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点事件时评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评论社会热点的作文

  近些日子来,随着不断被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以及“黑心豆芽”等事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于是人们恐慌了,“我们还能吃什么?”可见,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它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身边都存在哪些食品安全隐患呢?我这里先要说的是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大家可以看见在学校周围有许多小摊,香气扑鼻的烧烤、美味的陕西凉皮、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可谓应有尽有。你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的来消费。这里的食品“物美价廉”,很受欢迎。有些同学意识到这些食品不安全,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竟又垂涎三尺了。此时他们在“好吃”与“安全”之间迷茫了。抱着“就吃一点”的想法,他们选择了“好吃”,却不知道疾病的魔爪已慢慢伸来。还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到一些街边小店用餐。这些无证经营的小店卫生环境很差、反复使用过洗碗水、长时间存放的菜肴……食品安全整治刻不容缓。

  再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今年四月,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几天后,湖北宜昌便曝光“问题生姜”。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 看上去又黄又亮,在市场上很抢手。前不久,扬州“七杯茶”奶茶被报道奶茶不含一点“奶”,加工地卫生也令人作呕。人民群众恐慌无比,面对生产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人们茫然了。

  刚刚平息不久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伊利、蒙牛等多家奶企业的奶制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市场上奶制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人们对各大品牌奶制品都作出了质疑,许多新生儿父母都不给孩子买奶粉。这些企业以及个人昧着良心赚钱,拿人民群众的健康当赌注,到头来“两败俱伤”。危害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信誉、个人的名誉,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将伤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呢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不到无证餐点就餐,不吃无包装的路边小吃,应在学校餐厅或正规餐厅就餐。人民群众应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购买食品时认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一些防伪标识等。企业应增强社会公德,完善管理体质,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忘了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因为我国食品安全与质量法规及标准的法律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我国应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更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体人民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食品安全的警钟应再度敲响,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创造美好健康新生活!

最近热点事件时评

最近新闻-国内

  1.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断裂的都江堰庙子坪大桥正在进行架桥施工。

  截至目前,确定遇难的学生为19065名,并非最后统计;四川省计划2010年前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用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 在1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更新了汶川地震中遇难学生的最新统计。他透露,到目前为止,在汶川地震当中四川省已确定的学生遇难人数达19065名。 这一数字远远高于5月底部分媒体报道的数字。当时,有媒体报道,此次地震当中死亡学生约4700余名。据魏宏介绍,对包括遇难学生在内的死亡人数的公布,现在正按照规定进一步调查和处理,尚无最终的准确数。

  他还透露,汶川地震还造成新的“三孤”(指孤儿、孤老、孤残)人员1438人。对四川6.9万户散居“五保户”,政府将按每人2.5万元的标准建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

  计划投资3万亿

  目前,灾区的工作重点为恢复重建。魏宏表示,目前四川将加快重建速度,加上扩大内需的投资,到2010年,力争完成总投资3万亿元以上。

  魏宏表示,以2007年基数计算,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四川各地财政预算每年可安排用于扩大生产和加快发展的资金,约7000亿元左右。除去与灾后重建资金交叉的部分,每年可安排预算资金约5000亿元,三年达1.50亿元。加上灾后重建所需的1.67万亿元,整个投资规模可达3万亿元以上。

2020届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

  考法03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背景材料】

  2019年3月30日晚,“与自然共生”2019年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一小时,呼吁公众关注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2020年由中国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

  材料一全世界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以及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当地时间2019年3月30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灭灯光,参加“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以此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日益紧张的能源。熄灯是一种信号,它代表着你对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然而,除了熄灯,地球一小时,让我们用行动超越一小时。不论是乘用公交车、使用节能家电,还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甚至种下一株花草,只要适合你,都是你超越熄灯一小时的行动宣言。

  材料二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已经迈入第12年,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与自然共生”。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环保和能源压力,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成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希望这些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应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材料三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几年来,它一直以“熄灯一小时”的实际行动来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节能的好习惯。这项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活动本身,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它能让百忙中的人们有机会思考环境保护问题,有时间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其实,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节约能源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意识,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材料四“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同学乙则指出:发电量和用电量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虽然仍是负增长,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降幅大幅收窄,出现止跌趋升态势,其中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正增长。这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背景下,不应该再鼓励节电。

  【考法突破】

  一、经济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政府如何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答题要素】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规范解答】(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并执行鼓励能源、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2)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3)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节俭消费。

  二、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政治归因类题型考查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分析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

  【答题要素】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和工作原则+政府职能

  【规范解答】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当然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②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答题要素】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的特点

  【规范解答】(1)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在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文化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氛围。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以哲学认识类题型考查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哲学知识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

  【答题要素】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规范解答】(1)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学甲、乙都看到了发电、用电和节电的矛盾,但其认识又都存在局限性。(2)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学甲看到了节电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鼓励人们少用电是片面的;乙同学看到了当前发电、用电量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因此否认节电的重要性也是片面的。

  【考法典例】

  “地球一小时”是一项杰出的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并让人们表现出他们的关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兑现他们的承诺,而且这种改变在“地球一小时”之后还能继续下去,那么它真的会在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对地球困境认识的发展④基于地球困惑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材料没有强调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排除①。认识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②符合题意。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认识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波浪式前进与上升的过程,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2.人们对地球的关心,源于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规律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只有尊重规律,保护好地球,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运动与静止,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

  3.对于地球来说,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意味着

  ①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尊重规律②人可以创造规律推动事物发展

  ③人在改变自然同时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人应该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塑料和碳排放,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尊重规律,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①③符合题意。规律不能创造,排除②。④观点错误,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

  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据此回答4-5题:

  4.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启示我们

  ①要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消费及其消费的作用。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并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①③符合题意。超前消费不科学,排除②。低碳生活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不会降低消费水平,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5.上述材料说明

  A.要重视量的积累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

  C.量变中包含质变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表明量的积累至关重要,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A符合题意。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排除B。C说法不科学,排除。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

  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不可一蹴而就。热爱自然、珍惜资源,我们更应该深入广泛地宣传节能减排的理念。据此回答6-7题:

  6.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这启示我们要

  A.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B.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协调、创新驱动、区域协调,排除BCD。故本题答案为A。

  7.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与这句话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①③强调重视量变,②强调变化发展,④强调联系。故本题答案为B。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据此回答8-10题:

  8.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系的必然性、直接性和客观性,排除ABD。故本题答案为C。

  9.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启示我们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②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树立全局观念④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强调的是要重视整体,③④符合题意。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高于部分,排除①②。故本题答案为D。

  10.下列能够直接体现公民参与节能减排的行为是

  A.针对区政府治理当地河流的方案建言献策

  B.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C.用电子邮件发表对市政府关于城区规划的意见

  D.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产品质量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义务。公民参与节能减排的行为是公民的重要义务,也是针对区政府治理当地河流的方案建言献策,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直接体现了公民参与节能减排,A符合题意。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与节能减排无关,排除B。城区规划不直接涉及节能减排,排除C。投诉产品质量与参与节能减排无直接联系,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

  “地球一小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活动,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11年。它融入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的力量,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到环保的行列。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标语中与材料主题最符合的是

  A.新型工业立县现代农业富民旅游经济兴贸

  B.践行新发展理念全民动员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C.为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而努力奋斗

  D.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材料强调的是环保公益,有利于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立县、农业富民、农业示范区等,排除AB。D中“以提高速度为目标”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12.某地举办环保公益活动,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号称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相当多的公众对此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了。这说明政府要

  A.体现全体公众的意愿和要求B.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C.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D.不断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工作基本原则。公众的意愿和要求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排除A。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排除B。政府号称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相当多的公众对此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了,警示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工作效率,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13.上述材料表明

  ①环保公益活动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与社会意识的作用。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否则就失去了“公益”的意义,①符合题意。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②排除。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才会推动社会进步,排除③。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使得北极熊的家园正在消失。可口可乐一直与地球一小时的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道努力,通过包括系列广告在内的环保宣传呼吁全人类关注北极生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并为保护北极熊捐资数百万美元善款,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极光下的北极可以成为人类和北极熊共同的家。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①②符合题意。③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讲的,排除。④是从哲学角度讲的,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15.上述材料表明

  ①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一定的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④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通过包括系列广告在内的环保宣传呼吁全人类关注北极生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表明一定的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发展,排除①。优秀文化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人类和地球是命运共同体,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就是关注人类的发展。地球一小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这一个小时,而是这一小时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益”起在乎与自然共生,从我出发,让地球永不流浪。据此回答16-18题:

  16.2019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从发展的角度,意味着

  ①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具有渐变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具有长期性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具有无限性

  ④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具有有序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19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具有无限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中“总是”表述欠妥,排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17.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②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球生物的多样性,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D。

  18.让我们“益”起在乎与自然共生。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要想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必须

  ①坚持以节约为本②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④建设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为中心的社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于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节约资源要坚持以人为本,排除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据此回答19-20题:

  19.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表明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要把量的积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表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警示我们要把量的积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的原则,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量的积累,排除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而又不断上升的过程,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20.改变公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对减轻二氧化碳排放对世界的威胁至关重要。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是说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作用。态度决定一切,意味着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决定”观点错误,排除。④夸大了意识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2019年社会热点话题 最新时政热点有哪些

  1、一盘棋做谋划 一张图干到底

  长江经济带如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怎样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历史命题和时代课题。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利益,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深入阐述了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为我们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提供了基本认识论和重要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思想。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确立了战略定位,提出了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了“一盘棋”、画好了“一张图”。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一盘棋”上做好具体谋划,按照这“一张图”坚定不移干到底。

  “一盘棋”做谋划,就要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只有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才能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只有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才能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必须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一张图”干到底,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稳扎稳打,分步推进,对实现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惟其如此,才能形成合力、挖掘潜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蓝图越来越宏阔壮美。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我们的努力必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绿色荆楚”致力撑起“生态长江”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无论生存发展还是人文精神层面,长江对于中华民族,都是绕不开的存在。一条横贯东西的大江、一个辐辏南北的经济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和荆州、湖南岳阳、三峡坝区等地实地考察,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5个重大关系,为新形势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实践路径。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习总书记教导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破坏生态行为。从长远看,必须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从而激发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鸟瞰华夏,长江好似一条巨龙,荆楚全境恰据龙腰。地处中游的湖北,是长江干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向东流、一库清水往北送的神圣天赋和国家责任。仲春时节,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正在荆楚大地隆隆回响,美丽湖北已经奏响“以环境质量论英雄”的优美旋律,昂首撑腰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时代使命、灵动舞出生态长江绿色发展新气象。

  湖北虽位于长江中游,但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中,自觉产生“位置上游、责任上游、工作标准上游”的“上游意识”,以真问责推动真落实——把绿色标杆树起来:制定出台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全面加强环保督察问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完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让绿色指挥棒硬起来: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绿色”考核指标与干部任用、奖惩挂钩,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实行终身追究;省会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探索建立长江过境断面水质按区分段考核奖惩与生态补偿机制,是为全国首创!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是要“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这条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据此,湖北筹措成立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大力扶持绿色、科技、生态型产业,力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绿色荆楚”致力撑起“生态长江”。总结过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湖北全省上下秉持新发展理念,正在坚定探索和践行着利国利民的绿色发展之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为“母亲河”谋划的既要“绿色”也要“黄金”的双赢之道,湖北经验告诉我们: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蕴,绿水青山就能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2最新社会热点

  1、走好科技攻关的自强之路

  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烽火集团有限公司时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他指出,过去在外部封锁下,我们自力更生,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创造了“两弹一星”,这是因为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一步,科技攻关也要这样做,要摒弃幻想、靠自己。(4月26日新华社)

  对于个人而言,要幸福就要奋斗,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幸福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命运得由自己主宰。对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知长短,补短板,始终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决定权,不受制与他国、他人,挺起腰杆子做自己的代言人,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尊严、有担当、有使命的屹立与世界之林。

  中兴集团的“失芯之痛”便是最好的佐证,看似一家企业在国外市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商业问题,实则折射出我国在芯片领域的短板与不足,众所周知,中兴集团在很多核心元器件上大量依赖进口,这就导致美国的“一纸七年之禁”瞬间让中兴集团陷入深度休克之中,虽然相关部门仍在努力斡旋,但是造成的损失已成定局。中兴的遭遇是众多科技领域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几年中国IT产业发展迅速,但依旧存在整机产品强,核心元器件弱;应用软件强,基础软件弱等特点。面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实践出真知。没有缺“芯”之痛,哪来奋发图强。

  要自强就要有自我剖析的勇气。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深刻的自我剖析。当今世界的竞争,侧重点掌握在科技发展,如何在发展中挺起腰杆子说话,需要当下的我们,直面问题、直面短板、直面劣势,人有所犹,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敢于进行自我剖析,才深知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再次扬帆起航。

  要自强就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的发展、人才的优势都是我们国家科技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动力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科研人才不断奉献的初衷和使命。核心技术的短板需要现阶段的我们摒弃幻想,根植现实,不靠山、不靠海、完全靠自己,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所学所掌,为科技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要自强就要有走出去的动力。闭门造车终究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才能知道自己所处于那个阶段。对于科技而言,这句话同样重要。博鳌亚洲论坛再次扩大改革开发就是从国家层面再次声明,我们需要有走出去,见一见,比一比,试一试的动力。让世界看到中国造,也让中国造融入世界之林。

  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有效的砝码,当下的我们既要承认“失芯之痛”的问题所在,也要有重塑“中国心”的勇气、能力、动力。在新时代的航程上,筑牢科技兴国的航帆。

  2、两个伟大国家应有伟大合作

  4月27日至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备受全球瞩目。两国领导人将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并就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27日在会见莫迪时指出,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开展伟大的合作,能够产生世界影响。希望我同总理先生在这里的会晤能够掀开中印关系新篇章。

  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演变,中国和印度同时快速发展,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大势更加强劲。从共同点来看,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互为重要邻国,都是10亿以上人口级别的发展中大国,都属于发展中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两国在国内发展问题上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与机遇,对世界大势和国际事务有着相同或相近看法。

  显然两国的战略契合点远远大于具体分歧,合作需求远远超越局部摩擦。两国理应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双方理应视对方为发展机遇而不是未来挑战甚至威胁。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是两国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中印历史有高度相似性,未来有高度关联性。如果说过去一百年间,中印都曾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备受列强欺凌,都曾通过奋斗几乎同时实现独立和解放,又都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新兴经济体,那么当今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样,印度人民也有自己发展繁荣的“印度梦”。“中国梦”与“印度梦”理应相辅相成。要实现“龙象共舞”,避免“龙象争锋”,中印两国最重要的是要相互理解和支持,真正培育起相互信任与合作,最应避免的是相互猜忌和消耗。

  王毅外长曾说过,建立起政治互信,喜马拉雅山也阻挡不了中印相互加强友好交往;缺乏互信,一马平川也难使双方走到一起。此次武汉会晤,被双方定位为“战略沟通”,“非正式”的安排可以使两国领导人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战略沟通,深入交换意见。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莫迪已访问过中国的东、南、西、北,此次到访中国的中部,武汉之行将成为莫迪的全新体验,进一步增进他对中国的了解。“九省通衢”靠的是互联互通,信则立,信则通,信则久。中印以战略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审视对方以及亚洲和世界,建立起更多的互信,则有助于两国各领域的“互联互通”。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有理由相信此次武汉会晤将增进互信,管控分歧,深化合作,引领中印关系开创新局面。此次两国领导人会晤,必将在中印交往史上,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一笔。

2016高考热点时事:地名任性改,乡愁何所期?

  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对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很多地名不仅仅是个地理符号,方位坐标,它可能蕴含了一段历史,讲述了一个故事,寄托着一种期盼。(3月25日《东南快报》)

  其实,对于地名而言,虽然只是一个地方的称号,但却在人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情感的认知,思绪的留驻,往往都因为一个熟悉地名在耳畔回响,伴随人们重新回归曾经熟悉的自我。正因为如此,一旦某个地方被改名,以一些稀奇、洋气的名字命名,往往令人颇为反感。即便,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应该遵循人们的内心感受,不要让急功近利思维冲淡了浓浓的乡愁。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地名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语词文化和实体文化。与此同时,在地名文化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以及民族的融合变迁。一个地名,往往代表了某种历史典故、人文情怀等等,并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当地名“变脸”,变得让人生疏不已,正是对过往历史与人文价值的淡忘和消解。正因为地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国务院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很多地方政府也对该条例进行了细化。但由于缺乏明晰具体的操作,没有惩戒性规定的兜底,并没有遏止住地名更改乱象。

  事实上,并不是说地名不能更改,关键是要强化制度约束,避免出现随意胡乱更改现象。在更改地名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公众的内心感受,不要将公众内心的乡愁搁置一旁。比如,某些“白金瀚宫、巴厘岛、白宫”等地名,除了暴露出崇洋媚外的思维之外,又有什么效果和意义呢?在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背后,无法找到乡愁的安放之处,对于公众而言,内心的不适感可想而知。面对该现象,确有必要完善法律规定,以严格的问责机制兜底,杜绝地名随意更改乱象。而且,对于某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则应该给予重点保护,让地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民俗学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个地方有其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那么,面对内心深处沉甸甸的乡愁,不要再对地名进行随意更改,真正让地名最终成为安放乡愁的最美容器。

时政热点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77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标注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随着今年2月全国人大对公祭日的立法确认,13亿人民终于得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寄托哀思,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共同祭奠中,我们可宣示正义的音量,也凭吊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历史现场中去,去亲历、见证那些罄竹难书的恶,可擦拭掉记忆石碑上的尘埃,至少能让历史被看见。它有利于将罪恶的指证存照,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著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我们集体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新闻时评作文

  院士带头,全国齐心

  李金V

  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三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上表示,当前处于新冠病毒的活跃期,虽然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疫情与零星散发病例,但相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回忆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全国人民英勇抗疫,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感动着我们。1月23日,武汉封城,封城第七天,记者采访了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钟南山院士说:“潜伏期已经过去,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的也没病,所以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感染。”这句话让所有人添了不少信心。在采访的最后,提起武汉,这个84岁,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却哽咽了:“大家帮忙,武汉是能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他的眼里分明能看见泪光。疫情当前,武汉人民难!全国人民难!因此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共渡难关!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的话就是全国人民的定海神针,而且我们不仅有钟南山,更有雷神山,火神山!

  全国人民克疫难,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时事评论作文

  12月24、25日是西方平安夜、圣诞节。不难预期,在中国各大城市,以青年为主体的集体狂欢又将上演。一些城市也提前发布出行安全提示,不少学校也禁止学生参与狂欢。 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洋节“赶尽杀绝”亦大可不必,还是应该取其糟粕、学其精华。

  对于圣诞节这个“洋和尚”,现今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无非就是“狂欢”,没有思想内涵,而只是学到了怎么娱乐,是一个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良版。年轻人把此当作交往聚会的好理由,商家把此当作牟利营销的新平台,两者一拍即合,引爆“圣诞狂热”。

  不仅如此,面对商家愈来愈火爆的圣诞促销,面对年轻人愈加青睐的圣诞情节,我们需要的不是压制而是引导。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振文化自信,过好自己的“中国节”;另一方面,也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洋节,引导年轻人购物有度、狂欢有度,更多的是学习,圣诞节的宗教、历史与传统意义,合家团聚。让自己在中式圣诞节里“玩”出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时事评论

  2009年1月20日,这是一个全美国人都难以忽略的日期,因为在那天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成为白宫的新主人。那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来了一位有色人种的总统。

  美国从1787年颁布宪法,到如今已有200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民主建设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曲折的。

  黑人总统成为了现实,这毫无疑问要感谢当年的宪法修正案,它使黑人享受到了与白人相同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是这个黑人完成他的美国梦的基础。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进行南北战争。最终,代表资产阶级的北方打败了代表奴隶主的南方,从此废除了奴隶制,美国颁布了保障黑人权利的第13~15条修正案。从此,种族歧视问题经过战争的洗礼、时间的消磨已渐渐淡去,人们抛弃了以往的旧观点,将票投给了奥巴马。

  同时,由于1920年生效的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奥巴马的支持者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女性才能拥有一个机会,为自己心目中的总统投上神圣的一票。

  综上所述,在200余年的美国民主建设中,在法律的保障下,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包括有色人种和女性;同时这又何尝不是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这与多年来美国教育建设的加强也是分不开的。

2022北京冬奥会热点时评

  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展示着运动员挑战极限、追求梦想的精气神,也展示着冰雪运动多姿多彩的魅力。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奥林匹克的光芒属于每个选手,也激荡在每个人的心头

  从100多米高的“雪如意”上腾空飞跃时,运动员有如猎鹰在空中翱翔,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在盘旋的“雪游龙”赛道上贴地滑行时,运动员靠着自身重力前进,时速可以超过130公里;高山滑雪比赛,不到两分钟,选手从山顶滑至山脚,落差接近1000米,最高时速超过120公里。在银白色的世界里飞驰,耳畔只有风声和呼吸声。

  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展示着运动员挑战极限、追求梦想的精气神,也展示着冰雪运动多姿多彩的魅力。

  冬奥会上,人们领略着勇气之美。徐梦桃、齐广璞最后一跳定胜负,在最高级别的较量中激发出最佳状态。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动作,落冰时承受的冲击力大约是8倍体重,相当于航天员在离心机内的旋转训练……

  冬奥会上,人们感受着拼搏之美。高山滑雪的冬奥赛场上,向来高手如云。中国队运动员孔凡影要参加高山滑雪6个项目的比赛,“和顶尖选手有差距,但我确实也已尽力。这个结果没有白付出、白努力。”单板滑雪选手蔡雪桐、刘佳宇,征战4届冬奥,依然有“继续拼下去”的愿望……

  冬奥会上,还有那些令人感动的风度之美。谷爱凌说,自己从滑雪中学到的东西,希望和他人分享,这是心中最大的金牌。拿到一金一银的苏翊鸣,赛后总是在第一时间与其他选手拥抱,那一刻,他们已不是对手,而是共同在为这项运动代言……

  有全力以赴的较量比拼,也有温暖彼此的安慰祝贺。冬奥赛场上的无数故事,向全世界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超越与突破,鼓舞与传承,挑战极限的过程,有令人赞叹的精湛技艺,更有激荡人心的精神之美。

  赛场内外的一幕幕精彩画面,传递着共通的情感,凝聚起共同的价值。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奥林匹克的光芒属于每个选手,也激荡在每个人的心头。那正是东道主通过一届奥运盛会奉献给世界的礼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龟兔赛跑有声故事在线听

孩子做家务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