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中心电话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不能让骗子有机可乘

  如今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为骗子们带来了机会。

  昨天早上,我因发烧在家休息。“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随手从旁边的沙发上拿起电话机,看也没看就按下了通话键。“您好,这里是电信局,您的电话已欠费三千一百零六元五角,请您尽快交费,如果没有,我们将在10月31日凌晨停机……请按9号键查询。”我一下子蒙了,忙挂下电话,准备给妈妈打,叫她去交费。不过,我又停下来仔细地想了想:即然欠了三千多元,应该早停机了吧,不应该会打电话来提醒。而且对方的号码是——0086213489999,这是什么号码,电信的号码是10000,怎么回事?晚上妈妈回来跟我说,我们家不会欠费,因为爸爸上个月在卡里打了2000元钱,不可能用完。更何况,我家的电话一般只有外婆打打,电话费不可能这么高。骗子真是无孔不入,可恶!

  科技发展飞速是很好,可不能让骗子有机可乘啊,大家要警惕一点,真希望不要再有人受骗了!

反诈骗中心电话

防诈骗安全知识

  1、针对犯罪分子谎称帮忙直接转接到相关单位电话的伎俩,警方提醒:公安、银行和通信运营商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相互间电话不能直接转接。

  2、“眼见非为实”,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骗子往往通过“任意显号”软件,掩盖其真实号码,并虚假显示国家机关电话号码,骗取市民信任。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不要轻信,有疑问可挂断电话再回拨确认(网关电话“任意显号”功能是单通电话,客户回拨所显号码将拨通所冒充的真实电话,当场询问即可发现问题),或挂96110一8咨询。

  3、警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绝对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更不会会要求市民转账或开设网上银行进行资金操作,如在网络中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去操作,可直接报警。

  4、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中,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了解公民账户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办案,必须当面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警方更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做笔录,也不会在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余额等隐私资料。

  5、目前任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所以凡是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至指定“安全账号”、“国家安全监理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

  6、警方提醒储户、银行卡客户注意以下几点:

  (1)千万不要泄漏自已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信用卡验证码(cvv)、密码:

  (2)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为自己账户开通手机银行功能(与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捆绑);

  (3)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将自已账户存款转存自己新开户,再持新开户银行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修改密码”(实质是操作转账);

  (4)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客户的银行卡、账户密码;

  (5)银行卡客户接收现汇或转账汇款,均不需要持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的“接收”操作,ATM柜员机不存在此功能;

  (6)注意个人账户与单位账户的区别。个人账户名称为人名,单位账户名为单位全称;

  (7)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固定客服电话号码长度均只有5位数,9字当头,如遇相关问题拨打对应银行固定客服电话查询。

反诈骗让我成长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令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

  诈骗的方式有许多种: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等。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么,预防网络诈骗,一定还有方法。

  第一,寄钱转账需提防谨慎,保持冷静的思考,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避免受骗的事情发生。

  第二,确认联系方式真实性,对于联络方式,可以拨打114核实对方地址的真实性。

  第三,有许多骗子喜欢假冒家人,朋友等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来行骗。面对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相信。

  第四,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些骗子打电话,告诉自己中了奖,不能信以为真,要警惕对待。

  第五,碰到“虚假绑架电话诈骗”的骗子,纵然担心,也绝不能掉进他们的陷阱,可以打电话和亲友确认,戳穿他们的谎言。

  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一定要时刻小心啊!防止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要我们处理得当,不贪图小便宜,不谋取小利益,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骗子的“鱼钩”了!

  小心“防”诈骗,安全“0”距离,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防止诈骗,从我做起!

反电信诈骗

  现在的高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甚至连骗子都依靠高科技来进行诈骗。哪怕远隔一座山、一座城、即使漂洋过海,都可以让你口袋里的钱装进他们的口袋。正因为现在骗子的技术越来越高明,骗术越来越花样百出,所以学校特地为我们上了这一堂特殊的安全教育课。在这堂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讲的就是各种案例。例如:冒充政法机关人员对受害者说,他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冻结里面的钱。受害者一听,立马就心慌意乱,连忙解释。后来骗子让受害者把钱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上,等检查完了之后,就把钱还给他。受害者二话不说,马上就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就这样,骗子就轻而易举的骗得了受害者的钱。还有骗着冒充学校给家长打电话,说他的孩子出了什么事,要立刻汇钱过去救命。家长们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慌了神,来不及多想,就把钱汇了过去。这些可恶的骗子正是利用人们的惊慌和家长们担心孩子的心理,从而对人们进行诈骗。

  我认为,人只要不贪图小便宜,遇事冷静处理,那么再高明的骗术也骗不了你。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黄金。你只要相信这句话,不贪图不义之财,就不会轻易上当了。在你收到一些例如孩子出事、信用卡被冻结、东西打折减价等短信和电话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要轻易相信。这时候,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打电话确认,等确定了之后,再三思而后行。骗子善于利用人们的弱点,如:贪婪、好吃、着急,来对人进行诈骗。只要克服了这些问题,骗子是骗不了你的。我婆婆就收到过不止一次的中奖短信。短信的内容都很诱人,什么几十万呀,电脑呀让人看得心痒痒。不过我们也只是看看而已,有时拿出来调侃一下,都不曾当真。所以骗子骗不了我们。只要我们不贪图小便宜,三思而后行,不贪不义之财,那么就不会上当受骗。我也希望社会上能够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欺骗,人与人都真诚相对,那这个世界会多么美好。不过,我相信这个愿望不会很遥远。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青春期叛逆多长时间能过去

心理学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