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课本剧剧本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范进中举后

  范进自从成为举人后,其岳父胡屠户第一个嗅到了商机。胡屠户从范进那里借了几十两银子,挂牌成立了范氏肉类联合有限公司,当起了甩手掌柜。上有范进这块金字招牌,下有几十个刀手卖命,胡屠户日进斗金,好不逍遥快活。

  紧接着,范进曾经就读的私塾也打起了范举人的主意,在校门口拉起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我校学生范进高中举人”,并在宣传橱窗里张贴了范进的大幅画像和大红喜报,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上滚动播出。该私塾趁热打铁,校长捧着厚礼恭请范举人亲笔题写了“范氏私塾”大名,高高悬挂在大堂之上。从此,该私塾门庭若市,学费大涨。

  当地的房地产商自然不甘落后,忙在范氏私塾旁边圈起大片土地,盖起了“学林居”,热卖高价学区房。

  就连当年将范进从娘胎里拉出的接生婆,虽早已“退居二线”,老眼昏花,仍然看到了商机。在接班人——儿媳的搀扶下,颤颤歪歪摸到范府,央求范大老爷写了“范家接生婆”几个字,高兴地挂在了门口。不几日,范家接生婆的日程表便排到了年底。

  曾经一帖膏药治好胡屠户痛手的外科郎中陈先生,虽未与范举人有直接交往,但想到这膏药治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大名鼎鼎范举人的岳父,便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每天举着喇叭,在熙熙攘攘的庙门口反复念叨:“大伙看一看瞧一瞧,这膏药神这膏药妙,不看广告看疗效,问问范举人岳父便知道。”

  眼见范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家都跟着沾光发财,那位给范进报喜、劈手夺过母鸡的邻居也坐不住了,每天到集上专卖“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哄那些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说吃了“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一本二本不在话下,不上清华便上北大。

  几百年后,范进当年住过的草堂、进过的学堂、跌倒的池塘,被当地政府“修旧如旧”,开发成了“范府草堂”、“范氏书屋”、“范进公园”等旅游景点。许多精明商人抢着注册、生产了“范府家宴”、“范家成衣”、“范举人鞋业”等商品。有媒体报道,范进生活、工作过的几个县、市正为“正宗范进故居”争得不可开交。其中,有个市的“一把手”觉得现在的市名不够响亮,影响了招商引资,准备打报告更名为“范进市”。这些若让范进泉下有知,恐怕又要痰迷心窍,欢喜疯了。

范进中举课本剧剧本

范进中举改编

  范进左手里拿着一只鸡,右手里举着一个草标,踉踉跄跄地向集市走去――毕竟他两三天没吃一口饭了。

  集市上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也有不少范进的邻居,他们都对范进投以鄙视和不屑的眼神。这时,一个邻居大声的对范进说:“范进,听说你前些天又去考试了?我们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听到这句话,在场的“知情人”没有一个不捧着肚子笑的,整个集市上充斥着人们对范进的嘲笑声。范进看了他们一眼,无奈的低下了头,继续往前走。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便坐下来,把鸡放在地上,举着草标,开始卖鸡。

  没过一会儿,范进就望见有一个邻居从他家的方向飞跑过来,喊着:“范老爷,您高中了!”片刻工夫,那邻居就跑到范进跟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范老爷,恭喜您中了举人,报喜的人挤了一屋子哩!”范进心想:这人一定又是想耍我哩!我不能上他的当。便说:“你回去吧,我没功夫和你玩,你看,别耽误了我卖鸡!”其实,范进不相信邻居的话也是有原因的。

  就在几天前,还有个邻居对范进说他中了举人,叫他赶紧去报榜的人那里看看,结果范进自然就被报榜人认为是来捣乱的,被狠狠地嘲讽了,并把他给赶了出去。范进的邻居们以前也经常捉弄范进,比如把他的帽子挂到树上,然后笑着看范进爬树去取帽子;把他的鞋藏在某个柴火堆后面,欣赏范进光着脚在泥地里找鞋的情景……

  想到这里,范进更加坚定了不理会邻居的信念。可是,邻居直接把范进手里的鸡摁到地上,硬生生地把范进拉回了家。范进一进门,就看见榜上赫然写着“范进”两个打字,范进大喊数声,高兴的昏了过去。邻居们连忙出谋划策,想着如何把范进弄醒。范进醒后,邻居们都乐开了花,赶忙去给范进端茶倒水。

  可没想到,范进竟然喜极而疯,跳起来跑了出去,鞋都跑丢了,他的那些邻居也跟在范进后面,还帮他把掉的鞋捡起来。他们又找来了范进的丈人胡屠户,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后,范进竟然真的好了,但是忘了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详细地和范进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人把范进跑丢的鞋递给范进,还有人把茶水和食物端过来……

续编《范进中举》

  范进中了举人非常高兴,拜访了张乡绅后。又有刘老爷、苏老爷、贾老爷来……不断的收到老爷给来的礼物。

  胡屠户看着这么多礼物不禁笑笑说:“如今我的女儿不用在受苦了,我也不用杀猪了。我的女婿是个天上的文曲星我的一辈子有依靠了。”

  范进回答:“岳父大人的教导,小婿铭记在心还望岳父大人多多教导小婿”

  胡屠夫高兴和范进回到家,胡屠夫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来祝贺道:“恭喜老爷高中,老爷能否帮我些事……”

  胡屠户大骂道:“你这个该砍头的东西,早上向你借几个钱你都不肯,现在来求老爷了,你这个败子……”

  范进连忙劝解:“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事你就直说把,只要我能帮忙。”胡屠夫说:你这狗东西,人家如今要拜访别的老爷。还有时间管你的屁事吗?!范进不停的劝说胡屠夫。胡屠夫才肯罢休。

  突然,有人在外大叫,那人是来报信的。只见他慌慌张张的跑来说:“不好啦,不好啦,出大事啦!”

  胡屠夫和范进立马出去看看,只见报信的人气喘喘的。胡屠夫问:“什么事不好了?”

  报信的说:“朝廷发布公告,科举废除了,所有人的名分都取消了。”

  范进听了立即晕倒,晕倒了大半个时辰。只听见胡屠夫说:“我还以为中了个天上的“文曲星”原来只是个扫把星,给我们家带来不幸,真是家门不幸”

  范进听到了这些话,想着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活在这个世上又有什么用?不如一死了之好了,可是家里还有高龄老母,还有妻儿叫我如何是好?醒来后胡屠夫一直骂着范进,范进羞愧不已想找条缝钻进去。

  张乡绅来了,这次摆高了架子进去。看到范进,范进慌忙说道:“张乡绅,今日来寒舍有何指教?”只见张乡绅看了看他说:“有何指教?!当然是收回我那银两。如今科举废除了,送你的银两不就有去无回,本想靠你来帮我。现在你自己都帮不了自己”

  范进应付完张乡绅又应付老爷,如今他什么也没有了……

范进中举续编

  话说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有人说:范老爷只是欢喜过度,迷了心窍,让他平日里怕的人打他一个嘴巴就好了。于是便请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来治疯。

  胡屠夫听了却十分为难的说:“他虽然是我的女婿,但如今当上了老爷,就是天上的宿星,天上的宿星可是打不得呀,要会遭报应的。”众人劝说很久,胡屠夫才颤抖着举起手来,额头上巨大的汗珠不停的往外冒,大声的说道:“该死的畜生,你又什么也没中。”一咬牙,一跺脚,“啪”的一下打了上去,心想无论如何也不敢打第二下了。而范进被这个大嘴巴打晕过去了。

  过一会儿,范进醒了过来,一下子不疯了。而站在一旁的胡屠夫却感觉那只手越发疼了起来,手指也不会弯了。心想:果然是天上的“文曲星”,真是打不得呀。赶忙像郎中讨了一贴膏药贴上了。

  范进见了老丈人下意识的一哆嗦,心想:唉,肯定又要骂我了。而胡屠夫却说:“贤婿老爷,刚才我打你不是我大胆,是老太太的主意,让我给你治病的。”又对众人说到:我以前经常说我这个贤婿,既有学问面貌又好,就连城里的张府,还是周府的老爷,也没有我女婿的相貌体面,你们别看我眼睛小,可看人一点都不差。以前我闺女长到三十多岁,有钱人家排着长队要她结亲,我觉得怎么也得嫁个老爷人家,果然如此。”

  而范进听后极不适应,不由得想起那些旧事来。

  乡试前两天,范进去找老丈人借盘费,刚一开口,就被胡屠夫一口唾液啐到脸上,开口就骂道:“你才中了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就你这尖嘴猴腮也想当老爷,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你看城里张府那些老爷们方面大耳,哪像你这样?你这相公还是宗师看你老才施舍你的。还有我女儿,我是瞎了眼才把女儿给你的。她自从进你家门,吃过几次猪油?”说着胡屠夫挽起袖子就要打他,吓得范进屁滚尿流的逃了出去。

  可如今自己中了举,没想到胡屠夫竟然变得这般奴颜媚骨。范进不禁仰天大笑,终于能扬眉吐气了。

  不久后,范进进城做官,大肆贪污受贿,搞得城里鸡犬不宁,百姓叫苦不迭。很快范进因贪污被关进监狱,直到老死。

闲话范进中举

  邢翥/文

  我认为曹雪芹、吴敬梓和蒲松林是清代最伟大的三位小说家。

  曹雪芹出身最为显贵,却在十几岁的时候,遭遇家运猝然急转直下,后来他毕其余生的精力,写出了《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

  吴敬梓则出身数代科举亨通的书香门第。他天资过人,很早就中了秀才,科举之途一片光明。却在其后的科考中,折戟再三,被拦在了举人的门外,最终对科举彻底死心。他在挥霍尽家财后,漂泊江湖,著书讲学,了却了残生。他写的《儒林外史》,语言流畅,讽刺辛辣,入木三分。

  相较于曹、吴二人,蒲松林的出身就低微多了。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尽管禀赋不俗,却也在考中秀才后,屡试不中。直到晚年的时候,才被施舍了一个类似副举人的功名。他一面煮茶搜集奇闻轶事,一面全身心地投入到《聊斋志异》的创作中来。应该说,他的笔法较吴敬梓更辛辣,更入木三分,但语言却没有吴敬梓的流畅和生动。

  曹、吴、蒲三人的小说,都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病,尤其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科举揭露最为彻底,最为深刻,也最为生动。

  这与吴敬梓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吴家有着十分深厚的科举传统,数代吴人,进士、举人出了很多。但到吴敬梓这一代的时候,却栽了大跟头,屡试不中。

  做为科举的成功者,自然难以发现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病,但当做为一个屡败者,他看待科举的视角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开始是怀疑,接着就是反思,最后就会完全站在科举的对立面上,无情地揭露它、批判它。

  发端于隋唐的科举,为无数的读书人开了一扇通往上层社会的捷径。一代又一代贫穷寒微的读书人,通过科举,成功地走上仕途,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但也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数十年甚至毕生地寄心科举,煎熬寒窗,却屡屡受挫,伤透了心肠。

  应该说,科举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赌博,一种致命的诱惑。

  比起人头落地,更难以同情的,恐怕是那些永远也无法抚愈的深受创伤的无数的悲凉的心了。

  科举是读书人永远都难以释怀解除的心病,无论时间多久,都难以抚平淡却。

  对于这一点,吴敬梓也许体味得最为深刻。

  而事实上,科举走到吴敬梓的年代,已面临着不可逆转的瓦解的命运了。

  长期埋藏的社会弊病,在吴敬梓的时代,开始井喷式地暴露出来。而在科举制度本身,这些弊病暴露得更紧中,更密集,更严重。

  然而,命运并没有完全捉弄吴敬梓,科举虽然让吴敬梓彻底死心,却逼着它拿起笔,对着科举一顿无情的猛刺。

  事实证明,吴敬梓也的确没有辜负时代的重托,他抛却那些令人痛绝的八股文章,索性用酣畅淋漓的白话,来恣意刮刺科举的丑恶一面。

  他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鲜明的,深受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范进。

  范进是一个最彻底的功名熏心的读书人了,他家徒四壁,天资愚钝,手不缚鸡,却对科举始终都不肯死心。

  若说他完全没有死心,怕也是骗人的。要不,当他亲眼看到中举的报录时,也不会喜极而疯,昏厥倒地的。

  应该说,他已年逾五旬,心理承受已临极限,随时会有死心的一刻。可他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不见棺材不罢休。

  尽管一身潦倒,却还能背着胡屠户,去考场一试,那是近乎死马当活马医的幻想了。吴敬梓大才,懂得中国人向来爱团圆美满的心思,笔出奇兵,竟让范进就真中了。

  于是才成全了范进发疯的这一幕,兀自拍着双手,精神恍惚,念咒似地念叨着,“噫,好了,我中了!”牙关咬紧,径直往后一跤倒下,不省人事。

  应该说,这时的范进,其实精神上已经分裂了,崩溃了。就像一个饿得快死的人,突然撑了一肚子的热菜香饭,非但不能活人,反而会立马让他去到极乐世界。

  当然,《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并没有立马死掉。反而,在挨了胡屠户善意的一巴掌之后,渐渐清醒了过来。最终,如愿过他朝思暮想的生活去了。

  再后来,范进又顺利考中进士,一路平步青云。

  最终结局怎么样,自然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不过按照中国人的心思,结局无外乎诸如最终官至某某,某某年逝,谥号文某某什么的。

  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范进,还在兀自做着中举发疯的美梦呢

范进中举

  话说当胡屠夫正要离开时,只听见一阵马蹄声由远至近而来,马背上坐的正是那三个录报员,只见其中一人下马喊道:“范进呢?快出来!”胡屠夫听到别人叫自己贤婿的大名,很是气愤地大喊着:“你们要干什么?范老爷的名字也是你们叫的吗?真是不知好歹!”录报员气愤地说道:“现在我们要收回报贴,中举的是邻村的范进,不是你们村的范进!”范进听到这个消息后欲哭无泪,只好乖乖奉上了报贴,三个录报员骂骂咧咧地走了。胡屠夫气势汹汹地进了屋,一个嘴巴打过去,说:“你个现世宝,丢死人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不是什么文曲星。”说着,一口啐在范进脸上,骂道:“你这该死的畜生,我当初将女儿嫁于你,如今还相信你中举。你这扫把星……”范进唯唯连声地说:“岳父见教的是,岳父见教的是。”

  刚送走了胡屠夫,那张乡坤又来了,指着范进气冲冲地说:“范进,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了举人还不知足,如今还想做范老爷,真是黄粱美梦,把本大人的房子和贺银还来,我真是瞎了眼!”范进连忙让妻子取出张乡坤的银两还与他,张乡坤拿着银两气愤地走了。

  张乡坤走后,范进倒在地上嚎啕大哭,道:“天理何在,我苦读经书几十年,好不容易中举了,却是假的!”说罢,又开始嚎啕大哭……

  范进的故事从侧面突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写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欺贫爱富与麻木。

  科举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勤奋刻苦,懂得活读书,读活书,长大后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范进中举

  我国的讽刺文学有着久远的传统。早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就已有颇具讽刺意味的作品。《儒林外史》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讽刺文学的优良传统,《范进中举》就是《儒林外史》中比较出色的一篇文章。

  《范进中举》讲述的是一个叫范进的老书生在他五十四岁那年考上了举人,周围的人包括他的亲人,由先前的冷嘲热讽到对他热情恭维起来,就连平时动不动打骂他的丈人也对范进献起殷勤来。

  当我看到,范进对他的老师说,他年龄五十四,已经考了二十次科举时,我不禁吓了一跳,怎么考到这么老,难道没有别的出路了吗?如果是我,两考不过就别的活了,不可能考几十年还这么固执。妈妈告诉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时期的大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功成名就。考过了,就能当官,当官就有了权,有钱人再和有权人进行钱权交易,名和利就双丰收了。所以,范进张进李进王进等书生才拼命地考试。

  果然,范进考过没多久,就有地主乡绅给他送钱送物,不久他就过上了人上人的好生活,很快就融入了官场,学着别的官员借视察的名到处打秋风了。

  这就是讽刺,《儒林外史》的作者用这本书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向大家展现了一个病态的社会。

  《儒林外史》这本书我还了解的不多,但我知道里面一定有更多有趣的知识。

范进中举

  从《范进中举》这篇不长的文章中,我们能看出一些人性多变和奇妙之处。

  在范进中举之前,老丈人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极其之差。“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了秀才,他不好好祝福,反倒还挑范进的毛病,可见他对这个女婿有多么嫌弃。范进好声好气与胡屠户商借去乡试的盘费,却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形象地表现出胡屠户对女婿极度的无礼和极大的厌恶,对范进十分鄙视。

  当范进中了举,欢喜得发疯,需要胡屠户打一耳光才能治好时,他却不敢下手了:“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平常对女婿那般打骂,一旦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他便开始退缩了。“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要不是范进中了举,胡屠户怎么可能对他做出这般举动?无非是想改善自己在范进眼中的形象,从女婿手中捞取一些好处。这低声下气的模样与之前高傲自大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眼里也许只剩下权势和利益了。

  人心难测,如果范进中举是假的,胡屠户对女婿的态度会不会再次发生改变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了。

课本剧《范进中举》

  范进:(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跑掉了一只,拍着手掌)中了!中了!

  胡屠户:(凶神似的)畜生,中了什么?中彩票也要交税的!(打范进一个嘴巴,众人哄笑)

  范进:(昏倒在地)

  众人:(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

  范进:(渐渐喘息过来,眼睛亮了,不疯了)

  众人:(扶他坐起)

  胡屠户:(举着那只隐隐作痛的手,向郎中讨膏药贴)果然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

  范进:(看众人)我怎么坐在这里?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同梦里一般。

  众邻居:范老爷,恭喜高中了。

  范进:是的,我也记得自己是中的第七名。

  胡屠户:(上前)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都是导演让我做的。

  邻居甲:刚才这个嘴巴打得亲切,范老爷洗脸得洗下半盆猪油来。

  邻居乙:胡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胡屠户:哪个还要杀猪!有这贤婿,还怕我后半生靠不着吗?(表情夸张)……早觉得女儿有福相,要嫁个老爷,果然不错!(哈哈大笑,高声)老爷回府了。

  旁白:过了几天,张乡绅从网上得知范进中了举,特来和范进第一次亲密接触。

  (张乡绅带着随从上场)

  张乡绅:同是家乡人,一向有失亲近。

  范进: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张乡绅:(眼睛四处望了一望)世先生果然清贫。(从随从手中拿过一封银子)献上贺礼五十两,请收下。这茅屋实在住不得,小弟有空房一所,三室三厅,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

  范进:晚生怎好意思让张大人破费?

  张乡绅:(急了)你我世交,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你若推辞就见外了。

  范进:那就谢了。(银子放下,作揖谢了)张大人走好。(把张乡绅送出门,上了轿)

  范进:(拿了一锭银子交给胡屠户)方才费老爹的心,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去吧。

  胡屠户:(为难)我本是要恭贺你的,怎么好又拿你的银子?(把银子抢过去)也罢,你而今结交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银子用?……姑老爷,谢谢您赏的银子。告辞了。

  范进:老爹慢走。(胡屠户低着头,笑眯眯地走了)

课本剧《范进中举》

  时间:古代(明末清初)

  地点:范进家

  人物:范进 范进妻 范进母 胡屠夫

  第一幕

  布景 :范进家的书桌旁有一个书堆,范进正在书堆中翻书。

  胡:(上)

  范进:岳丈,范进有礼了!

  胡:我给你说来个教书的活,你明早就去那家教书去吧!

  范进:教书?如今乡试赶考在即,我要准备考试呀!这还正想问岳父大人借点盘缠……

  胡:你,你,你还有脸再考?都怪我当初瞎了眼,把我个水灵灵的女儿嫁给了你。你这现世宝不争气,这么多年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害苦你的老娘,害苦我的女儿!我哪有钱借给你去糟蹋?老老实实教你的书,挣钱养活你的老婆老娘是正事!不三不四,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倒想吃起天鹅肉来了!

  范进:(低头不语,满面羞惭)

  第二幕

  布景 :范进家茅屋

  (范进妻子搀扶老母上,范进上)

  母:进儿,进儿。你可回来了,你赶考出门这许多日,家里揭不开锅,我已经几天没见一粒米了。家里还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抓了去街上卖了,买点米吧。我和你媳妇都要饿死了。

  (范进捉母鸡下)

  (幕后传来哐哐哐的锣声。随即有人喊: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乡试第七名亚元!传来嘈杂声,快请范老爷,快升挂报帖!一二人跑上跑下忙碌。)

  母、妻:天哪!

  母:快着人街上寻进儿回来。

  范进:(上,看报帖)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哈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我真的中了,中了!母亲,我中了!贤妻,我中了!哈哈哈,我中了!我要告诉他们去,告诉他们去!(疯跑下)

  母:进儿……进儿……

  妻:这是怎么啦?(哭)

  胡:(跑上) 女儿,女儿。听说我贤婿高中了,是不是呀?

  妻:是的呀!

  胡:那你们怎么?

  妻、母:他……他……

  胡:唉,对呀,贤婿人呢?

  妻:他,他疯了!

  胡:疯了!难道这等没福?

  母:亲家公,你赶紧想个法子啊!(幕后众邻居)你快想想办法呀。胡老爹!

  胡:唉!我一个杀猪的,哪有什么办法!

  (幕后,众邻居七嘴八舌):有办法,有办法。胡老爹!你等他来了,打他一记耳光,叫他把那塞了心窍的痰吐了便好了!

  胡:啊?打不得,打不得呀!如今,俺的女婿可是新举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若要打了天上的文曲星,那可是要被阎王杖打一百铁棍,打下十八层地狱。如今我就是吃了十个豹子胆也不敢打呀!我可……打不得,打不得!

  (幕后,众邻居七嘴八舌):胡老爹,你就不要装样了,你平时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阎王爷不知给你记下了多少铁棍,只怕铁棍打烂了也算不到这上头来。说不定你一巴掌救醒了女婿,阎王爷叙功,把你从十八层地狱提到十七层也说不定呢!哈哈哈……别讲笑话了,我们已经把范老爷请来了!

  (范进上)

  母:亲家公,求你啦!

  胡:我……我……我……

  妻子:爹,你忍心见死不救吗?

  (幕后,众邻居七嘴八舌):打!打!胡老爹,打吧,打吧!

  胡:(壮了壮胆,撸起袖子,做凶状)该死的畜生!你中什么了?(一巴掌劈面打去,范进倒下。)

  胡:(恐惧)贤婿老爷,快快起来!得罪得罪,是你老太太央我劝你的,我没法子呀!

  (幕后,众邻居):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目录

智取生辰纲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