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规划方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以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周玉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结合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案例研究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问题。在明确营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理念,进行方案总体构思和功能分区,并对项目涉及的专项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湿地;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5-0148-03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在划定的范围内,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观光休闲结合起来,融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展示、经营、生态旅游观光、健身、度假、书画摄影、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园区[1-2]。因基地环境条件不同,生态农业观光园可分为各种不同类型,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建于湿地环境,与其他类型生态农业观光园相比,在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总体构思、功能分区、专项规划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项目概述与基地现状

  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为推动

  收稿日期:2013-08-14

  作者简介:周玉明(1964—),男,江苏张家港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Tel:(0512)68253608;E-@163.co

  甪直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环境,并发展旅游业而决定成立。甪直镇区位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人文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素有“五湖之汀”“六泽之冲”之称,也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本项目位于甪直镇车坊片区,占地面积19k,基地紧依45k的澄湖,沿湖西侧展开,滨湖风光诱人。规划范围内地势平坦,主要由河网、鱼塘、农田、林地、道路、住宅、寺庙等用地构成,其中河网、鱼塘面积较大,农田则大面积种植水生蔬菜“水八仙”(指芡、茭白、水芹、莼菜、慈姑、荸荠、菱、莲藕),湿地特征明显。

  2规划目标与理念

  根据基地现状及资源条件,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确定的目标是以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为前提,以精神原乡为主题,选择以“水”“农”“渔”为主体的民间生活文化,逐步形成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淮阴大青豆、白马湖粉青豆、淮阴青豆均聚在第二群第五亚群;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南京毛豆、金湖大菜豆、海系13等品种(系)均聚在第二群第二亚群。长期以来,由于大豆品种改良主要集中于当地适应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并且同一育种地区及各育种单位集中化利用亲本,造成了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过于狭窄。从聚类图(图1)发现,金湖螺丝豆与别的品种(系)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螺丝豆的表皮是黑黄相间的,与其他品种(系)差异较大;宁镇1号与其他品种(系)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宁镇1号是春播品种,而其余大多数是夏播品种。大豆育种中应该注重跨地域引种,推广不同育种单位不同时期育成的新品种,有利于保持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防范品种遗传背景单一。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还发现6对核心引物可以将这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一一区分开来,可用于品种鉴定和新品种保护。

  随着育成新品种的不断出现,需要不断增加指纹图谱数

  据库的品种数量,同时还要增加构建图谱的SSR引物数目,从而使数据库数据更加完善,以满足分析研究需要。

  参考文献:

  [1]KonovskyJ,Lu,McCD.Eda

  [M].Bingha,1994:173-181.

  [2]楼巧君,陈亮,罗利军.三种水稻基因DNA快速提取法的比较

  [J].分子植物育种,2005,3(5):749-752.

  [3]NeiM,LiW.Mathe[J].ProcNatlAcadSciUSA,1979,76:5269-5273.

  [4]S,ChenECL,ShuH,etal.AnevaluationoftheutilityofSSRlocias(Zea.):CoRFLPSandpedigree[J].TheroApplGenet,1997,95:163-173.

  [5]韩立德,盖钧镒,邱家驯.菜用大豆品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大豆科学,2002,21(4):274-277.

  [6]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J].浙江农业科学,2001(1):1-4.

  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体。

  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5期

  至绝对优势。

  —149—

  方案以“生态立园、科技兴园、文化为魂、特色为先、效益为本”为理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1生态立园

  方案从生态学原理出发,保护和改善沿澄湖地带湿地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并建立科学的生态系统,重塑飞鸟禽鱼的生态乐园,也为人们创造更为良好的生态休憩场所,提供自然清新、健康有益的活动空间。

  2.2科技兴园

  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农业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工具及农产品的质量、储存、流通等方面具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利用科学技术改善湿地环境,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旅游产品组合。2.3文化为魂

  澄湖地区的民间生活文化以“水”“农”“渔”为主体。长期以来,生存在澄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此耕耘、生活,散布于村落里的老民居体现着典型的江南风情,寺庙的存在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宽阔的湖面、纵横的水网与农田构成了澄湖的水乡肌理。方案充分利用这些现状要素,挖掘文化资源,提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文化品位,努力打造澄湖地区人们向往的“精神原乡”。

  2.4特色为先

  在对自身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努力增强园区的湿地景观环境特色;使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及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

  2.5效益为本

  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势必带动旅游业的提升,生态旅游发展势必带动生态农业产品的消费。农业生产及生态旅游两方面将互相促进、互相支撑、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总体构思与分区规划

  3.1总体构思

  项目要得到发展,三个核心方面必须同时得到重视。包括景观环境、湿地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视觉环境。农业产业,必须有效地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业,要注重人们的游憩活动。实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

  规划时按产业观光型和休闲观光型两种类型进行布局。产业观光型偏重农业,以产业生产为主,休闲观光为辅。利用原有农田、渔场、林地等进行改造,改变原有单纯生产经营模式,开展一定的旅游活动;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等功能为一体。休闲观光型偏重旅游业,以休闲观光为主,产业生产为辅,满足人们游览、体验农业生产过程、感受民俗风情和购物等需求。

  3.2功能分区

  根据湿地环境特点,规划把整个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分成7个区,包括综合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及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及“水八仙”种植区、渔家风情休闲区、宗教养生文化体验区、水上森林游览区和绿林鸟巢(图1)。

农业产业园规划方案

美好乡村中心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16)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核心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根据我村自然条件、现状及发展潜力,特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一、五十铺社区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

  (一)社区基本情况

  行政村概况:五十铺社区地处五十铺中部,靠近阜阳经济开发区,全社区共有10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总人口 4036人,其中高中文化程度267人,初中文化程度1881人,小学文化程度1500人,文盲388人,外出人口761人,在家青壮年劳动力1386人。

  中心村概况:五十铺中心村位于五十铺社区区部,8个居民组、612户、2038人,耕地2663亩,水面10亩,劳动力603人,其中外出劳力361 人,全村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等。

  (二)2013年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中心村现有耕地面积2663 亩,人均可耕地面积 1.3亩。中心村现有生产路2条、总长2 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公里,现有沟渠2条、总长2公里、其中防渗渠道0 公里,现有灌溉小口井10眼,旱涝保收田块面积达200余亩,农机保有量150台。

  中心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废品收购和外出务工收入。2013年全年人均纯收入736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00元,养殖业收入700元,务工收入5760元。

  主要粮食农作物有小麦、玉米 、大豆等。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约2600亩,总收入达310万元,纯收入约180万元;玉米种植面积约2300亩,总收入达184万元,纯收入接近 100万元;大豆种植面积约200亩,总收入达1.2万元,纯收入接近0.8万元。

  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红芋等。其中蔬菜种植面积约 100亩,总收入达20万元,纯收入接近15万元;红芋种植面积约 50 亩,总收入达5万元,纯收入接近3万元。

  (三)、 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五十铺社区中心村已流转土地面积1200亩,占中心村的土地面积46%,适合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形成蔬菜种植基地100亩。另外,中心村现有761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业迈向现代化。

  (四)、 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二是村集体底子薄,经济实力差,各项建设举步维艰。三是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四是农业产业化企业不多,尤其是缺乏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 产业发展及目标任务

  用3年时间,把五十铺社区中心村建成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美好乡村,争取在2016年让中心村人民生活全面步入小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年递增20%,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一村多业”,即以蔬菜为主的高效种植,以废品回收加工业、面粉加工业和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经济,以商贸物流为主第三产业。

  (一)2014年

  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在发展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积极引进油桃品种栽培技术,在叶庄、粉坊、顾庄等居民点发展蔬菜种植基地300亩;二是在二里半铺等居民点发展 油桃种植基地100亩。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废品深加工企业1家, 徽雪面粉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1家,计划投资2700万元,年创生产总值12000万元,解决80人的就业问题。

  (二)2015年

  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左右。

  主导产业: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废品加工业、新型建材

  1.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2 个小麦、油桃等优良品种,分别在叶庄、粉坊、顾庄等居民点种植。

  2.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争取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20%.

  3.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95 %以上,农业综合机械程度达90%以上。

  4.在企业发展方面建立废品加工公司、生猪养殖公司、新型建材公司等,每年利润在2000万元以上。

  (三)2016年

  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以上,其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90 %以上。

  主导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主导产业增加值增加值35%以上,占全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农业设施更加完善,旱涝保收面积占95%以上,可机耕面积98%.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健全,服务到位,会员数占农户总数98%以上,在科技推广上,继续引进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协调。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十铺社区中心村成立美好乡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具体措施和分年度具体实施目标,以及宣传、日常工作协调等。并成立了理事会,负责监管中心村规划实施及村财务收支情况等。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层层组织发动,使建设美好乡村的目的、意义、内容、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 积极争取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五十铺社区中心村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疏浚地头沟10条,修生产路10条,打机井20眼,新建泵站20处,维修泵站2 处,这样将大大改善基础设施,调动广大农民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3、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型农民。积极发挥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一是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培养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输出劳务的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4、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中心村计划2014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2015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2016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每年流转土地 1500亩以上,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规模工业。三年内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建材、物流、商贸、废品加工等企业 6家,促进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十铺乡人民政府

  二0一四年四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以梦想为话题的议论文

学英语的技巧和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