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以礼待人

  2.4.2以礼待人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3、培养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胆量,注意发言时要做到举止大方,态度诚恳,语言流畅。

  4、学会向同学和社会提出以诚待人的合理倡议。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文明的作用、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预习问题

  1.礼貌的主要表现;

  2.文明是什么

  3.文明的作用。

  4.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四、预习检测

  1.小杨经常在课堂上脱掉自己的鞋子,周围同学受到了影响,他的做法

  A、自己舒服就好B、很有个性C、不礼貌的行为D、大家应该互相理解

  2.小明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反正听不懂,上课经常看小说。这种行为

  A、对的,谁让老师讲那么快

  B、错的,不懂得课堂基本礼貌

  C、对的,没有打扰老师是一种好的行为

  D、错的应该反抗老师的讲课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材料二: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

  问题一:林肯、小姑娘的做法体现了什么

  问题二:成就和人格有关系吗

  问题三: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活动二

  小组活动: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文明

  要求: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文明,并想象没有了这些文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探究活动三:

  小蓝和小紫一起去商店买文具盒,结果却不同。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探究问题:

  一、二小组:你赞同阿姨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四小组:分析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随堂检测

  1、在与人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是

  A法律B学习C礼貌D友情

  2、礼貌包含下列良好品质

  ⑴尊重⑵宽容⑶谦让⑷与人为善

  A、⑴⑵B、⑶⑷C、⑵⑶⑷D、⑴⑵⑶⑷

  3、以下属于礼貌的表现有

  A、上课时偷偷地看小说

  B与别人侃侃而谈,不时的打断别人的谈话

  C、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D、今早看见老师没有主动打招呼

  4、小杨经常在课堂上脱掉自己的鞋子,周围同学受到了影响,他的做法

  A、自己舒服就好B、很有个性C、不礼貌的行为D、大家应该互相理解

  5、小明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反正听不懂,上课经常看小说。这种行为

  A、对的,谁让老师讲那么快

  B错的不懂得课堂基本礼貌

  C、对的,没有打扰老师是一种好的行为

  D、错的应该反抗老师的讲课

  6、有人认为“实话实说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不需要讲智慧和技巧”。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CB

  二、随堂检测答案:1-5CDCCB

  6.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说实话也需要智慧和技巧。有些时候话说得太直白,会让人觉得唐突、难听,甚至伤害别人。在不违背诚信原则和法律约束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场合,有些不与道德相违背的善意的谎言,能够避免出现尴尬,是人际关系更融洽。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练习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你喜欢那种做法。

  A.红领巾又忘记带了,打个电话让奶奶给我送来。B.晚上将学习物品全部收拾好,以免让奶奶再跑一趟。C.奶奶有的是时间,跑一趟就跑一趟呗!

  2.下列关于家庭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也可以为家庭作贡献,承担责任B.我们年龄还小,无法承担家庭责任C.我们可以承担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责任D.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起

  3.朱晓自告奋勇向爸爸申请,由他每天负责倒家里的垃圾,可才干了一个星期,他就不情愿起来。这时朱晓应该

  A.坚持到底B.放弃C.无所谓

  二、填空题

  4.选做家务要量力而行,先从自己________的事情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________,就可以打消大人的顾虑啦!

  5.家人之间产生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_______),学会以(______)、(______),主动化解矛盾。

  6.父母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我们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______)。很多事情我们都帮不上忙,但我们起码能做到(_____),少给父母(______)。

  三、判断题

  7.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能把家务做好。(_____)

  8.家庭生活中,小孩子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_______)

  9.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________)

  四、简答题

  10.你的小伙伴中有家务小能手吗?他都会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填空题

  1、

  2、

  3、

  三、判断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2019新版道德与法治上册12、我们小声点

  教学课题第12课:我们小声点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课时二课时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重、难点)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课件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聪聪,你好!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啊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1)教室里面有点吵1.出示情景视频,学生重重的关门,大声喧哗,挪动桌椅,下课跑闹1.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2.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3.我们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请你说一说我们班级里让你讨厌的声音4.教师总结:出示书页下小故事风声小了……雨声小了……我们的声音小了……(二)做个小小调音师1.班级里的大声现象确实有点让人烦恼,你想怎么做来减少这样的大声呢?(从自己做起,做个警示牌提示自己,)2.这样的做法对不对?(1)就我一个人大声没关系的,不会影响大家(2)他们大声说话,我要大声告诉他们不许说了(3)大家都在学习呢,我们不要说话了,嘘三、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小声点?情景1: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情景2: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图中人,该怎么做?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我们要做文明学生,提问:你觉得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声音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生2:在休息室里要小声说话,免得影响别人休息。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种提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同时也角度身边的人,做好小小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好的声音,而不是扰人的噪音。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生2: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五、拓展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板书设计我们小点声教室里面有点吵这里也要小点声二次备课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教学反思: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斯里兰卡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巴尔扎克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歌德生活有度,人生添寿。——书摘

道德与法治读后感

  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成是学后感,这是我们《道德与法治》的其中一课。

  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从没有一点生命迹象到出现最早的动植物,再到人类与动植物,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反思,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书上说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可那还为什么出生呢?就是为了来这人间走一遭,来看看这人间繁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看书寻求答案,书上写一个小孩和我有着同样的问题,他是因为他的祖母躺在医院,他在夜深人静时常常在想为什么人要死?人死了以后去哪里了呢?还是真的不存在了?书里说:死亡意味着有限的年华,不可预知的终结,会让人感到担忧,恐惧甚至绝望。可是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审视生命,我会发现本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东西变得珍贵和美好起来。

  这个不禁让我想起了列宁同志,他一生都在为人民做贡献,他与马克思的精神统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一提到他,便会想起他的一生都在无私的帮助他人,不图奉献,就是死的时候也在为别人修理坏掉的汽车。由于司机没有发现他还在汽车下就倒车,由此列宁同志不幸身亡。

  上课时候老师还让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上面是一个姑娘的一生。她从逆反到听话到懂事再到孕育子女,她也感觉到了时间的逝去给她带来的变化。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建设美丽中国第3课推进生态文明建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许多人口方面的问题相叠加,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问题包括

  ①人口日趋老龄化②人口教育水平不高③人口分布不均④人口基数大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人21世纪,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有

  ①增速趋缓,出生率低②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

  ③城乡分布不均衡④“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启动实施莱芜籍优秀大学生“学成归莱”工程,举办首届“归莱吧”,积极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这样做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②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是无数全面发展的人才

  ④新时代为每个人成才提供了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表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

  B.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严峻的人口问题

  C.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D.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5、我们努力构建新的生态文明,要

  ①拒绝利用资源②增强环保意识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6、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山东淄博农民工赵有喜,把贴瓷砖这项普通的瓦工活干出了新名堂,从一名小瓦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赵有喜发自内心地说:“干建筑看上去是个粗活,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艰辛的劳动和付出”。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A.我们的梦想都是时刻变换的B.梦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C.梦想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D.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7、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给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如

  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②人口与环境的矛盾③人口与自然的矛盾④人口与就业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8、如图漫画有利于解决我国______带来的问题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人口数量多D.人口分布不均衡

  9、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①社会的稳定②经济社会发展③资源有效利用和④国家综合竞争力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下列诗句中体现伟大创造精神的是

  A.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B.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C.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这表明

  A.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B.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C.人口增长过快势头得到控制D.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12、如图漫画《撑不住了》说明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全省家庭户的22.22%,平均每五户就有一户有老人家。人口老龄化

  A.是广东省人口问题的最主要特征B.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

  C.直接阻碍了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D。必然给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

  14、对下图《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理解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已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人口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我国依据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

  ④调整生育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必须

  ①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②使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③实现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优化等均衡发展④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此,有的同学认为我国启动“二孩政策”,说明我国已不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升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升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比2009年翻一番。

  (1)图一显示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让我们“忧”?简要说明理由。

  (2)图一、图二显示出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让我们“喜”?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8、材料一: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0年将突破4亿。

  材料二: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下降的通道之中,而且中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请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2.B3.A4.C5.C6.A7.B8.B9.C10.C11.D12.B13.B14.D15.A

  16.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适应我国人口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对计划生育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并没有动摇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7.(1)人口数量增长。因为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社会负担,使社会资源更加紧张,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限制社会的全面进步。

  (2)人口增速减缓;人口素质提高。

  原因:第一,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第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有助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助于把我国从人才大国转换为人才强国,把人口压力转为人才优势。

  18.(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甚至国家命运的新国情。

  (2)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问题一样,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素质低、老龄化速度加快等有直接关系。只有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湘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2分)(2019·海南)当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不相符的时候,合理的想法应该是

  A.“看!我多优秀!”

  B.“唉!我真无用!”

  C.“哼!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我!”

  D.“嗯!我要好好反思一下!”

  2.(2分)(2019八下·天台期中)2015年7月20日《人民日报》消息:“爷爷,您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35年前的一句话,改变了济南市历下区孤寡老人李玉柱的孤独生活,也让房泽秋开始了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房泽秋自觉自愿承担照顾孤寡老人李玉柱的责任,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属于房泽秋的法定义务

  B.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C.自觉自愿履行了公民的道德义务

  D.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2分)(2018七上·北部湾月考)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母亲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为做子女的应当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建议

  ②理解父母,和父母有效交流和沟通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的问题

  ④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分)(2017九上·大冶月考)天津市和平区自1988年以来,5000名志愿者常为社区居民服务。你有难处,我帮你一把;我有难处,你帮我一把。几十家凑点钱帮助一个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几十名大学生轮流照顾一位孤寡老人,让其安享晚年,------志愿者中有青年人,有少年儿童,有退伍的老战士,有残疾人。在天津和平区,一个干群合力,上下一心,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以上材料说明了

  ①我们的社会需要互助和关爱②作为一名公民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行为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④热心公益事业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分)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下列对待挫折的态度正确的有

  ①正视现实和挫折,不回避,端正心态②认真分析和解剖挫折产生的原因

  ③置之不理,顺其自然④积极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2分)(2019·广东模拟)生活条件好了,海外过年已经成为众多中国游客的新选择。2019年2月2日到2月17日,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欢庆猪年春节,游客可以和自己最喜爱的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卡通电影角色互动嬉戏,品尝地道的亚洲点心,在许愿树下分享新年愿望。如果你是其中一名游客,应该

  ①尊重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文化辨别能力

  ④面对文化差异要有开放的胸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2分)(2019九下·沭阳月考)你想对漫画《蛋壳心理》中的小男孩说

  ①生活不是坦途,要直面挫折

  ②正确看待挫折,及时调整自己

  ③挫折会带来消极影响,应远离挫折

  ④具体分析挫折,理智寻找解决办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分)(2019七上·宽城期末)面对相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这说明

  A.挫折情境是关键因素

  B.挫折反应是关键因素

  C.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

  D.挫折经历是关键因素

  9.(2分)(2019七下·福田期末)能对情绪造成影响的因素有

  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②别人的评价

  ③自然环境

  ④取得成绩的好坏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分)(2019七下·福田期末)小明到深圳游玩,看到和听到不少乘车提示,如“依据法律规定,禁止携带危险品乘车”,“列车全程禁止吸烟,如有违反将依法处理”等。可见法律

  ①法律规范我们生活

  ②法律主要规定公民的义务

  ③法律既约束我们的生活也保护我们

  ④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分)近日,当地警方成功捣毁一个在全国各地冒充“支边女老师”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2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从湖南长沙押解回江苏靖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违反了诚信原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B.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C.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我国坚持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

  12.(2分)(2019·广东模拟)2019年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家庭保护

  13.(2分)(2018八上·满城期中)随着社会发展和新技术应用,自媒体公众号、网络直播、小视频等各种新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发展迅速,各地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结合新时代传播特点,创造红色段子、开创24小时在线直播等,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这说明

  A.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4.(2分)(2018九上·历下期末)15岁的中学生小燕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在淘宝某网店购买了一双80元的运动鞋,并下了订单、付了款。后来该网店发现存货不足,私自撤销了订单。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网店因库存不足取消订单,并非主观意愿,情有可原

  B.网上的订单也是合同,应当遵守合同,奉行契约精神

  C.网店没有按合同履行约定,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D.小燕下订单并完成付款合同成立,网店应当履行合同

  15.(2分)(2019·武汉)武汉市以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积极开展“百万市民讲礼仪”活动,让文明之花在江城遍地开放。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是因为

  A.文明有礼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武汉城市形象

  B.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

  C.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

  D.是否文明有礼是衡量一个人事业成败的标准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共2题;共30分)

  16.(12分)(2017·顺德模拟)背景材料:2016年8月22日,在举世瞩目的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创造了奇迹。比赛后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女排夺冠极大振奋了国民精神,掀起学习“女排精神”的新热潮。

  (1)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女排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至少4个)

  (2)

  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女排精神

  17.(18分)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一种大众主要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父母学会微信、用上微信,想和子女进行交流,然而,一些年轻子女逐渐“屏蔽”父母,他们嫌父母过度关心与说教,唠叨多,干扰自己的生活。

  (1)请你分析父母与子女产生矛盾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2)如何构建和谐家庭,谈谈你的认识。(三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共2题;共30分)

  16-1、

  16-2、

  17-1、

  17-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两大部分,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试卷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

  二、成绩分析

  此次测试,所教三个班级,平均分分别为、,级部最高分92分。总体来看,班级之间相差不大,以二班稍为突出,但总体成绩较好。各班优秀高分者少,90分以上5人,80分以上37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60-70之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选择题的第12、15、1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还有材料分析题中有关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科技创新”的理解,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20题,这道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题22题中已经明确提示此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各提出的一项措施”,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四、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一是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二是题目的综合性很强,不容易得高分。三是学好了政治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不够。

  3、基础性的知识背诵不扎实。平时应该教给学生一点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注意经常复习,加大检查立度,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记牢。

  4、读题不认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导致做题出现失误。

  5、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高。一是明明想到了,但却不能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二是积累的政治用语少,涉及国情、国策、战略等等应当尽可能的使用准确的政治用语。

  6、书写潦草,不分条也不分纲,卷面很乱,再加上错字,难以辩认。

  7、自己虽然是一位老教师,但道德与法治课使用的都是新教材,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明显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结合。缺少这种意识、能力、更缺少实际的行动。

  8、课堂上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无法在课堂上将练习处理完,只能留给学生时间来做,做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9、作业、背诵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

  10、教学时间比较紧,为了进度,没有复习的时间。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的指导。

  五、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非常灵活,答案却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怀远县燕集初级中学王立芬

道德与法治下册我是一张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纸张用处大、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每一张纸。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张纸,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3、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为什么要节约用纸,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

  课前活动准备(体验):

  1、小调查:一天的用纸量

  2、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纸?自己和家人在哪些地方用到过纸

  3、搜集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带了以为朋友,猜猜他是谁?(出示谜语)

  我们来共同学习新课——我是一张纸(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活动一:纸的作用。

  1、纸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他去哪里了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仔细观察42页的图片,看看细心的你发现纸宝宝藏在哪了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标记出来。

  汇报:哪位勇敢的同学想先来说一说

  2、别看它只是小小一张纸,他的用处可真大啊!谁能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呢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评价

  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用纸做成的物品还真不少呢!你瞧

  课件播放:

  (1)学习用纸:课本、画画本、作业本、图书角上的课外书……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中常用的东西,由此可见:我们的学习可离不开纸(课件出示)。

  (2)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杯、报纸、箱子、挂历、纸币…….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课件出示)。

  (3)美化纸:窗花、灯笼、壁纸……这些利用纸做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漂亮、有情趣,可见纸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课件出示)。

  用纸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从以上的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纸的作用大

  活动二:了解纸的来历,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纸的作用真大,同学们你们知道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生:……

  师:(出示课件)老师告诉你们啊,制造纸张需要漂白、压膜、烘干等16道工序呢!麻烦不麻烦啊?小小一张纸来的可真不容易啊。

  板书纸来之不易

  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造纸的吗?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请看!(播放课件)你们想对我们的古人说些什么呢

  生:……

  看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造纸的,那你们想知道我们现代人是怎样造纸的吗?……看视频前老师有个要求,要仔细观看,一会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播放视频)

  生汇报

  1造纸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造纸的过程中还浪费了哪些能源

  3造纸的过程中都造成了哪些污染

  纸的主要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树木)(课件出示表格)

  一棵20年的大树可以生产4000——5000张纸,你一天用多少张纸,我们班,我们学校,全国13亿人口,一天要砍掉大约1000亿棵树,这还只是一天,如果是一个月,一年呢?这得砍掉多大的一片森林啊?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么下去,我们的大树会怎样?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怎样

  生:……

  课件呈现,边示图片边小结:

  是呀,如果没有了树,小鸟就没有了家。如果没有了树,土地会变成沙漠。如果没有了树,空气不再清新,还会出现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造纸的过程中不仅毁坏森林,还会用到煤炭,运输等,浪费了资源;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水,造成河流污染,环境污染呢!你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

  生:不想。

  生:我们要节约用纸。

  师:你说的非常对。你已经有节约用纸的意识了,有进步。

  生:我们要保护森林。

  师: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节约一张纸,就可以保护一大片森林。

  (板书)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要做到节约用纸,老师倡议必须从我做起板书,你们能做到吗

  活动三:节约用纸金点子

  那老师考考你们,我们要叠一个纸飞机玩,怎么做到节约用纸啊?谁能出个金点子

  生:可以利用废纸叠纸飞机。

  师:好主意!对废纸进行重复利用。

  师:夏天天气特别热,我特别爱出汗,会用掉很多纸巾,谁能帮老师想个节约纸张的金点子

  生:用手绢擦汗。

  师:手绢是布做的,脏了洗一洗,湿了晒一晒,可以重复利用,是个好主意。

  师:老师发现咱班的金点子可真多啊!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动脑思考知道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树立节约意识,有节约行为。)

  播放图片师介绍:

  1瞧,这些小朋友把平时积攒的废纸打包整理,正准备送往废纸回收站,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呢!

  2为了节约纸张,为保护环境做贡献,这位老爷爷想出了用水泥地面替代纸张的方法,练习毛笔字。

  3如今使用一次性纸杯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塑料环保杯。

  4就连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课本,今年用完后学校回收,明年接着用,不断地循环使用,既节省了纸张,又节约了资金。

  智慧的人们还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一张张看似没用的废纸,制作了风铃、笔筒、帘子、工艺品等许多精致的东西,不但保护了我们的环境,更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你打算怎样节约用纸,保护环境?赶快把你的想法付诸到行动中吧。写下自己的小妙招

  生:没写完的本子订在一起做草稿本。

  生:过期的挂历可以用来包书皮。不仅节约了纸,还保护了书。

  生:用包装纸做手工艺品,既美观又节约。非常好。

  生:卷纸纸筒做笔筒。

  班中汇报,成果展示

  师: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在保护她,大树妈妈高兴地唱起了歌儿:(生齐读)

  小小一张纸,得来不容易。画画又写字,作用真神奇。

  珍惜小小纸,争做小卫士。时刻护环境,生活更美好。

  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谈谈

  生:……

  师:大树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拥有蓝天白云,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大树妈妈,就从节约小小一张纸开始吧!课下,老师希望你们积极争当小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约用纸的行列。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纸的作用大节约用纸

  纸来之不易保护环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基本路线是: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7.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8.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体现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10.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的地位是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14.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6.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7.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1)问题:还面临区域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9.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

  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20.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1.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从个人生活层面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具有独特性,是区别已有的。(3)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带来的情感体验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从人类社会实践方面认识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创新的根本目的:让生活更美好。

  5.创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发挥的重要作用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7.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8.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9.教育的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0.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1.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12.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3.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4.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4)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5)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15.创新的目的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真正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真正确立。

  3.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4.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7.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8.人民民主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发展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民主实践中,我们既强调选举民主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通过广泛协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9.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1.公民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2.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对公民的要求有哪些

  (1)形式: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2)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3)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3.民主决策的要求、形式有哪些

  (1)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2)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14.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必要性及意义是什么

  (1)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意义: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具备的能力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6.现代公民如何培养民主意识

  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意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的含义是什么?法治的作用有哪些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的基本含义(良法、善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6.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总目标分别是什么

  (1)原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8.法治国家的道路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9.我国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10.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11.法治政府的含义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1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3.如何实现依法行政

  (1)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5.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厉行法治的要求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全利,履行义务。

  (1)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国家(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17.国家和社会治理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组成

  (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2.文化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联系: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文化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7.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8.文化自信的来源

  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9.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措施

  必要性: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措施: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10.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

  12.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3.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区分

  (1)中华文化: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由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

  (2)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一、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政策

  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基本政策: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三、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2、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3、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五、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七、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2就业现状分析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