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知识点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可见它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
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
“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一、篇目
1、《二十四孝图》
2、《五猖会》
3‘《无常》
4、《狗•猫•鼠》
5、《阿长与〈山海经〉》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父亲的病》
8、《锁记》
9、《藤野先生》
10、《范爱农》
二、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三、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四、推荐理由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鲁迅
内容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在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反动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是***青年从文章中得到了战斗的热情和反抗旧势力的决心和勇气。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城老师也曾呼吁我们“行动起来,追逐400万的时尚!”
《朝花夕拾》名著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读完几页我就开始晕了,可是不看不行,我只能硬着头皮看下去,看不懂的地方就到网上去找意思。在网上听他们说;“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我倒没感觉出来。不过他写的故事虽然现代人很难读懂但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
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想玩都不能玩。即使有纷飞的大雪,过不了一会就进了下水道。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
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
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一《狗?猫?鼠》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深夜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答: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3、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二、《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1、“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一时”“我”又为什么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呢
“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叫她“阿长”是在“憎恶她的时候”,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大的祖母才这样叫她。
“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三《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1、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2、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
答:《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4、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5、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6、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7、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四《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2、《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3、精彩片段之一《五猖会》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省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那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赏析——文章对自己从“笑着跳着”到感觉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的心情变化写的很细致,蕴含着对封建教育不动声色的批判。我们也从文中看到,作者对其父亲没有一句谴责之词,只是流露出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于困惑。
五《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1、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2、《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七、《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
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
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
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
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人称“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在他写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 为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收录了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先生愤怒声ZF的无耻行径,遭到ZF的迫害,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同年9月鲁迅先生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四个多月,发现了这里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朝花夕拾几篇文章的创作。
《朝花夕拾》中我影象很深的是《无常》和《二十四孝图》这两个故事。《无常》中的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通过无常和阎罗王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讽刺了现实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却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而决定牺牲自己的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欺世盗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希望能让国人思想解放的愿望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
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2020年部编版语文朝花夕拾重点知识点和测试题
《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
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
如“”,“”,“”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
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
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
如《》,《》。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之后,
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有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
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三、判断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
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4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5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6藤野先生为人诚恳公正;
7藤野先生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
8藤野先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9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10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11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12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13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15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17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4、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
2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5、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4你眼中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先提出看法,接着以文中情节为例说说认为的理由)
5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
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
7、《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8、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9、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
10、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什么一书后,才可去玩。《》
11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
12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
13鲁迅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
14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15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
。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
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
、、
17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哪些
18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
《》
19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能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吗
《》
20写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篇目名称(两个)
《》、《》
21写出你们读过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一些篇名(课文除外)
(1)《》(2)《》(3)(4)
(5)(6)(7)(8)
(9)(10)(11)
(10)22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
2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
扫兴的是:
24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25《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2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27《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
这件事是:
28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29《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
3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3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2《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33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
34《狗猫鼠》主题是什么
35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朝花夕拾》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3、《天演论》
4、鉴略
5、百草园6、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
7.三8.活无常9、江南水师学堂10、《琐记》11乌烟瘴气12强烈欲望
13生活片段14弃医从文15“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6迎神赛会17《藤野先生》18“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19“妨害白话者”20《琐记》21《无常》,《五猖会》。22新学堂与旧学堂
23无常_24藤野先生25范爱农。
二、
1(D)2C3(C)4(C)5(B)6(A)7(D)8(A)
9(B)10(A)11(C)12(B)13(D)14(B)
三、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
四、1爱憎分明,为人正直2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3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4略
5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
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6描绣像
7、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
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9、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10、《鉴略》
11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2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13“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4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15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16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17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18《狗?猫?鼠》
19《阿长与山海经》20《藤野先生》、《狗猫鼠》
21(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阿长与山海经(4)二十四孝图
(5)五猖会(6)无常(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
(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
22一位长辈的赠品。
23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24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
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25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26阿长衍太太。
27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28董香扇枕、子路贡米。
29即指绍兴城。
30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1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32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33《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
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
“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
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4《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
“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
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5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
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
“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
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5、《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6、“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7、《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8、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9、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10、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1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12、“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3、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4、《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5、《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16、鲁迅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的看(《儿童世界》)而感到中国儿童的可怜。
17、《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有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又勤劳的保姆(长妈妈),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又没有民族歧视的恩师(藤野先生)、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正直、倔强与懦弱的朋友(范爱农)、严厉、慈爱的(周伯宜)和自私、阴险的邻居(衍太太)及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18、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观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C)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4、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5、《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A)
A、有 B、没有
6、选择一个正确答案(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8、《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9、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A)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0、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C)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先生
三、简答
1、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2、鲁迅为什么会时常回忆起藤野先生?目的是什么
原因:“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目的: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3、《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4、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