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的事迹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生核心价值观》铁人—王进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1)班的师绍洋。

  我去过大庆,看到的大庆,是金碧辉煌、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的一座我国的“石油城”。

  可谁能想到,54年前的大庆市却是茫茫的一片荒原。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爷爷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王进喜爷爷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可是,王进喜爷爷却提出:“宁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爷爷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

  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爷爷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爷爷和他的同事们却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爷爷和他的同事们却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2019年中,王进喜爷爷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这时,我仿佛听见大庆人的对话:“是谁,是谁让大庆如此繁华?“‘铁人、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我听到有人自豪地喊了起来。

  而如今,我们要学习什么——”铁人精神“但是铁人精神是什么呢?铁人精神是王进喜爷爷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

  我要学习铁人精神,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要成为像铁人王进喜爷爷那样的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

《核心价值观》铁人—王进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去过大庆市,大庆车水马龙、高楼耸立,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

  可谁能想到,在54年前,大庆却是一片茫茫的荒原。王进喜爷爷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王进喜爷爷提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王进喜爷爷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了”铁人“称号,被誉为我国劳动模范。

  王进喜爷爷还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所以,我们要学习“铁人精神”,但是有人会问:“‘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

  谢谢大家!

铁人王进喜

  周四下午,我们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记录片,这部纪录片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工作的片段,介绍了他如何从一个讨饭娃成长为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楷模。

  王进喜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事却不蛮干,而是巧干、实干,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一个在玉门油田有名的“豆腐队”带成油田第一名。看到国家因为缺少石油,公共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他忧心忡忡,要求去大庆参加大会战,要求多打油井,多采石油,摘掉中国贫油的面貌。想想铁人当时工作的环境,在西北时黄沙满天,在东北时冰天雪地,即使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大庆打油井时由于缺水,他带领同志们砸冰取水;当设备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时,他心急如焚,不等不靠,带领同志们肩扛手抬,硬是把那些“铁疙瘩”提前运到了工地。当发生井喷时,由于水泥搅拌不均匀,井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他不顾受伤的脚第一个跳入井喷的漩涡中,用自已的身体当“搅拌机”;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工作,而是自力更生,开荒种粮;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石油的开发与生产。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畏艰难困苦,永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这部记录片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王进喜可真伟大

  新中国成立后, 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 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 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硎怯衩攀?涂笃胀üと? 可他一心为国分忧.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 他看到汽车没油烧, 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 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 心想: “我是石油工人, 现在国家缺油, 我有责任啊! ”不久, 他被调到大庆, 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 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怼C挥凶》? 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 吃冷饭, 睡地铺.钻井机到了, 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 他一声呐喊, 带着工人用绳子拉, 肩膀顶, 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竖起?砹? 没有水灌井, 他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 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 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 没有搅拌机, 他纵身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他为什么要?样做: 为的是尽快打出石油, 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因为常年劳累, 饮食没规律, 王进喜得了严重的胃病, 经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说: “为了拿下大油田, 我宁可少活20 年! ”正是这种铁人精神, 正是这种为国忘我的劳动, 使得大庆油田很快建成了, 使我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哇!王进喜可真伟大啊!他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这种精神值得我敬佩。

石油工人—王进喜

  石油工人——王进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瞻仰的英雄,我的心里就有一个这样的英雄——王进喜。

  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毫不犹豫用水泥替代。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叹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时年47岁。

  我心中的英雄,是你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是你们教育了我,一步步引领我走向光明!

王进喜

  王进喜 ,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时代楷模:王进喜

  简介: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着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新中国十大劳模:王进喜的故事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王进喜的故事: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为您整理了中国第一星探傅定彦的故事,本文主要提供了各类范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应广大考生需求,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作文素材,这篇陶渊明---中国古代名人,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王进喜事迹简介王进喜事迹及精神

  外界评价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也是科学求实的典范。在科技领域,他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刻苦学习,带领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创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1961年2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着摩托车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场,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当了大队长后,他深感没文化开展工作困难,拜机关干部为师,抓紧一切机会学文化。他说:“我认识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铁人已经可以独立地看报、读文件、学“毛选”,甚至可以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了。王进喜学习技术知识始终坚持学以致用。

  他说:“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他带领工人们不断地从实际需要出发搞技术革新。为提高钻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动滑车。为打好高压易喷井,他带领工人研究改进泥浆泵。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还在多年的钻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他对待工作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向工人强调:“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中青网评)

  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并亲自接见王进喜。“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新华网评)曾经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斯人虽逝,但他身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奉献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铁人’精神早已融入大庆的每一方土地中,每一个大庆人的血脉里。”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段永坚说,王进喜用尽一生诠释什么是“铁人”。

  “‘铁人’离开我们已有五十载,‘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1205钻井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海洋说,在这50年间,大庆油田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在世界石油大舞台上展露中国风采。

铁人王进喜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再介绍一下。王进喜出生于1923年,甘肃玉门人,他只是个普通的石油钻井工人,没什么惊人的事迹。为了甩掉祖国贫油的帽子,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充分体现了他建设石油的坚强决心。苦活、难活、危险活,他总是第一个干。

  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王进喜用身子代替搅拌机搅拌水泥。他的身子在泥浆池中好象一块钢板!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乡亲叫他铁人,从此铁人这个称号便流传了下来。王进喜坚强、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一定会学习这种精神的!同时他的事迹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在那时候,只能用吊车等大型工具,我要发明一个更有用、更简便的工具,继续继承王进喜的精神,使用我发明的工具为油田打出更好更深的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爱的教育考点及答案

处理情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