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报案中心-网络诈骗报警平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防诈骗

  诈骗,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放肆,几乎无处不在。可以随着网络,随着聊天工具,随着电信……

  就在去年,我们一家去泰国旅游。回来不久,妈妈的手机里显示出一串国际长途电话,电话里的女士对妈妈说:“您好,您是×××(我母亲名字)女士吗?”母亲很自然地说:“是啊!怎么了?”“我是银行的,这里显示您在泰国消费124000元,请问是您本人消费吗?”

  我一听就知道这是诈骗电话,我们家哪有在泰国消费那么多钱,而且在泰国就玩了一个星期,哪能花那么多钱,在泰国妈妈连卡都没带过去,现在的骗子套路怎么这么假,连未成年的小孩都能识破。

  只听妈妈说了一句:“是啊,我买了一头大象怎么了?”我扛枪大笑,妈妈这一次也真厉害,居然去反套路她,估计以后再也没有人会去给妈妈打诈骗电话了吧!

  在这里我教大家几招防止被骗的方法:1。没有进一步确认不要轻易汇款。2。只要我们遇到诈骗立刻拨打110报警。

  防止诈骗,从我做起,让身边的人再也不会被那些诈骗分子利用。

网上报案中心-网络诈骗报警平台

防诈骗安全知识

  1、针对犯罪分子谎称帮忙直接转接到相关单位电话的伎俩,警方提醒:公安、银行和通信运营商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相互间电话不能直接转接。

  2、“眼见非为实”,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骗子往往通过“任意显号”软件,掩盖其真实号码,并虚假显示国家机关电话号码,骗取市民信任。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不要轻信,有疑问可挂断电话再回拨确认(网关电话“任意显号”功能是单通电话,客户回拨所显号码将拨通所冒充的真实电话,当场询问即可发现问题),或挂96110一8咨询。

  3、警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绝对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更不会会要求市民转账或开设网上银行进行资金操作,如在网络中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去操作,可直接报警。

  4、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中,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了解公民账户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办案,必须当面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警方更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做笔录,也不会在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余额等隐私资料。

  5、目前任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所以凡是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至指定“安全账号”、“国家安全监理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

  6、警方提醒储户、银行卡客户注意以下几点:

  (1)千万不要泄漏自已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信用卡验证码(cvv)、密码:

  (2)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为自己账户开通手机银行功能(与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捆绑);

  (3)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将自已账户存款转存自己新开户,再持新开户银行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修改密码”(实质是操作转账);

  (4)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客户的银行卡、账户密码;

  (5)银行卡客户接收现汇或转账汇款,均不需要持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的“接收”操作,ATM柜员机不存在此功能;

  (6)注意个人账户与单位账户的区别。个人账户名称为人名,单位账户名为单位全称;

  (7)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固定客服电话号码长度均只有5位数,9字当头,如遇相关问题拨打对应银行固定客服电话查询。

防范电信诈骗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这次物品了,但伴随着的是越来越迷惑的陷阱,一不小心,我们可能就陷入。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天下午,她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电话,对方声称是某购物平台的客服,并告诉我朋友她在他们平台所购买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码缺失,要进行退款。朋友当时有所顾虑,但是见对方将自己购买的平台甚至物品具体信息都讲述的分毫不差,便放松了警惕,随后添加了对方提供的一个QQ号码,对方也将订单的具体信息在QQ上再发了一遍,并留下了一个退款的链接。朋友照着点了进去,登录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平台看不出任何分别,但是却不是官方公布的,朋友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电话里的人解释说这是他们临时做的平台。朋友便也没有过多怀疑。接下来朋友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的信息,对方谎称为了安全验证,欺骗朋友把银行卡的密码也填了进去。随后,验证码发到了朋友的手机上面,这时候,对方在电话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验证码,否则会超时无法退款,朋友便在洗脑般的状态下填写了两次95533发送的付款的验证码。随后朋友登录自己的网上银行,发现银行卡里面近万元的存款已被转走,这才恍然大悟被诈骗了。

  通过我朋友这次案例,我认为导致这次诈骗事件的关键所在,就是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消息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最好自己拨打购物平台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其次,对银行卡的了解不够,在收款的时候,无论如何是不需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的,密码泄露,骗子便可以知道你银行账户的所有信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不能泄漏给任何人,验证码一旦透露给对方,钱立马就会被转走。

  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要求警方联系银行,调查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开卡,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审核是否本人办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并告知客户不能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防网络诈骗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秘,这在法律上称为个人隐私。如自己的私人日记、电话号码、照相薄都是个人隐私。

  现在手机己经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物品,事事都须要手机,连路边卖糖葫芦的小摊都用微信支付宝,但这也使盗取个人隐私的人方便了许多。

  如果你下载了一些支付软件,你的手机肯定会天天弹出一些‘你中奖了’之类的广告,只要你点进去,就会让你下载软件,在里面领取几元钱的小红包。在你正为‘赚到钱’而高兴时,你的个人隐私就被骗子无声无息地盗走了。

  法律对儿童的个人隐私也非常重视。父母未经允许观看孩子的私人日记也是侵犯个人隐私的一种行为。但个人隐私也不是孩子作弊的子护身罩。哈佛大学应该人人都知道,不妨看看他们对作弊学生的处罚。该校曾有125名学生合作作弊,哈佛大学宣布,勒令60名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休学,剩下涉嫌作弊的65名学生一半留校察看,另一半得到赦免。而我们中国的学校对于学生的犯错,似乎只是强调一个‘宽容’。不久前,山东大学勒令一些“打酱油”的学生退学,竟然也招致一片骂声。至于中小学校园当中,惩罚学生更是成了学校与老师不敢涉足的雷区。

  在生活中,你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是自己的个人隐私暴露。例如你的快递箱上有着你的电话号码和地址,还有你的真实姓名,如果你将这些信息一起丢入垃圾桶,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的个人隐私暴露。应该把快递箱上有人你个人信息的贴纸给撕下来,再将箱子扔掉,这小小的举动也是保护自己隐私的行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经犯了这些小错误。现在改还来得及,不然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拒绝网络诈骗

  诈骗,一个特别熟悉的词儿,诈骗分好几种,有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贷款诈骗等,骗子有无数种办法让你掉进坑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诱惑受害人,让其汇款或转账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提高防诈骗的意识,多关注诈骗新闻,了解骗子的诈骗方法,以免受骗。

  说到这里,有一件事让我记忆尤甚。我正在图书馆里学习,突然听到“叮——”的一声,我把手机从包里拿出来,看到了一条短信,说“王XX小朋友,你好。我们学而思举办了一次活动,可以用现金来换积分商城里的任意一样物品,如果有想要的,请在下面打上‘1+物品名称’。”“学而思”,我一想,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而且我想要的爱立熊A3错题打印机积分还没有攒够呢!说是迟,那时快,我豪不犹豫地就打下了“1+爱立熊A3错题打印机,”下面就跳出来一条信息,“王XX小朋友,爱立熊A3错题打印机需支付57元,请尽快支付,我立马就把57元打给了他,没想到他又说“您还要支付35元的保证金。”于是我又把35元转给他了,他又说要10元的激活费,我就感觉上当了,马上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把手机关机就行了。”“可92元就没了呀!”“没关系,就当买了个教训吧!下次一定要注意!”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当然,骗子不会只骗那么点钱,不法分子会让你转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钱款给他。所以我觉得,学校里可以组织关于一些诈骗的活动,让小朋友不被骗,那么老年人可以多让儿女帮他们讲一讲诈骗的新闻,教他们如何防诈,小区也可以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心里不要贪婪,不要接陌生人的电话,口袋一定要捂紧

小心“防”诈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当今最为广泛的诈骗方法无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发QQ信息、打电话、发短信,“我遇难了!”拜托你马上“救急”汇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汇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经逃之夭夭。最后,遇难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机关逮捕你这个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说你绑架,贩毒等罪案,再通过打电话和发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诱,甚至绑票赎金,将银行账号的钱转走。“公安机关”反成“嫌疑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语伦次!

  “你中大奖啦!”这是最为普遍的诈骗方式,骗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知名节目,传来佳音,你中大奖,只要交一点“保险费”,“税金”就可以领取大奖,机会不容错过,再不来就没有啦!你付费以后,“大奖”消失的无影无踪。看来,这就是贪小便宜的“大奖”吧!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欠费”,电话欠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还是有许多诈骗发生:我是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您的电话、电视、宽带账户欠费了,请缴纳“滞纳金”!没想到“滞纳金”最后进了骗子的腰包。

  “天上掉钱啦!”你在街头发现一大笔钱,跑去捡起。谁知,骗子在假钱上下药,趁你昏迷之时,取走所有的贵重物品,当你起来以后,发现财物被骗子一扫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

  你发现了吗?网上购物往往要比市场价低得多,许多人为贪小便宜,谋利益,在网上汇款,数月后毫无音讯,“你上当了!”看来,不要总是想着会有好事发生哦,即使市场价贵点,但质量和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可要当心啦!

  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你时刻小心着吗?防止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哟!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诈骗团的“鱼钩”了。

  小心“防”诈骗,安全“0”距离,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远离骗子!防止诈骗,从我做起,欧耶!

防网络诈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光速发展着。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便利时,互联网的弊端也随之显露。人之诡诈,自古以来就有。古有“燕、雀、风、挂、瓷”,今有电信网络诈骗。

  现实生活中电信网络诈骗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要么中过招,要么被骚扰。没有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的人,估计也是屈指可数。电信网络诈骗的骗术也是五花八门。其中“中奖”、“退税”的信息特别多。比方说网购,他称自己是淘宝的卖家,说你购买的商品没有提交成功,要你按照他说的程序操作给你退款。或者你买了什么商品,他要给你退税需要你按照他的程序为你退款等等。如果网购了,最后还信以为真的,按照他们说的在手机、电脑上操作,那你的钱可能也没了。

  最可恶的便是专门针对老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冒充你的亲朋好友,告诉老人自己家里有至亲病危了,自己又没钱为其医治了。只好打这个电话来借钱,哭的是感天动地,说的是天花乱坠,最后利用老人的心软来骗取大量金额。这样的人,其心可诛。稳赚不赔的投资,包治百病的神药,糊里糊涂的犯罪,莫名其妙的大奖……岁数越大的越容易遇上这种事,无非都是盯着老人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瞧着老人对互联网不敏感的缘由。老人,俨然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之一。可经常流连于网络上的年轻人也中过招。

  在QQ上好友发来的不知来历的链接,想都没想就直接点击进去。看到网络广告说只要打字就可以赚钱,也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理智……这一些骗术很高级吗?显而易见,是很幼稚的。为什么还会上当,这就不由得应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了。

  在网络上“行走”,最不可缺失的便是防范心。小心大意失荆州,掉进那张网里去了,小心那张网啊!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树立真确的观念——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会掉馅饼的事,很多人喜欢贪小便宜,会在接到中奖电话或者信息的时候,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上当受骗。还有就是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的在外人面前暴露出来,不要随便将填有个人资料的凭据、单据等随手丢掉,这样也会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电子银行口令卡,切莫将信息透露给他人。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在现代社会中,不法分子无处不在,我们要增强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有效遏制。只要我们不贪小便宜,三思而后行,不贪不义之财,那么就不会上当受骗。我也想社会上能够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欺骗,人与人都真诚相对。那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

防网络诈骗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我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就是典型的案例,她被诈骗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天下午,她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电话,对方声称是某购物网站的客服,并告诉我朋友她在他们网站所购买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码缺失,要进行退款。朋友当时有所顾虑,但是见对方将自己购买的网站甚至物品具体信息都讲述的分毫不差,便放松了警惕,随后添加了对方提供的一个QQ号码,对方也将订单的具体信息在QQ上再发了一遍,并留下了一个退款的网站。朋友照着点了进去,登录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网站看不出任何分别,但是网址却不是官方的网址,朋友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电话里的人解释说这是他们临时做的网站。朋友便也没有过多怀疑。接下来朋友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的信息,对方谎称为了安全验证,欺骗朋友把银行卡的密码也填了进去。随后,验证码发到了朋友的手机上面,这时候,对方在电话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验证码,否则会超时无法退款,朋友便在洗脑般的状态下填写了两次9xxx3发送的付款的验证码。随后朋友登录自己的网上银行,发现银行卡里面近万元的存款已被转走,这才恍然大悟被诈骗了。

  通过我朋友这次案例,我认为导致这次诈骗事件的关键所在,就是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最好自己拨打购物网站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其次,对银行卡的了解不够,在收款的时候,无论如何是不需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的,密码泄露,骗子便可以知道你银行账户的所有信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不能泄漏给任何人,验证码一旦透露给对方,钱立马就会被转走。

  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要求警方联系银行,调查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开卡,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审核是否本人办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并告知客户不能随意点击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网络诈骗多

  中午闲来无事,便躺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拨来拨去,都是一些新闻,调开我们省的新闻,正报道一起网络诈骗案。

  电视中某女士是酒店服务员,一位客人向她借用手机,并要求使用支付宝。因为这位先生是客人,所以女士犹豫后还是答应了,毕竟自己支付宝也没有钱。

  可是仅仅在十几二十分钟后,女子突然收到支付宝发来的信息,慌忙开始查看支付宝,结果发现自己借了10000元,女子先打电话给客服,又报了警,最终警方追回了犯罪嫌疑人。

  看到这里,我不由心生感慨。只是借用了一下手机,一万块钱便没了。现在的骗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怪不得父母越来越不愿意我弄支付宝,确实被骗的风险太高了。有钱没钱都会被骗,看来以后我们的每一步操作都得小心谨慎再小心谨慎了,网络诈骗多,方式更是千奇百怪,虽然最后大部分能追回,可相信谁也不愿意这么麻烦,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好好经营自己的财产。

  真希望世界上骗子越来越少,大家都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利益。

网络诈骗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网络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随着网银、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开发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子商贸的流行。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购物了。但是,网络也成为了骗子的天堂。网络的不安全性和自由性可以使骗子轻松诈骗钱财。而网站资料搬迁、域名隐藏技术等则使钓鱼、诈骗网站更加逼真。再加上电话号码修改器、呼死你、自动短信等工具,几乎是使诈骗者无所不能。那怎么来防范网络诈骗呢?就由我来情景再现一下。通过一个男士的被骗经历来揭示一般冒充银行诈骗的手段的防范方法。

  这天,陈林皇先生收到一封短信,上书:尊敬的陈先生,您尾号为1478的银行卡有打七折优惠。请登录xxxxx查看。陈先生验证了一下,网站和短信发件人都是建行的。于是,陈先生打开了网站。哎!果然是建行的网站,页面完全一样。陈先生相信了,点击网站活动。等输入账号后,网站立刻关闭了。过了一会,陈先生的手机“滴”的响了一声,收到一条短信。他打开手机一看,哇!银行卡里的3000元工资没了。一个月的血汗钱就这样轻松飞入了不法分子手中。陈先生后悔至极。他马上去学习了一些防骗知识来分享给大家:

  1、如果收到疑似诈骗短信的短消息,应查看电话号码和网站是否正确。如电话号码正确,应回拨过去。因为电话号码修改器一般不是双向的。如果是诈骗的话回拨时应显示真正号码,再看网站是否正确。如有些骗子将字母i换成数字1,又或是把字母o换成数字0。

  2.要仔细看钓鱼网站上有什么差别,找出猫腻。

  3、输入密码时,先输一次错的,如果也通过了,就代表不是真网站。

  学习了陈先生的防骗三步法,我想你对骗术有一定了解了吧?请记住,远离网络诈骗,保护网络安全,不能让不法分子把你的血汗钱占为己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生成长手册

家长对学校的感言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