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感言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百善孝为先

  常言道:羊跪乳,鸦反哺,人之情,孝之道,你做到了吗

  百善孝为先,出于人的本性,让孟佩杰成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孟佩杰小时候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也体弱多病,深感无力抚养小佩杰,于是将他送与别人,自己也不久因病去世。可事与愿违,在新家中,孟佩杰的养母亦多病,小佩杰面对的依然是贫穷,养父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一走了之。对此,养母刘芳英已无生之希望,决定自绝生命,而放在她枕头下的一瓶止痛药却被佩杰发现,小佩杰拉着养母的手失声哀求道:“妈妈你别死,你活着就是我的天,以后我来赡养你。”从此以后,养母就与孟佩杰相依为命。

  小佩杰整天六点钟起床帮助养母穿衣,洗漱,喂瘫痪在床的养母吃饭,待一切准备就绪。她才开始吃饭、上学,有时时间短促,来不及吃饭,就拿着一个冷馍跑步去学校上学,放学又跑步回家,为养母做饭,此时八岁的她够不着锅台,就站着小板凳。无数次的摔伤她也不叫一声。晚上放学回家,等待小佩杰的又是一堆家务,她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照顾养母,到晚上九点多一切才完成,此时的她应是身心俱疲,可我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她又在台灯下学习、做作业,孟佩杰的养母说:“我女儿最大的优点是有孝心、有爱心。”而在同学的眼里,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让人捉摸不透。

  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孟佩杰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养母也因佩杰的照顾能下床走路,这种孝心,我们可以大胆的说:“上比李密,下育后人”,这种孝心,我们可以无悔地说:“惊天地,泣鬼神”,也正因为这种孝心,让孟佩杰成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佩杰的孝心显示出人性七彩光辉,也希望佩杰的孝心,能够开启人们心中尘封已久的孝道。朋友们,欲干万事,成就万业,请从孝敬我们的父母开始吧!

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感言

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作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从小受母亲熏陶的我,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字,一个将伴随自己一生的字——“孝”。

  妈妈告诉我:“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妈妈还叫我背诵“弟子规,圣人训”“人之初,性本善……”那时的我一直是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不知道其中深刻的含义,只知道“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长辈以及先人的意愿。

  那年,我们家的老祖宗——太太,来我们家看我这个小家伙。到了晚上,我以为像往常一样,妈妈会给外婆放电视连续剧,可妈妈说:“太太喜欢看越剧,给太太看。”虽说之前我也看到只要有外公,外婆的日子,妈妈都是抢先给外婆放各种电视连续剧,基本上没我的份。我哭也哭过了,闹也闹够了,但最后还是让“投降”成了我的习惯。看来我们家里还有更重量级的人物哦!

  当那长长的拖音从电视中洪亮地传出时,我就想捂着耳朵逃,心里想,外婆怎么不骂妈妈呢?平常都是要求我把电视的声音开小点,怕吵到外婆,而且总是要我小点再小点。今时今日这是怎么了?要多大开多大了。把房子都快震倒了。我偷偷瞄眼望向外婆,却发现外婆满脸的笑容,犹如秋天盛开的菊花,没有一点怪罪的意思。再看看太太,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全身心地沉浸在属于她的越剧天地里了。还摇头又晃脑的,一脸的幸福和满足。我还是有点不得其解。但至少外婆和太太的那份开心,妈妈脸上的那份笑容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

  此后的日子里,只要太太在,我就大声地对太太说话,妈妈也不会骂我没礼貌。我也会在太太坐下的第一时间立马去拿遥控器给太太放越剧,惹得太太逢人就说“最喜欢呆在可可家里了,最喜欢和我这个小不点呆在一起了。”嘿一嘿一嘿!每每听到太太的表扬,我就在边上暗自偷笑,我可不是学了妈妈的样而已……

  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地我也懂事了,而且发现家里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似乎随处可见。比如吃饭上桌,第一个肯定是太太,当然还有太太的酒也是紧随其上的,爸爸会帮外婆把这个工作做好。而后是外公,外婆,最后是爸爸,妈妈。轮到我是捧好饭碗最后一个端坐在小凳子上享用我的正餐。

  外出旅游,有太太随行的,全家就如临大敌,爸爸妈妈在前面开道,外公外婆陪伴在太太两侧,家里最小的我则是跟在妈妈身边拉着衣袖往前走。我们一家人有条不紊,分工明确,等到坐上位置了,就我和太太坐中间,两边都是家人跟随,突然间就满满的幸福感爆棚。嗨!做老人真幸福,做小孩也快乐得蹦上天。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我深刻意识到:我们所做的一切皆因为我们有爱,皆因为我们“孝”字当头。妈妈说过:“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这句话将永远伴随着我长大,在未来的日子,我对我的父母,我对我的孩子,我都将一直传承下去。我想这也是父母亲对我最大的希望吧!我可以不聪明,我可以不能干,但我会永远有一颗金子般孝顺的心灵……

孝,百善之首作文

  曾听说过一副对联,联语为:羔羊跪乳兽知义,黄香温席孩体情。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的确,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会赢得许多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古有子路负来,张良拾鞋,今有陈毅元帅报答母恩。那么今天,我来讲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敬老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我姑姑的。风雨,可以阻挡住行人前进的步伐,却阻挡不了一位孝子对于父亲真挚的情感。她用目光给予老人需要的温暖;她用双手支撑起一个家庭的脊梁;她用行动带给老人晚年的天伦之乐。她,就是我的姑姑。

  十二年前,爷爷因中风被送进医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大人忙前忙后的原因。但从那以后,爷爷的生活就无法自理。姑姑那时才二十出头,正当花季,但从那年起,她就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从端茶喝水到洗衣做饭,从洗头擦脸到更换衣物,姑姑几乎一人承包了爷爷的吃喝拉撒。

  有一次去看爷爷,姑姑正用手帕擦去爷爷不由自主流下的口水。等她忙活完了,我问她:“姑姑,你不累吗?”姑姑擦去额头上的汗珠,露出笑容:“不累。”这句简单的“不累”,我读出了姑姑笑容中的坚强与坚强中的真挚。

  听爸爸说,爷爷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一趟北京,登上一回长城。每年国庆,看着电视上雄壮的军队踏过天安门广场,飞机飞过长城,爷爷总是“呜呜呜”,却又说不出话。这时,姑姑好像听得懂爷爷的话似的,与他耳语良久。时间长了,这似乎成了姑姑的一块心病。

  今年春节,姑姑告诉全家人,要在天气暖和点后带爷爷去一趟北京,老人听后,泪珠不断地歪眼眶里打转。终于,他们在三月份出发,半个月后,爷爷圆了自己的长城梦,姑姑了去了压抑十二年的心病。回家后,姑姑在房间里大哭一场。我想,让她哭吧,哭去这十二年的委屈与痛楚,用泪水洗去这十二年沉积在内心的、等待释放的彷徨,还她一颗赤子之心。

  姑姑,您让我明白了孝顺也许无法承担病痛的折磨,但却用温暖筑起了老人内心之中坚固的堡垒;孝顺也许无法如同浩瀚的大海那般澎湃,却有着细水长流那样的细腻;孝顺也许无法给予老人荣华富贵,却用心给老人留下一方叶落归根的土地。

  孝,在你我左右;敬,在你我身边。

《孝经》读后感:百善孝为先

  “百行孝为先”,这是一句古人的俗语。原本我也不是很懂得“孝”这个字的含义,但当我看了《孝经》以后,我便又进一步地了解了这个字的意义。

  《孝经》是一本国学经典,里面讲了许许多多关于“孝”的故事。一篇篇古色古香的文章,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文字,让人陶醉其中。虽然《孝经》总字数连两千也未达,但在中国思想史上已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西汉开始,这本书受到历代人们的尊崇和提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习,《孝经》称得上是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经典。

  “黄香孝父”的事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黄香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对父母非常孝顺。夏天,天气炎热,黄香每次帮父亲打完水后,都会拿一把扇子,将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躺下,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怕父亲晚上睡不暖,畏寒怕冷,于是每天都抢先上床,以自己体温捂热被子,然后再让父亲上去睡。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多么打动人心的孝子!读着,读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轻轻滑过脸庞。

  连世界之作——《三字经》都有大部分笔墨写了孝的重要性。如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讲的是“孔融让梨”。孝顺的孔融孝敬长辈,知道把又大又甜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拿小的,又是一个孝子值得我们去学习!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我们要从小理解“孝”,实践“孝”,将这本书吟之,诵之,感之,悟之,发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 心得体会

  喝粥也可以讲大道理,大学问,心态好,什么都不在乎,吃住都不在乎,只要能学习,懂得自己的本分。我们的心愿多,为自己多享受,就多痛苦。人的痛苦在于身体。我们身体有很多欲望,有欲望就有痛苦和烦恼。

  来到"育良中心"学习好的生活习惯,认识自己的烦恼不脑贫,寻找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在"育良中心"不管贫穷,富贵,都不要紧,大家都要学习古圣先贤,弄明白人生的目标价值。让以后不走弯路,懂得以后自己应该做什么。回归到自己的本位,走出自己,真正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孝道讲-法: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们想要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孝门不开,一切事情都能开,也做不好。只要是为人子女, 八德为首,孝,悌,忠,顺,和,慈,良,贞,静。

  天理是人应该遵守的本分,男人,女人都是以孝字当头,水有源,树有根,源源则流长。人根在父母,在老祖宗那里。爱子女心比爱老人心重。人到中年万事忧,人生一片迷茫,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痛苦?人生怎么有那么多烦恼

  因为人生的障碍和苦恼,开始发泄在太太,孙子身体上,面对压力很大,不知道怎么做很苦恼?做思想工作对照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应该如何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学习了解。我们怎么当人?怎么使用他?发挥他的本分。帮助别人学习古圣先贤,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做?我是别人的儿子,我们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教我,老师教我,结婚成为丈夫,成为父母,成为外公,爷爷,老祖宗都要走这样的过程。

  不了解生命之树,就不知道如何做人。我们身为子女要懂得知恩,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苦累。

  知道父母恩就有了根,学习人生就有了方向,不知恩,就不懂得报恩。忘本的人,就像树没有了根,因为自己对父母,了解太少,不能生起感恩之心,孝敬之心,也不孝顺父母,不感恩父母恩。贫苦孩子早当家,太苦了要立志,将来要报答父母恩。

  很多人学习出来,以后结婚了,创业了,照顾孩子了,事业有成了,就开始忘本了,不报父母恩。事业有成不跟老人住,就是忘本,忘父母恩,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就是不孝顺父母。

  孝能感动天地,孝能改变命运。什么是福?什么是禄?福是身体无病症,无心恼愤怒,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就是福。禄就是财富的收入。爱老人比爱孩子好,返祖归根,爱父母,尽孝顺之道。

  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很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毛玻对老人就是给吃,不让他们饿,让他们有一条命活着,就可以了。没有良心的把爱全部给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没有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给他们东西吃,那样和养动物有什么一样?可能养动物还好点,因为动物还得到人们的关心照顾。

  不孝顺父母,良心都被狗吃了,连父母恩都不报,我们有如何能爱别人?帮助别人?百岁

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作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对理解孝的真谛,那我们呢

  从刚刚出生时的嗷嗷待哺,在祖母臂弯中蹒跚学步,在母亲怀抱里牙牙学语,在父亲目光下读书、写字。直到我们成长为现在少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父母、亲人的爱呀!

  《圣经》中说到:每个孩子一出世就会得到上帝的眷顾,派给他们两个天使。这两个天使便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出生就成了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饿了哭,困了哭,受了委屈我们只管哭。而这两个天使就一刻不停的哄你、照顾你,用爱的光芒温暖你、照耀着你的成长。他们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让你受丝毫的委屈。没错,他们是我们最美的天使,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又回报给他们什么呢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没错,如果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还有什么爱可言呢?《弟子规》中说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三字经》中也提到过:亲友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王祥在冰冻三尺的湖面上,做出卧冰求鲤的壮举,只为治他母亲的病,最终感动上苍,冰破鱼出,使人为之动容。古人尚且可以,而我们呢

  我们能否为父母做一顿早餐呢?我们能否为父母锤一下疲劳的臂膀呢?当我们看到父母那双粗糙的手、那双鬓泛起的银丝、以及额角的皱纹,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无法挽回时再去后悔了。记住: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作文“孝”话

  美德中,有一门,叫“孝”,我和爸妈在这门功课上,可是做得很完善的喔!

  “姆妈,你这样跪佛不冷呀!这不行的!”一贯注重于细节的爸爸刚到奶奶的新佛堂,就用那浓重的常州话口音,嗔怪地问起他的“姆妈”来。“有佛菩萨保佑的,放心!”“这可不行,我来买吧!”只见爸爸匆匆跑下楼,十几分钟后,又匆匆地跑上来。“姆妈,来了,不要跪地上了!”爸爸手里捧着一个坐垫。这坐垫是蒲草的,有些古代气息,这下奶奶就不用冷,不用受地气了。奶奶说:“我儿子真孝顺!”

  “老娘,你这什么衣服,都缝了多少补丁啦!你有几件好衣服呀?”妈妈见外婆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质问”起她来。“我没钱买,这又不是不能穿,没关系的!”“不行,不行!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得备个齐!”说着,便打开手机,一下子买了几件。没几天,衣服就来了,穿着新衣服的外婆格外年轻。“我女儿真孝顺!”

  “老妈,你怎么又贴膏药了?”“这几天下雨,每当下雨天我就疼得要死,这你是知道的呀!”“我知道,我知道,帮你揉揉敲敲。”说着我就用手像机关枪似的“扫射”着妈妈的背。“太舒服啦!你可真行!”“那当然,你不想想你女儿多高大上!这才叫气质!”“哈哈,我女儿真孝顺!”

  是呀,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常陪陪爸妈,多话话家常,这就是子女之孝。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一种美德,包含着对父母的爱与感谢,倾注着自己的行动。

  生活中,有许多孝顺的人,他们体谅父母,感恩父母,更懂得尊重父母。我身边就有一位孝心少年,他,叫柳惠中。

  柳惠中是李秀娟老师的儿子。李秀娟老师比较忙,有时可能会照顾不到他,但他对此却毫无怨言,他知道谅解母亲,一般不会去打扰母亲。

  柳惠中的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但他从来不要求父母陪在身边照顾,而是自己扛着。

  那天,柳惠中感到头痛,并且痛感越来越剧烈,但他没有说。放学了,他跑到妈妈的办公室,从办公室其他老师的口中得知,妈妈在开会。他又跑到会议室找妈妈、为了不打扰妈妈开会,他就在门口静静地等候。

  时间好漫长啊,他感到头越来越疼,几乎到了快要昏迷的地步。但他还是没有踏入会议室。一会儿,走过来了一位老师,询问他:“妈妈在里面开会吗?为什么不进去呀?你脸色好像很差,生病了吗?”

  柳惠中忍着疼痛说道:“老师,这是老毛病了,不打紧的。”

  那个老师听完,没有多问,就离开了。

  一分一秒,妈妈还是没有出来,豆大的汗珠伴随着眼泪一起滑落,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承受多久。

  终于,会议室的门打开了,李老师看到门外蜷缩着的柳惠中,吓坏了,立马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诊断是脑膜炎,差一点就落入死神的手中。

  柳惠中用行动践行了孝心,是当之无愧的孝心少年。

  “乌鸦反哺”感恩父母的培育,“羊羔跪乳”感恩母亲的付出。父母养育我们,我们也应该懂得感恩。学习身边有孝心的人,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的感想

  偶然的一次电视节目使我至今难忘。陕西省电视台播出了省十大孝子颁奖活动。其中有个女孩名叫程花。她的家在蓝田汤峪,家境贫寒。在她四岁时,她的爸爸因车祸不幸而死,狠心的母亲抛下她,离家出走。十岁时,奶奶因心脏病整天卧床不起,不久也撒手而去。只剩下她和又聋又哑还有点智障的大伯以及双目失明的爷爷相依为命。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她去西安领奖时,家中被盗,就连好心人给她的三千多元钱也不翼而飞了。这真是雪上加霜。

  听着她的讲述,我眼含热泪。禁不住想去看看她。大年初一那天,我和姐姐、爸爸还有妈妈终于踏上了去蓝田的路。

  一路上,寒风刺骨,白雪皑皑,我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我也无心欣赏节日的盛装,脑海中每每浮现 出她那张成熟的面容。心想:难道程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吗?带着疑问,接着寻找程花的家。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叩响了她的家门。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脸蛋被冻得通红、手上还沾满白色面粉的女孩,眼睛看着我们,流露出几许疑惑,又略显几分羞涩,不停地搓着双手。

  我和姐姐顾不上说话赶紧拿出各自准备的钱,塞到她的手里,忍不住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程花不停地用陕西话说:“谢谢”并请我们进家,我环顾四周,她的家十分简陋,炕上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炕边的小椅子上坐着她的大伯,他们正在听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此时,程花熟练地揉着面团,很快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就出锅了。她还来不及吃,就跑到柜子里拿出一袋桂花茶,再往水里放上几片,桂花茶泡上之后,她又用浓浓的陕西话对她的爷爷说:“爷,等泡好咧,我再给您把茶贴在眼睛上。”

  刚说完,她又跑到桌子前,拿了一个大馒头,又往馒头里夹了许多菜。我还想:她真贪心,还是孝子呢。可是我错了,程花跑到爷爷的炕边递给了双目失明的爷爷。

  等程花忙完了,赶来招呼我们时,夜幕已降,我们告别了程花。出门前,她反复说着谢谢,趁着暮色,看着屋内亮起的微弱的灯光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我无言以对,或许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去旅馆的路上,我想:像程花这样的人还很多,我一定会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家庭。

  “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向程花那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

百善孝为先

  我相信每个人都明白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却连禽兽也不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此刻已经九十多岁了,本就应膝下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的时候,可现实却让人震惊,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建造的毛y屋里,四周漏风漏雨,屋顶还有一个大洞,在屋里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里面早已没了热气。我曾看过老人的照片,那苍白的头发,憔悴的脸庞,无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躯让人可怜,而她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摇摇欲坠的屋里,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盖着一床乌黑潮湿的被子,枕着一个用编织袋里面塞上一些破布制成的枕头更让人震惊。也许你会问他的儿女呢?怎样没有管的?那我告诉你,老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他的二儿子就在离老人几百米远的老人亲手盖的砖瓦屋里,但他不赡养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响老婆。他的大儿子在县城有两座房子,可死活不赡养老人。女儿们远嫁它方,都没有一个人照顾老人,老人的钱财也全被两个儿子瓜分了,此刻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时来照顾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面条。那里的乡长也曾亲自做过调节,可最后无果而终,甚至儿女们再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看望老人,有这样的儿女真让人寒心啊。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养有五个儿女,但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还有江苏的林兰珠老人,待在大儿子的门口六天六夜,而大儿子却一向不开门,直到第七天风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饿死在大儿子家门口。出现这样的事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是现代教育做的不全面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被这些人所丢弃?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与之构成鲜明比较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谢延信谢延信是一名普通矿工,原名叫刘延信,在妻子死后为照顾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谢延信。他照顾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顾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个做儿子的职责。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此刻大家看看这个‘孝’子,上方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个‘子’这说明是当人老了之后由儿子背着。这就是‘孝’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我们就应继承和发扬孝道。让‘百善孝为先’从我们那里继续流传下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调任新岗位的表态发言

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