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校开展家庭道德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重新受到重视。一般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以家庭为场所、以父母为主体而开展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另一种是指以“家庭道德责任”为内容,其教育主体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学校教师乃至于社区成员的教育活动。本文所理解的中小学生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指的是后者。就内容范围来讲,中小学生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应对其家庭成员担负的家庭责任,而不是学校责任、社区责任抑或其他工作生活场所的责任。

  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定位。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那时没有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可言: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家庭的出现,家庭道德责任教育也相继出现。不过,我国古代的个体家庭是镶嵌在家族或家支之中的。家族在中国古代一般以“五服”为准。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家支是由同祖先繁衍十代以后的子孙,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由父子连名制的谱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政治伦理性组织。由于个体要依靠家族或家支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而也把维护、依靠家族或家支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视为其重要的道德观念。因此,古代的家庭道德责任及其范围涉及整个家族或“家支”。现代社会家庭已由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因此,家庭道德教育责任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对现代社会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的内容,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例如袁惠认为,对学生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的要求,职业道德的要求,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尊重亲人、平等相待、履行义务、勤俭节约是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应该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既要把传统优秀的家庭道德教育含融其中,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增加新的教育内容。根据以上原则,确定以下五项为当代中小学生家庭道德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孝心教育

  孝道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庭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孝”的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了。甲骨文中的“孝”字,其象形构造是一小孩搀扶长老者行走状。许慎《说文解字》注为:“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对“孝”之意解释为:“孝,善视父母者。”在卜辞及后来的金文中,孝字与老字是相通的。儒家强调,人生在世“立德”为本,而“立德”要以“孝”为“本”。在家为“孝”,在国为“忠”。在家能孝悌者,在国必能忠义。人人若能在家知孝悌,在外知忠义,则“家齐”、“国治”、“天下平”了。《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l”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还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传统“五伦”中,君臣是扩大的父子,君是天下大家的家长。对君主尽忠就是对家长尽孝的另一种形式。传统的孝道所孝的对象是以父亲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的孝道有其糟粕,但并不能因此就完全废弃孝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作用。孝敬父母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家庭道德规范。新时代孝的内容与以往的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孝心教育,就是要教育子女关心疼爱父母,堂堂正正做人,让父母放心、省心,认认真真求学,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表现。一个人如果不能对父母和家庭尽其责任,就是不孝。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胡打苟干、惹是生非,让父母不得安心,就是不孝。自私自利、只顾个人欲求,不会体谅父母与家庭的实际状况就是不孝。

  二、友悌教育

  “友悌”是对平辈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这种关系主要是指兄弟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兄去爱弟,叫做友,弟去敬兄,叫做悌。《弟子规》中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些都是讲家中兄弟相处之道的。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虽然,今天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但古人的这种教诲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那就是教育学生在与同辈人交往时,要遇到比自己年长的要尊敬他们,遇到比自己年幼的要照顾他们。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和睦相处,不至于产生矛盾、冲突与争执。这是同辈人之间和睦相处之道。现在的学生如果能够运用友悌的精神去处理与同学、与同辈人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对中小学生实施责任教育,必须让他们明白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责任观教育的主导价值要求。

  三、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得以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品德。先秦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尤重诚信。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是五种美德,能将这五种美德施行于天下便是“仁人”。孔子强调诚信是做人的基本。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教育人们要“言必行,行必果”。孟子将信与诚相连,阐发了诚信的内在联系和规范意义。在孟子看来一“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还要求“朋友有信”、“言语必信”,反对巧言令色。荀子更重诚信,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可见,先秦儒家的诚信就是,教育人们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取信于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也提倡诚信。诚信是立人之基,因此,也应该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也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作教师的首先要做到不说谎话,不欺骗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面对说谎、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对问题进行分析、批判,尽量杜绝不守诚信的行为发生,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四、节俭教育

  节俭教育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节制教育,一是俭朴教育。节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制的品格与节约、俭朴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与贪求,过有道德的生活。

  节制教育是使一个人做事不任性,有约束感。节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力戒贪求。贪婪是人性中的项被视为恶的品性。节制教育反对奢侈逸乐。中国家训还教育学生要朴实无华,不事华丽、不求铺张。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乱花钱乱买东西,不一味地要求东西。

  与奢侈逸乐相反,中国人注重对学生进行俭朴教育。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的美德,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宋代诗人陆游曾经说过:天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要通过家庭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

  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切费用,都是由父母辛苦劳动挣来的。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子女应当节省每一分钱,绝不能挥霍浪费,摆阔气。古人有“富不过三”的说法,即老一辈积累的财富,经过三代人的挥霍浪费就不会再富有。古人还讲究“勤俭持家”,一方面是勤劳挣得,一方面是节俭节得。两方面都很重要。勤而不节俭,则如漏斗很快就漏光了。

  五、礼仪教育

  礼仪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的关系为目的的各种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仪是道德的一种体现。我国素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传统。如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孔子世家》)。荀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认为“礼仪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仪制而制法度”(《荀子?性恶》)。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他认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这些精辟的论述都说明了礼仪的重要性。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个体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综合反映。通过一个人在生活中礼仪运用的程度,就可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非常明确地把礼仪教育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今天把“明礼”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出来,并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意义上的“礼”,而是在批判继承我国传统优秀礼文化和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礼仪文化与精神文明。对中小学生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家礼与宾礼两部分内容。家礼是指中小学生在对待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礼仪。宾礼是指中小学生对待来访客人的礼仪。礼仪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别人讲话时,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等。据报载,过年许多人给学生压岁钱之后,学生拿过压岁钱就装在兜里,连声谢谢都不说。学生的父母感到很不好意思,连忙替学生说谢谢。即使这样,给压岁钱的人也感到很没劲。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礼仪教育欠缺所造成的。礼仪教育的实质并不是仅仅行为或仪式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真实的情感。礼仪只是表现形式,是真实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这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必须要搞清楚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高中家庭教育作文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对孩子“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_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_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学生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的所做所为最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怎么料理自己的事,怎么同别人说话,怎么对待朋友等,这一切都对孩子的教育有意义。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我觉得应用最成功的教育方法是正向成功策略。正向手段包括表扬,鼓励,夸奖,赞美,符合人的天性。那是孩子上小学1年级时,刚开始有正规的家庭作业,孩子做完作业,我总是要求太高,说这个字不好,那个地方太脏,没几天孩子的积极性就没了,做作业拖拖拉拉不想做,后来我的母亲到我家一段时间,老人看到我总是训孩子,说了一句;“孩子刚开始学,一放学就自觉做作业很不错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太高。”从那以后,我听从了老人的建议。老人这一句认可的话,使孩子一直保持一放学先做作业的好习惯。

  解决缺点,有时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别人表扬孩子说负面的话。这方向自己也深有体会,父背教育自己时就是这种方法,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当时,如果父亲当着别人的面说我不行,虽然我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内心里很难过,而且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自己自信心不足。这方面有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可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也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方式也是雷同的,而学生其余的时间还是在家里,而家庭教育却是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家庭教育的内容没有计划,无法按步骤,也是因人而议、因材施教,但家长不是老师,没有专业培训,没有资格证书,而且家长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在的,那如何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做好计划,制定步骤,因材施教呢

  如有好的建议愿洗耳恭听,还望有关专家多多指教。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家长学校,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第一掌握了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能做到,(比如要求吃饭前要洗手);其次呢就是坚持啊,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就前功尽弃了;再者是培养孩子的习惯这句话比较空,你要落实,针对自己的孩子要培养什么习惯,首要的是哪个方面,再来慢慢实施啊,否则也是空谈而已。

  第二是教育观念的改变。

  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

  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

  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学生家庭教育作文

  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的一生,给了孩子无限的欢乐。家庭,是我们的避风港,家庭是我们的心灵依靠。在依靠家庭的过程中,少不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又如四季,每一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

  春季

  父母的爱润物无声,春天里把爱埋进土里,秋天就会收到很多的爱。

  我们还是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教育,更不懂得人生还有很多规矩值得我们去遵守。家庭教育,及时的纠正了我们的错误。

  春天,我们是即将破土而出的种子,家庭教育,用爱呵护幼苗的成长。

  夏季

  父母的爱是无言的,不一样的爱都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包容理解我们。

  夏天的我们就像青春期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像火一样炙热,又像刺猬一样敏感。父母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给我们更多的是包容理解。炎热的夏天,我们激情四射,一曲曲热歌劲舞映射出充满朝气的我们。

  感谢父母的包容,家庭教育及时教育了我们不走弯路,不迷恋网吧,不在青春路上留下悔恨的泪水。

  秋季

  当我们背起沉重的行囊,拉起行李箱,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读大学。我们不在父母的视线内,却躲不过父母的思念。思念犹如长河般,长长短短的日子里,有我们开心的笑颜,忧伤的愁容。

  父母会打电话,再次开始远距离的家庭教育,不要跟同学闹别扭,要积极融入到大学的生活中。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恋人,闹别扭了,母亲会对自己的小棉袄说“别孩子气了,学会理解。”父亲会对男孩子说“真喜欢人家就去道歉,女孩儿需要被人疼。”时时刻刻家庭教育不会离自己很远。“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这是父母们的叮嘱,也是在进行着自己的家庭教育。

  冬季

  终于,不用苦读诗书,也不用每天晨读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进行打拼。发现,原来絮絮叨叨的父母们已经变得平静和气。之前说“不要不要怎么样。”现在变成了你的倾听者。当你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只会说,“儿啊,在外照顾好自己,有空常回来。”这样简单的叮嘱也是家庭教育,不管你在外面多么优秀,爸爸妈妈都会告诉你,从基础做起,慢慢的,做人戒骄戒躁。

  当我们领着自己的另一半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家庭的时候,爸爸妈妈只会教育你珍惜幸福。

  冬季的家庭教育不会像春季和夏季那么多,父母们渐渐的老去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陪伴。小的时候,我们希望爸爸妈妈陪陪我们,我们不需要太多的金钱,等我们长大以后,才发现,父母也不需要太多的金钱,需要的是我们堂堂正正做人,常回家看看。

  爱如四季,一代又一代,是亘古不变的轮回。春天播种浇水,夏天修剪拔草除虫,秋天采摘果实,冬天储藏选种,未来年的丰收做准备。家庭教育,伴随我们一生。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字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字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字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字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字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字,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心得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一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关于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达成教育的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在购买或借阅过关于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教育的认识。当出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

  (二)营造学习的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在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长大了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培养良好习惯

  记得有一条谚语这样子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二)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当女儿四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真诚鼓励。我深信: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

  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暂时怀疑自己。

学校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在这个家庭当中自己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孩子辛苦一点,牺牲眼前的幸福可以换得未来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牺牲了他花季时代的幸福,就谈不上他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且成人没有权力替代孩子作出这种选择,牺牲他青少年时代的幸福。

  不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孩子。有两个内容,一是你是个成功者,那么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达到和超过自己的水平。二是假设你的人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陷的替补品。这是中国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核心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而你既不虚荣也不慵懒。

  不砸破核桃壳吃不到核桃仁,要让孩子适当吃苦受罪。

  玩游戏不坏,关键是怎么玩。孩子在学校老师说了算,在家里家长说了算,只有在游戏里他说了算,所以他有积极性。游戏精神就是3个东西:活力、规则、创新,我们要培养这种游戏精神。

  我也很热情地盼望将来我的孩子当副市长或者当市长,但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要走到这个岗位除了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有一颗平常心。现在家长往往有一种想法,我自己在一个平台上非常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超越我。这样的定位有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这样对于家长、对于孩子都非常痛苦。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

教育热点问题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