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观察记录100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的,就务必做得。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用心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好处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代替,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必须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心好处。教师真正就应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潜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潜力。我们就应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小班游戏观察记录100篇

2020年新版幼儿园观察笔记优秀范文

  观察时间:20xx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只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后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但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用心鼓励”策略

  运用群众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己的动作,为群众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只要老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

  我们期盼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行为记录:

  攀爬架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很喜欢玩的玩具之一,今天在户外区域的时候我们分散后,范轩语,崔艺凡和崔李童三个小朋友迅速来到攀爬架上进行攀爬游戏,当他们都登到顶端的时候,轩语小朋友想翻越过去,但是又有些犹豫,我说:“轩语加油,但是要注意安全啊”

  轩语明白了我的意思,小心翼翼的翻越攀爬架,手抓的紧紧的,生怕自己会受伤。轩语顺利的翻过攀爬架,瞬间脸上扬起了开心的笑容,并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翻过来了”我立即给轩语竖起了大拇指并表扬他说:“你真棒”。

  轩语安全的到达了地面,自信的说:“老师你看,我下来了!”我问道:“那你还能到外面来吗?轩语自信的向上爬去,这时张桂铭在最上面说:“你快出来!”在外面旁观的崔艺凡也说:“范轩语,快出来吧!”轩语听到后速度变得更快了。

  轩语快就爬到了最顶端,这时候下面旁观的崔艺凡更加兴奋了,又蹦又跳的喊着:“范轩语出来了,范轩语出来了”。轩语顺利的从攀爬架的里面翻越了出来,崔艺凡看到后也想试一试。

  崔艺凡和崔李童这尝试着想办法该怎样翻进攀爬架,这时候范轩语突然也向攀爬架的顶端爬去。

  在崔艺凡和崔李童正在想办法怎麽翻过攀爬架的时候,范轩语再一次的翻过了攀爬架,这一次的速度可比第一次翻越的时候快了许多。轩语再一次成功的翻越了攀爬架,崔艺凡和崔李童在攀爬架上呆呆的看着范轩语。

  轩语得意的说:“你们也爬进来啊”,崔艺凡说:“我们进不去,你还是出来吧!我们去玩别的去吧”。轩语听完爬到攀爬架上准备出来,崔艺凡和崔李童也爬下来,一起去玩别的游戏去了。

  分析原因:

  1.在户外活动中很多小朋友愿意进行攀爬活动练习,这表示孩子们对攀爬活动很感兴趣。范轩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尝试进行攀爬架的翻越,这证明了范轩语不怕困难敢于进行创新尝试。

  2.崔艺凡和崔李童在范轩语的影响下也进行翻越攀爬架的尝试,这表明孩子很容易被新鲜玩法所吸引,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没有获得成功,选择了其他的游戏,这也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孩子宽松舒适的环境进行游戏,适当的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更好的进行游戏。

  采取措施:

  1.在此次的活动中范轩语小朋友进行了翻越攀爬架的挑战,这体现了他勇敢的品质。在游戏中崔艺凡,崔李童等小朋友关心范轩语怕范轩语受伤,这体现了我班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下次的攀爬架活动的时候可以让范轩语小朋友示范如何翻越攀爬架的方法,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软垫,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情景下进行尝试,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发展。

游戏厅里的孩子们 观察日记

  周末点点其中考完试了,老师也没留作业,就想带他出去放松一下。儿子好长时间没玩电子游戏了,陪他玩去在欧亚卖场,我拿出上次换的游戏币给他玩,他玩了投蓝,接鸡蛋,打板牙。

  我在一旁看着,很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在玩游戏,也有的大人在一旁玩,看得出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时间差不多到中午了,我带点点换了个地方。这里以前我们没来过,都是大型的游艺机,很多电玩我都叫不出名字。

  简单点的有连连看,还有最多的就是打斗型的,儿子在一个写着三国志的机器前坐下来。因为我不会,所以就让他自己捉摸,我在一边闲转。这时,我发现一个二岁左右的小孩子在专心致志的玩游戏,我不知道游戏是什么名字,看他熟练的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来吧。心里觉得好笑,这么小的孩子就来玩游戏,也许已经是“高手”了。

  另一些机器旁,三三两两的都有孩子占着有的根本就没有家长陪一定也是这里的常客了。他们旁若无人的大喊大叫,你一言我一语,一阵打打杀杀对儿子来说,这里是陌生的,也许同学们谈论游戏时他插不上嘴,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今天早上还听儿子说他们班有一个同学把其他同学的头打出血了,赔医药费不说,家长得是怎样的心痛回到儿子那里,他还在一点点摸索,看到我就问这问那我就纳闷了,学习怎么就没这劲头呢

小班角色游戏随笔

  教育无小事,事事关系着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细节,用爱去感染每一名孩子,让他们在五彩童年里一路欢歌一路成长!

  只要一到角色游戏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就会非常兴奋,随着老师的一声:“玩去吧”,他们就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呼朋结伴直奔“目的地”。整个活动室充盈着欢声笑语,还夹杂着锅碗瓢盆的敲打声,叫卖声……我拿着活动记录本,穿梭于各个角区,不时被热心的小家伙拉去充当一回“顾客”。忽然娃娃家里传来一阵吵闹声:“你给我嘛,娃娃都是妈妈抱着的,爸爸又不会抱娃娃的!”“抱洋娃娃怎么了?光许你们女孩玩吗?”我闻声而去,只见芊芊和乐乐同时拉着一个洋娃娃,互相争夺着。见此情景,我本能的偏向芊芊:“乐乐,你是男孩,就把娃娃给芊芊吧,好吗?”乐乐松开了手,低下头嘟囔着:“男孩就不能抱洋娃娃啊?”我见矛盾已解决,对乐乐的嘟囔也没在意,继续上别的区角去了。

  活动结束后,乐乐从我身边走过,我又想起这件事,便把他叫过来问:“乐乐,还不高兴吗?你也很喜欢抱洋娃娃吗?”乐乐看着我,亮晶晶的眼睛忽闪着:“老师,我是很想给娃娃当爸爸,当哥哥,女孩只能当娃娃的妈妈,那他多闷哪!”我心中一动,对呀,我怎么没想到男孩会扮演男性的角色给洋娃娃不同角度的关爱?和现实中的孩子一样,从小学到初中,除了亲友,围绕他们的教育者就以女性居多而男性寥寥。

  难怪社会学家呼吁: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不同性别意识的教育环境,促使孩子形成健康、全面的心理品质。我不禁为我刚才的举动后悔,更后悔无意中对孩子进行性别意识的误导。由此可见,教育无小事,事事关系着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细节,用爱去感染每一名孩子,让他们在五彩童年里一路欢歌一路成长!

游戏干预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

  观察时间观察教师观察描述:从娃娃家游戏开始,第一个游戏是“谁来当爸爸妈妈”。小溪被选为“妈妈”。老师建议说:“让妈妈来选“爸爸吧”,但小溪低头不语非常紧张,眼睛也看地面,不敢抬头。老师说:“谁想当爸爸?”这是胡心言说:“我来吧。”老师说:“那好吧,胡心言你当爸爸,让小溪来当妈妈,好吗?”不料胡心言说:“我想让朱可心当妈妈。”教师说:“那好,一会儿再次游戏时,请钱钱与小溪合作,钱钱当爸爸,小溪当妈妈吧”。这一过程反映了退缩幼儿的特点和教师干预的重要。分析:1.环境因素——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无形之中减少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2.个性问题——孩子性格天生就内向、害羞、胆小,这种孩子就比较容易产生社交退缩性行为,怕和外界交往。以后游戏建议:1.教师将小溪作为重要的角色给予及时关注。为鼓励小溪参加游戏,并在游戏中取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教师及时根据小溪当时的能力修改游戏规则,降低游戏难度,并先让其他幼儿示范,然后鼓励小溪模仿。2.语言表达是妨碍小溪交往的一大障碍,应将一日生活与游戏干预结合起来。培养其大胆讲话的习惯。3.与家长联系,增加与小朋友交往、玩耍等的交往机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校纪校规二十条

中班游戏观察记录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