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心理学书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心理学书籍:《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内容简介:

  巨额奖金可以带来高业绩吗?“主人翁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奏效吗?专业化分工真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吗?速溶咖啡为什么没有煮制咖啡味道好?我们为什么会有报复的欲望和行动?为什么幸福感会很快被生活的平庸侵蚀掉?为什么现代社会择偶的成功率远低于媒妁之言的年代

  作者一一剖析了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到我们的择偶和婚姻生活,再到情绪的效应和幸福的标准——赋予我们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非理性未必是坏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坦然接受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彻底颠覆工作和生活中徒劳的逻辑,重新作出适合自己的完美决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唾手可得。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适用于: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想学习经济学却不懂传统经济理论的人,学生、职场人士,喜欢猎奇的读者。

  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获得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人》杂志和《科学》期刊等。著作有《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

  媒体推荐:

  丹·艾瑞里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科学家。本书系统展示了他所进行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以及他的敏锐洞见。借由他的个人经历和实验研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人类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乔治·阿克尔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柠檬理论”的提出者

  事实上,人类并不像计算机那样长于逻辑,这不是“漏洞”,而是本能。在这本充满了洞见性、幽默感和启迪性的书中,艾瑞里向我们展示了短期的情绪波动会长期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但我们常常视而不见。

  ——克里斯·安德森 美国《连线》杂志总:,《长尾理论》、《免费》作者

  丹·艾瑞里认为,容易犯错误、贪图眼前利益、有报复心理、感情用事、被偏见左右是人类的本性。他教给我们克服这些缺点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关系更融洽,工作更成功。

  ——《纽约时报》书评版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超越以往的成功,丹·艾瑞里做到了。本书相较于《怪诞行为学》来说毫不逊色,书中诙谐幽默的观点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包括金钱、工作、友情和爱情。

  ——《哈佛商业评论》书评版

  本书深入剖析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令人大开眼界。它证实了颠覆逻辑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波士顿环球报》

  图书目录:

  引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1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8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8

  激励与表现呈“倒U形关系” 8

  三名参与者,谁会拿到最多的游戏奖金? 10

  面对巨额奖金的诱惑,表现为何大失水准?15

  损失厌恶与对年终奖的预期16

  高额奖金是一柄双刃剑 17

  决胜时刻,MVP球员比一般球员投篮命中率更高? 19

  社会压力下的表现失常 22

  金钱的压力与心无旁骛的剑侠 24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28

  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28

  薪酬待遇与工作成果,你更看重哪一个? 29

  反寄生的鹦鹉和饥肠辘辘的老鼠 30

  “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34

  你愿意组装多少个乐高玩具? 35

  扣针的生产与《摩登时代》 41

  给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更有成就感 43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44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 44

  烤炉里的诀窍和70/30烹饪法则 44

  自己折的千纸鹤看上去更漂亮 47

  为什么我们愿意购买高价的定制商品? 50

  谁家的孩子更聪明、更可爱? 51

  有过程,更要有结果 53

  努力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55

  第四章 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57

  这个创意是我想出来的! 57

  谁的解决方案最可行? 58

  爱迪生手中的“牙刷” 62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64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63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类的本能 67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任和报复 66

  向银行家扔烂西红柿 68

  被劣质的售后服务严重激怒的客户 69

  一个12秒电话引发的两种行为表现 72

  报复的口口相传和恶性循环 74

  你想报复的到底是谁? 76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客户的报复? 78

  “对不起”三个字的魔力 80

  报复是痛苦,而非愉悦82

  因报复而成功的企业家82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83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83

  人体拥有奇异的适应能力 83

  疼痛耐量取决于痊愈的希望 84

  幸福感会持续多久? 89

  “快乐水车”与幸福指数 92

  幸福感和厌恶感的“中断测试” 9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6

  善用适应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98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101

  面目全非的少年 101

  是否有女孩愿意与我约会? 102

  灵与肉的激烈战争,谁是胜者? 102

  郎才女貌与适应性择偶 104

  你会选择和谁约会?107

  美貌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 110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机会 113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114

  剩男剩女成为现代社会的一普遍问题 114

  在线约会的有效性微乎其微 116

  斯科特的在线约会故事 119

  普通约会与在线约会的结合体——虚拟约会 120

  用行为经济学解决择偶市场失灵的问题 123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126

  杰西卡与卢旺达屠杀 126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把钱捐给谁? 127

  密切度、生动感与“杯水车薪”效应 129

  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 131

  钱应该花在哪里? 132

  如何激励人们向重大灾害的受害者伸出援手? 134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136

  我们的行为都会被情绪左右 136

  自我羊群效应和情绪层叠 139

  最后通牒游戏:应该怎样分配这笔钱? 141

  复合型羊群效应对决策的长期影响 143

  独木舟与夫妻关系 146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149

  是什么在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 149

  专家与政策的非理性 152

  致谢 157

人性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在说明现代心理学现状之前,必须说明“声名遐迩”的弗洛伊德,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心理学的了解,加之各种媒体对通俗心理学的渲染,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心理学的许多曲解。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种种研究的论题、数据和实际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沧海一粟,在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心理系学会这两个学术组织成员中,关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加在一起,分别只占一零%和五%。

  现代心理学现状介绍今世心理学包含了各种多样的内容和层面,跨越了教育、社会、产业、执法、临床等多个范畴。美国心理学会(APA)就包含了多达五三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看看心理学研究的使用成果可能对它会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古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行为原理,通过辨认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成功使用于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大量数字材料的教训,酗酒、肥胖的治疗,恐怖症的治疗;有关知觉历程的研究成果,使用于雷达监督、接到照明和飞行驾驶员座舱的设计;处理和记忆信息的方式也积累了大量可被反复验证的研究结果,例如衰老对了解效果的影响,帮助设计对认知丧失者进行恢复训练的方案。

  话说一回,随着现代的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经济加快发展,然而在这种具有屡见不鲜的形势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要随这飞速的步伐走。但是年轻人为了适应这社会的形势历程中往往产生不少的心理上的题目,如在当今的社会的情况下,竞争大,挑战大,不免呈现一些心理的题目,现在有不少的门生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而不科学地埋头苦干,甚至利用苏息的时间去读书,却由于心理的压力往往导致考试的成绩底下,继而,引发情绪消极,产生紧张心理不平衡,甚至轻生。另有中国实验计划生肓的政策下,差不多现在每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管束都过分严格,又过分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如家长为了孩子比别人聪明,占用孩子的假期时间而参加补习班,没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为了使自的家长满意而不断施加给压力给自己,当做不好时,产生不少心理不平衡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心理健康。

  我读了《现代心理学》后才明白心理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与脑,情绪压力与健康等等,其实一个人的健康不单是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人才是健康的。

心理书籍

  一直以来,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探寻欲望,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使我感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如:遇到了学生有自卑心理时,我们不能不关心他们,我们要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在班里面也是有

  用的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和同学们友好的相处。

  二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如:我是教学二年级的学生,那么我可以教会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自己心理的想法,和同学们友好的相处,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和谐的校园里,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

人格心理学 读后感

  本书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由本书第一章构成,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如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等等。第二部分为本书的主要部分,由第二至第七章所组成其内容属于理论人格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格心理学中的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学习论、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学派的理论与研究。第三部分由本书的第八、九、十这三章所组成。其内容是应用人格心理学,较系统是探讨了人格测量、变-态人格及其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等应用人格心理学的问题。

  《菊花与刀》问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却不断有中文版本推出,而且几乎被人格心理学领域所推崇为教科书之外的必读之作。我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找到了这本书。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就曾说过:本书著者的学识和能力令人惊叹。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而事实上,1948年该书的日译本出版后,即成为了日本国内最畅销的书之一。作者以菊花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的二元性,因为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家徽,而刀又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显然这样一种具象概括是颇有深意的。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民族那样突出地表现出行为的矛盾性那么让人难以理解: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这些就是《菊花与刀》会引领我们去深入探索的内容。——曼茶·荐书

  本书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由本书第一章构成,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如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等等。第二部分为本书的主要部分,由第二至第七章所组成其内容属于理论人格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格心理学中的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学习论、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学派的理论与研究。第三部分由本书的第八、九、十这三章所组成。其内容是应用人格心理学,较系统是探讨了人格测量、变-态人格及其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等应用人格心理学的问题。

  《菊花与刀》问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却不断有中文版本推出,而且几乎被人格心理学领域所推崇为教科书之外的必读之作。我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找到了这本书。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就曾说过:本书著者的学识和能力令人惊叹。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而事实上,1948年该书的日译本出版后,即成为了日本国内最畅销的书之一。作者以菊花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的二元性,因为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家徽,而刀又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显然这样一种具象概括是颇有深意的。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民族那样突出地表现出行为的矛盾性那么让人难以理解: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这些就是《菊花与刀》会引领我们去深入探索的内容。——曼茶·荐书

关于心理学的入门书籍

  01、心理学与生活

  本书作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典教材,更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此书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通俗易懂,深入生活,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0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

  03、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04、当尼采哭泣

  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当尼采哭泣》是我看过最好的心理学小说,没有之一。

  05、这才是心理学

  如今,各种伪心理学的论调充斥了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书架,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 总是想让大众相信,无论什么都能纳入心理学的范畴。翻开本书,让心理学大师教你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学,彻底走出伪心理学的误区。

人性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人性的弱点》一书作者是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的来自美国的卡耐基,正如书中作者简介介绍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正是这篇简介,使我产生浓厚兴趣想要了解,这里面究竟写了什么,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心理学好看书籍推荐

  《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是另一本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

  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是在英国心理学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这本名著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做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崔丽娟等著的《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对普通读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的专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可基本代表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Tiger LI老师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基础学说“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等人生最重要的处世经典以德国心理学的手法展示出来了一门课程。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则从心理学名人传角度入手,介绍了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而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更是把心理学名人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讲得生动有趣。

  上个世纪还出过几本这类书籍,如黎黑的《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出版社,1980年)等。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方面,可以阅读《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作者按照对历史上心理学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书共五卷,其中一、二 卷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心理学思想史。

  幼儿心理学书籍推荐:

  《婴儿心理学》孟昭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意识的把握》 皮亚杰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读孩子如读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爱和自由》

  《捕捉儿童敏感期》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和孩子划清界限》

  如果你读了这些幼儿心理学书籍,那么,你就读懂了你的孩子,让你在教育上更成功。

关于心理学的经典书籍

  1.《怪诞心理学》

  评分:7

  这一类的书都挺有趣,讲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现象背后是什么原理。

  2.《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评分:8.5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对集体行为及社会心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3.《社会心理学》

  评分:7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4.《引爆点》

  评分:7

  营销心理学,创业的人也可以看看,产品是如何一夜之间爆发的。什么是时尚,也在里边阐述了。

  5.《进化心理学》

  评分:8

  相亲前必读。

  6.《心理学与生活》

  评分:9

  杂糅了很多门心理学分支在一起,所以每一门都没办法写得很深。不过作为一本入门的教材了解心理学的概况已经很不错了。

  7.《说谎》

  评分:7

  don’t lie to

  8.《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评分:8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9.《睡眠与做梦》

  评分:7.4

  对梦境好奇的可以看看。

  10.《3分钟爱上心理学》

  评分:6

  适合完全不懂的人看,入门级

  11.《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

  评分:8

  读了那么多心理学的书,终于读到了一本集大成的书。 我是一边读《心理学的故事》,一边读的《心理学导论》,感觉启发很大。 强力推荐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

  12.《社会性动物》

  评分:9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 Psychology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13.《怪诞行为学》

  评分:8

  又一本有趣的经济行为学

  14.《别做正常的傻瓜》

  评分:8

  从心理学阐述经济行为学。

  15.《拖延心理学》

  评分:8.4

  关于拖延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向拖延恶习开刀去吧~

  16.《少有人走的路》

  评分:8.4

  作者是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医生,以他的经历及专业写出来的一本书,看了很有感觉。

  17.《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评分:8.8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

  18.《影响力》

  评分:8.8

  心理学类别的畅销书,挺经典的

  19.《当下的力量》

  评分:8.4

  蛮好读的一本书,倾向于心灵启迪。

  20.《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

  评分:8.8

  主要是心理研究的实验,比较学术,也很科普。

  21.《追寻记忆的痕迹》

  评分:9.0

  精分类的作品,关于人类对记忆研究上的探索。

  22.《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评分:7.8

  对成功人士的统计学

  23.《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评分:7.8

  如果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想认识人类性格的差异,那么《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性格心理学”入门书。

  24.《生命的重建》

  评分:8.3

  心理励志畅销书

  25.《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评分:7.7

  改善两性关系,对了解异性心理有点帮助

  26.《拆掉思维里的墙》

  评分:8.3

  挺热的一本书,也耐读

  27.《登天的感觉》

  评分:8.1

  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岳晓东在哈佛大学做的十个心理咨询个案,还不错的。

  28.《遇见未知的自己》

  评分:8.3

  都市心灵励志方面的书籍,教会我们爱自己,以不一样的视野面对世界。

  29.《你的误区:如何摆脱负面思维掌控你的生活》

  评分:8.0

  自我挫败行为及其解脱办法是令人感到头痛的领域。看看此书,也许能为你解答些什么。

  30.《身体语言密码》

  评分:7.9

  凭借肢体语言解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2017最新的心理学书籍

  1、《共情力》

  【关键词】共情力 减压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Arthur Ciara),哈佛大学前讲师,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

  共情力是一种能够理解别人的独特经历并且能对此进行反应的能力,这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常见要求。

  和共情力高的人谈话,你会感觉到很舒服。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是,作者认为培养共情的能力可以减压。

  这本书会让人忍不住要一口气看完,书中有效的方法论也让这本书成为了压力自助手册。

  该方法首次将共情能力和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在心理学和神经学领域具有开拓性。

  国内研究心理理论和共情力方面的大牛,北京大学的苏彦捷教授,也对本书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值得每个为压力所困扰的人一试。

  2、《疯狂成瘾者》

  【关键词】暗黑心理 成瘾脑机制 瘾君子逆袭成心理学大牛

  作者:马克•刘易斯(Marc Le)博士,诺贝尔会议演讲嘉宾、TED演讲者、欲望与成瘾研究专家,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奈梅亨大学教授,师承新皮亚杰学派代表人物罗比·凯斯。

  对某件事情的极度渴望就是成瘾,这么说来,差不多人人都是成瘾者。

  只不过有的是对shopping成瘾,有的是对烟草成瘾,有的是对知识成瘾罢了。

  作为发展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刘易斯博士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他用一本书揭露了自己不堪回首的作为瘾君子的前半生,目的就是让我们大家都意识到成瘾这个问题

  除了小说般的描写,成瘾(更确切地说是欲望)的机制也被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呈现了出来,

  因为他坚信,我们对大脑有多一点了解,成瘾对我们就少一点挟制。

  希望国内也多出一些这种好玩又烧脑的书。

  3、《安慰剂效应》

  【关键词】安慰剂效应 心理作用 疾病

  作者:莉萨·兰金(Lissa Rankin),博士,医生、作家、演说家、艺术家

  一本书讲透安慰剂效应,诸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这样的医学顶级期刊的引用也是新手拈来。

  作者本身是接受过传统西方医学教育的医生,却开始审视传统医学的弊端:

  忽视了心理的重要力量,而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机理不就是对疾病的痊愈抱有积极的期待的结果嘛。

  很多心理影响身体的著名研究都涉及到了,如格兰特研究,塞利格曼的乐观主义、赫伯特·本森的放松反应技术等,

  作者用了很多权威文献和实证支持的案例来证明心理的强大作用,阅读的体验特别动人。

  本书独创六步自我疗愈法。这六个步骤将帮助你找出生命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心理健康、创造力、环境,还是工作和人际关系等?以便你信任内在的指引,为自己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帮助你的身体做好接受奇迹的准备。

  本书亦获TED五大受欢迎演讲者、《脆弱的力量》作者布琳·布朗等人力荐

  我们终将与疾病相遇,这是一本每个跟疾病打交道的人都该一读的生命之书。[购书入口]

  4、《神秘的荣格》

  【关键词】 人格 投射 人格面具 集体潜意识 荣格

  作者:杨韶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管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尤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方面多有建树。

  爱上一本书,始于封面,陷于书名,忠于正文。

  最喜欢看《神秘的荣格》中关于投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部分。

  投射是我们会把自身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比如,有些不良少年,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动手打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

  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心灵中的女性倾向,阿尼姆斯是女性潜意识心灵中的男性倾向。

  举个栗子:尽管一个男人可能有若干理由去爱一个女人,然而这些理由只能是一些次要的理由,因为主要的理由在于他的潜意识之中。

  男人们无数次尝试过与那些同自己的阿尼玛相冲突的女人结合,其结果不可避免地总是导致对立和不满。

  荣格说阿尼玛有一种先入之见,它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的东西,

  而阿尼姆斯选择的的则是那些英勇无畏、聪明多智、才华横溢和体魄健壮的男人。

  目前国内解析荣格观点最完整的书,获中国第1位分析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申荷永作序推荐。

人性心理学书籍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已被译成十几种语。《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这是伟大哲人叔本华的巅峰杰作,迷茫者的灯塔之书,被誉为通俗实用的哲学入门经典。翻开本书,彻底读懂“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本书能帮助我们在茫茫人世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坦然无畏、宠辱不惊,幸福度过一生。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类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

  作者马斯洛是现当代全世界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

  《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我是谁

  史蒂文·赖斯

  你还在查询星座运势吗?还在做杂志上的小测验吗?不如来读读《我是谁》吧。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干嘛不选择基于科学研究结果给出的权威解释呢

  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我们为何如此?人类行为动机领域的革命者史蒂文·赖斯依据科学研究,提出人的16种基本欲望。他认为,基于每个人在16种基本欲望上强弱水平的差异,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欲望图谱”完全一样。而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具备满足自己基本欲望的潜能。在《我是谁》中,赖斯教授针对人生的各个面向:情感、事业、家庭、运动和精神灵性,阐述每个人应该如何通过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望来获得有价值的幸福感。书中内含个性化的人格测验!帮助你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你身边的人。

  理解人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神经精神病学家和社会教育家。他所开创的个性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影响十分深远。

  《理解人性》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心理学与读心术

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