民国成立初年制定的学制被称为。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1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
15.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
A.《教会教育问题》B.《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C.《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D.《教育独立议》
16.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与教育现象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7.指出三纲学说是一切封建道德和政治的大原,是一种“奴隶道德”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8.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徐特立B.陶行知C.陈鹤琴D.雷沛鸿
1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的教育方针是。
A.抗战建国B.教育服务抗战C.教育第一D.“战时须作平时看”
20.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
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是。
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军事教育D.普通教育
2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A.1937年B.1939年C.1940年D.1945年
23.《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揭露的是对中国的侵略罪状。
A.日本B.英国C.国民党政府D.美国
24.苏区的普通教育主要是。
A.小学B.中小学C.扫盲D.职业学校
25.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属于。
A.高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初级干部教育D.群众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为推祟程朱理学,康熙亲自撰序的书有。
A.《朱子全书》B.《性理精义》C.《续通志》D.《续通典》E.《续文献通考》
2.“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唐甄E.颜元
3.清朝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因其资格不同又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主要有。
A.岁贡B.恩贡C.拔贡D.优贡E.副贡和例贡
4.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材。其中规定作为人民读本的有。
A.《旧遗诏圣书》B.《新遗诏圣书》C.《天命诏旨书》D.《三字经》E.《幼学诗》
5.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
A.宗教B.政治教育C.民主D.平等教育C.科学技术教育
6.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物有。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龚自珍E.马建忠
7.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已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下。
A.官学教育有名无实B.教育内容不切实用C.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D.中西教育碰撞E.教育称为统治阶级的附庸。
8.洋务教育的性质是。
A.官僚性B.封建性C.腐朽性D.买办性E.保守性
9.洋务派设立的技术实业学堂有
A.福州电报学堂B.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C.天津西医学堂
D.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E.山海关铁路学堂
10.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
A.留日学生B.留美幼童C.留欧学生D.留俄学生E.流法学生
11.严复认为要拯救垂危的中国,要做到。
A.“鼓民力”B.“开民智”C.“新民德”D.废八股E.革命排满
12.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B.容闳C.薛福成D.郑观应E.马建忠
13.维新变法期间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C.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D.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E.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
14.蔡元培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提出要“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其措施有。
A.发展研究所B.改变学生的观念C.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D.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E.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15.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E.教育独立思想
16.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时主要有。
A.教育的乡村化B.教育的个性化C.教育的平民化D.教育的实用化E.教育的实用化
17.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
A.推行注音字母B.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C.实行白话文教材
D.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E.改革教学方法
1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了战时教育教育方针要点主要有。
A.三育并进;B.文武合一C.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
D.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E.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
19.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采取了以下措施。
A.高校迁移B.学校国立C.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D.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E.坚强对学校控制
20.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控制的措施有。
A.“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B.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C.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D.实行毕业会考制度E.建立特务系统
2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众教育馆,包括。
A.书报部B.美工部C.学校部D.文艺部E.体育卫生部
22.苏区教育的中心任务包括。
A.儿童的义务教育B.群众的社会教育C.干部教育D.党化教育E.武装斗争教育
23.革命根据地的教学方法重在。
A.启发B.研究C.讨论D.实际考察E.实习训练
24.延安大学设3个学院是。
A.俄文学院B.民族学院C.行政学院D.艺术文学院E.自然科学院
25.延大教学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提倡。
A.边学边做B.实验C.互助D.讨论E.质疑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八股文要求作者必须按规定格式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
2.明清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外,还设立了太学。
3.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派驻中国的各种官方机构来实施的。
4.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最早名叫中华教育会。
5.早期教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子弟。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不再要求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
7.1972年起的幼童赴美国学习,是近代官方最早派遣出国学习的措施。
8.福建船政学堂首创派学生赴欧洲留学之举。
9.所有乡会试,科岁考一律停止,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终告结束。
10.教育近代化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是从维新运动开始。
11.中国教育会就是中华教育会。
12.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小学读经课,标志着传统经学教育的终结。
13.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学校毕业生奖励出身的作法,使学校最终与科举脱钩。
14.新文化运动开展“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对孔子予以彻底否定。
15.用白话文教学,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
16.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广国语的标准的注音方式是使用注音字母。
17.大力提倡并实行“大职业教育”思想的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
18.“三民主义”教育实质上民主的、科学的。
1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方针尚未提出共产主义的教育任务。
20.革命根据地除小学和师范外,各类教育多是短期培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9分)
2、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7分)
Welco
Do!!!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论文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流动的星星活着
姓名:郭蕾
学号:00904143
院系:语言与传媒系
班级:新闻三班
流动的星星活着
摘要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日两大民族友好交往,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从日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但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周恩来总理曾经将中日关系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关键词
核心与外缘 逆转 差异 铭记历史 互惠互利
中日两国有着2000 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东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由于两国文化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在文化友好交流主旋律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和谐音,交织着文化摩擦与冲突。它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构成了今天东亚共同体构建的文化困境。
一、“核心”与“外缘”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内核与外缘”的文化关系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是古代中日文化关系的重要特征。从有史记载的公元57 年倭国向汉代派出的第一次使节,到盛唐时期日本大规模的遣唐使,及至明朝时期日本的朝贡船,日本都没有停下向中国的这一核心国家学习的脚步。正是由于学习了中国,日本才建立了各种典章制度,产生了文字,加速了从蒙昧向文明进步的步伐。从这一点说,古代日本文明离不开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居于中国文明的次要地位,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是,外缘国家在不断吸取核心国家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以消化和改造,培育酝酿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为了肯定自己的民族文化,要么在统一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么表现出脱离核心的渴望。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距离中心相对较远,又被海洋隔离,因而脱核心化表现得更加明显。
① 参见盛邦和: 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 ,学林出版社,1988 年。日本人的日常起居受中国隋唐时代文化影响甚大,日本女子至今仍在穿着的和服及相配的发型便是最好的例子。歌舞方面如, 兰陵王 是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蹈。此男子独舞表现了北齐兰陵王高肃(字长恭)作战的英姿,动作简约勇猛,刚劲有力,舞曲浑厚古朴,悠扬动听。主人公高大健壮、胆识过人,但面貌却秀美如妇人。他自觉作战时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慑敌人,故每临阵时必戴上形象凶厉、狰狞可怖之木雕面具进行博杀。
在两千余年的东亚历史发展中,亚洲大陆文明,尤其中华文明为日本文化在几乎一切重要层面上的发生与提升,提供了足够的滋养材料,并内化为促成其发展的动力,从而共同创造了东亚古代丰富多彩的文明。
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是中国居于东亚的核心地位,日本向中国学习,是一种中强日弱的文化格局。但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和脱核心化的倾向。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正是古代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引用及更改,但是基础还是在与中国的核心。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当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近代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东亚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明治初期日本实行文明开化,从学习中国文化转向学习西方文化。通过热心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文化,并重新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而曾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中国却固步自封,在冲击面前表现得被动而又迟缓。因此,近代以后,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出现了逆转,中国失去了核心的地位,转而开始以日本为师。
在这一文化关系逆转过程中,古代日本文化即孕育的脱核心化倾向最终爆发出来。这以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和 脱亚论 为代表。在发表于1875 年的 文明论概略 中,福泽把西洋文明作为当时人类的最高文明形态,把世分为开化、半开化与野蛮三个层次,日本昔日尊崇的中国落入了半开化国家的行列。1885 年福泽谕吉又发表 脱亚论 ,宣言日本为了发展,必须与“东方之恶友”中国和朝鲜断交,实行“脱亚入欧”。随着甲午战争清朝失败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蔑视进一步蔓延开来。
从古代到近代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古代中国高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近代以后中日文化关系在出现逆转的同时,日本开始追求东亚盟主地位。也就是说从古代到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的特点是始终缺乏文化关系的对等性。当然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内核与外缘”的文化格局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巨大落差而自然形成的,到近代则同时伴随着日本对外侵略的强制性色彩。
三、当代
战后,中日两国文化关系呈现了新的特点。两国在经历了短暂的隔绝之后,在平等的关系上开始了新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大规模地学习日本先进的管理制度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之间出现了新一轮文化交流的高潮。但是当高潮退后,特别是冷战格局瓦解,中日两国的共同敌人——前苏联解体后,中日关系进入了“常态期”。中日文化的差异性与摩擦也表现出来。可以说,战后中日由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历
程,两国文化还是进一步加深了异质性。
两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上层建筑。传统文化的变迁,历史上曾经连系两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变迁,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日本的逐渐西化,而中国则是慢慢去改革。
当代中日文化在实现了平等交流的同时,也由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而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中国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社会主义大国,不得不承受国际社会的过多质疑和指责。而日本则因在东亚从来都没有过相似的文化而承受着“孤独”,不得不在脱亚和入亚中徘徊。中日文化异质性的加深是当代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主要特点。
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它的是重重阻碍与挫折,中日关系也是如此,从古代的核心与边缘,到近代的关系逆转,乃至今天的日本与中国的差异性,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段。
胡锦涛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而今中日关系经过了“融冰”和“暖春” ,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中日关系已经走上正轨。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铭记那些屈辱的历史,同时还要擦干眼泪笑着迎接这个可以和我们互惠互利的国家。
日本不愿意正视历史,或者希望历史干脆不存在,中国民众中的反日情绪也相当强烈,这需要审慎对待。但是,历史并没有消退,历史仍然活在今天。
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属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问题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逼我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等,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东南早报)日本的不安定因素也像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日本的全盘否定还是用仇恨心去抵制它?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都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的是日本确实比我国发展的快,发展的好,所以更应该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去对待他们。
中日关系的现实和前景之间存在不小差异,形势复杂、严峻,而且仍在发展。中日关系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挑战,正处在十字路口。
流动的星星活着 ,是叫藤原特异的日本女性所写的回乡纪录。她带着三个孩子,从中国的东北回到日本的故乡,以一个女性的角度诠释了对战争的看法,和平其实很简单,也是最珍贵,中日关系的和平发展也是历史动人的一章。
我心中开着
您所种的玫瑰花儿
您看,今夜
我一个人等待着
在月光下开着
我心中留着
您的声音
您看,今夜
我俩发誓过的陵丘
星星轻柔地唱着
我心中活着
您飞的北方的天空
您看,今夜
仍在流动着星星 (选自日本畅销书 流动的星星活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了解《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领会“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领会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思潮的论战及其意义,掌握“五四”文学社团和创作思潮流派情况,重点把握以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五四”时期新文学在诗歌、小说、话剧、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一)识记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代表性作家作品。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2.“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3.“学衡派”、“甲寅派”。
4.“文学研究会”。
5.“创造社”。
6.“语丝社”和“语丝文体”。
(三)综合运用
1.“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2.“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鲁迅
(一)识记
1.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2.鲁迅文学创作概况。
3.《狂人日记》发表时间和刊物。
4.《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5.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
6.写于1922—1926年的《补天》、《奔月》、《铸剑》。
7.写于1934—1935年的《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8.写于1926年,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9.鲁迅杂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鲁迅的思想特点。
2.《狂人日记》,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问世起就引起的巨大反响。
3.《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4.《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5.阿Q的思想性格特征。
6.《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
7.《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8.《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9.《野草》的写作背景。
10.《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11.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12.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三)综合运用
1.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2.《呐喊》、《彷徨》中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
3.《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
4.《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
5.《呐喊》、《彷徨》的人物形象塑造。
6.《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7.《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
8.《野草》在艺术上的探索和主要艺术成就。
9.《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10.《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11.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三节小说创作
(一)识记
1.20年代现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新潮》作家群的小说作品。
3.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作品。
4.创造社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创作。
5.叶绍钧的散文和童话作品创作。
6.20年代台湾已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创作。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问题小说”。
2.“乡土文学”视阈下的小说。
3.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观念和创作。
4.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
5.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悅焕之》。
6.郁达夫的”自叙小说”。
7.郭沫若20年代创作的心理分析小说。
(三)综合运用
1.叶绍钧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
2.叶绍钧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3.《沉沦》独特的艺术风格。
4.《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所标示的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化。
5.郁达夫的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四节诗歌创作
(一)识记
1.20年代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诗体大解放”
3.20年代新诗各个作家群体的主要诗人和代表性作品。
4.2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
5.20年代的台湾新诗创作。
6.郭沫若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情况。
7.闻一多的诗歌主张和新诗创作情况。
8.徐志摩的新诗创作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
2.湖畔诗社诗人的新诗创作。
3.“小诗运动”与冰心的小诗创作。
4.冯至本时期的诗歌创作。
5.“新月诗派”的格律诗主张和诗歌创作。
6.“象征诗派”与李金发诗歌创作。
(三)综合运用
1.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郭沫若诗集《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
3.闻一多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4.徐志摩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第五节散文创作
(一)识记
1.20年代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2.《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与杂文兴盛。
3.20年代散文各个作家群体的主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语丝文体”。
2.“美文”。
3.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特点。
4.徐志摩的散文创作。
5.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6.“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三)综合运用
1.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成就。
2.冰心的散文创作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3.朱自清散文的题材类型和主要艺术特色。
第六节戏剧创作
(一)识记
1.中国现代戏剧最初的发展情况。
2.“春柳社”。
3.《终身大事》。
4.20年代主要话剧团体。
5.20年代主要话剧作家和代表性话剧作品。
6.“南国社”。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民众戏剧社。
2.“问题剧”与“写实的社会剧”。
3.“爱美剧”。
4.郭沫若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
5.洪深的话剧创作及其剧作《赵阎王》。
(三)综合运用
1.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等喜剧创作。
2.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话剧创作的主要艺术成就。
3.田汉在1927年4月以后的戏剧创作情况。
第二章30年代文学(1928—1937)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20年代末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了解30年代初”左联”成立的经过、主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掌握30年代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和创作群体;掌握左翼代表作家的创作;掌握左翼之外的作家的创作;重点把握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创作为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较全面地掌握和理解30年代新文学在诗歌、小说、散文、话剧的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一)识记
1.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1928年发生的重要转折。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运动的发起和发展情况。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左联”进行的主要文学活动。
2.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
3.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5.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6.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7.30年代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8.3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产生和文学创作情况。
(三)综合运用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原因。
2.30年代较为重大的文学论争。
3.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
第二节茅盾
(一)识记
1.茅盾的主要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道路。
2.茅盾的主要文学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社会剖析派小说”。
2.茅盾的”文学为人生”的主张。
3.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价值。
4.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三)综合运用
1.《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3.茅盾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三节巴金
(一)识记
1.巴金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巴金主要小说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巴金早期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情况。
2.巴金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艺术上的特点。
3.《憩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三)综合运用
1.《激流三部曲》的主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点。
2.《寒夜》的主题思想、风格特征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3.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和重要地位。
第四节老舍
(一)识记
1.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老舍的主要小说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1.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
2.老舍的《月牙儿》、《微神》、《断魂枪》等短篇小说佳作。
3.老舍作品所体现的作家的文化反思。
(三)综合运用
1.长篇小说《胳驼祥子》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2.《四世同堂》主题和题材的独特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3.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五节沈从文
(一)识记
1.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代表性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人生”两大类题材。
2.《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八骏图》的写作意图和独特的叙事手法。
(三)综合运用
1.沈从文作品所展现的人生形式和融人的作者的理想。
2.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内容和主要艺术特色。
3.沈从文的创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六节曹禺
(一)识记
1.曹禺的生平和戏剧创作情况。
2.曹禺的主要话剧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曹禺剧作的问世标志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2.曹禺戏剧具有的悲剧意味。
3.曹禺剧作人物性格的刻画。
4.曹禺的剧作具有的强烈的戏剧性。
5.曹禺剧作的戏剧结构。
6.曹禺剧作在戏剧语言方面的特色。
(三)综合运用
1.《雷雨》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2.《日出》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3.《北京人》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4.曹禺剧作对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七节小说创作
(一)识记
1.30年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小说作家形成的几个主要群落。
3.左翼作家群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4.蒋光慈、柔石、丁玲、沙汀、艾芜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2.“京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3.“新感觉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4.30年代台湾作家杨逵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综合运用
1.丁玲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3.叶紫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4.吴组缃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5.30年代长篇小说取得的突出成就。
第八节诗歌创作
(一)识记
1.30年代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30年代政治抒情诗歌的创作。
2.30年代唯美派诗歌的创作。
3.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4.30年代乡土诗歌的创作。
5.“中国诗歌会”的诗人及其创作。
6.殷夫的”红色鼓动诗”。
(三)综合运用
1.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2.臧克家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特征和艺术特点。
第九节散文创作概况
(一)识记
1.30年代散文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专门性散文刊物的刊行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30年代议论性散文的突出成就。
2.30年代报告文学的兴盛。
3.30年代抒情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4.30年代叙事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5.30年代哲理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6.30年代游记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三)综合运用30年代散文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十节戏剧创作概况
(一)识记1.30年代戏剧运动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上海艺术剧社。
2.“无产阶级戏剧”。
3.“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国防戏剧”。
5.“农民戏剧实验”。
6.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主要思想内容。
(三)综合运用
1.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和左翼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
2.3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40年代文学发展的特殊环境,了解40年代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个区域的文学发展状况,掌握三个区域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学社群和创作思潮流派情况,领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掌握这一时期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解放区文学发生的变化,掌握这一时期国统区文学发展的整体动向,深刻理解40年代新文学在诗歌、小说、话剧、散文的创作方面的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一)识记
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2.40年代文学形成的三个区域。
3.40年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4.40年代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想论争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40年代文学独特的创作现象和文学体裁现象。
2.”孤岛文学”。
3.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4.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5.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6.40年代台湾文学社团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
7.40年代香港文学的基本情况。
(三)综合运用
1.40年代各区域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
(一)识记
1.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
3.40年代国统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4.40年代国统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40年代以抗战为主要题材的抗战小说的名篇。
2.40年代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
3.40年代历史题材的小说。
4.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评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5.40年代台湾和香港小说创作情况。
6.抗战初期出现的小型化街头剧、活报剧等。
7.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
8.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两个高潮及其主要的戏剧作品。
9.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10.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
(三)综合运用
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3.钱锺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
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6.张恨水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8.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要艺术成就。
9.夏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1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一)识记
1.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40年代解放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
3.40年代解放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4.40年代解放区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5.40年代解放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为主。
2.秧歌剧的改造创新。
3.旧戏曲的改造与新编。
4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
5.根据地早期的朗诵诗和街头诗。
6.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大量出现的新民歌创作。
7.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成绩。
8.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
9.解放区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
10.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与”赵树理方向”。
(三)综合运用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发生的重要变化。
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
3.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
4.孙犁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李季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
6.阮章竞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一1977)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生成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本时期文化与文学领域所展开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反思“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掌握”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主要创作群体和主要创作现象,重点把握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深刻理解本时期在诗歌、小说、话剧、散文等文体创作方面的成绩和不足。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一)识记
1.“十七年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3.“十七年”日寸期文艺领域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6.“天安门诗歌”运动。
7.50~70年代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
8.50~70年代香港文学的发展状况。
(三)综合运用
1.“十七年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实绩和明显不足。
2.“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文学的历史教训。
第二节”十七年”的小说
(一)识记
1.“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3.“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在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两个领域取得的成绩。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十七年文学”中以民主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2.“十七年文学”中的历史题材小说。
3.“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
4.“十七年文学”中的工业题材小说。
5.“十七年文学”中的大胆”干预生活”的小说。
6.50~70年代台湾小说创作几种形态。
7.白先勇、欧阳子、林海音、陈映真、於梨华、聂华苓、琼瑶等台湾作家的小说创作。
8.刘以鬯、金庸、梁羽生等香港作家的小说创作。
(三)综合运用
1.“十七年文学”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
2.“十七年文学”现实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
3.“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主要缺失。
4.吴强小说《红日》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
5.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6.梁斌小说《红旗谱》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7.杨沫小说《青春之歌》思想和艺术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窗体顶端
历史沿革:本门课程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演变而来。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即“05方案”。根据该方案,《毛泽东思想概论》一方面其主要是理论部分的内容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合并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历史部分的内容又延伸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按照“05方案”的有关精神,2007年2月,从2006级学生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正式开出。教学内容和目的:本课程着重强调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历史教育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特色:结合课程性质,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史论结合。以论为主,论从史出,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理性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时政评述和焦点关注使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结合点。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服务现实,面向未来;三是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70%。
窗体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