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救灾捐款捐物倡议书范文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近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造成了全市范围内罕见的洪涝灾害,我市24个镇(街道、长庆示范区)270个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泗汾镇、船湾镇、沈潭镇等灾情特别严重。

  灾情发生后,全市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和安置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但由于受灾人口众多,涉及面广,危害程度深,经济损失大,灾民安置、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受灾群众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亟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帮助。

  大灾面前有大爱,洪水无情人有情!为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渡过难关,醴陵市慈善会向全社会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参与抗洪救灾,踊跃捐款捐物,用我们的慈心善举,共同筑起一道爱的堤坝,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共建美好家园,夺取我市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修墓捐款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宗亲、族贤:

  您们好!

  首先向您们致以真挚的祝福:全家幸福、事业有成、财源广进!慎终追远,后辈之责。我族刘氏先人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至郧县杨溪铺镇烽火山黄龙寺,后分支到峪刘家湾。刘士瑜一支落脚茅草岭。刘士瑜逝后葬于当地,及后人永字辈、明字辈亦皆葬于此。明国初年,先祖刘士瑜墓由族人刘伯舟牵头,刘成阶操劳修建,距今已百年。刘公后裔衍居面甚广,以本地茅草岭、溜石板、庙堡居多,后衍至十堰、武汉、仙桃等地,人口近万之众,业及七十二行,其昌盛繁荣,人才辈出,财丁之茂,永不衰败,全赖刘公坟之宝地风水,真龙正位,福地之荫也。

  刘公坟地历来香火不熄,多有叔侄族贤前来拜祭,可见族人省亲念祖之情甚,饮水思源,发财不忘祖,十分难能可贵。然因坟地年久失修,面目全非、几夷为平地,其墓碑亦残缺倾倒,淹没于荒草荆棘之间,其状令人伤怀。刘氏宗祖坟地不敢以面目示于后裔,也是我房内一大羞也。我辈百年之后也觉无颜见老祖,深感遗憾。今逢盛世,国运昌盛,家族文化方兴未艾,全社会传家风,尽孝悌,我刘氏家族素来恪守礼法,讲究孝道,为缅怀先人之德泽,圆我族人之夙愿,今发起修复我刘氏先人士瑜公及永字辈、明字辈墓地事宜,以供后人瞻仰,并借此勉励我辈及后人谨勤处世,正直为人。为此,特倡议我族人慷慨解囊,献智献力捐资,尽自己一点孝心,成先祖一件事业,积子孙一分功德。这是心安理得之事。祖坟无颜,后人无面;祖上有灵,必佑各房世代显赫,永葆荣华富贵。大家同是刘公后裔之希望和骄傲,为祖坟重光,必将留名立世激励后人!

  集资方式:以自愿为原则,凡捐款200元以上者刻碑铭记,置于墓旁显目之处,激励后人,流芳百世。发起人将组建筹备组组织,设立专用账户,聘请监理,刘氏族人可亲往捐资,可信函相约,可电话联系。敬请宗亲族贤全力支持,为早日竣工庆典,谨向各位鞠躬为敬!修缮刘士瑜及永、明字辈先人墓筹委会成员简介及职责如下:

  会长:

  成员:

  联系人:xxx

  款收集人:xxx帐号:xxx我族人才济济,皆可为先人墓修缮之事运筹,发起人不分房系,以郧县境内方便之士组起,未上名之族贤请多多原谅,勿以为意。筹委会成员全属自觉自愿无偿服务,绝当秉持公心,不遗余力将善事做好。当下需做好以下事项:

  1、起草倡议书,并以书信送达众族人,或电话传达修缮捐资事宜。

  2、明确筹委会各成员之职责,选任会计、出纳、监理等角色。

  3、设立专用账户,接受捐赠,开具收据,代为监督管理资金,做好资金使用情况预算、决算及公示。

  4、收集众族人意见后征集修缮方案,最终确定。

  5、组织修缮工程实施,监督工程质量,把握工程进度,研究开工工程、竣工事宜。

  6、策划落成庆典。

  7、制定后期管理措施。

  8、促进族人间常来常往,深化联系。

  修缮相关事宜适时通知,不够之处敬请原谅。

  倡议人:

  日期:

修路捐款倡议书

  亲爱的_____家族子孙后裔,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你们好!首先向你们致以真诚的问候,诚挚的祝福:祝福你们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美美,事业红红火火。

  纪念祖先是我们做裔孙不可推卸的责任。_____家族,源远流长!我们明廷公后裔枝繁叶茂,子孙昌盛,人才辈出,安居乐业!今明廷公宗祠年久失修,在历经百年岁月风雨侵袭后,现在的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面临倒塌。为使先祖早日安卧于华堂,了却众裔孙崇宗敬祖之心愿,我们决定重建明廷公宗祠。但由于道路不通,重建工作困难重重。要建祠先修路!因此,我们决定在公祠前方右侧半山修建一条长约800米、宽4米的砂石路通到公祠门前。初期先由我们自己建出路模,后期再争取上级政府铺设硬底化。经专业修路人士现场勘察预算,修建路模需投入资金约十万元。考虑到后续重建明廷公宗祠众子孙后裔负担较重,经过大众商议,我们向_____家族宗亲、父老乡亲、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发出修路募捐倡议,不分南北,不分老幼,不分多少,慷慨解囊,踊跃捐资。

  如承蒙得到您的支持,我们将万分感谢,并郑重承诺:对募集到的所有资金都建账造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进行公示。我们将在路口设立“重建明廷公宗祠修路捐款功德碑”,捐款390元以上者均刻碑铭记。募集款项请于今年6月1日前汇入指定账号或由各村负责人收集后交到金发全处,以便早日动工修路,争取上半年完成。

  世界再大,总有我们的根;历史再长,总有我们的祖!我们的根在行迳,我们的祖是明廷公!修好公路,建好宗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届时还请各位子孙后辈、父老乡亲常回家看看!

六一献爱心捐款倡议书

  各位老师: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扶危救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向善、为善、扬善是人类最美丽、最动人的品质之一。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和朋友高歌、放声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工作,畅想人生理想的时候,您可知道,就在我们身边,有一群柔弱的孤儿正遭受着病魔和命运的折磨,用他们微薄的力量与死亡和命运抗争,他们虽然拥有同样的天空,但无法享受同样的灿烂阳光

  亲爱的老师们,其实我们只需少喝几瓶饮料,少买一件新衣服,将零花钱节省下来,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以解燃眉之急,就能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正常的成长和学习。即使是1分、1角、1元„„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孩子的希望!在此,博尔思文化特向全体老师发出倡议:伸出你温暖的双手,献出你的爱心,帮助那些热切希望得到援助的孩子们。你的点滴付出也许能使他们暗淡的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

  在这里,你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一滴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汇成一股清泉,就足以滋润干渴的心田。爱心是一股清流,荡涤着世间的尘埃;爱心是一片阳光,扫除了心底的阴郁;爱心是一股暖流,暖遍了人们的心怀;亲爱的老师,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奉献一点,爱洒一片”。

  老师们,“勿以善小而不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献出我们的爱心,把爱心传递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请献出一份爱心,成全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让我们大家伸起双臂,用我们的爱、我们的心,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帮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请捐款人今天直接将款项直接交至前台叶娇老师处

  20XX-5-12

慈善募捐倡议书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朋友: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慈爱的暖流绵绵不断,源远流长。从汉代的“施粥”,到隋代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代的“安济堂”,无不闪耀着人间慈爱的光芒。今天,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集聚在共同富裕的旗帜下,这种美德将会进一步弘扬光大。

  20**年以来,县委将政德建设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连续三年来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并将20**年作为“政德建设落实年”。县委提出要推进社会公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并要求广泛开展“希望工程”“送温暖”等公益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公德意识和文明素养,这必将推动我县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开展。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全县还有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其中:城市低保对象600多人,农村低保对象7000多人,重点优抚对象3000多人,每年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400多人,因患严重疾病和遭受雹灾、风灾、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的每年约1万多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帮助和救济弱势群体,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党员干部及我们社会大家庭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义务。为此,我们发出“发展慈善事业,共创和谐沧县”的倡议:

  一、秉承“我慈善,我快乐”理念,以团结互助、推进慈善事业为荣,以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让慈善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大力宣传现代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营造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社会氛围,促进扶贫帮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良好风尚的形成。

  三、自觉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政府和慈善组织开展的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尽企业的最大可能,配合政府和慈善组织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慈善事业提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完善慈善工作机制,共同携手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发展,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执行国家捐赠法和沧县慈善协会章程,管好用好慈善款物,尊重捐赠者的意愿,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政府审计。对所有捐赠款物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公示,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随时查询慈善款物的使用情况。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您的慈心善举,受益者将同泽受惠;您的仁爱厚德,受助者将一生铭记!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协力推动下,沧县的慈善事业必将与日俱进、迅速发展,沧县慈善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慈善捐款活动倡议书

  尊敬的全体师生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当您和孩子在安然有序地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游戏时;当您在家庭中幸福地享受天伦之乐时,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区,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贫困家庭因为种种原因,生活艰难困苦,他们迫切渴望社会各界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共度难关。

  我校积极响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意见》(荆办发[2011]26号)精神和荆办明电[2011]19号活动的倡议,定于2011年10月10日至11月30日,在全校集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济贫扶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一日捐”活动以“用爱延续生命,用心温暖老人”为主题,以“慈心为民,善举济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宗旨,凝聚社会力量,帮扶极度困难群众。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捐助汇暖流!您和孩子所捐助的每一元钱都蕴含着无价的爱心,都将化成一屡屡阳光,汇成一股股甘泉,给困境中的群体以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愿我们的点滴付出凝聚成爱心的彩虹,让我们给在幸福生活的孩子的纯洁的心灵中播洒爱的种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感谢您的关爱,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慈善捐款倡议书最新范文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帮助和救济弱势群体,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党员干部及我们社会大家庭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义务。为此,我们发出“发展慈善事业,共创和谐议堂”的倡议:

  一、秉承 “我慈善,我快乐”理念,以团结互助、推进慈善事业为荣,以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让慈善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大力宣传现代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营造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社会氛围,促进扶贫帮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良好风尚的形成。

  三、自觉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政府和慈善组织开展的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尽企业的最大可能,配合政府和慈善组织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慈善事业提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完善慈善工作机制,共同携手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发展,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您的慈心善举,受益者将同泽受惠;您的仁爱厚德,受助者将一生铭记!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协力推动下,议堂的慈善事业必将与日俱进、迅速发展,议堂慈善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重修宗祠倡议书

  各位陈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陈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陈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陈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陈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陈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陈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陈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陈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陈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陈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陈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陈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修缮宗祠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理事会

  xx年6月30日

为修建祠堂捐款的倡议书范文

  关于培建张氏祠堂的倡议书尊敬的各位宗亲: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张氏后裔勿忘吾祖。特倡议培建三溪口张氏祠堂!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三溪口张姓(包括17村赵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修建或培建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三溪口张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张氏一族之力,重新培建张氏祠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张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符合广大宗族人的心愿。鉴于培建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培建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感恩佳句摘抄大全

关于感恩的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