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天文小知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科学小知识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小学生天文小知识

科普的读书小报

  科普小知识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15、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吃火锅四大误区

  误区一趁热吃更美味

  许多朋友吃火锅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把刚从锅里夹出来的美味往嘴里送,觉得趁热吃更好吃,满头大汗才过瘾,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

  我们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能承受的温度在50℃左右,而滚烫的火锅食材将近120℃,趁热吃烫伤口腔,脱皮起水泡还算小,伤了食道和胃黏膜可就划不来了!

  误区二半生最新鲜

  很多朋友,每次吃完火锅就要拉肚子,其实都是贪“新鲜”惹的祸!

  都说涮肉要“七上八下”,但肉片的厚度不一致,造这种做法肉可不一定能熟。没有煮熟的食材,藏着大量的细菌、虫卵,吃半生的不闹肚子才怪呢!

  误区三麻辣更过瘾

  一提到火锅,不少人就会想到又麻又辣的重庆火锅吧,辣出一身汗更加御寒,不过对肠胃的杀伤力也不小。

  冬天炒菜易凉,所以吃火锅的频率会大大增加。顿顿麻辣火锅,你的胃肯定承受不来。嘴上是过瘾了,引发食道炎、胃炎就太难受了。

  麻辣火锅一周吃一次就够了,吃多了刺激肠胃还容易上火。每个人对辣的承受能力不同,不妨为他人考虑考虑做个鸳鸯锅,麻辣清淡都能吃到。

  误区四汤底营养好

  火锅汤底经过长时间熬煮,加上烫了菜,香气浓郁。你是不是也爱喝火锅汤呢

  火锅汤底一般用牛油、猪油熬煮,脂肪含量不是一般的高,加上反复沸腾产生的亚硝酸盐,喝了对人体一点好处都没有!这可不是营养高汤哦!

  所以,牛油、猪油熬的汤底就最好不要喝了,大骨汤底尽量在开锅后10分钟左右食用。反复熬煮的老汤千万别喝了。

  烫菜有讲究

  吃火锅时,烫的菜也是有讲究的,想要吃得更健康,赶紧往下看!

  A烫菜有顺序

  健康的吃火锅方法,可不是想吃什么菜就下什么菜的哦。许多朋友看到火锅端上桌,就迫不及待地涮肉吃,最后才煮些素食解腻,这种吃法可不对。

  绿叶蔬菜和菌类都特别吸油,煮了肉再煮蔬菜,蔬菜上会沾满了油,越吃越不健康。

  所以下菜的顺序应该是绿叶蔬菜、菌类、海产品、肉类,这样就能尽可能降低脂肪摄入量。

  B这些可以多吃

  吃火锅时,最好多吃些像土豆、红薯、山药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材,好消化又能促进排便,还可以起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饱腹感强更不易长胖。

  C这些要少吃

  海鲜、动物内脏及蘑菇等食品内含有大量嘌呤类物质,吃太多了易导致肾功能减退,家里有痛风患者的更要注意。

  别看我们常吃的火锅丸子好像都是面粉,其实它的热量很高,怕长胖的女性朋友可要管住嘴哦!

  D饮料别乱喝

  光吃火锅可不够尽兴,不少朋友吃火锅的同时总要喝啤酒,这样可不对。

  啤酒易引起腹胀,火锅的嘌呤含量本就不低,再加上啤酒更容易引发痛风了!

  吃火锅时,喝些酸奶比较合适。它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减少麻辣、高温对肠胃的刺激。

  吃完火锅,最好喝一些清火的茶,这样不易上火,还能缓解麻辣引发的肠热。

科学小知识

  1、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用后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数是雄兔,这是它向雌兔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国的珍奇动物。

  4、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5、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6、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7、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8、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9、为什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10、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11、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12、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13、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14、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15、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6、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7、为什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8、为什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9、为什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20、为什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很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很痒了!

科普小知识作文

  要想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大自然中有很多东西会告诉我们答案。比如,“要想知道天下不下雨,先看雨蕉哭不哭”,雨蕉就是一种预报天气的好帮手。

  在美洲的多米尼加,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栽上几棵雨蕉,外出前看一看,来判断天气的阴晴状况。

  这种树木在当地真的十分常见。

  雨蕉树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

  原来,雨蕉的叶片和茎干的表皮组织十分细密,全身好像披上了一层防雨布。天下雨以前,空气温度很高,雨蕉树体内的水分很难靠平日的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于是便从叶片上溢泌出来,形成水滴,不断地流下来。这就是人们看到以后所说的雨蕉树在“哭泣”了。因为看到雨蕉树哭泣以后,天都要下雨,所以,人们便把雨蕉树“流泪”当做要下雨的征兆。

  大自然的规律总是那么神奇,留心的人总能从中收获学问。

小学生必备的文学常识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小学生必备的文学常识,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5.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生必备的文学常识,能够对大家有用。

以天文知识的萌芽为题的作文

  在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已经对寒来暑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动物活动的规律、植物生长和成熟的时间,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逐渐进入以农、牧生产为主的阶段,人们更加需要掌握季节的变化规律,以便安排农事。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中产生出来的。根据考古学和古文献资料确切可知,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祖先已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当时,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确定方位的方法。最早大概是很简单地以日出处为东,日没处为西。进一步的观测使人们发现,一年内日出与日没因时间而异,且有较大的变化,但每天日影最短时太阳的方位则是不变的,于是就把这时太阳的方位作为定南北方向的依据;其后就有了观测一天内太阳的出没方向,先定出东西,再定出南北的定位方法。

  在农牧业发生的初期,人们是根据物候现象来掌握农牧的时节的。我们的祖先最早大约很重视对红色亮星“大火”(心宿二)的观测。传说早在颛顼时代就有了“火正”的官,他专门负责观测“大火”,根据其出没来指导农业生产。后来曾有一段时间,由于氏族混战,观测中止,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到帝尧时设立羲和之官,恢复了火正的职责。据推算,约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黄昏在东方地平线见到“大火”时,正是春分前后,即正是春播的时节,所以关于“火正”的传说当是可信的。像这样以观测天象来确定四时季节的方法叫“观象授时”。

  古史还相传黄帝时代已有了历法。不过,近年有人认为,获得考古资料印证的,还是关于帝尧时已有历法的传说。《尚书?尧典》中说,帝尧曾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去观测天象,以编制历法,向人们预报时节。

小学生天文知识演讲稿

  最近,老师为了让我们增广见闻,充实知识,常常举办研习活动,让我们亲自体验,有园游会、造纸、昆虫营,以及今天的天文知识讲座。我们运用园游会赚的钱,聘请天文馆的老师来学校为我们上两次天文课程,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好期待。

  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日食”与“月食”,老师还帮它取了个有创意的名称:“太阳躲猫猫”和“月亮像桔子”,感觉非常吸引人。

  二位讲师非常用心,带领我们走进天文的世界,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祕。我们聚精会神的听讲,老师还让我们实际操作“日食”与“月食”的过程变化。“日食”与“月食”的过程都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原。“日食”的颜色变化比较大,天色会变暗,在食既、生光的阶段,有非常漂亮的“钻石环”。“月食”在“食甚”的过程时,月亮的颜色突然变桔红色的,像桔子一样,大家不约而同的惊呼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上天文课程,感觉很新奇,它比上自然课有趣,以前,听妈妈说“天狗吃月”是不祥之兆,现在我明白那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害怕。

  今天,天文知识讲座送给我一个好大的包裹,里面装着无穷尽的天文知识,我会照顾这些幼苗,让它在我心灵滋长、茁壮。期待下次的讲座送来更令人惊奇万分的神奇种子。

我看到的天文知识

  今天放学回家,我在看课外书,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得是太阳的“体重”值多少?内容很是精彩,它主要讲得是太阳不愧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也是无与伦比的,据天文学家测定,太阳“体重”是2000亿亿亿吨—这相当于33万个地球之总和。或者说,太阳的总量占了整个太阳系的99.86%,正因为太阳是如此之“重”所以才能把九大行星拉在自已的身边,让它们绕它运转不息。

  例如:太阳对于地球的引力大到350000亿亿吨—这样大的神力,可以一下子把20000亿根5米粗的钢绳一齐拉断!由此我们也不难算出,太阳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28倍,所以一个体重75千克的男子汉如果到了太阳上,即使他有最好的“防火服”,可以抵挡住几千度的高温,但他仍难厄运,因为到了太阳上,他将与一头大象差不多重—2.1吨!因此,他一定会被自已的体重压垮了。

  我觉得看了这个天文知识,我又增加了一点课外知识。

天文文学常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法。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天文知识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天文知识》的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叫《牛顿的故事》里面讲的是:牛顿,来自于林肯郡。

  他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天文学方面,1672年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还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痛塑望月有关,而且与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另外,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地求不是球体,而且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有词说明了岁者现象等。

  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定理”,分学。在光学方面,牛顿发现白色日光有不同颜色德光构成,并制成“牛顿色盘”关于光的本性,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在牛顿的着作《自然科学原理》中,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牛顿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为纪念尼殴杜恩的贡献,目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打662和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我感受到科学是无比神圣和奥妙,我们要像牛顿那样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努力学习。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

航天科技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