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我家垃圾分类

  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生活,各种垃圾也特别多。过去北京人管垃圾叫“扫地土”或“脏土”。如今垃圾五花八门,其中扫地土的成分,已经占得很少了。

  过去的“脏土”可以作为肥料肥田,如今的垃圾五花八门,处理不好污染环境,处理好了还能继续为人类造福呢。为此,我们全家决定垃圾分类处理。我买来四个筐:一筐装废纸,一筐装塑料袋,一筐装玻璃瓶和饮料瓶,一筐装菜叶、果皮和杂物。四筐一字儿摆在卫生间内,两红两绿,平添了一道风景,尚且有实用价值。

  开始时,活儿一多,脑子一乱,常放错了地方,只好扣过来重新分好。妻子一时烦了,愣说这样做是没事找事。女儿说话了:“万事开头难,咱要敢为天下先。”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家的垃圾分类终于坚持下来了。

  如今,最支持、最热心垃圾分类的就是妻子。垃圾一分类,转眼就生钱,一周卖一次,足有几十元。女儿每次提到我家旁边的一条河就愁眉锁眼。她说:“河里鱼没了,水草也不水灵了,昔日的旖旎风光不见了。实行垃圾分类,不但能变废为宝,还能为保护环境作贡献呢,多好啊。”

  实行垃圾分类,我也同样乐不可支。首先是倒垃圾的活儿省去了四分之三;其次是打扫房间时女儿抢着收拾垃圾,培养了孩子的勤俭品质;再次妻子说我出的这个点子有功,给我增订了一份报纸。

  举手之劳,何乐不为?细心一点,收益多多。按说,社会上根本没有什么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就以废纸来说吧,如今全通州区一天产生多少废纸?看看沿街收购废品的就会知道一二。进了小圣庙北京造纸七厂院内,更会让人有直观的感觉,那里的废纸堆积如山,可几天之内竟会变成“再生纸”。

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嘶啦”一声,你撕掉了一张废纸,并把它揉成一团,潇洒地扔进了垃圾桶,“哐当”一声,又丢进去一个还残留着一些液体的玻璃瓶,“哗啦“一声,一碗剩菜也被倒了进去……这一切,都是我们不需要的“垃圾“。

  当你把这些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时候,是否想过它们最终去了哪里?在处理它们时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垃圾分类”这四个字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七彩蒲公英小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一站站的走访与实践行动。

  一、参观学习:“垃圾分类”知多少

  8月25日一大早,我们集体前往位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与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叔叔带我们来到大门后边的垃圾填埋分类处理模型旁,让我们直观清晰地了解了运到垃圾填埋场后的垃圾是被如何处理的:平时扔到垃圾桶的垃圾,被清运车运过来堆到一定的厚度时,覆膜工人会给垃圾盖上专业薄膜,防止渗透及散发,污染地下水和空气,破坏生态环境。每天,有一千多车垃圾从城市各处运过来,一年的垃圾量就可以填满五分之一个西湖!工作人员在酷暑中顶着烈日、忍着刺鼻的气味认真分拣、处理。我们在感到无比敬佩的同时也明白了:如果能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让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减少工作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对于社会、经济、生态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之后的“垃圾分类知多少”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学得认真、问得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我们注意到玻璃瓶罐、镜子等玻璃制品是可回收垃圾,但盛装化学制品的瓶子以及灯泡却是有害垃圾。最后,小队的每位成员都通过了“垃圾分类知识大考核”,能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准确无误的分类,收获满满。

  二、采访宣讲:碧水蓝天靠大家

  离开天子岭,队员们马不停蹄,直奔社区、街头、地铁站,去寻访环卫工人和普通市民。我们先是跟随环卫工人工作了两个小时,零距离体验清洁城市的艰辛,感受推进垃圾分类的紧迫与困顿。

  说到垃圾分类问题,每位环卫工人都变得神情凝重:“你看看这些垃圾桶里,各种垃圾都有啊!”确实,我们在街头观察到,大约只有一半的市民在扔垃圾时会仔细观察垃圾桶上的标志,不少人只是随手一扔。我们从打开的垃圾桶发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里的东西差别不大。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并不尽如人意,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我们给他们送上防暑降温物品,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城市美容师”的工作环境和强度值得大家关注,他们的劳动成果更是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从点滴做起,“垃圾分类”就是最好的开始!

  随后,我们来到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通过对30位市民的街头采访,发现大家基本上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怎么分比较糊涂,尤其是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混淆度比较高。只有60%的市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有40%的市民坦陈自己平时扔垃圾比较随意。统计下来,对于“垃圾分类”懂得最多的居然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这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印证了我们今天的活动是多么有必要。我们现场发放了100份《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大家答疑解惑。市民们纷纷为我们的大力宣传和认真讲解点赞。看到大家都愿意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城市的碧水蓝天,有我们一份小小的贡献!

  三、活动思考:付诸行动永不停

  通过这次的小队活动,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知道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好每一件与垃圾分类有关的事情。当然,活动之后,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思考:

  1、垃圾分类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教育。正所谓: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带动一座城市。

  2、是否可以在社区建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从宣传教育到实施处理,规范管理。

  3、每个小区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小小比赛,在积分换取礼物的同时,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4、每个家庭也应该准备相应的几个垃圾桶,让垃圾从源头就进行分类。

  5、建立法规政策,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扔置混合垃圾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6、学习日本,合理调度垃圾车运输时间,分类收集各类垃圾。

  7、将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庭、社区树立成典型,进行奖励及大力宣传,从而影响更多的家庭和社区。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重视垃圾分类,人人付诸行动,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行动,让垃圾去往正确的地方,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杭州更文明!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我们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但我们制造的垃圾污染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碧空如洗的天空失去了她的蔚蓝,晶莹剔透的河水失去了她的清澈,沁人心脾的空气失去了她的清新。为了使受伤的地球恢复,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很多,比如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要放塑料罐、饮料罐、废纸类……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要放剩饭、果皮、茶渣……红色的有害垃圾桶里要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物……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要放砖瓦、陶瓷……正确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废纸的再利用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废电池的合理分类减轻了土壤污染,废弃塑料正确收集带来了可重复利用的再生资源……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在家里,我们要养成先给垃圾分类再倒到对应的垃圾箱里的习惯。在户外,我们要养成先注意自己的垃圾是哪一类再丢弃的习惯。

  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深爱着我们美丽的地球妈妈,就请行动起来,一起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为绿而生,为绿而行!

垃圾分类我先行

  一阵微风吹过,吹走了清晨的宁静,大自然从熟睡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叮铃铃!”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我一个“绝世前空翻”从床上蹦了起来,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利安环境”和“垃圾处理厂”。因此,准备好用品后,我们斗志昂场地出发了。

  来到第一个目的地,已是上午十点多,大家排好队后,鱼贯走进讲座室,静静地等待着收获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首先,我们看了一段人文纪录片,播音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吸引着大家,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坚起耳朵,认真的还时不时地低下头去记笔记,收获满满。接下来的讲座幽默生动,讲解员为我们普及种种知识,有时还来个绝妙的比喻句,例如,当垃圾送进焚烧厂被焚烧时,一个机械手会抓起垃圾,而焚烧垃圾是需要钱的,所以焚烧垃圾就等于把钱扔进火里烧,讲到这儿时,同学们一个个都悲叹不已,太可惜了,居然把钱往火里扔……

  讲座结束后,我们乘车来到垃圾处理厂,同学们一个个意未犹尽,在车上激烈地讨论着。直至一开车门,一股臭味袭来,大家一个个紧皱眉头,但比起处理厂内的气味,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刚进厂内一股腐败的味道扑鼻而来,我差点儿没晕过去,一旁的同学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脸厌恶地看着一旁的机器。只有真正地身临其境,才能领悟到垃圾是多么可怕。讲解员看出了我们的异常,快速带我们浏览了一遍,出了大门,同学们才长舒一口气,现在,外面的臭气基本闻不到了……

  回家路上,不禁感慨:做好垃圾分类,才能让环境变得美好,让空气变得清新……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大家好!我是人见人讨厌,花见花调谢的垃圾。想必大家对我并不陌生吧!

  每个人都看见过、扔过我,但很多人都把我随便扔在地上,使我无法回到自己的家----垃圾桶。所以我要报复,使你们也无法生活得更好!而且,因为人类的环保意识差,使我越变越多,从尔导致了人类的家-----地球生病了。以前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清水江不见了,变的乌黑乌黑的;以前蓝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也不见了。

  渐渐地,人类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努力地改变呢!现在你只要一走进任何一个小区都能看到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顔色的垃圾桶。红色代表有害垃圾,蓝色代表可回收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黄色代表其他垃圾。就这样,我被分成了四大类,分别回到了不同的家中。

  我希望大家能让我变的越来越少,能记住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地珍惜、爱护这些资源。所以我们要进行垃圾分类,再次利用可回收的资源。

  目前,我国垃圾管理的大多方法还是混合收集,集中运输,或焚烧或填埋。这种方法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甚至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农业发展等。

  垃圾分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

  在家里,我们要提醒家人进行垃圾分类,把矿泉水瓶、玻璃瓶、易拉罐、废铜废铁、废纸箱、旧衣服等可回收的装在一起,卖给收废品的,既资源回收了,又赚了钱;把废电池、废灯管、旧墨盒、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让专业人士进行特殊处理;把剩菜剩饭、菜根菜叶、过期食品等食品类垃圾的也另外装在一起,方便填埋。

  在学校,我们要把废旧报纸、书籍、作业本、废塑料皮、废文具等整理到一起,作为可回收垃圾。

  在室外,我们要用不同的袋子把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投放在相应的垃圾桶内。

  垃圾分类,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从家做起,彻底改变以往的垃圾混合收集情况,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努力将我们的家园建设成为环境优雅、卫生优良的美丽家园!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知道我们县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是多少吗?对此,我走访了环卫所,经了解,我们县城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85吨,一年就是31025吨。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了吧!看来环卫工人太辛苦了,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垃圾,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生活垃圾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饭、菜皮等。另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采用垃圾分类的好处是通过中和处理,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目前我县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是先收集,再中转,然后运到尖山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而且我县已投资四千多万在金溪上坑建造新的填埋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这不仅仅是环卫部门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责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因此,我建议:

  一、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素质,加强环保意识。

  二、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后,定时定点投放。

  三、买菜尽量不用塑料袋,用篮子。外出吃饭少用一次性

  四、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拾荒者,虽然他们的形象有损市容,但是他们对垃圾的分类起到很大的作用。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丽。

垃圾分类我先行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可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生活垃圾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虽然垃圾可以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以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而且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我们学校每天也会产生大量垃圾,其中以废纸、饮料瓶为主,基本都属于可回收垃圾,却没有进行正确的分类回收,非常的浪费和不环保。特此,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人人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

  二、校园准备两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一个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另一个用来装可回收垃圾,并投放到楼下指定位置,以便回收利用。

  三、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树立环境道德,对有损校园环境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从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开始,让我们的学校更加清洁美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过得更加环保美好!

垃圾分类

  城市里的垃圾多种多样,它们虽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名字。有的叫可回收垃圾,有的叫不可回收垃圾,还有的叫有害垃圾。每一个垃圾都有它们的家——垃圾桶。不同名字的垃圾的家在不同的垃圾桶,这篇文章就来学学,垃圾分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的垃圾桶有三种——绿色可回收垃圾桶,蓝色不可回收垃圾桶,红色有害垃圾桶。从名字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垃圾在什么垃圾桶,但你知道什么垃圾叫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叫不可回收垃圾,什么叫有害垃圾吗

  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有硬纸,废塑料,易拉罐,玻璃,衣物等都是可回收垃圾,它们的家就是可回收垃圾桶。

  不可回收垃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有烟头,油漆,花草树木,果皮,剩饭,建筑垃圾等都是要归类于不可回收垃圾桶的。

  而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它们都必须经过特别的处理。为了方便处理,它们必须回收在一个垃圾桶内——有害垃圾桶,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处理。

  还记得我曾经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幅插图:我们曾经美丽的地球已经变了,变得灰不拉几,变得死气沉沉,垃圾在地球上随处可见,土地被污染了,小溪被污染了,树木一片一片的凋零,乌臭的河面上,漂着一条条死去的鱼儿。地球伤心又无助的哭着。那幅画下用显眼的大字写着:不要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哭泣!

  最后,我想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都有职责爱护这个家,所以,希望大家都贡献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

  最近在我们身边,多了一些特殊的人群,在城市的角落都有发现他们的身影。并不华丽的着装,一件橙色或绿色背心,一张志愿者的证件以及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全部。他们默默的为我们生活的便捷、为我们的城市环境的整洁美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不及啦!”我塞下最后一口早饭,提起书包,拎起垃圾袋,似离弦的箭,飞快的下楼。跑到垃圾桶旁,刚准备随意一扔完事走人时,一个严厉的声音从背后猛猛的响起,“等一下!”伴随着人跑动带起的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我手上把垃圾袋夺去,直接打开用手翻了翻,指着一块西瓜皮一字一句的对我说:“这是湿垃圾,怎么也放到干垃圾里去了?还有,这个……”老伯开始把垃圾袋里混在一起的干垃圾逐一分开,并且教导我以后垃圾分类要做到位。“哎呀,小题大做,我还有事!”我不耐烦的快速离开,飞一样的冲向公交站台,可惜一辆班车刚刚驶离,我只能目送着它远去。

  一路上我越想越气:那个人真讨厌,害得我没赶上班车,我咋就这么倒霉呀!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到了学校,尽管我左赶右赶,还是迟到了。刚踏入教室,班主任那眼里的目光便毫无掩饰的射向我……一上午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开始广播每日的宣传活动,今天刚好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吃着午饭,听着播报员丰富详尽的讲解,眼前浮现出早上的场景。我的脸不由得泛起了羞红,那名志愿者不怕脏,用手把我吃剩的西瓜皮捡出来,还为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而我却如此不耐烦!想到这里,我心里对早上那位老伯的反感少了几分。毕竟垃圾分类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造福后代,一举两得。

  等到下午放学,我与同学一起结伴回家,回到小区,看到那位老伯还在岗位上执守着,丝毫没有一丝懈怠。看着他那在风中凌乱的白发和那坚毅的眼神,我明白了他坚守那一份信念的原因,内疚之情一下涌上心头。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着:为何不换位思考一下呢?又有多少人愿意用手去把人家的垃圾捡出来分好类呢?正是有了这些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城市的垃圾分类才能完全做到位,正是有了他们城市的环境才能更美好。我跑到那个老爷爷面前,对他说:“老爷爷对不起,早上是我错了。”

  生活中那些我们未曾注意的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不断服务着我们——志愿者们,不仅仅值守在垃圾分类这一块,在身边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辛勤付出的身影。感谢他们为垃圾分类这一工作所做的贡献,为城市的环境更加增添了一份绿色!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写给未来对象的一封信

关于塑料污染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