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红色经典故事300字左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读《100个红色经典故事》有感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名叫《100个红色经典故事》的书,这本书讲述了在建立新中国之前的战乱时期,许多烈士为了建立新中国和抗击敌人。在敌人枪口下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面对死亡。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的脑中拂过,它们告诉了我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它们让我一生受益不尽。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这样的知识。中国近100年的历史,正是这样的时段。从帝国制,走向共和,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直到革命风暴卷席全国,再到近30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一次次的浴火重生。其中一定不乏生死存亡的春秋,困难之期。而正是这惊涛风浪、艰难险阻,铸就了中国人民的钢铁般骨气,就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在身堵枪口的黄继光、放牛的王二小、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狼牙三五壮士,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等英雄身上看到了多么强烈耀眼的民族精神,多么可贵鲜红的爱国主义。

  这本故事书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十分珍贵的!可是,最可贵的生命莫过于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而牺牲生命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向烈士们学习!

100个红色经典故事300字左右

巨龙腾飞读《让孩子最感动的100个红色经典故事》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让孩子最感动的100个红色经典故事》。里面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将军,有倔强的小红军,有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他们的故事就像一场场电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可最让我感动的,也最能表达每个爱国中华儿女那种绿叶对根的守望的真挚情感的,应是吉鸿昌的“我是中国人!”

  吉鸿昌,河南省扶沟县人。1980年任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内战爆发后,因为他不愿意打内战,所以积极与红军联系,准备起义。被蒋介石知道后,吉鸿昌被解除兵权,逼到外国“考察”。但是吉鸿昌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刺激:有一次,他想往国内寄衣服,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同行的人说:“你快说自己是日本人。”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而我觉得光荣。”后来他找了块木牌,在上面写了“我是中国人!”这5个大字震惊了许多人。

  “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吉鸿昌的爱国故事流芳百世。反驳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歧视,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不是支那人!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刻起,就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站起来了!”从港澳回归到申奥成功,从申奥到修建青藏铁路,从修建青藏铁路到北京奥运会的圆满结束,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了不起的。

  现在再走出国门,你说:“我是中国人。”大家都会向你投来敬佩的眼光,翘起大拇指,说:“Good!”是啊,祖国的昌盛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来努力。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来努力,让我们goodgoodstudy,daydayup!将来报效祖国。巨龙腾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而骄傲,我永远为中国骄傲。

读《100个红色经典故事》有感

  今年的国庆长假我过的非常有意义,因为老师给我们推荐一本好书名叫《100个红色经典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英勇不屈,奋斗拼搏的精神。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凝然的刘文学,勇敢机智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少年海娃。这些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让我最感动又可怜的是小烈士宋振中(小萝卜头)。因为他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也是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八个月的时候,父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萝卜头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因此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小跟着妈妈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也没看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爸爸宋绮云。就这样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在牢房里做秘密工作,传递信息。小萝卜头九岁的时候,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还是把他杀害了。九岁的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关押了八年,他是在监狱里长大,直到牺牲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看到这我的眼泪湿润了,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和小萝卜头比起来我觉得我太幸福了,我有学上,天天还有妈妈送爸爸接,不愁吃不愁穿,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发点小脾气。

  现在想想我真有点惭愧,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那些坏毛病,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色经典

  抗日战争时期,放牛娃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一天王二小放牛时被日本鬼子抓住,要他带路,机智的王二小假装听话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当四面八方响起枪声时,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就这样为了救百姓,年仅13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被二小这种精神感动了,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为了防止日本鬼子危胁到乡亲们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引鬼子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最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要学习王二小的这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乡亲们的精神,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维护我们班级的荣誉,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协助老师,要成为老师合格的小助手。

  在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雷锋、刘胡兰、董存瑞、小萝卜头等。遇到危险时不能当缩头乌龟,遇到挫折时不能轻易放弃。

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红色故事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

  1941年“皖南事变”前后,浙南游击根据地遭到敌人数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洪汝兰带领武工队的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坚持斗争。白天隐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没有吃、没有喝;晚上摸黑下到平原敌占区,大家也不管水田的水有多脏,伏下身就灌满一肚子,解渴充饥。

  一次,正是过年的光景,洪汝兰带领同志来到家乡吴小垟附近活动。他的父亲闻讯赶到武工队驻地,对儿子诉说着家乡遭受敌人摧残破坏的情景:“几个月前,敌人派兵包围吴小垟、包垟两个村,想抓可夫(刘英)、龙跃、老海(郑海啸)等省委、浙南特委、平阳县委的领导,结果扑了空。

  恼羞成怒,烧毁房屋57间,捕去58人,杀害8人,自家11间房子全部烧毁,捕去的乡亲中有7位是自家人……,现在流离失所,东分西散,年都没法过了……”洪汝兰却安慰父亲:“现在中国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要想有好年过,就是一条路,团结穷人,坚持斗争,革命成功就好了。”

红色经典小故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红色经典小故事

  1946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秋季运动会加油稿简短

高三学生反思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