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音乐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奏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习曲: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

  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 《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 四川:《康定情歌》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

  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由“头子”和“溜子”两部分组成,采用上下句对偶和螺狮结顶的创作手法。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鼓吹乐:流行于中国农村,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滚核桃》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部分。

  吹歌:流行于河北,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代表乐曲《童谣》

  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戏曲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后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大约在1840年正式形成京剧。

  主要演员:

  初期重要演员: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称“三鼎甲”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老生唱腔影响最大的“谭派”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京剧的声腔:西皮(快)、二黄(慢);唱腔:南梆子(西皮),四平调(二黄)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的板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散板,无板也无眼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弦乐部分,主要过场音乐和为唱腔伴奏,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为打击乐部分,配合身段表演

  脸谱:即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脸谱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性格

  红色:忠贞、英勇 如关羽

  黑色:正直、无私 如包公

  白色:阴险、疑诈 如曹操

  蓝色:刚强、有心机 如窦尔敦

  绿色:顽强、暴躁 如程咬金

  黄色:凶狠、残暴 典韦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

  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

  ①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实现了两者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

  ③在戏曲表演以及舞台装置、布景、服装上都进行了革新尝试

  现代京剧:广义的现代京剧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至今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如梅兰芳的《抗金兵》、《郑霞姑》;狭义的现代京剧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曲改革创作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生)

  《家住安源》(选自《杜鹃山》)柯湘(旦)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李铁梅(旦)

  《雄心壮志冲云天》(选自《红灯记》)李玉和(生)

  地方戏曲

  吕剧 山东 《李二嫂改嫁》

  豫剧 河南 《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越剧 浙江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剧 河北 《刘巧儿》《花为媒》

  昆曲 江苏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

  川剧 四川 《玉簪记》《彩楼记》“变脸”

  粤剧 广东 《紫钗记》

  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女驸马》

  世界民间音乐

  东亚: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日本的雅乐、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受中国传统音乐影响较大。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族的“呼麦”(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

  东南亚:受外来音乐影响较大,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克隆宗是印尼本土音乐与16C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忧伤

  南亚:印度古典音乐中旋律、节奏体系完备,有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

  《欢迎》是一首用萨朗吉演奏的乐曲,以西塔尔、鼓伴奏。萨朗吉被誉为“印度的小提琴”

  中亚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中亚的阿拉伯古典音乐采用二十四平均律音阶。

  《巴雅提木卡姆》是由卡曼贾演奏的乐曲,卡曼贾是流行于西亚、中亚和北非地区的弓弦乐器。 《木卡姆》是波斯、突厥、阿拉伯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套曲

  非洲音乐的特点:

  ①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特点

  ②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琴是最常用的乐器(姆比拉又叫拇指钢琴)

  ③歌曲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

  ④多采用七声音阶,也有五声音阶

  ⑤音乐与舞蹈密切结合

  非洲音乐的功能:

  ①是社会习俗的一部分

  ②伴随劳动

  ③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

  ④有强烈的自娱性

  非洲歌舞音乐作品:

  《非洲赞歌》加纳民歌 马林巴琴伴奏

  《鼓舞》民间舞曲 布隆迪圣鼓表演

  《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乐曲 马林巴琴二重奏

  《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乐曲 舞蹈鼓乐

  古印第安人创造的三大文化: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①多以七声音阶为主

  ②节奏具有较多的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

  ③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音乐可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以黑人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作品:

  《告别》秘鲁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演奏乐器有: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歌曲,采用七声音阶,演唱形式“松”(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称为“松”) 《小伙伴》阿根廷著名的探戈舞曲。由G.M.罗德里格斯【乌拉圭】创作

  欧洲民间音乐特点:

  ①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

  ②多采用均分节拍

  ③歌曲多采用分节歌节奏

  欧洲民间歌曲体裁主要有:叙事歌、爱情歌曲、节庆歌曲

  欧洲民间乐器:苏格兰风笛、意大利曼陀林、罗马尼亚排箫

  欧洲民间音乐作品:

  《鸟儿在歌唱》是一首用欧亚唱法演唱的保加利亚民歌。

  《优雅》是苏格兰著名的风笛曲,旋律采用五声音阶。风笛分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

  《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是用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民间乐曲。

  欧洲音乐史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以沉重复杂的复调音乐为主,宏伟壮观,充满活力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创作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宗教改革康塔塔》等),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2部《马太受难曲》(共78首分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约翰受难曲》。 器乐作品: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用遍了24个大小调;《勃兰登堡协奏曲》,《戈登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艺术成就:

  ①《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

  ②把复调音乐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③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

合唱练声方法

  1.哼鸣与开喉训练是合唱最基本的训练。哼鸣训练时不要追求音量,要保持位置,发挥好共鸣。用哼唱法找鼻腔共鸣,但不是用鼻音,方法是口不要紧闭要略开,以免嘴用力帮忙。练a、ai、i、ao、u时,要注意保持声音位置统一。练高位就着打哈欠刚开口的状态发声,不要压舌根,用打哈欠把发声的位置聚焦到鼻子上方的眉心处,声点自然就上去了。初学者声音带一些气息,找往回唱的感觉。

  2.练好轻声、假声。处理好真假声结合问题是中学合唱训练的重要问题。在训练的初期,要求学生用轻声或假声进行训练。轻声绝不是那些过分强调轻,结果反而造成漏气的、消极的嘘声、气息,而是应有正确气息支持的,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初步取得的富有美感的声音。轻声可以有强弱。假声通俗一点就是虚着歌唱。它的位置是高的,我们可以说它是“高位置的头声歌唱”。演唱时的基本要求:口腔里打开,歌唱时软腭应提高,上腭形成一弓型,口里像含了一口水似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获得口腔共鸣的发声。笑肌微提,面罩打开,用鼻腔以上眉心位置,换声区不要用鼻腔帮忙,越用嗓子越卡,要靠张力,不要松垮。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当然这可能是纯假声,这种声音会小、音色和穿透力也不好,但是这只是训练中的一个过程,在训练中有两个注意问题:第一,很多学生总觉得声音越响越好。在训练时要向他们讲要求、要示范、要多听录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审美观。第二,对这个训练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坚持长期的训练就能做到真假声统一。

  3.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时用腹式呼吸。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肌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

  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咬字与声音统一很关键,声音韵母要一次性发出,咬字时开口音如唱:“啊”就要拢着唱,闭口音如唱“呜”要开着点,合唱队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求共性统一,不求音量统一,力度要因人而宜。

  总之,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音乐教师培训合唱指挥的心得体会

  音乐基础教育是需要我们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音乐理论,舞蹈、声乐、器乐等等甚至更多,缺一不可。我一方面觉得像这次这样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不能错失的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自己跟不上像这样的专门的针对性这么强的学习。着实是矛盾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个为期七天天的培训的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首先是三个讲座:合唱指挥、舞蹈编排、钢琴即兴伴奏,紧接着就是这三方面的具体指导课。通过认真地学习,我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全新认识,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一定会有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下面是我几天学习的体会:

  一、合唱指挥

  张老师主讲合唱指挥,讲课过程中结合一些经典合唱曲进行现场排练,给老师们介绍了很多的合唱指挥方法,收获颇多:

  1、立体教学走进课堂。立体教学即合唱要注重和声、和鸣、合作、和谐。张老师用立体的合唱声音培养学生的立体听觉,营造良好的科学的音乐环境。

  2、合唱教学模式多元化、多样化,适应时代的潮流。合唱教学中加强五项训练,即:声、曲、伴、演、合。合唱的表演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创新、有特色。

  二、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房思园老师讲解,房老师从即兴伴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进行讲解和演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加强这几方面的练习:

  a、键盘练习,大小调的主和弦、属七和弦。

  b、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反复比较各类和声连接做到弹、听、想同步进行,不断丰富我们的和声语汇。

  c、不断丰富和声视野,要多听、多分析经典作品的和声语汇,提升自身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三、舞蹈

  通过四节舞蹈技能的训练学习,不仅陶冶了情操,让我们以舞激情,乐在其中。在这次的培训中,通过四位老师"以声带情"、"以情带舞"、"舞以尽情"的教学,使我的舞蹈在原有的基础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实在学习舞蹈时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老师们优美的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此次培训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形成我校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提升我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更好的为音乐教学服务。

老师合唱和指挥的培训心得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第五期省合唱和指挥培训,可能是这样的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显得有点兴奋。每天早上六点出发,傍晚七点到家,连续四天的奔波,还真有点累!不过,很充实,很值得,学到了很多。

  培训主要针对合唱与指挥方面,由E和E两位老师主讲。他们的精彩讲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他的指挥风格热情奔放、细腻入微、曲目范围广泛、表现力丰富。他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以及他在训练合唱方面的技术与修养,深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钦佩,更让我羡慕不已,虽然从杭州回来已经多天,但那美妙、和谐声音至今还在耳边回荡。指挥是我的一大难题,在以前虽接触过指挥,但还是不够系统,对于我来说在以前指挥也就是划拍子,歌曲的处理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强弱处理。通过杨老师的指导,让我懂得正确的基本指挥法,是他告诉了我歌曲的情感全在教师的指挥手势中。在我心里,他就是位“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

  E,这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着爽朗笑声,说话时喜欢挥动双手,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加上他充满动感的卷发和说到兴致处的眉飞色舞,让人感觉全身都是向上的气息。他生动的表情、错落有致的声音、新颖的思想汇成一股清泉,熨贴你的心灵,使你整个人都会丰盈起来。田老师讲课的内容很实在,不像其他专家一样讲些空洞的理论,而是讲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了解一线老师的心理,帮助解决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疑惑。比如,他讲到了音名固定,每天唱十次标准音A,巩固固定音高,还有唱名游移,基于音名上的唱名找音高,我觉得这对学生的音准的训练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我一定去尝试尝试。

  又如,他建议训练学生的双向思维的能力,老师还让我们培训的学员当场也互动了一次,做的一个练习就是一手打四拍子的指挥拍子,另外一只手拍桌子,一拍拍三下或两下,要让两手互相不受干扰,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又如,强化儿童歌唱呼吸训练。在我以前的训练中没有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很少进行呼吸训练,常对学生的气息不足而感困惑。特别是气息、声音及一首歌曲的教学,使我受益非浅。使我学到了用轻声带假声,假声带头声,选择容易发声的母音进行训练,发声训练以上往下到中声区,不要强,要轻声等等。在他讲座的尾声,还给大家播放了合唱团参加国际、国内比赛的录像,真是看呆了,让人五体投地。

  通过几天的学习和训练,使我受益非浅。专家教授们把他们自己几十年的训练、教学经验一一讲出来进行交流和探讨,听后很受启发。童声合唱训练是一个连续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指挥、学生等各方面全身心的投入,互相配合来演绎出优秀的作品。我想只有在不断的学习、锻炼和实践中才能逐步成熟自己的训练方法,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训练方法。

合唱指挥培训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合唱指挥培训班》,不仅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同时也观摩了部分学校的合唱教学示范课,真是受益非浅,现简要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专家们朴实的教学态度,他们没有班门弄斧的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就合唱训练中最实际的问题一一做以解答。邱孝胥,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合唱联盟会员,福建省合唱协会会长,福建省歌舞剧院常任指挥,福州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省音协室内合唱团团长兼首席指挥,省老干部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他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合唱指挥的基本拍和变化拍子指挥方法,他风趣的讲课风格,让我们在紧张的培训中度过了非常轻松的2天多的时间。

  邱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合唱没有我,只有我们。”曹丁——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现任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常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曹丁老师浑身散发着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光芒,他对艺术及教学的严谨态度,在当今充满浮躁之风的社会里尤为显得鳯毛麟角,我有幸能听到曹老师的讲课非常的高兴。这次的培训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童声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增强艺术修养。特别是让学生具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买了一把好琴,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调试,那它流淌出来的音乐肯定是牵强而又不尽人意的。

  同样,一个童声合唱队,如果没有指挥精心调试那几十种各具特色的童声,又怎么能获得优美而又和谐、统一的声音呢?而且,对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练习也同样需要一步步精心的调试过程,这样才能为一个优秀的童声合唱队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来调试合唱训练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从而最终达到明亮而又优美、统一的声音呢

  合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合唱队员良好的素质,要调试好童声合唱队的声音,队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识及集体的凝聚力是成败的关键。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前提是合唱队要有良好地纪律。我们知道,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想也容易不集中。而合唱队的人数一般都要在60人左右,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训练时学生肯定心不齐,六十个人就有六十种声音,甚至于讲话声、打闹声都会出现;或者训练开始了,人却到不齐,这更是训练中的大忌。因此,新队员一加入,就要规范好队员的行为: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每个队员心中都要把团队精神放在第一位,杜绝自由散漫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为以后合唱队员之间良好的协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作为老师,也应在各方面身先力行:认真备好课,上课语言表达清晰,不迟到、不请假,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而起到表率的作用。解决好了合唱队的纪律问题,训练一开始,同学们在发声练习中就能做到:心齐而气息平稳,讲授的发声方法领悟快而声音和谐。这样就提高了合唱训练的质量。

  每个人的声音都各具特点,在训练中既要看到儿童发声方法与成人发声方法原则上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到儿童声带的生理特点:气息浅、声音稚嫩、对声音的强弱控制能力较差,这样就容易导致合唱中出现整体声音的不协调及音色的不统一。

  如何调和不同音色之间的矛盾呢

  首先:气息的调和在合唱气息训练中,首先要求学生保持好正确的站立姿势。然后给学生作示范:用腹式呼吸闻远处飘来的花香,停顿一秒后,再缓缓地呼出;或用双手斜拿着歌纸,用控制的气息即腹式呼吸法对着纸角均匀的吹气,而且要使纸角的振动保持一致的频率,不能一会儿弯一会直。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学生控制气息的能力,然后逐渐使学生达到气流平稳的目的。然后再用“呜、噜”等容易使声音达到和谐统一的母音来练习歌曲。在这基础上再进行歌曲的各种力度变化的训练。

  其次:真假声结合的训练,童声合唱训练,在练习气息的基础上更应着重于真假声结合的训练,这样的歌唱不但音色柔美丰满、音质清晰干净,而且发声动态轻快灵巧,强弱变化也运用自如,声音明亮而不喊叫,柔和而不虚弱,而且宜于协调统一。在训练中,运用以假声带头声的科学方法。先让学生尽量打开并放松牙关,然后找打哈欠的感觉进行多次练习。感觉找到后,就让学生在高位置上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歌唱化方法朗读歌词,激发了学生模仿的兴趣。然后用气息深位置高的方法来发声练习,再引入歌曲教学,从而使歌唱的声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名合唱队指挥,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总结自己的排练实践,用生动、活泼、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要求的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那么在不懈的努力中,合唱中所要达到的和谐而又柔美统一的声音,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合唱是一门讲究集体力量的声乐艺术,合唱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协调均衡的整体效果和统一和谐的集体感觉。这种集体感的树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是经过合唱指挥和合唱队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后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合唱生于群体,依赖于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创作目标和共同产生谐和之音的心灵素质。每个人对群体中的他人所发挥的声部支持作用都会产生由衷的感激和爱意。这是真正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次培训我发信我喜欢上了合唱指挥,也希望以后经常参加一些这样的高质量的培训班,更进一步的充实自己的专业。

合唱指挥培训心得

  大学三年一直在合唱团学习,有很多收获体会。让我增长了很多的见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但通过这几个学期的合唱指挥课让我感觉合唱的乐趣所在,看到自己通过同学自己的努力展现出来的成果心里还另有一番滋味。也知道了合唱排练多么不容易和排练过程的艰苦。由于每个同学每天不一样的作息时间,不一样的想法,看待问题的不同在排练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冲突。但站在台上看到自己通过努力的成果觉得那些小矛盾都不算什么了,心里最多的还是高兴与兴奋。下面就说说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及学习心得。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合唱可以表现各种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不论任何情绪、不论任何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来进行完美的表现。

  合唱是指由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绎,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

  首先,从各歌曲的选择到最后一天的演出,我们都保持着十分认真的态度,从授课老师到学生干部,到每个合唱团成员,都非常认真,目的就是为更好的展示我们。老师坚持给我们排练,给我们提意见使作品更具有表现能力。老师的这种认真地态度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课堂上的每个同学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非常虚心,我们的队员每个都虚心学习,认真负责。我们的队员的这种态度是我们最后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最有力的保证。

  其次,同学们都能克服很多困难按时参加排练,我们练习的时间很少,为了能在最后音乐会上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我们都是在周六、周日以及每天晚上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练习的时间都很长,同学们都很辛苦,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尽管这样同学们仍旧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最后,用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展现了一场很精彩的音乐会。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及不足之处,但是我们虚心学习,不断改进。同时也感谢学校领导的支持,老师的耐心教诲。我们会把合唱这种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继续下去。促进我们的学习,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稻草人续写故事三年级上册

书籍推荐语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