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国学大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寒假无声无息地来临,国学大赛已经热火朝天了!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去参加比赛,本来一张脸像开了花一样,但是一拿到比赛成绩,就晴转多云了!到底怎样才能考出高分!就来看看我小菜叶的比赛经历吧!寒假快要结束了!我却还沉浸在收红包的喜悦中,天天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是我无意中听到了同学们在谈论国学的比赛成绩!这下可好,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知所措!急忙打开电脑,看到那100道目,我吓到目瞪口呆!立马叫姐姐来帮我的忙,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ok!终于完成咯!”我迫不及待地点完成习题,可是眼前的一幕让久久没缓过神来!我居然才考了39。5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咳,我可从来没考过这样的分数啊!人家都考100分!不久是100个题目嘛!大不了乱点嘛!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拿起鼠标一阵狂点,这点点,哪点点。这会儿我可有个心理准备了,拿起一张白纸把眼睛捂住,当当当!32。5。

  我一气之下,把网站关掉,一个人傻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上的论语,泪花在眼睛里打转!我为什么不能比过他们吗?难道是我的粗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想到了妈妈对我说话过的话,顿时鼻子一酸,看起书来……第二天,我又信心满满地打开电脑,答起题来,我的眉毛紧缩,仿佛就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着,抛开了一切烦恼,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屏住呼吸,结算成绩,终于考出了70多分的成绩,虽说比不上那些高材生考了100分,但是我努力了,看到了自己的胜利,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手,就是这双手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甜蜜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只有自己看成里面的一员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正是这样,趁现在赶紧为自己设计一条座右铭吧!他将会伴随你走过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加油吧!努力超越自己!中国的历史,正等着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拼命扎根于土地,自己拼命汲取水分的花朵来阅读,只有靠自己,相信自己,那么你就会寻觅到知识的源泉。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国学比赛

  现在的人们对国学是十分厌烦的,因为他们对白话文接触的时间长了,渐渐认可了白话文。并且他们认为国学毕竟是文言文,文言文虽然比白话文简炼,但它始终没有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

  也许是我的妈妈在怀我的时候胎教用的是《论语》,所以我对国学乃至古文都不厌烦,反而对其情有独钟。

  我认为学国学应该由浅入深,学习时从胎教开始,胎教可以读《三字经》,到孩子长大一些后,一字一句地教他读《三字经》,熟读成诵。

  孩子长到八岁时可以让孩子慢慢地先认识、熟悉一下《论语》,到孩子十岁时可以让他独自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向家长请教,当他们草草看完一遍时,家长再把一些句子里的重要字、词解释给他们听,并把一些至理名言的意思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背诵。

  当孩子到了十二岁时让他们再次阅读《论语》,让他结合书下注释更深一层地去理解书中的一些道理,去领略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仁”和“礼”,学习他们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懂得如何去分辨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把从《论语》读完再去读其它的书。

  学好国学可以为国学栽培出许多栋梁之材,更好地治理国家,使人民变得更文雅了,从而使社会更为安定,使国家理为富强。

  正如《论语》中有一句是“子曰‘质性文明野,文胜质明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内外兼修。假如一个人学问很好,却拙于言词,不会表达;或者说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呆板、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过来,假如一个人的言词非常流利,却没有内容;或者说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所以说“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所缺憾,因此我们要表里如一,成为真正的君子。

  我们应当多学国学,这样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提升自身价值,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有趣的国学知识竞赛

  闻名中外的儒家代表人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正是这样,学了,又经常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是啊,国学博大精深,我们并不陌生,拿起它,将学到很多知识。《红楼梦》中说林黛玉拿起《大学》《中庸》看了十六出具都能连吃饭都忘了。看完之后,又默默记诵,可见《大学》《中庸》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连看完之后都回味无穷啊!我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也将把我自己懂得的国学知识和之间的趣事向大家来说一说。

  起先,我认为国学知识很枯躁、很无趣,但由于老师说人人参与,我也准备充分地来到网上报名参赛。在家中,我预习了相当多的资料,老爸为了让我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全家都开始了国学大学习之中。有一次,爸爸说:“咱们试试吧,看看那题难不难。”我心想:肯定不是很难的。就试了一次。没想到可把我和爸爸给难住了。很多《诗经》中的内容我都没思考出来。爸爸是负责《大学》《中庸》这一块的,我看见爸爸的额头上冒出了汗,就说:“没想到这题还挺难啊!

  看来咱们的水平还不高,以后要加油努力哦!”事实证明,我和老爸才得到了29。5分,结果真好不痛苦啊!不过经过这次教训,我知道了什么事情都是要学了再学,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这才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后来的几次测试中,虽然没有拿到良,但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每次都有所进步,都增加了许多分数。从一开始的29。5分到最后的56分,都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国学,到后来的热爱国学,喜欢那些还读不懂的词句。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国学对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毕竟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著作。读了几部书,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似乎丰富了很多,虽然有些我还不是那么懂,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国学知识是多么有趣呀!

国学知识比赛

  我在这次国学知识比赛中得了34。5,是所有人力的9392名。这个成绩可能不太理想,但也是我经过一番努力。

  这件事是我们的信息老师告诉我们的。孙老师一直叫我们读经典,我不太想读,因为觉得读这种书太无聊了,太枯燥了,不过孙老师一直充满精神在鼓励我们,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我们的希望。于是,我开始读了。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很久,我以为是像试卷一样,要1小时之内完成。后来才知道150题要在20分钟做完。我读过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我就教弟弟度。我得意起来,觉得很有成就感。

  现在,我已经深深感到,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它会让我们的文明、礼仪得到很大的提升。

国学知识比赛

  学校兴起了一阵国学知识比赛热潮,我很感兴趣,所以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但一听到要背书,我又有些退缩,但是“子不学,断机杼”,既然报名了,就要坚持到底!

  考试开始了,我非常紧张,心砰砰直跳,手也有些发抖,鼠标也握不准了。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直盯着那个显示成绩的地方,35分,“啊!35分,太差了,哎”,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想起王老师说的话,四年级最高分也只有45分,于是,我又鼓起信心,准备迎接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又开始了,这一次,我心平气和的,做好后,检查了一下,看有没有漏题,终于得了一个好成绩:43分。比第一次高8分,不错,我心里一阵窃喜。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我的这个得分很少,但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我还要加油!

  我还要不断地学习,争取把国学知识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库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一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

  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4、现存《论语》多少篇(20)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

  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

  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

  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3、《弟子归》有四句话告诉我们: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依据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这四句话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4、唐代王之涣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这里说的楼是(鹳雀楼)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五

  1、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C)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乡里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弟子归》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是哪四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3、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君子成人之美”的后一句是什么(不成人之恶)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六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仁者爱人”或“仁”)

  2、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A50元B100元C200元D400元

  3、《弟子归》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的含义是什么(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纵然差距很大,只要肯努力,渐渐就会赶上的。)

  4、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D顺其自然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七

  1、古人创作讲究精益求精,唐代诗人贾岛就曾有过辛苦的创作经历,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两句诗是:(A)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弟子归》中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原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3、《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这句话后面的句子是(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4、下面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B出自《孟子》)

  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八

  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论语》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3、“君子惠而不费”下面四句是什么?(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除了裴旻的剑舞和李白的诗歌这两绝外,还有(张旭的草书)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九

  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C看到一篇好书法D看一场好戏

  2、读书过程中,要注意书籍的存放。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用《弟子归》中的话说,就是(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3、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的诗歌是(C)

  A《陌上桑》B《长歌行》C《孔雀东南飞》D《子夜歌》

  4、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

  A、官名B、爵位C、溢号D、行业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

  1、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2、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B)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3、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B《论语》C《庄子》D《老子》

  4、“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弟子规》这句话是说(C)

  A、要坚持锻炼身体。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紧时间学习。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一

  1、“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D蔡琰

  2、从何时起,《论语》被钦定为科举考试必读的教科书(B)

  A宋B元C明D清

  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晚春)

  4、《弟子归》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四句的意思是什么(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二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关羽

  3、《千字文》的开头四句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4、诗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作者是(李煜)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三

  1、“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A)

  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家

  2、说出下边词句的下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仁、义、礼、智、信、勇)

  4、《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离开一步)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四

  1、子贡在孔子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多少年(14年)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B泰山C华山D衡山

  3、古人有“立三不朽”之志,你知道“三不朽”指的是什么吗?(立德立功立言)

  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五

  1、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C)

  A、孔子B、司马迁C、屈原D、汉武帝

  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同时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是谁写的?名称叫什么?(颜之推《颜氏家训》)

  4、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下面的美誉分别指谁?说出三个即可A“诗圣”,B“诗仙”,C“诗家天子”,D“诗鬼”,E“诗豪”(A杜甫B李白C王昌齡D李贺E刘禹锡)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六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A)

  A、管仲B、孟子C、陶行知D、孔子

  2、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D)

  A、《饮水词》B、《花外集》C、《梦窗词》D、《断肠词》

  3、《弟子归》中“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后面的四句是(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下面这句话是上联,请对出下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七

  1、《论语》中“质胜文则野”的下句是什么?(文胜质则史)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A乌B巫C肖D萧

  4、《格言联璧》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下一句是(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八

  1、下面句子都来自于《弟子归》请任选一句,说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

  (1)、冬则温,夏则凊。(黄香九岁温席的故事)

  (2)、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曾子杀猪的故事)

  (3)、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晏婴使楚的故事)

  (4)、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战国时赵国大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与秦国交战,失败。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被射死。)

  (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B)

  A李延年B李龟年C崔九D李白

  3、“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是(A)

  A孔子讲学的地方B老子讲学的地方C庄子讲学的地方D墨子讲学的地方

  4、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十九

  1、请说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下一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根据诗句判断人物是谁?(出自四大名著)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过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贾宝玉)

  3、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淡,清淡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淡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A)

  A《老子》《庄子》《周易》B《太玄》《离骚》《庄子》

  C《论语》《周易》《老子》D《太玄》《庄子》《老子》

  4、背诵《三字经》中讲“十义”的句子(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十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

  2、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B)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尚书·君陈》中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一定要忍耐才能成功,能包容别人,道德修养才能提高)

  4、《弟子归》中哪四句话告诉我们: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十一

  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琵琶记》

  2、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

  3、《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的下一句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4、、《弟子规》中告诉我们“把握光阴,及时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哪几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十二

  1、《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弟子规》中也有相类似的语句,教导我们要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这样的语句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2、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

  3、《三字经》所讲的最后一部经是什么?(春秋)

  4、“苟不教,性乃迁”的下一句是什么(教之道,贵以专)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十三

  1、背诵《弟子归》中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子(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2、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谈到读书治学的三境界分别是(用宋词中的名著作答)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朝晏殊的《鹊踏枝》)

  (2)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出自宋朝柳咏的《蝶恋花》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B骆宾王C李白D杨炯

国学知识比赛

  平时,除了老师布置的经典诵读作业外,我不怎么爱看国学方面的书籍,总觉得这些书像天书一样,离我们很远,看几遍也看不懂,枯燥乏味。可是,在寒假里,老师偏偏布置了一项任务——参加国学知识网络大赛。

  难题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呢?尽管从幼儿园到现在,背过《三字经》,背过《论语》,也背过《礼记》,我的心里还是一点底都没有。 任务是要完成的。我按照要求注册完用户名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点开“我要比赛”,进入网络赛场。我一看那些题目,就傻眼了。那些题目大部分我都没见到过,看起来难度挺大的,我只好随便蒙一下了。我移动鼠标手忙脚乱地点着,还没等我做完100道题目,二十分钟的时间就不知不觉从我的手指缝里溜走了。系统无情地给我打出了30分的成绩,当时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不过,我还是打心眼里不服。我想,那些排行榜上的同学之所以能得100分、99分,是因为什么呢?我为什么就不能获得好一点的成绩呢?爸爸及时帮我分析了一下问题所在,最后归纳起来就是“三要”:要多诵读,要理解意思,要多做练习!同时,还为我买了一套小学低年级国学书籍。 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一边抓紧时间拼命看书,一边对照译文加深理解。真可谓“功夫到,滞塞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原来感到疑惑的一些地方都迎刃而解了。我的比赛成绩也在不断提高,最终定格在95。5分。尽管没有进入前80名,但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通过这次网络大赛,我认识到国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但只要你潜心研习,就会觉得学习国学越来越有意思,就会发现它离我们很近。比如“房屋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是说学习环境要整洁;“幼儿学,壮而行”是说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学以致用;“就人问,求确义”是说不懂就问追求真理;“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是说自觉勤奋学习;“老易至,惜此时”是说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亲憎我,孝方贤”是说孝敬之道;“融四岁,能让梨”是说从小学会谦让……这些道理,不是都很有现实意义吗

国学知识竞赛

  最近,我参加了国学知识竞赛。以前我从不去读这些古籍的,只有在语文课上才会了解一些。现在,我每天读、背古文,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我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方面,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难懂,让人不知所措,无法理解的题目。我也是一样,而我是这么做的。

  那天,老师讲了新课,让我们专心听讲,还说:“这些题目很难的,要听好了,等会题目又不会做了。”一开始,我专心致志,一心想听着老师讲课,别人和我讲话我都爱理不理的。可,很快我就经不住诱惑了,开始分心了。我和同桌只顾着讲话,做作业时,我一窍不通。是这么写吗?怎么算不通呢!我想:早知道就听老师讲了,刚才干嘛讲话呀,真是的。我发了好长时间的呆,还是没想出来。这是老师问:“这次的题目难不难?需要我讲吗?”我们讲到:“不难!”我的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到底要不要说呢?我扪心自问:我会做吗?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说,多丢脸啊,别人不都会笑我,说我傻。不说,本子上都是叉叉,多难看。还要到办公室去订正,脸面何有?,算了,错就错,管他呢。想起那一次,我就觉得好笑。特别是读了《论语》中的“子曰:‘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由!我把对待知于不知的正确态度交给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是呀,孔子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知与不知。

  说明了讲学问要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你知道了就是知道,只有这样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才能获得进步,是智者的行为。现在我不会做傻事了,我没听课不会做题目,不懂就去问。问了你才会明白,原来这么简单。只有明白了,成绩才会有所提高。我不怕再被同学耻笑了,反而我觉得他们才傻,他不知道“知与不知”知与不知,你弄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你才会更加聪明。这次的国学知识竞赛,真受益匪浅啊!

国学知识问答竞赛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却越来越忽视我们最基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为了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知识,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国学知识问答竞赛。

  比赛采用的是组队参赛的模式,于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小尘尘,小抗抗一起组队参加了比赛。经过了将近一周的紧张准备,我们终于来到了比赛的现场。首先进行的是演讲环节,我们三个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由口才最好的小尘尘上台演讲。只见小尘尘优雅的走上了舞台,从容不迫的向观众和评委们鞠了一躬,然后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的侃侃而谈,一场演讲下来,连老师们都听呆了,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演讲完毕我们来到了抢答环节,现场所有的小组同学一起抢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答对的加分,答错的扣分,最后计算总分数。我们三个紧张的听着主持人说的每一个字,还好提前准备的比较充足,一上来我们就抢到了不少的分数,最后所有的问题提问结束,我们在这一轮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离开舞台之后,评委们开始了紧张的算分,不一会结果出来了,我们小组由于小尘尘精彩的演讲,最终获得了国学知识问答竞赛的第一名!听了这个消息,我们三个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我们的国学知识,不能让这宝贵的精神财富白白的流失掉。

国学知识竞赛

  我觉得这次国学知识的竞赛举办的很好这样能让我们学到很多老祖宗的东西像我们现在学的《论语》中的学而篇很好!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他告诉我们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以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等等还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呢!还有两本《大学中庸》、《诗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常识

微信精辟人生感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