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展示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参观中国载人航天展

  今天,我们全家到南京国展中心看中国载人航天展。

  展厅门前的广场上是一个巨大的整流罩。我们走进展厅,哇!整个展厅都是各时期的火箭模型。有我国最早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还有“长征号”系列火箭,火箭,作为运载工具,能把像卫星这样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但仅仅只能一次性使用,费用特高。

  自古以来,人类就想在空中飞翔,载人航天飞行是最令人向往的。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航天员。在“神舟五号”舱前,我身穿航天服,站在有提写的“神箭”二字旁留影。

  从载人航天历史图片展中,我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叫加加林,世界上第一名女航天员,叫捷列什科娃,他们都是前苏联人。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是1999年发射的,XX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员踏进宇宙太空的开始,成为世界第三。今年10月,我国又将发射“神舟六号”,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

  今天的展览真是太好了,使我获得了许多关于航天的知识,同时,我也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

航天科技展示馆

参观航天展感受

  4月26日,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展全国巡展来到了濮阳。5月3日,孙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了航天展。

  走进展览厅,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很大的圆东西,上面有很多窗户,好像一个圆圆的房子,被锁在玻璃柜里。听了解说员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个东西叫火箭返回舱。我再仔细一看,返回舱上面有许多白色的斑纹,解说员说这是火箭在返回时留下的。返回舱的旁边还有许多小玻璃柜,其中有一个柜子里面放着航天服和氧气瓶。

  解说员告诉我们这件航天服主要分为三层:外层、液冷层和真空隔热层。还说当年翟志刚就是穿着这件航天服在太空漫步的。接下来,我们又看见了太空种子、飞船搭载国旗、太空食物等等。参观完一楼,我们又来到二楼,二楼大部分都是火箭和卫星,解说员说这些都是模型,真的要比模型大十倍呢。

  参观完展览,我回到家又上网查询了我国近年航天的发展: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六次飞跃,中国航天进步的速度,真是日新月异呀!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了解科普知识,长大我要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

参观科技航空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进过我们的思考就决定我和爸爸去看科技航空展。

  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到了会展中心的门口,买好了票,进去时,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火箭模型,有神舟一号、天宫一号……看完了火箭模型我们又去看了气象卫星,解说员说他的两翼是吸收太阳能转化成能量用的,据说全展开有6米之长!之后我们又去看了探索星球的三个模式,分别是“绕”、“落”、“回”这三个模式。其中“绕”的意思是环绕着某个星球拍照研究,也就是现在的卫星这类东西!而“落”的意思是在某个星球上降落,可以在路面上走,它不仅能拍照还能在星球上采集样品在地球远曾遥控和及其研究!类似与月球车这类的东西,目前已经在研发据说马上就能投入使用!而“回”的意思是既可以拍照有可以采集样品,但可以把样品送回地球研究,而不是只能在星球上研究了,据说明年开始研发。

  看完了这些东西后我们又去看了返回舱,降落伞……其中降落伞最为雄伟宽和长都达到了十多米,而且是神舟一号用过的!

  最后我们又去看了3d电影院,里面再放《万户飞天》这个故事,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万户的人把烟花绑在椅子上,想飞起来而失败壮烈牺牲的故事!

  看完了电影,已经到中午了,我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科技航空展!

去参观航天展

  自从杨利伟叔叔登上神舟五号飞船去太空后顺利归来,我心中就有了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到太空去遨游、探索太空中的神秘奥妙。

  今天总算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亲眼见到这个充满神秘和骄傲的东西,那是杨利伟叔叔乘坐的神舟号的返回舱在宁波万达广场展出。

  节日的万达广场人山人海,那个航天展览会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神舟号的返回舱展区,里三圈,外三层围满了许多人观看。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终于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亲眼目睹了这个神奇的宝贝。神舟号返回舱像一只倒挂的大钟,周围有几个观察窗,外面黑黑的,有明显的太空摩擦痕迹。透过观察窗,我仿佛看见杨利伟叔叔坐在里面遨游太空的情景。另外还参观了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模型,它们可做得真像呀!还有杨利伟叔叔穿着航天服的塑像,多么的神气。此时此刻,我深深地领略了我们航天科学技术的伟大。

  回来的路上,我幻想着自己也像杨利伟叔叔那样乘着神舟号飞船,穿过浓浓的大气层,飞向那浩瀚无边的太空。

神奇航天科技展

  前天,我去看了成都的航天科技展,进门我就看到了高大的航天模型。我最喜欢长征二号,火箭全长548米,一二级子级直径3.35助推器径2.25走飞质量约480吨,总推力为600吨,可以起830kg的载荷送入近地点350公里,倾角42度的地球轨道。

  我还看到了火箭的飞行过程,第一部是火箭分离,飞航入轨;第四部展开太阳电池陈;第五部轨道飞行,进行科学试验;第六部飞船第一次调姿;第七部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第八部返回舱第二次调姿;第九部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第十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进行升力控制;第十一部返四舱开伞;第十二部缓冲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着陆。我还看到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发射成功了。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发送空间环境参数播送东方红乐曲。不过这些都是模型,只有返回舱是神州五号上的实品,蛤是我最喜欢的宇航服,不过它也是模型。

  这些都很神奇,不过我相信我也可以创造奇迹的!

参观航天科技展

  今天早晨我一起床就行很兴奋,因为我要去科技馆参观航天科技展。 来到科技馆,参观的群众早已排成长队。

  我们慢慢地跟着长队走进展览厅。里面人山人海,我挤进人群去看,我看见了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妈妈告诉我:“神舟7号飞船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推进舱是圆柱形长3。05米,直径2。50米。返回舱是钟形的,长2米,直径2。4米,上面喷绘着一面五星红旗和神舟两个字。轨道舱也是圆柱形长,2。3米,直径2。2米。我看见轨道舱有一个圆形的窗口,我问妈妈:“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活动是不是从这个窗口出来的呢?”妈妈说:“是的,2003年神舟5号飞船杨利伟叔叔都是在返回舱内工作,这次神舟7号三位宇航员可以在轨道舱和返回舱活动。我还看见了一个红白相间超薄巨大的降落伞挂在玻璃墙上。返回舱带着三位宇航员安全地回到地球降落伞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还来到了下一层又一个展区那里陈列着远载火箭模型,就是这些火箭把飞船送上了太空。还有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卫星,就是有这些卫星我们可以全球通电话,收到电视节目,爸爸车上有导航器,航天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参观让我懂得了一些航天知识,让我大开眼界,还有更多的航天知识让我疑惑不解。我想:科学家多么伟大啊。

参观航天科技体验馆

  到了那里,工作人员让我们换上一套蓝色的连体服,这是航天员的训练服。我们穿上后,一个个别提有多帅气了!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知道航天员的训练是极其辛苦的,其中有一项是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离心机里,他们要做各种抗负荷动作,还要判断信号答题。他们真的好厉害呐!现在我也穿上了这身衣服,感觉一股自豪感从我胸中升起。

  场馆里的老师先跟我们讲了航天与航空的区别。我知道了航空是指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飞行活动,其飞行高度有限,航空器有飞机、直升机等;航天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至少在100千米以上进行太空探索,火箭、飞船等都是航天器。

  接下来我们往里走,只见展厅中央竖立着五架又高又大的火箭,外表呈银白色,上面都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大字,有五星红旗的标志。五架火箭形状有比较大的区别,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点,其中4架都有助推器,还有1架最上端有逃逸塔,这个是载人火箭。

  到了二楼,我看到了航天服、返回舱、空间站等。航天服是银白色的,看上去衣身、袖子等都比较大,还有一个头盔。看着看着,我似乎感觉我穿上了它,在空间站里工作,不过好像衣服太大了,我的动作不太灵活。宇航员叔叔阿姨们穿着这样的衣服在太空中是怎么做到操作自如的啊?他们是一群让我们敬佩的人!为了实现航天梦,我这个“宇航员”还得努力学习才行。接下来的活动是我此次最感兴趣的,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有关月亮盈亏周期变化的手工。我们做的是一个月相盒,用一个泡沫小球当月球,一个小灯泡当太阳,随着月相盒手动的旋转,就像月球在绕地球旋转一样,我们从月相盒小洞洞里望过去的“月球”光与影发生了变化,这就产生了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等的变化。我还知道了,现在这个时候大概是上凸月哦。

  这次参观航天体验馆,我懂得了和航天相关的很多知识。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说不定长大后我们能乘坐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呢。

参观航天科技展

  盼星星,盼月亮,在各地巡回的航天科技展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成都!听说7月25日就开展了,可是我一直有事情,不能去参加。今天,我和我老爸终于有时间去看看展览了!在等待的两天里,我真是心急如焚啊!一听到今天一早就去的消息,我真是欣喜若狂啊!终于到了会展中心了!我们迫不及待地买了门票,“冲”进了展览馆。

  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长廊,两边用蓝色的油漆涂着,上面有许多图文并茂的资料:上面讲述了许多有关航天科技的知识,从第一个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到第一个航天员――苏联的加加林上天,再到中国的“神五”、“神六”上天,全部都有详细的描述,旁边一幅幅火箭、卫星的图片,使人感觉身临其境。走完这个长廊,我真的感觉大脑里面充满了知识。

  嗯,前面怎么那么多人?我连忙挤过去看――啊,原来摆放在大厅的三台电视机正在讲述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史啊!我有兴趣地看了看,真是介绍的十分全面,诺大的一个大厅没有一点声音――大家都听入迷了!我也不例外,认认真真地听起故事来。

  走着走着,我们走进了主展区――“神六”返回舱,杨利伟的宇航服,“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这些可都是真家伙啊!把我都看呆了!看看那些人造卫星,一个个完好无损,甚至连点疤痕都没有;一个“神六”返回推进器,喷火处连一点烧焦的痕迹都没有!我真的很佩服我国的航天科技,这些卫星、推进器都是经过宇宙射线射过,又在返回的时候经过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这么恶劣环境归来的航天器,竟然如此完好无损,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这次参观真是太有趣了,不仅长了见识,还增长了知识!

参观航天展览馆

  它位于烟台福山区王亚萍的故乡。一进门,便看见慕名而来的人们的密密麻麻的签名。经过龙头水潭和打着吊瓶的树,便可看见展览馆模糊的身影。哇!人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神十的巨大降落伞整齐地平铺在草地上、神十的返回舱的外表烧焦得破烂不堪,但里面却完好无损。在这么亲眼难睹的伟大科技面前,有什么比哇更能表达我心中的惊喜之情呢。一进入馆内,多种多样的模型让人目不暇接,神五神六神七神八神九,好多火箭模型啊!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航天员的日常用品,以及古代人创造的等,让人应接不暇。

  关于航天的图册与电影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这次旅行也大致结束了。但古往今来,人们努力实现飞天梦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科技馆参观航天展

  星期四,我们全班都来到了科技馆参观航天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关于航天员的东西。其中有一双翟志刚叔叔特意留下的舱外航天服手套,它是白色的,很厚。我想,航天员叔叔戴着它在舱外行走时一定会很热的。后来,我又看到了航天员在飞船里吃的一些食物。奇怪,怎么每个食品袋里都有一根细管子?后来,听讲解员说,我知道了,这些食品袋里的东西都是吸着吃的。可是如果一不小心吸到了喉咙里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我至今都没有找到答案。

  走着走着,我终于看到了神七的返回舱。它是灰色的,顶上有一个圆圆的东西,那是出入口。在出入口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供航天员观察太空的窗户。别看这扇窗户不大,它的作用可不小,上面还安装着许多高科技的东西呢!在洞的左边,有一个晶莹剔透的望远镜,航天员就是通过这个望远镜观察太空的,虽然这个望远镜看样子很小,但它的放大程度比任何望远镜都大。在望远镜的旁边,还有一样神秘的东西,那就是微型探测仪。它可以探测太空中有没有小行星要撞击地球啦、有没有太空垃圾会损坏飞船啦等等。

  又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了一样训练航天员的东西——大转轮。大转轮的训练法就是一个人坐上去,然后把那个人像横过来的地球仪中的地球一样转来转去,直到转晕了为止。

  航天展参观完了,我心里想:其实当航天员也挺不容易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生天文小知识

航天员杨利伟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