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自制热气球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三年级日记:科学小试验—有魔力的气球

  我有一个有魔力的气球,它能被瓶子“吹”起来,还能把塑料杯子“抓”起来,不信你就跟我来看看我做的小试验。

  一、瓶子“吹”气球

  准备的物品有:一个干净的空酒瓶子、一个气球、一个装满常温的水的小盆。

  先将空酒瓶子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再将气球的开口迅速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瓶子放入装满水的小盆中。

  我好奇地想:气球会不会被“吹”起来呢?我一直盯着它看,过了一小会儿,气球稍微有点鼓,我很兴奋,盼望气球大点,再大点,果然,过了大约十分钟,气球慢慢被瓶子“吹”了起来!我非常激动,因为我的试验成功了!

  气球为什么会被瓶子吹起来呢?原来,瓶子放入冰箱后温度很低,瓶子中的空气处于一种冷缩状态,拿出来放入水中,瓶子吸收外部的空气和水的热量,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膨胀而体积变大,就会把气球“吹”起来了。

  二、气球“抓”杯子

  准备的物品有:一个吹起来的气球、一个塑料杯和一些热水

  我往塑料杯中倒一些热水,让杯中的温度升高,再将气球放到水笼头下冲洗,让气球温度降低,大约一分钟后把塑料杯中的热水倒掉,立即将塑料杯紧紧扣在气球下部,我怀疑:气球会不会“抓”起杯子呢?大约两分钟后,我小心翼翼地将气球提起,我惊喜地发现气球把杯子“抓”起来了,我看见杯子没有掉,便把气球提高了一些,杯子照样紧紧地被气球“抓”住。我又高兴又激动,我的试验成功了!

  气球为什么会“抓”起杯子呢?是因为热水使塑料杯内的气体膨胀,一部分空气被排出杯外,当凉气球冷却了杯中的空气时,杯中的空气收缩,杯中的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要低,所以气球被压进杯中,就把杯子提起来。

  气球“抓”杯子的试验我是从妈妈手机上的教育彩信上看到的,我觉得很好奇,就和妈妈一起做了这个试验。我非常喜欢教育彩信上的科学小试验,感谢校信通的叔叔阿姨们,您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科学小实验自制热气球

生活趣味小实验

  一、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三、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四、飞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五、云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操作:

  1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

  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六、帕斯卡桶裂

  思考:塑料瓶侧壁划上几条刀痕后再装满水,水为什么水不会从刀痕处流出来

  材料:塑料瓶一个、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个、吸管、橡皮泥

  操作:

  1、拿一塑料瓶,在其侧壁用刀子平行于侧壁划几条刀痕(要将侧壁划透),再用橡皮筋将这个塑料瓶在刀痕处拦腰箍紧.在塑料瓶盖上穿入一段吸管,用橡皮泥密封.

  2、取一漏斗与吸管相接

  3、手持漏斗与瓶口相对齐,然后往漏斗内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装满水为止,此时塑料瓶的刀痕处不出水.将漏斗举高,就可见刀痕处有水流出来.

  讲解: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力,可以远大于液体自身的重量

  七、烧不断的棉线

  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

  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

  操作: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讲解:盐是不能燃烧的,浸过浓盐水的棉线在燃烧时,里面的棉线已被烧尽了,可是包在棉线外面的一层盐壳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烧不断的棉线。

  八、大力士——纸

  思考:你能想象一张纸能够举起一本书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吗

  材料:纸、胶带、1本书

  操作:

  1.把纸放在两本并排分开放的书上,使纸的中间部分悬空。把一本书放在纸的悬空处。

  2.把纸卷成一个纸卷,用胶带粘好纸的边缘处。

  3.把纸卷立起来,并在上面放一本书。

  4.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讲解:

  1.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弯矩即纸张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的点之间的距离。弯矩越大,纸张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2.直接把重物放在纸上,则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几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弯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3.把重物放在竖直的纸卷上,纸的弯矩较大,因此承受的力较多。

  创造:

  想一想,把纸还可以折成哪些形状,以便承担压力。

  九、再现指纹

  思考:用手指肚在纸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纸上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怎样才能看见你留下的指纹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蜡烛、白纸、火柴

  操作:

  1、在白纸上印上指纹。

  2、看一看白纸上并没有指纹的印迹。

  3、用少量碘酒放进铁盒里。

  4、点燃蜡烛,使碘酒在蜡烛上方加热(一直加热到碘酒变干,有紫红色蒸气放出时),将印有指纹一面的白纸对着蒸气。

  5、过一会儿,纸上就显现出浅色的指纹。

  讲解:

  1、纸上为什么会显出指纹来呢?原来,人的皮肤表面总有些油脂,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指纹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纸上,油脂就被纸吸收,油脂在纸上分布也同样是不均匀的,但和指纹上油脂分布情况相同。

  2、碘酒受热时会变成气体,气体受冷时又会直接变成固体,它在油脂里极易溶解,于是纸上就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指纹。

  十、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十一、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十二、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候补实验(两个)

  一、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二、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动手做实验(二)-做防爆气球

  自从我做了手帕运水的实验后,我感觉做实验很有趣。我在校讯通彩信上发现了另一个小实验—做防爆气球。我就想试一试。

  首先准备材料:透明胶带、两个气球和一根针。

  把气球吹好,扎上口,一个气球上贴上一条透明胶带。

  把没有贴胶带的气球用针扎一个孔,一瞬间“啪”的一声就爆炸了。

  在贴上胶带的气球自贴胶带处用针扎一个孔,只见气球先从针孔处裂开一个小缝后,也“啪”的一声爆炸了。并不像彩信上说的那样会慢慢的瘪下去。是彩信说错了?还是我们的实验方法不对呢

  妈妈说:“汽车轮胎也是按照这个原理做成的,但汽车轮胎的内胆都是被完全封闭的,是不是我们贴的胶带太少了?”

  我想:汽车轮胎的外层都很厚,我们只贴了一层胶带,是不是太薄了

  于是我和妈妈就按我说的方法,就把透明胶带在气球的一个地方贴了两层。扎孔后,没有立即爆炸,也是自针孔处慢慢裂了一个缝,最后也“啪”的一声爆炸了。但这次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延长。

  我想:也许像妈妈说的,可能是胶带贴的少了。于是,我们就在气球上多贴了一些胶带,在气球顶部贴了三层。扎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气球顶部最厚的地方。我发现这一次针孔处没有裂缝,气球也没有爆炸。我的防爆气球终于做成功了,我高兴的蹦了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做实验不一定就成功,但是只要有耐心,多思考,坚持不懈, 就一定有收获。

  附:实验原理

  气球被扎破时,溢出的气流形成一股压力,橡胶与透明胶带对压力的反应不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去时,因橡胶脆而薄,气球表皮一下子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爆破声。而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制住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妈妈的话:这个实验我和孩子用了很多气球才最终成功。不过孩子在实验过程中的兴致还是很高的,并且不能成功的时候进行了思考,收获还是很多的。)

科技小制作

  我的科技小制作是风动火箭。你听了一定会感到惊讶吧,风也能带动火箭吗?告诉你,不但可以带动,而且还能够飞行十米以上的距离呢!你如果不相信,就听听下面的介绍吧。

  制作材料:纸三角、粗吸管、细吸管、橡皮泥、软塑料瓶。

  制作过程:在一只使用过的软塑料瓶的盖子上打一个孔,刚好插进细吸管就好,插入细吸管后把接口处用胶条密封起来。用一根可以轻易套在细吸管上的粗吸管做成一枚10厘米左右的火箭。这个火箭使用一个纸三角和一块橡皮泥组成。纸三角贴在后段作为平衡器。前端用橡皮泥封口。之后,我们把火箭套在细吸管上,保证细吸管刚好插在橡皮泥里。只要用力一压塑料瓶,呵呵呵,飞行十米,一点不在话下。

  道理:瓶中被密封的空气当遇到强力的挤压时,就会迫不及待的通过唯一的出口冲出,这时插在橡皮泥中的吸管出口就会形成瞬间强大的压力将火箭顶出。火箭在压力下脱离瓶管,气流从火箭尾部喷出形成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行,借助纸三角的平衡作用,飞行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大家看,科学无处不在。所以科学地总结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小制作

  1.制作小火箭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实验让很多小朋友了解到中国的航天梦,了解中国的航天知识,提高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做法:用硬卡纸制作一个圆筒作为火箭身体、圆锥作为火箭头、火箭尾翼,将他们用胶水组装好就可以了。

  2制作不倒翁

  不倒翁一直是我们小时候共同美好的回忆,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可以自己亲手做一个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同时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心,重力的原理。

  做法:在鸡蛋上面弄一个洞,倒掉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清,清洗干净后擦干,在鸡蛋里面导入米和胶水,等胶水干了以后不倒翁就完成了。

  3制作传声筒

  传声筒主要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做法:准备2个纸杯,在纸杯低下穿2个空,将1条线连接2个纸杯就可以了。

  工具/原料牙签做秋千的方法

  l牙签10根

  l白乳胶一瓶

  l剪刀一把

  l线一轴

  l泡沫一块

  l先把两根牙签顶部交叉,插在泡沫上,交叉点用白乳胶粘上。

  l隔不到一个牙签的距离,再交叉另外两根牙签,顶部也交叉,粘好。

  在两个交叉点上架一根牙签,也用白乳胶和四根交叉的牙签粘好

  1.取另外五根牙签,用剪刀把尖剪去。

  2.每根再一分为二,每五根用白乳胶粘在一排,两排成135度角左右

  3.取一段线,对折成双线,两分成两段。

  4.一段的一头挂在最下面一段牙签的左边靠里面一点。另外三个线头也都绕过顶部横着的牙签,各自挂在秋千四个角的牙签上。

热气球小实验

  天啊!居然有人在热气球上结婚!这真是太神气了!作出这一惊人举动的这个人是一个青年农民,名叫赵彦召。他购买了耐高温、抗压力的超薄特制涤纶布,缝制了一个大球囊。后来,他又到上海、江苏等地,订制了热气球燃烧器、手动开关、高温输气管等关键部件。去年初夏,他到湖南购回了自制热气球吊篮的山野藤条。耗资7万多元终于自制出了一个热气球,并在气球上举行了婚礼。

  我很好奇,便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小实验。我应用热气球升空的原理,用塑料袋制作了一个太阳能热气球。我选择了一个阳光充足,无风的晴天。我用透明胶封好一个黑色塑料袋口,在塑料袋边口留下一个小孔,从小孔吹进空气后用线系牢。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用黑色塑料袋呢?因为黑色吸热较快。慢慢的,黑色塑料袋受到阳光的照射,里边的空气渐渐升温,也变轻,逐渐浮向上方去了,塑料袋渐渐飘上了天空。

  现在,我来给大家讲一下热气球升空的制作原理:空气升温,体积变大,变轻,温度高的空气比温度低的空气轻,所以温度高的空气浮在上边。就有往上浮上去的性质,热气球就是利用空气的这个性质来制作的。一般情况下,空调设备都安装在房间里位置高的地方,这有助于空气循环以及冰箱里边冰冻的位置在上部,都是因为这个道理。

  不过,大家要记住,热气球升空需要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对空域使用的批复,飞行人员也必须持有有效的执照,飞行还要遵守国家有关的航空法规哦。

自制热气球

  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实验一直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做热气球升空的实验。

  “叮叮叮……”大家期盼已久的科学课终于到来了。科学张老师疾步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后,一堂有趣的实验课便开始了,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个个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们纷纷从书包里拿出了自己为这次实验准备的蜡烛和塑料袋。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实验了。首先要将蜡烛点燃,我拿着打火机慢慢向线头靠近,“嗖”地一声,蜡烛便蹿出了一个小火苗。我自告奋勇来扶住蜡烛,让另几位同学帮忙弄好袋子的位置,我自以为占了便宜,正沾沾自喜,问题便出现了,被高温熔化的蜡烛不停地流淌下来,手根本抓不住蜡烛,没有“约束”的蜡烛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左晃两下右晃两下,紧接着就“扑通”一声倒在了桌上。当一旁同学都一筹莫展时,我发现刚刚滴在桌上的蜡液已经凝固了,便将蜡烛上一些还没凝固的蜡液滴在桌上,又急忙将蜡烛粘了上去,这样,蜡烛的问题就解决了。接着,我们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拉着塑料袋的一角,将袋子提在半空中,尽量让热气流进入袋子里。不知不觉过了五分钟,我们的胳膊已经酸的不行了,可袋子还是冰冷的,原来是距离太大了,热气跑光了。于是,我们将袋子慢慢向下移动,可一不留神,前一秒还毫发未损的袋子,后一秒就因高温而出现了大洞,哎!第一次的实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总结完第一次实验的经验后,我们信心十足地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们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袋子,还时不时用手感受袋子的温度来调整高度,每一步都不马虎。经过我们的精心“呵护”,塑料袋已经可以起飞了,我们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三、二、一,放!”我下达命令,只见那袋子像喝醉的壮汉,在空中飘飘悠悠地晃了半天才落到了地上,我们组第一只人工自制版迷你热气球终于横空出世啦!

  实验刚成功没几分钟,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我们结束了这次欢乐的实验课。至今,我还没忘记这次实验的全过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科学是容不得丝毫马虎的,也许就因为细小的偏差,实验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热气球”实验-科学小实验作文

  今天,我又迎来了神秘而有趣的科学课。这节课我们学做“热气球”。但这可不是那种五颜六色、能载人的大热气球,而是利用物理学原理,让一个塑料袋飞起来。别看实验很简单,但要是能让塑料袋飞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我们明白了它的原理,还画了图。“热气球”的原理是:靠热空气的力量将它推上去。接下来,老师为我们示范了步骤,连易错点都列在了PPT上。但最后,全班还是只成功了2组,失败了3组(包括我们组)。在这些失败的组里,我们组最差。别的组只用了两三个塑料袋,而我们组用了5个!不是热气直接接触太厉害,把塑料袋烧焦了;就是太用力把塑料袋扯破了,反正都没成功。

  第一次失败是因为不熟悉实验步骤,唰地一下塑料袋就烧焦了;第二次则是太紧张,结果一用力,塑料袋就扯破了;第三次是没安排好任务,你争我抢之下,塑料袋又烧焦了;第四次团队合作不够好,噗,又破了;第五次在大家的齐力协力下,总算没破也没焦了,但因为时间不够也没能飞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每次做实验都像打仗一样,手忙脚乱的。看到那些成功的组,我失望极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教育励志格言经典语录

客服的三个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