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记录表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吸烟健康教育记录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7.07.12活动地点:鸿武社区活动形式: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主题: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者:环翠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5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2种50份活动内容:向社区居民介绍吸烟及高盐饮食对身体的危害,吸烟所导致的常见疾病,及因吸烟导致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忠告大家吸烟对人类百害而无一益,让大家主动戒烟,健康生活。活动总结评价:通过讲座让居民了解到吸烟的危害,很多疾病的生成都与吸烟有关,而且不仅对吸烟者有危害,对其周围的人也危害极大,让居民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清楚的认识。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7年07月12日

  健康讲座听课通知

  广大居民:

  为了向社区居民介绍吸烟及吸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并介绍吸烟对很多疾病的不利影响,决定在我社区居委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望社区居民积极参加。

  1、时间:2017年07月12日上午9:30-10:30

  2、地点:鸿武社区会议室

  3、内容:“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

  环翠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07.07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健康教育记录表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心理辅导员石峰辅导对象李子豪班级三(2)班性别男年龄9辅导时间2019年9-12月问题表现李子豪与别的同学交流时,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觉得自己被孤立,上课常走神。

  他总有这样的苦恼他们不喜欢我、他们总不愿和我做朋友、根本没人理会我。

  平时同学不小心碰了她的什么,她便会大发雷霆,与人争执。

  为此她本人很懊恼,没少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李寒在心理也常提醒自己,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坏,他们不是故意的,但到时候她还是会很激动。

  她真是苦恼极了,却很难改掉这个坏习惯。

  原因分析有一个可怕的毛病就是自卑,对自己缺乏自信,这种自卑感使得她克服不了一点小麻烦。

  也有可能是入学适应困难,李子豪刚到我们学校,学校变了,环境变了,经过长时间熟悉的同学分散了,学习的压力大了,学习的方法也需要调整了,这些都可能在她心理上产生压力。

  辅导对策及过程1、体验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多形式、多层次地让李子豪体念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

  其一,教学降低重心,重视基础。

  其二,课堂上创造参与的机会。

  课堂上让她回答能够解决的问题、主题班会让她发言等,让她知道我的回答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讲话还可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

  其三,给予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李寒体操做得不错,让她领操。

  2、学会恰当评价自己自卑的本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以至信心不足。

  要克服自卑,应从恰当评价自己入手。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要进行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积极暗示,以振作精神,增强信心。

  辅导追踪虽然李子豪还会与同学有摩擦,但她比较服从老师的处理,不再自作主张,大大出手了。

  班级里,她也有了几个要好的伙伴,参加了几次体育比赛,获得了好名次。

  辅导效果随着学习的适应,同学的逐渐了解,学习方法的改变,尽管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李子豪同学的心情越来越好、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学习成绩稳中有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心理辅导员高厚良辅导对象李振亭班级三(1)性别男年龄9辅导日期9月20日--12月20日基本情况该学生外来工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课堂课后不做作业,严重时整天不写一个字,不讲卫生,不爱护学习用品,但他的脑子比较聪明。

  另外,他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管他,常常是父母的朋友或亲戚来接他。

  问题表现1有时玩红领巾,一根一根丝抽,用牙咬。

  有时玩学习文具。

  2、谁说话向谁看。

  根据我的了解,该孩子从小跟外婆在农村生活,没有在正规的幼儿园接受教育,没有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一直到入学年龄,才从家里接到这里来读书。

  另外,该孩子的年龄偏小,也是原因之一。

  原因分析辅导对策及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该孩子的家长联系,了解他的情况,和在家的一些表现。

  针对他的情况我把座位调在第一排座位上,方便上课时、做作业时提醒他。

  第三阶段对他软硬兼施,以鼓励为主,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辅导。

  辅导追踪通过对他的教导,关心,发现他有时好,有时坏,大多数时候表现都不好。

  反思通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不能批评他,越说越不做;相反哄、鼓励效果比较好。

  期末考试前,我对他说,如果考到90分,老师给你发奖品,他听了笑眯眯的,果然期末考试答题非常认真,考出了95分的好成绩。

  我有困惑,鼓励的时间长了,对他会不会失去作用。

  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是有可塑性的,但我不知用什么方法来转变他。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学生姓名王琪班级4(1)辅导老师田茂虎时间2019.9-2019.12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家庭住址南留南村父母联系方式134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琪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

  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

  原来。

  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

  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小琪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小琪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

  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小琪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消除小琪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

  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强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

  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琪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他的机会,我就发动他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

  开始他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他上了。

  而且表现得还不错。

  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

  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

  从此他变了好多。

  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

  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小琪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

  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小琪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小琪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他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琪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

  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强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

  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辅导后记:

  面对小琪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

  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

  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

  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同伴身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

  效果反馈:

  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琪渐渐变了:

  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回答问题;活动中,他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他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

自写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晚期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使患者致残、致死率甚高。高血压是脑卒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

  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病,然而目前我国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及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仅为5.8%。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缺少依从性,同时对于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防治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本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找不到获取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接受的知识比较单一,患者本人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之一,因此在进行药物降压治疗的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予以修正。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干预措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目前我过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2、3级。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或舒张压90~99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或舒张压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或舒张压≥110

  三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一般认为遗传因素40%占,环境因素约占60%。

  1、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多有家庭史。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双亲血压都高于正常的儿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45%;单卵双生兄弟(姐妹)的高血压相关系数可达55%。

  2、环境因素(1)饮食食盐摄入过高、饮食高糖、饮酒、饮食低钙、低钾、高蛋白摄入、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较高等易引起高血压;

  (2)精神应激;

  (3)缺乏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正常血压人群中,久坐和体力活动不足者与活跃的同龄对照者相比,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0%~50%。长时间看电视等静止的行为因素可以独立地影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看电视时间与肥胖及糖尿病发病危险呈显著正相关。

  3、其他因素肥胖、服用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四健康指导

  1、评估

  在健康教育前通过各种渠道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学习的需求,了解患者个人日常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活动情况以及用药经过,采取个体化教育。

  2、疾病知识指导

  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治疗要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每次就诊携带记录,作为医生调整药量或选择用药的依据。家属应对病人充分理解、宽容、安慰。

  3、饮食与营养指导

  (1)高血压患者平时以清淡素食为主,宜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鱼类、瘦肉等;

  (2)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总量低于6g(3~5g),对含钠盐高的食物也应少吃或禁食;

  (3)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患者多食含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等;适当进食一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等;平时烧菜宜用植物油,最好是选择花生油、豆油等,应少吃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对辛辣性食物和零食应少吃或不吃;

  (4)不宜吃动物内脏,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

  (5)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含钙量较高的食物。香蕉、西瓜等含钾较多的食品可适当多吃;

  (6)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

  (7)避免喝浓茶、红茶、咖啡等;

  (8)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

  (9)体重超重者要注意节食,男性每日摄入热量宜控制在l100~14OOkcal,女性1000~1200kcal。

  4、戒烟戒酒控制酒精摄入量,绝对禁止吸烟。

  5、休息与活动指导

  (1)休息:1级高血压患者可坚持工作,适当参加体力活动,但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注意环境安静,保证充足睡眠。2级高血压患者应适当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体力劳动,避免较强的活动。3级高血压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活动量应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提倡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在活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时,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要求,必须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睡觉前1h避免过度的思维活动或看电影电视等;高血压危象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加强防护,确保安全

  (2)合理安排运动量: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平时避免提重物或自高处取物,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使肌肉释放较多的ATP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以达到降压的目的。如选择骑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走等并持之以恒。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6、心理平衡指导

  指导病人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长期紧张、恐惧、焦虑,以免诱发血压增高。可养些花草以调节心境,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

  7、病人正确服用药物的指导

  (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2)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材料。嘱病人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根据自觉症状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药量,均可导致血压波动。

  (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但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8、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病人和家属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让患者定期、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便于复诊,观察血压变化,坚持服药,使血压维持在理想状态。

  9、定期复诊

  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危险分层属低危或中危者,可安排病人每1至3个月随诊一次;若为高危者,则应至少每一个月随诊一次。

  附:健康教育方式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根据病员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住院的不同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认真执行健康宣教措施。随机教育责任护士利用进病房执行操作巡视病房或单独抽出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根据病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健康教育是需要护士、家属、病人三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努力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其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纠正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学校大课间特色展示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