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回原文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我利用这个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又似世界文学宝库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夺目的明珠。
我读此书之前看见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买。《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以及失败的整个过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起义军英勇的反抗精神和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的人格魅力。这里有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为我们塑造许多栩栩如生人格。梁山一共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好汉们像分布各地的河流回归大海一样,从各个地方奔向梁山泊,梁山义军也逐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在众多好汉中,武松是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都是来来回回写武松的。
现在,看了我的介绍,相信也一定喜欢上了此书吧,找机会看一看吧!
水浒传第一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一回目录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这一回还没有切入正文,主要说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天师,另一个是太尉洪信。这一回是引首与正文之间的桥梁。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原先是洪信惹来的,方腊又是谁惹来的呢?可能有另一个洪信。起码梁山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来的。这件事对北宋是祸是福?就《水浒传》而言,是帮了北宋,因为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辽,征方腊,保了大宋,而历史的真实是天下大乱,才有了宋江造反的故事。无论祸福,职责都在洪信,不在皇帝。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条,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关,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开罢了。更况何,仁宗年间就无洪信太尉这个人,《水浒传》造了个洪信,引出故事才是目的。
借一个还没出世的张继先,造一个洪信,进入《水浒传》正文。
凡是皇帝所为,都不能言错的,所以横直都没有职责,所以才保证了这部书流传到今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智慧,是《水浒传》式的智慧。就这样还是引来了《荡冠志》。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公论。
读《水浒传第一回》有感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别是施耐淹和罗贯中。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大约走了数十个山头,三二多里路,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心里却在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何来穿草鞋,走这般山路!只他天师在那里,却叫下官受这般苦!”又过了一会,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想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只见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就往山下跑去了,这时洪太尉叫到:“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叫我受这般惊恐!”当我看完这一回的时候,我感觉到洪太尉的性格,就在这一段被作者表达的如此完美,洪太尉他的性格暴躁,没有耐心。
在我看来没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反而还会惹祸,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静。耐心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非常地会去包容别人,体谅别人!平静会让人觉的你是一个镇静的人,在最慌乱的时候不会慌忙,是一个让人感觉很有安全感的人。反而洪太尉在这个故事中给人的感觉恰恰相反。
读了水浒传第一回我知道了,做人千万不要急切,太过于急切反而无事可成!
水浒传读后感第一回
这一回主要讲了洪信请张天师驱除瘟疫,然后一意孤行放走妖魔的故事。
读了这一回,我不禁想,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怎么会和妖魔有关呢?这未免太牵吧。难道是作者施耐庵也具有迷信思想吗?或者这只是引用了一个民间传说吗?反正,我觉得这一回合让人有点不解,让人觉得似乎水浒的故事只是瞎编的而已,使可信度大打折扣。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介绍的人物是洪太尉。在作者的眼中,洪太尉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不听别人劝告,非得揭去符咒,结果放出了妖魔。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张太尉这个人是有偏见的。正是因为张太尉不信迷信才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施耐庵思想中的一些迷信色彩。
虽然是偏见,但是张太尉的固执和自负是要不得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克服这种心理,要谦虚谨慎,不管什么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免犯下大错。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
通过阅读《水浒传》不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
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水浒传第一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的第一回并未提及任何的水浒英雄,也没写到什么贪官污吏。是从大宋仁宗在位的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说起。那时正逢早朝,有官上奏瘟疫横行,仁宗即下令大赦天下,免税救民。可到第二年瘟疫更甚,范仲淹就提议洪信寻张天师做法以消瘟疫。
可洪太尉岂是个好托之人,他意志不坚定,还满腹好奇。去请张天师,在半山道被两只无恶意的异兽个吓得不敢大步前进,又听一牧童对他说的泄气话就回到山下的道观里,说是过几天再寻。其实那牧童就是张天师,洪信那厮竟不知。幸好天师已知实情,下山做法去了。当洪信了解到情况后又摆出官威到处在三清馆内游览,不听别人劝阻,竟把“伏魔之殿”的108个魔君个释放出来,惹下了祸根。
《水浒》的第一回没多少篇幅,却完整的写出了水浒由来的背景与当时天下的境况。虽有几十年的祥和,可之后就大祸连连。而这些大祸的诱发者就是高俅。
《水浒传》第一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讲的是宋朝年间的起义故事。《水浒传》的第一回,也就是水浒传的开头。
第一回讲的是: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
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
水浒传第一回读书笔记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现在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希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
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
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非常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非常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么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
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
过了几天,洪太尉知道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
走了许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
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听别人劝告,酿成大错。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点,而避免他的缺点。
水浒后传·重兴梁山第一回
有分教:景阳冈重添厮打,阳谷县好汉落草。欲知高清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回:明成祖误走妖魔飞大虫私奔山东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明军攻破北京,一统中国,改元洪武。因朱元璋长子早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可惜在位仅四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率燕军南下,攻破南京,改元永乐,即明成祖。
明成祖即位不久,欲去九华山拜佛,谢佛祖护佑,成此大业。
不说明成祖拜佛,却说明成祖下山,望见山脚有一破落寺庙,但见这寺庙:院墙破损、四门残缺。明成祖问长老道:“为何有此一寺庙?”长老道:“皇上,此乃历代长老将一百单八位魔君捉拿封锁在此。天罡乃天魁星,天罡星,天机星,天闲星,天勇星,天雄星,天猛星,天威星,天英星,天贵星,天富星,天满星,天孤星,天伤星,天玄星,天健星,天暗星,天佑星,天空星,天速星,天异星,天煞星,天微星,天究星,天退星,天寿星,天剑星,天平星,天罪星,天损星,天败星,天牢星,天慧星,天暴星,天哭星,天巧星;地煞乃地魁星,地煞星,地勇星,地杰星,地雄星,地威星,地英星,地奇星,地猛星,地文星,地正星,地辟星,地阖星,地犟星,地暗星,地辅星,地会星,地佐星,地佑星,地灵星,地兽星,地微星,地慧星,地暴星,地默星,地猖星,地狂星,地飞星,地走星,地巧星,地明星,地进星,地退星,地满星,地遂星,地周星,地隐星,地异星,地理星,地俊星,地乐星,地捷星,地速星,地镇星,地羁星,地魔星,地妖星,地幽星,地伏星,地僻星,地空星,地孤星,地全星,地短星,地角星,地囚星,地藏星,地平星,地损星,地奴星,地察星,地恶星,地魂星,地数星,地阴星,地刑星,地壮星,地劣星,地健星,地贼星,地戚星,地狗星。四门各有大锁一道,今后诸人不得擅自打开。”明成祖笑道:“朕自幼以来,不信甚么妖魔。朕倒想亲眼见见这魔君。快快与我打开!”长老道:“使不得!宋时这魔君曾在梁山起义,朝廷上下胆战心惊。这魔君无恶不作,若放了,必成大患!”明成祖笑道:“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要你们能耐。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长老连声道:“此院开不得,这魔君无恶不作,恐惹利害,有伤于人。”明成祖道:“你等若不打开,说你等私设此院,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教你刺配远恶军州受苦!”长老叫声苦,只得叫人砸开大锁,众人走将进来,见院中有一巨石。明成祖大喜道:“那妖魔必在这石下,快快与我掘起。”长老又苦禀道:“不可掘动!”明成祖那里肯听?半日方掘起。那石下是一深洞,忽然一股黑气直冲到天,化作一百多金光往四面八方而去。众人吃了一惊,明太祖惊得目瞪口呆。真人道:“苦也!这一百单八妖魔无恶不作。如今走了妖魔,这可如何是好?”明成祖听罢,浑身冷汗,积极收拾了行李回南京,途中吩咐左右,教把走妖魔一节写说与外人知道,恐失天下人心。不久明成祖迁都北平。
数年后,明成祖率军北伐匈奴数次,亡于军中。长子朱高炽即位,一年后病逝,其长子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宫里招了一宦官,姓王名振,本是流氓出身,读过书,闻之宫中招太监,自愿进宫做太监。宫中读过书太监不甚多,只王振略通文字,便被唤作“王先生”。朱瞻基闻之,便命他教导太子朱祁镇。太子年幼好玩,王振却教他成天玩乐,太子十分欢喜他。
数年后,明宣宗逝,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王振当上司礼监,掌了军政大权。
一日早朝,王振见八十万禁军教头飞大虫高清不见,问道:“高清何在?”一和高清好的大臣道:“高教头今日患一小疾,今日不来朝。”王振怒道:“胡说!这厮昨日却无恙,为何今日患病?分明是戏弄本官!左右,把这厮用麻绳捆来见我!”有人报之高清,高清畏惧王振,之得捱着病来。王振怒道:“你这厮为何装病,戏弄本官?”高清禀道:“非也,实乃患病未愈。”王振怒道:“放屁!你若患病,为何能来?”高清禀道:“司礼监之命,谁敢不来?”王振大怒道:“左右,与我加力打这厮!”那些人都是与高清好的,一齐告道:“看在我等众人面,饶过高教头吧!”王振道:“高贼!今日看在众人之面且饶你一命,以后决不饶恕!”高清喏喏而退。退朝,高清回到家中,对老母说知此事。老母叹道:“我儿,俗话道‘不怕官,只怕管。’今番饶你,恐那厮不善罢甘休,日后却加害于你。”高清道:“孩儿也这般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们不如投郓城县白大官人。”老母道:“事到如今,只好如此。”原来这白大官人姓白,名起正,郓城县财主,爱结交江湖上好汉,江湖上多闻白起正大名,一应犯罪之人皆去其庄躲避。
当夜,母子二人收拾停当,乘着黑夜投山东而去。次日清晨,有人报之王振:“飞大虫高清家中空无一人。”王振笑道:“想是这厮惧我,掣家在逃。将这厮全国通缉!”
却说母子二人自离了京师,一路上免不得饥餐渴饮。一日来到阳谷县地面,天色已晚,母子两错过了宿头。老母道:“我儿,哪里讨口水来我吃也好。”高清道:“娘莫急,待过了那冈子,借了人家安歇了,却有水喝。”老母道:“如此甚好。”
高清扶着老母一步步走上冈来。到山顶见一败落的山神庙,庙门前贴一官府榜文,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添三只大虫,已伤五六十条大汉性命。现今杖限各乡里猎户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不得有误。
正统年月日
高清读罢,方知此山有虎,正待叫老母下山,乱树林中一声巨吼,随即窜出四只吊睛白额大虫,两只大虎,两只小虎,落在高清面前。高清见了这虎,有分教:景阳冈重添厮打,阳谷县好汉落草。欲知高清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传读书笔记第一回
四大名著中我向来只看了《西游记》和《红楼梦》,觉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打打杀杀的,没什么好看,但是在这个暑假,我读完《水浒传》后,不禁为书中的各位好汉所感动,但是也为故事的结局而感到惋惜,一百零八个好汉就只有一个活了下来。真可惜了其它一百零七个人才好汉!
《水浒传》讲述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讲诉了一系列发生在英雄好汉上的事!小说以太尉高俅为中心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污吏和恶霸。比如:镇关西、蒋门神、西门庆……他们的无恶不作使整个社会昏天暗地、民不聊生!小说中吴用智取生辰纲、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武松打虎等都在作者笔下描写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读完整本书,留在我脑子中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扩大就是忠心耿耿。不背叛自己的祖国,不背叛自己的亲人,不背叛自己的朋友。就比如说,宋江在种种的威逼利诱下,仍然忠心于自己的祖国。我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会有很多人做到“忠”,但是做到“义”的人能有几个?太少太少了。
“义”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三笔!但是所需要的勇气和胆量是无限的。《水浒传》中有朋友陷入危难中,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救,暗的不行,来明的,明的不行,来硬的。总而言之使出一切手段救朋友出来。哪怕将生死置之度外,也不在乎。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会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这叫爱心。响起《论语》中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半句话。没错,如果自己的朋友,甚至陌生人遇到危险,处于水深火热中,会有谁有这个胆量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我当然不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跟我一样,只有这样不顾生命危险帮助人家,才叫“义”。
话说回来,《水浒传》就是围绕六个字来写的“反腐败。”以至于这样才会有农民起义,才会有一百零八个好汉惊天动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