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故事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5关于抗战小英雄故事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战小故事简短

抗日爱国故事

  《掉进枯井的日本兵》

  凤凰湖后面有座小山,当地人叫擒寇山。山洼里,有一口枯井,关于这口井,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那是抗日战争刚开始的年头,日寇的铁蹄踏上江南这美丽的土地。因为不断遭到中国老百姓的抵抗,他们心惊胆颤,整天龟缩在向山镇的据点里,不敢露头。

  这天黄昏,一个叫田原一郎的日本兵在据点里实在呆不住了,便背着一把盒子枪跑出来打兔子,走着走着,竟迷了路。等到他往回赶时。太阳都快下山了。他磕磕绊绊,七拐八绕,竟走到凤凰湖后面的山坡上。山上山下,长满了齐腰深的荒草,他正摸索着往前走,忽然身子一歪,扑通一声掉进一口枯井里,田原一郎觉得大腿一阵钻心的疼,忍不住大叫起来。

  正好,几个放牛娃路过这里,糟了,一定是有人掉到井里去了!他们一起围上去。打头的孩子叫李照虎,他趴在井边朝里喊:“有人吗?”里面传出一阵呜里哇啦声。旁边的精豆子根宝听出是日本人,大叫:“快,朝井里扔石头!砸死这个小鬼子!”

  孩子们一起应和:“对,砸死他!”

  日本鬼子专干杀人放火的勾当,这回,鬼子竟落到我们手里,能饶他吗!根宝搬起一块大石头就要往井里砸,被照虎伸手挡住:“别急,别急,还没搞清楚里面是什么人就投石下井,像话吗?”他把八路军小老师教他的成语用到这里了。

  照虎把两手罩在嘴巴上,朝井里喊:“喂,你是谁?哪里人?”

  井里呜里哇啦一通,接着便是一阵哭声。

  “这个鬼崽子,你也有哭的时候呀!”根宝说着,还要朝里面扔石头,被照虎拦住,说:“不管怎么样,也是一条人命哪,先把他救上来再说。”

  照虎把牛绳子解下来,慢慢朝井里头放,还抖着手里的绳头朝里面喊:“抓紧绳子,抓紧。用力往上爬!”

  也不知井里的人听懂没有。

  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用力,好不容易才把田原一郎拉了上来,一看,原来是跟他们差不多大的少年,他们顿时放松了许多。

  田原一郎见是几个中国娃娃。也不太紧张了,转眼一看,他们个个腰里别着明晃晃的柴刀,又吓得朝地下一跪,不知说了些什么,但从他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神情来看,是在求饶呢!

  照虎想把他扶起来,谁知他刚站起,身子一闪,又跌倒了,仔细瞅瞅,原来这家伙的腿骨摔折了。这怎么办哪?几个孩子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村里人听说孩子们从枯井里救出个日本小兵崽子,一起跑来看热闹,虎子爸爸袖子直捋,想上去甩那个小兵几耳光,奶奶却不让他上前一步,还说:“我看他还是个孩子呢,你们哪个敢动他一根汗毛!”说完,大声冲照虎说:“虎子,你把这娃子给我背回村里去!”

  所有人都愣愣地望着奶奶。奶奶在村里很有威望。平时说一不二,她把胳膊一抡:“今天我就疯他一回,虎子,你怎么不动呀!”

  虎子只得把那个受伤的日本兵背到肩上,一步一步地下了山。

  到了村里。奶奶把后院的一间柴屋收拾干净,让那日本兵住下,叫来前村的郎中为他治伤,奶奶还把自己一件白褂子撕得一缕一缕的,缠在他的腿上。那一夜,田原一郎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一直到天亮。

  就在东方刚现出鱼肚白时,早早出门放牛的根宝跑回村来报信,说不得了啦,山梁上出现十几个日本兵,哇里哇啦地往村里赶呢!

  正在村里人七嘴八舌、商量着怎么办时,日本兵已经到了村头,一挺机枪架在石碾子上,几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把枪栓拉得哗哗响。打头的是小队长腾录君夫,他是那个日本小兵的舅舅。

  照虎看那日本人的表情,就知道是来找那个小兵的。照虎走上前,打着手势想告诉对方,你们要找的人在我们这里呢。可腾录君夫刷地抽出军刀架在照虎脖子上。

  奶奶怕孙子吃亏,上前就来夺腾录君夫手中的刀,就在这刹那间,机枪响了,一梭子子弹穿透了奶奶的胸膛,奶奶慢慢地瘫倒在地。

  村里人一下愤怒地吼叫起来:“你们这群强盗,良心被狗吃啦!”并把十几个日本兵团团围住。

  枪声,惊醒了田原一郎,他似乎预感到什么,大声叫着滚下床,拖着一条受伤的腿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奶奶,顿时像狼一样嚎叫起来,抱着脑袋,跪倒在奶奶旁边。这一切,让所有的日本兵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空气顿时凝固,片刻,腾录君夫扑通往奶奶身边一跪,身体在不停地抖动,隐约,听见一阵呜咽。又是一阵“扑通”声,所有的日本兵都跪了下来。

  当天,日本兵做了一具老大的棺材把奶奶埋葬了。他们吹着军号,披麻戴孝把奶奶送上了山。

  田原一郎在照虎家养好伤后,加入了新四军。奇怪的是,腾录君夫从此再也不见踪影,有人说受到良心的折磨,剖腹自杀了。

  如今,那口枯井还留在凤凰山后面的山洼里,它像一只眼睛,一直睁得老大,向人们诉说着那段牵魂动魄的往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艰难阶段,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华北前线战地救生。白求恩医生那纤瘦的双腿支撑着坚强的身躯,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为八路军伤员实施手术,治疗伤病。

  白求恩医疗队里,有一个只有13岁、还没有枪高的小战士,迈着稚弱的双腿,穿梭在伤员中间,为他们包扎换药,送水喂饭。一天晚上,白求恩不得不截掉一位八路军战士被日寇炸烂的大腿,让小战士去掩埋。小战士用力抱着这只渐失体温的残腿,颤抖着走到村边,在朦胧的月光下挖坑。那条腿滴着鲜血,小战士含着泪水。他强忍心痛掩埋了战友的腿,可走了不远,猛然听到野狗吼叫不停,回头一望,隐约看到几只饿狗在坟包上拼命。绝不能让野狗把战友的腿吃掉!小战士壮着胆子跑回去,赶跑野狗,使劲全力为战友的腿挖了一个更深的坑。

  战友的腿融进华北大地的热土中,战友的腿也植入小战士的心中!十年时间里,他随大部队行军转移,每天连走带跑一百多里路,从不喊苦、从不叫累,因为战友的腿给他的力量是无尽无穷!

  解放战争时期,小战士成长为第四野战军卫生部药材科科长,负责百万将士的药材供应。他那矫健的双腿,随部队从东北一直迈到广东。

  20世纪80年代初,当年的八路军小战士已担任天津制药工业高层领导,他坚实的双腿走出国门,踏上日本,以宽广的胸襟面对昔日的俘虏,他谈成了中日第一家合资企业,现代化药厂在他指挥下建成!

  90年代初,这位老英雄迈动双腿将儿子送到国门口,鼓励儿子走向世界,盼望儿子学有所成。

  老英雄的儿子来到法国求学、求职,在巴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串串探索的足印。老英雄儿子的血液里,融合着爱国的基因,儿子的双腿一定要回到中国的土地上!归国后八年时间里,儿子将法国的优秀药品,推广到全国各地,救治了许多生命。

  进入21世纪,儿子已成为管理学博士、著名学府教授,双腿走遍全国一百多个城市,以宣传推广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为人生使命,帮助数十万人职业生涯更加成功。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儿子率同事、学员们来到灾区,为伤病员讲授人生规划,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许多失去一条腿、甚至两条腿的残疾人从身躯上、从精神上重新站立起来,开创新的人生。失去一条腿的景超,成为一位创业英雄,成为光荣的职家弟子,在用文字和实际行动撰写他的独立人生!失去双腿的魏玲,安上了双假肢,坚定地走向新的人生:她举办了画展,获得了爱情,做了母亲。生命在延续,精神在传承,魏玲家庭被评为2014年德阳市最美家庭。魏玲虽然失去了身躯上的双腿,但精神的双腿走得是那么欢快、坚定!

  那位八路军小战士叫程庸,儿子叫程社明,社会的社,光明的明,现已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天津明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家和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寓意是:社会主义前程无比光明!

抗战小英雄事迹故事

  抗日小英雄——雨来

  鬼子又要来扫荡了,村里的人都慌慌忙忙赶着牛、驴和猪,肩扛手提着东西往沟里跑。

  民兵也都集合了起来。武装班长申俊福领着十五、六个民兵,个个扛着地雷,拿着铁锹,急急忙忙奔向村外的大道上去埋地雷。

  雨来和他的小伙伴们跟在民兵的屁股后面,一边跑一边喊:“我们也要去埋地雷!”

  雨来追上申俊福,拉着他的衣襟说:“大叔,我们会挖坑!”

  申俊福头也不回地喊:“别拉我,你们快回去。”一个民兵也说:“捣什么乱!”

  雨来和几个小伙伴小声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心不回去,雨来又对申大叔说:“我们就是来帮助埋地雷的!”

  申俊福看他们死乞白赖地不回去,就对一个民兵说:“把纸条和粉笔给他们一些,让他们画伪装地雷去吧!”

  雨来和小伙伴高兴起来,忙着在大道上“埋地雷”。他们在纸条上写上字,什么“喂!小心地雷!”、“请日本鬼子吃点心!”、“请日本皇军坐飞机!”……用土块把每一个纸条压好,再用粉笔在纸条周围画上一个圆圈,任务很快完成了。

  雨来把要滑下去的裤子提了一下,望着坚硬的土地,皱着眉头琢磨是不是再在地上写几个字。写什么呢?对了,就把课本上那句话写上吧。于是,他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写上了:“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任务都完成了,民兵和雨来他们都迅速躲了起来。

  雨来他们跳下一个土坎,等了半天也不见鬼子的影,心里真着急,埋了半天不是白埋了

  雨来他们决定去侦察一下。他们屏住气,慢慢地往村边蹭,来到一截土墙下边。雨来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村里没什么动静,可能鬼子已经走了。

  墙根底下有一棵白杨树,笔直笔直的,雨来让小伙伴们藏好,蹭蹭几下爬上了树,一脚迈到了墙上。他看见村里没有人走动,院子里猪圈门敞着,里面没有猪,乱七八糟的,什么烂线团、花褂子、空烟盒,扔了一地。看样子,鬼子抢完东西真的走了。

  雨来对伙伴们说:“鬼子都走了,你们等着,我去把院子的角门开开。”

  墙头里面是一个草垛,雨来想从草垛上跳到院子里,他的脚刚伸下去,觉得不对劲,踩着的不像是草垛。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个人脑袋,是一个特务在那儿藏着呢!

  雨来赶紧喊:“里边有敌人,快跑!”

  小伙伴们跑了,雨来的双脚被那特务一拽,摔了下去,落到了敌人手里。

  那个特务抓住了雨来非常高兴,得意的说:“逮住一个就不错!”

  雨来坐在地上心想,得想法跑,让他带回去就没命了。他往周围看看,就这一个特务,猛一站起来要跑。特务脚下一绊,雨来又倒在地上。

  雨来被押着走,还不甘心,走着走着,突然一伸腿,将那特务绊倒在地。那个特务翻起身上去就打了雨来两个嘴巴,说道:“小兔崽子,你也会这手,再跑我就一枪打死你!”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两只老鼠眼,凶狠地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

  雨来站着没动,那军官以为他吓昏了,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害怕的不要,给皇军带路,死拉死拉的,没有!”

  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

  雨来又想,我要是顺顺当当地带路,鬼子会生疑心。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日本军官抽出洋刀架在雨来的脖子上:“赶快带路!”

  鬼子推搡着雨来,雨来愤怒地说道:“这么推搡我,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鬼子松了手。

  到了村东大道上,鬼子看到那些红纸、绿纸说:“这儿真的有地雷?”

  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鬼子没一人敢踩。

  雨来领着200多鬼子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雨来故意吓唬鬼子:“小心地雷!”一个鬼子踩到一处松软地土地,以为踩上了地雷,吓得赶紧趴在地上,好几个鬼子也跟着趴在地上,叽哩哇啦乱叫。

  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雨来琢磨得想个办法逃走。

  雨来领着鬼子走上了河堤,前边堤上,大路上都埋有地雷。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地雷地没有!”

  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

  鬼子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没走几步,地雷响了。轰!轰!轰!一个地雷响了,像连环炮似的,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鬼子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不少做了我们的俘虏,只逃走了30多个。

  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混身是水,抱着湿衣裳跑来了。

抗战小故事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实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实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相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实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实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协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实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抗日战争的故事

  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我八路军385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9月23日23时,我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战斗发起后,先由我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我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赵章成看在眼里,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寝食难安,连做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敌人从工事里引出来,让敌暴露在我火力之下,然后将其一举歼灭呢

  一天深夜,赵章成终于有了办法。他要用“辣椒炮弹”把敌人引出来。赵章成翻身从床上跳起来,把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都叫醒,找来工具。几个人连夜动手改装武器。他们把迫击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压成面,装进去,再装上引信。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20发奇特的“辣椒炮弹”就制成了。

  9月26日,我军再次对管头据点发起攻击。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米处,以便尽快提高射击速度。攻击开始后,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首先仍以普通炮弹对敌进行火力准备,扫清了据点外围的障碍。据点内的敌人凭借“乌龟壳”继续顽抗。

  正当敌人得意忘形之时,赵章成下达了口令:“辣椒炮弹装填——放!”,只见一发发“辣椒炮弹”飞向敌阵,在敌碉堡周围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呛得敌人难以忍受。由于不知道我军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敌人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我攻击部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冲锋,将暴露之敌一举歼灭,占领了管头据点。

抗日战争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 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抗日英雄“当代关公”司凤悟的故事

  杀敌英雄

  一次他被一群日军包围,他施展武功,加上近距离射击,一个人亲手杀死了14个日军。战斗结束,他被评为杀敌英雄。

  司凤梧曾率地方武配合正规部队,攻打金章东山上的日军炮楼,他找来几条棉被用水浸透,往头上一蒙,抱起炸药包冲了上去。子弹在头上脚下扑扑直响,却未能伤到他,他冲到炮楼跟前两个射击枪眼之间,点燃炸药包便往回跑。轰的一声,炮楼的半边被炸飞,敌人被就地埋葬。

  日本兵占领新乡不久,就修了一个飞机场,停放了许多战斗机和轰炸机,我抗日军民深受其害。1944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司凤悟带人趁夜色摸到了新乡敌人飞机场边,把铁丝网剪了大窟窿,拎着汽油桶钻了进去,将敌人多架飞机炸毁。

  “当代关公”由来

  1944年的一次战斗中,日军的机枪击中他的腿部,没有药,肉都烂了,根本没办法治,只好回家。最后他自己动了手术,没有任何麻药,自己用剃刀划开肉,取出六块残留在肉里的碎骨。

  我们知道,1800年前,有一个人这样做过,他就是三国名将关羽。不同的是,关羽下着棋,任华佗刮骨,而司凤悟是自己把骨头拿出来,真不愧为“当代关公”。

  早就听说河南辉县大山深处有个罗姐寨村,风景秀丽,一直想去看看。

  初夏得闲,和几个朋友驱车上山。上山是水泥路面,依沟傍山,蜿蜒曲折只容一车通行,车时临深渊、时悬绝壁。路边依稀可见已废弃的羊肠小道,可以想象,没有“村村通”以前,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是如何在这些小道上艰难跋涉的。

  相传,隋唐年间,一个姓罗的武将不满隋炀帝杨广的*政,来这里安营扎寨,将军死后,女儿罗桂香执掌帅印,她在通往山西的要道两侧扎了南观营和北观营,就是现在的南窑、北窑。这就是罗姐寨的来历。

  车行约二十公里,终于到了北窑村。原来,罗姐寨是由北窑、南窑、葫芦霸、上封丘等几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北窑村口有一个石头小庙,供奉的山神,据说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内有香烟缭绕,外有鞭炮碎屑,看来香火仍然很旺。

  没有想到,山神庙前竟有一块平地,大约能停八九部车的样子。下车四周看了看,山上,山下。已到山上,还要上山。

  山神庙后是后窑村的一条小街,土路,很窄,空气中有一股山里特有的清新和猪粪混杂的气味。同伴调侃地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

  第一家的墙上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兆清居客栈,我们顺便走了进去。

  主人是一对已近花甲的夫妇,慈眉善目,待人热情,小小院落整理的干干净净,树木葱郁,有鸡有鸭有菜地。一看就是城里人向往的那种清净无谓,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

  看了看住宿条件,挺干净,吃住一天25元。没说的,就他了,当天我们就住到了司兆清家。

  饭后,村里闲逛,忽见一户人家门前有挽联,可能有人刚去世不久。上联是“以正气,还天地,将心身献人民”;下联是“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横联“风范永存”。我感到奇怪,一般有人去世,挽联大都是成仙得道,或家人悲痛之类,深山里的人去世怎么会写这样的挽联?回去一问,这才知道了房东司兆清的父亲——司凤悟老英雄的事迹。

  司凤悟,本地人,少年习武,年轻的时候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抗战时期加入八路军武工队,攻碉堡、炸飞机、杀鬼子、除汉奸,杀敌无数,威震太行。小R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在太行山地区叫嚷出了:‘活捉司凤悟钉城头’的口号。他们的战斗故事曾经被拍成电影《平原游击队》,司凤悟的战友郭兴就是影片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原形。

20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抗战故事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这是一个个烈士临就义前的呼喊,“我们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呐喊,激励着中国人坚强不屈,临危不惧,从而涌现了一个个英雄烈士,为国家而奋斗,为人民而奋斗!

  少年女英雄刘胡兰,被敌人抓去后严刑拷打,敌人威逼利诱,没有奏效,又使出狠辣手段,可刘胡兰宁死不屈,毅然从容地躺在铡刀下,牺牲时才二十五岁。毛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舍身堵抢眼的黄继光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在右腿中弹,胸膛中弹的时刻,他挺起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是真正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革命先驱方志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毅然坚定地说出了8个使敌人气急败坏得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为了可爱的祖国,壮烈殉国,死而后己,但他的精神却将与他的《可爱的祖国》永垂不朽!

  一段段英雄事迹,一个个爱国志士,一句句激奋人心的话语时时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耳边回荡……

  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儿女,他们是英勇的革命烈士,他们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他们为国捐躯、勇于献身,他们的名字被深深刻在历史长河中,被刻在人们心里。

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作文

  一个临近年关的日子,天气阴冷,淫雨霏霏,我的大学同学黄蔚青(安徽省休宁县海阳中学退休教师)去看望抗日一位抗日老兵。在一间普通的农舍里,靠墙角摆放着一张破旧的老式木板床,床上躺着一位瘦骨嶙峋、面容憔悴的垂暮老人,身上盖着单薄的旧被子,因为年深日久已经看不出被面原来的的颜色。床边的一张小木桌上凌乱地摆放着暖瓶、水杯和几个药瓶。老人微闭双目,似乎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现在太累了,需要休息了。

  他叫金石,黄埔十七期毕业。他那时正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面对日本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他毅然追随蒋经国先生,加入了青年远征军,转战中缅边界。在疆场上,他骑着战马双手持枪,勇敢地追杀日寇,屡立战功,不久就荣升营级军官。现存的一枚抗战六十周年纪念章记载着他这段辉煌的历史。

  世事难料。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国内硝烟又起,国民党与共产党同室操戈。身为国民党的一个中下级军官,金石顺理成章地在若干次战斗中与共产党对垒。最后,国民党兵败,蒋介石撤退到台湾。当时,金石在舟山也已经登上了赴台的舰船,忽然念及家中老母及新婚的妻子,再三犹豫后又下了船。

  大陆解放后,金石先被管制劳动,后又因“攻击”大炼钢铁被打成“历史分子”投入监狱,送到安徽铜陵市普济圩农场二分场劳改。这时,金石看到刑期茫茫,对未来完全失去希望,不愿意耽误妻子的青春,遂主动提出与发妻脱离关系并自愿放弃了所有家产。

  刑满释放时,母亲已亡故,自己也没有留下子女,他已没有了可回的家。县里以他没有户口、没有亲人、没有财产等理由不愿意接收他。他孑然一身,成了无家可归的鳏夫。一位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小学校长四处奔走呼号,据理力争,最后县上才收留了他,给他安上了户口。

  金石返乡后,身无积蓄,生活无着。经一位远房亲戚介绍,他曾在休宁县海阳中学传达室看大门,挣一口饭钱。其时,黄蔚青的儿子在一家工厂上班,常常上夜班,几乎每天都要在夜里老人熟睡时敲门,金石从无怨言。多年的监狱生活严重地摧残了金石的健康,他对前途已没有希望。经别人介绍,娶了一位有智障和残疾的农村妇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身患多种疾病,缺医少药,生活得不到照顾,更得不到精神方面的慰藉,晚景凄凉而悲惨。

  黄蔚青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点心递到金石手里,老人吃力的睁开双眼,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点心,说:“黄老师,又吃你买的东西。你的情我这辈子还不了了。”

  黄蔚青抓住老人的手,说:“算不了什么,你一定保重身体。”

  告别了这位抗战老兵,出了金石的家门,黄蔚青感慨万千!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假如金石当年去了台湾,他晚年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抑或抗战胜利后,没有国共两党的那场战争,金石的人生历史又当如何改写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说明文的优秀开头

怎样写好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