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课后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看《水浒之智取生辰纲》有感

  前几天,我看了《水浒之智取生辰纲》这个视频。让我十分喜欢的便是智多星吴用的智慧。

  全文的主要内容是:白日鼠白胜扮成卖酒人,其余七人扮成卖枣的客商。等青面兽杨志等人上了黄泥冈之后,托塔天王晁盖等七人再上黄泥冈。白胜再把酒挑上黄泥冈,挑上黄泥冈的都是好酒。晁盖等人先吃一桶,刘唐又在另一桶里先舀一瓢吃,故意让士兵和杨志看,叫他们死心塌地,然后吴用在松林里去取蒙汗药,抖在瓢里,装作过去再吃一瓢。舀酒的时候,酒已经完全搅在就里面了。于是假装喝半瓢,白胜跑过来夺取瓢子。把酒倒在桶里。杨志等人看了便买酒吃,蒙汗药使吴用的计策得到成功。

  杨志这次送纲为什么会失败是?不是因为他不小心谨慎,而是因为他太小心谨慎!为什么?就因为这小心谨慎,他不让走大路。一个士兵不小心摔倒了,他不仅不关心,而且还辱骂、鞭打。搞得全部士兵都是恨他在心。因为小心谨慎他没有夺得民心,就连老都管都不再同他之心。因为小心谨慎他在最后关头不信任买酒人(白日鼠白胜)中了吴用的计策。这里面杨志最错的地方就是没有夺得民心。想想看,如果我们的中央领导习近平没有夺得民心的话……祖国是否繁荣富强?往前推如果习近平没有夺得民心,他是否可以胜任中央主席?民心问题很重要,再把比喻拉小。如果你是个哥哥(或姐姐)没有夺得你弟弟(或妹妹)的民心(信任)。你给他(或她)的糖果他是否会要?这些都再次反应了刚刚说的问题:民心问题很重要!

  杨志失败在于民心,民心相当于信任。没有取得旁边人的信任。哪怕是小偷来的晚上你路过,被抓小偷的邻居看到。也会被请到警察局“喝茶。”虽然你是清白的!

智取生辰纲课后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读《智取生辰纲》有感

  在《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好汉中,我是最佩服吴用的。他又勇有谋,机智聪慧,在一百零八个英雄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即使是靠武力征服了别人,也很难使人心愿诚服。所以要靠智谋使人心甘情愿。正如“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最终上梁山一样。简而言之就是,智慧胜于武力。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杨志这一行人要赶在太师的生日之前,将“生辰纲送往东京。一路上人们,口渴难耐,见有卖酒的商家,便想买酒,但杨志阻之。见贩枣的商人已买了一桶,并且每桶都舀了一瓢饮之,杨志见并不大碍,便答应买一桶解渴,但他却不知智多星吴用已将迷药搅入酒中,此后众人倒之,“生辰纲也失之。杨志最终走投无路,聚义梁山。

  收人先收心。吴用巧用妙计,杨志聚义梁山,这正是无用智慧绝伦的表现。

  现在人类社会已发展经济科技时代,不再依靠战争或殖民掠夺来使经济快速发展,而是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判断经济强国。人的智慧具有莫大潜力,我们只有挖取这些潜力,才能成功。

  智慧的力量远远高于蛮横的武力,智慧是美丽的,也是强大的。善用我们的智慧,会给你带来预想不到的结果。

智取生辰纲读后感

  这两天,我阅读了课文《智取生辰纲》。阅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课文中的杨志虽然精明能干,但因为不能与同伙团结合作,所以最终丢失了生辰纲;而晁盖等好汉却因为精诚团结,共同合作而成功劫取了生辰纲。我想,晁盖等人之所以能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合作。有一句民谚是这样说的“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倒台”,说的就是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合作,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使得我们走向成功。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只手,那么即使它长得再长,再粗壮,能做的事也很有限。而两只手俱全,他们互相配合,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同样,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联合起来,却可以创造奇迹。就像晁盖等一干好汉,如果他们各干各的,就算他们的计划再好也可能无法劫取到生辰纲。读完课文,我禁不住又联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两个乞丐去谋生,旅途中饿的头晕眼花,眼看快不行了。这时,有一个好心人拿来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对他们说:“你们各自挑选一样上路吧!”于是一人取走了鱼竿,一人拿走了鱼篓。拿着鱼竿的人要到很远的海边才能垂钓。可饥饿劳累的他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就倒下了。而拿走鱼篓的人兴冲冲的生火烤鱼,美滋滋的饱餐了几顿。后来,他也到了海边,可是,鱼吃完了,而他也没有鱼竿,所以最终他也被饿死了。我觉得,文中的杨志一伙人就像这两个乞丐一样不懂得合作。而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两个乞丐分别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结伴而行,两人一同吃着鱼,边吃边向海边走去,等到了海边,他们就用鱼竿钓鱼,最终摆脱了饥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言而喻,课文中的晁盖等人就像这两个乞丐一样,他们各显所能,互相配合,团结合作,使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学完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合作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只有合作,才能使合作双方走向共赢。

《水浒传》读后感之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里,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智取生辰纲”。

  生辰纲是贪官梁中书用自己搜刮老百姓的不义钱财,为他的岳父大奸臣蔡京蔡太师庆贺生日,途中被吴用等人巧妙劫夺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精华就是一个“智”字。先前丢失了花石纲而被罢官的杨志好不容易获得了梁中书的信任,被委托运送生辰纲。有了上一次教训的杨志,这一次是小心翼翼,不但违反常规,不走大路走小路,而且还安排了十几个强壮的官兵保护,全部装扮成运货的普通客商。但由于吴用事先派人多处打听,对杨志的行动了如指掌,得知了杨志要走小路,就在小路上埋伏,并且还叫来了东村的白胜一起来演了一场戏。一开始白胜挑的那两桶酒都是没有毒的,吴用他们先把第一桶酒给买下来喝了,又把第二桶酒喝了半勺,让杨志与官兵相信酒里没有毒,再趁乱下毒,让他们喝下,把杨志一行人迷晕,最后用车运走了生辰纲。

  这一次的“智取生辰纲”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吴用的聪明才智。要是真的打一场,抢夺生辰纲,未必能获胜,有可能会“全军覆没”,也有可能受到官府的追杀。但是吴用足智多谋,利用天气的炎热和杨志与官兵的内讧,用蒙汗药迷晕众人,再劫走生辰纲,可谓是一气呵成。难道大家不羡慕吴用能够想出这么高明的办法吗

  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动动脑,培养自己的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面对问题要能够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哪怕你想出来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但还是要勇敢的去尝试,多多锻炼,相信你也能像吴用那样聪明。

智取生辰纲的读后感

  《水浒》的《智取生辰纲》一段中,精明、谨慎的杨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可惜还是丢了生辰纲,杨志究竟败在何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杨志败在没有赢得民心——

  为了押送生辰纲的安全,一路上杨志选择炎热难耐的中午走,选择偏僻无人的小路走。这些都能够看出杨志的一番苦心,也是杨志的精明之举。然而,杨志却忽视了最大的问题——人的问题。因为事在人为,如果做事情的人心中不愿意,做出的事情效果一定不会好。杨志(暂时)领导着一个都管,两个虞候,十一个军健。一路上,为了赶路,杨志除了骂人就是打人,世上是没有人愿意自己被如此对待的,于是,“并不敢怨怅”的军健们不愿听杨志的指挥。两个怕吃苦的虞候也趁机到老都官面前挑拨离间,直接导致杨志被孤立,为黄泥冈的中计埋下隐患。在路途的艰难与众人的抱怨声中,杨志一行人终于走到了黄泥冈。对于杨志而言,黄泥冈布满了凶险;可对众人而言,黄泥冈却是被杨志催促、鞭打着走了二十余里之后的极好的栖息之所,烈日下的黄泥冈成为他们休息的最好理由,他们坚决地躺下了,不愿意再走了。看着杨志的依旧鞭打,老都管先是帮军健们说话,后来就变成了直接教训杨志,至此,杨志与老都管的矛盾正式爆发,杨志已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地位与威信。

  就在这矛盾的当口,对手适时出现了。吴用等人伪装成贩枣人,在黄泥冈歇凉,实际上是等待杨志,等待生辰纲,等待时机。恰好,杨志集团内部有矛盾,吴用等人便只需迷惑杨志的那些并没有经验的手下人。只要迷惑住了那些人,贩枣人的身份,卖酒人的身份,酒中是否有……这一系列可以引起杨志怀疑的细节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吴用等人的计谋的直接指向杨志手下的众人,果然,众军健顺利上当:众军汉的哀求加上老都管的要求,杨志同意众人买酒;众人的一拥而上加上炎热的天气,杨志忍不住喝了半瓢酒。最后,杨志倒了,倒在地上,倒进吴用等人的圈套里,更是倒入自己与手下众人结下的矛盾里。

《智取生辰纲》读后感

  《水浒传》里的故事家喻户晓,你大约已经看过以《水浒传》的故事为题材的漫画书,电视剧,也可能看过这部小说;我通过课外阅读和老师的讲解大体知道其中的故事和情节。我自认为《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都充满了智慧和感人的地方。

  比如说吴用智取生辰纲,作者就策划的极其巧妙;先用描写那七个人先喝一桶,然后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喝,其实这样做是故意让送生辰纲的人看的,只是这样做是让那些人死心塌地相信。智取生辰纲这一段落关键在于下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人引诱对方上当时丝毫没有露出痕迹,杨志虽然精细,但还是中了计。从中看出吴用他们是多么的机智,聪明,还有刘唐。白胜,晁盖,阮氏三兄弟等人在表演抢酒喝,脸色神情是多么的逼真,以至于送生辰纲的众军们不听杨志的话去凑钱买酒喝,从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是多么的沉着。当我读过此篇文章后,我第一种感受就是吴用等英雄好汗真是机智,聪明,遇事毫不惧色。正因为这样最终梁山好汉一起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使梁山威名远扬。

  作者施耐庵运用了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序述出了这个故事的情节,从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我还了解到了吴用等人做事用心极细。往后我会以他们为榜样,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后在做决定,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要做就得成功。从这篇文章也流露出杨志的性格特点,我们也该向他学习,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那种做事想的周到,细致也该直得我们去学习。

智取生辰纲读后感

  在《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好汉中,我是最佩服吴用的。他又勇有谋,机智聪慧,在一百零八个英雄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我们想一想,一个如此简单的雕虫小技,何以让小心翼翼的“青面兽”杨志防不胜防呢?何况,杨志早知此为贼人出没的高发地段与药的陈词滥调,他为何仍难逃命运的嘲弄?!

  杨志无疑是一个抗争者的形象。据说是杨家将后代的他本该有一番英勇悍将的精明强干的气魄,结果他一出场不久就遭遇被迫卖掉家传宝刀的窘境,更不幸的是他卖刀不成还惹火烧身。很明显的是作者在他上梁山之前,将坚持不懈地贯彻他怀才不遇且灾祸不断的命运。而杨志受命押运生辰纲一事,对于一直处于人生低潮期的他,当然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因此,他将牢牢抓住此次命运转折的机会便顺理成章。

  而杨志对于此事的过于看重,在我看来,正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杨志的性格特征。杨志拥有名门之后的身份,必然具有名门之后的傲气与自负,但残酷的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所以这种身份对于他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也必然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个名门之后是有义务维护自己祖宗的名节和声望的。而杨志深受其害,我认为他之所以脾气暴躁恰好是拜内心中长期的压抑所赐。而押运生辰纲又是自己能否飞黄腾达的关键,这也让他变得更加浮躁。综上所述,急切的光宗耀祖的压力,让杨志然地对事谨小慎微但同时又对人蛮横粗暴。我们今天可以说,杨志是不善于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的,众人并不赞同和拥护他。紧张与压力向来是最消磨人心的,我们可以看见,提心吊胆的他在众人异口同声的抱怨声与老天嘲弄般的的炎热天气中渐渐丧失了警惕。这种警惕的丧失其实也是过度谨慎的结果——长期绷紧的神经正如绷紧的橡皮筋是很难再有张力的,于是一个雕虫小技就让杨志卸下了武装。

  真不知他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又回天乏术时是什么感受。不过,我认为生辰纲被劫并非因为智多星吴用的高明,只因杨志难以同命运抗争的无奈。

智取生辰纲高中作文

  人在江湖,有得,必有失。青面兽杨志亦如此。

  杨志一心想做官,幸逢梁中书看中,勇担护送生辰纲重任,一来乃知恩图报,二来可表自己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之心。说白了,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此一得也。

  护送生辰纲危险系数不低吧,若成功,杨志前途似锦,加官进爵,自不用说,树立威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况且在路上就可以先让那几个军汉瞧瞧他的精明能干,日后可一传十,十传百,此二得也。

  但相比之下,失多多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回可不是单单的一失啊!

  身居不是要职,只是小小的一个提辖,官小不足以号令众人;且人生地不熟,无心腹可言,甚至连一知己也无,只是凭着精湛的武艺,只身独闯官场;在梁府,也不懂搞好人际关系,收买人心。故出发前已有三失。

  在路上,杨志只顾用又粗又大的藤条打骂军士,而不懂语言技巧,甚至不懂在客店里用好酒抚慰。殊不知男儿一朝受恩,来日必当两肋插刀。而杨志一贯蛮狠,焉有不败?护送生辰纲与行军打仗无异,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故曰此四失也。

  最后乃策略之失,或者说是毅力之失。黄泥冈又不是成功在望的时候,杨志你何故就发了“善心”,饶了酒与他们?既然你事先已知路上强人出没,也须谨慎行事,一路打过来,那就一路打过去算了。惹了军士事小,生辰纲失落事大,它可关系你的官路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此乃五失也。

  失大于得,弊多于利,不败才怪!

智取生辰纲

  话说当时公孙胜正在阁儿里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只见一个人从外面抢将入来,揪住公孙胜道:“你好大胆!却才商议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却是智多星吴用。晁盖笑道:“教授休慌,且请相见。”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才先生,便是智多星吴用。”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晁盖道:“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三个人入到里面,就与刘唐、三阮都相见了。正是:

  金帛多藏祸有基,英雄聚会本无期。

  一时豪侠欺黄屋,七宿光芒动紫薇。

  众人道:“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须请保正哥哥正面而坐。”晁盖道:“量小子是个穷主人,怎敢占上!”吴用道:“保正哥哥年长,依着小生,且请坐了。”晁盖只得坐了第一位,吴用坐了第二位,公孙胜坐了第三位,刘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却才聚义饮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吴用道:“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

  如此……”晁盖听了大喜,?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吴用道:“休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晁盖便道:“阮家三兄且请回归,至期来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自去教学;公孙先生并刘唐,只在敝庄权住。”当日饮酒至晚,各自去客房里歇息。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受了银两。一齐送出庄外来,吴用附耳低言道:“这般这般,至期不可有误。”三阮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公孙胜、刘唐在庄上,吴学究常来议事。正是:

  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

  计就只须安稳待,笑他宝担去匆匆。

  话休絮繁,却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 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 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的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

  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复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说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监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别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老都管一一都答应了。 当日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pō)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nèn)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xǐng)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

  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但见:

  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四野无云,风寂寂树焚溪坼;千山灼焰,?剥剥石裂灰飞。空中鸟雀命将休,倒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脱,直钻入泥土窖中。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 dì)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众人看这冈子时,但见: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

  当时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正是:说鬼便招鬼,说贼便招贼。却是一家人,对面不能识。杨志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跟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是: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智取生辰纲”。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

  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毕竟杨志在黄泥冈上寻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智取生辰纲

  幕后合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皇子王孙把扇摇。

  (众军汉都坐起,聚在一起凑钱准备买酒。)

  军汉1:唔,那汉子,酒可卖与我们解暑

  白胜:不卖。我要挑去村里卖。

  军汉2:我们又热又渴,兄弟就行个方便吧!胡乱卖我们一桶

  军汉3:价钱随你要便是。

  白胜(作犹豫状):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兄弟我就破一次例吧!

  白胜正欲揭开桶盖。众军汉围拢来,正要吃酒。

  (猛地,杨志一声断喝。白胜就势停手。众军汉相顾愕然。)

  杨志(手提朴刀,奔近。手指众军汉。):这是什么所在?与他又不相识。就不怕他麻翻了你们?(指酒桶)江湖上多少精明好汉,都栽在这上头。(转向众军汉)少贪嘴坏事!

  白胜(作气恼状):不卖了!不卖了!酒里有蒙汗药!(说罢,挑担欲走,晁盖等(大笑):扯淡!老子们就爱喝有蒙汗药的酒!(不由分说,打开一桶,争着用瓢舀了,就着枣子喝起来。一桶酒眨眼喝了个底朝天)

  吴用(向呆立一旁的白胜):唔,那卖酒的,多少酒钱?白胜五贯钱一桶,童叟不欺,内外无别,不二价。(众人凑钱递与白胜。白胜借钱,数钱。)刘唐价钱随了你,只饶我们一瓢吧!(说着欲揭桶盖。)

  白胜(急忙去拦):使不得,坐定的价钱!

  (刘唐乘其不备,舀了一瓢,躲过白胜阻拦,向树林深处跑去。白胜边喊边去追赶。)

  (吴用乘白胜离去,众人看刘白二人追逐之时,乘人不注意,把早已备好的蒙汗药倒在瓢里,又去饶了一瓢,假装欲喝。白胜疾步赶来,劈手夺下,倒在桶中。)

  白胜(向吴用等):你这汉子,也是久走江湖之人,连点规矩也不懂。坐定的价钱怎好耍赖!(晁盖等人无语。)

  众军汉(眼馋,求老都管):老人家,求你讲个情,我们也买一桶,润润喉咙,实在热得不行了。

  老都管(向杨志):提辖呀,你看他们喝了一桶,啥事没有,再说,此处又无处讨水喝,就让孩儿们喝口吧!

  杨志(沉吟片刻):既是老都管吩咐,那——那就喝了赶路吧!(众军汉又凑钱准备买酒喝。)

  白胜(斜眼向杨志):不卖了!不卖了!酒里有蒙汗药!

  众军汉酒哥,我们又没说你,你与那人赌气,不关我们的事。

  吴用你这汉子好没道理。(指军汉)又不是他们说你,值得生那么大气吗

  (吴用边说边推开白胜,众军汉齐涌向酒桶。向晁盖等借了瓢,争抢狂饮。)

  (一军汉走至杨志、都管、虞侯面前,各敬一瓢。)

  杨志(自言自语):真的都没事。这天也太热了,我一一只喝一点点吧。

  (须臾酒毕。众军汉凑钱还了酒钱,白胜收了。挑着空桶,唱着歌下冈子去了。)

  众好汉(拍着手,指着杨志一行。)倒!倒!倒!

  (杨志一行瘫倒在地。)

  晁盖(指杨志):任尔奸似鬼,也得喝老爷的洗脚水!

  众好汉哈哈……这十万贯金珠宝物全归咱们啦!

  幕后歌启:赤日炎炎似火烧,梁山好汉逞英豪。黄泥冈上施巧计,曲颂歌到今朝……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范进中举课本剧剧本

大学生毕业自传3000字范文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