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高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治愈片“寻梦环游记”观后感:谁是那个被你一直记得的人

  周末去看了口碑和评分都超好的电影“寻梦环游记”,电影的主题涵盖了三层意思,梦想与现实,家庭与亲情,最后是死亡与遗忘。

  相对其他迪斯尼电影来说,前两个元素并不稀奇,在亲情和梦想之间,在追梦与臣服于当下的生活之间,那种禁锢与挣扎,以及最终突破万难实现梦想到达人生巅峰时刻的喜悦,在很多动画电影以及亲情电影中屡见不鲜。

  但是,关于死亡以及亡灵世界的故事,以这样绚烂的场景去描绘,以及将王者与生者之间那种生生不息的联系用记忆承接起来,让人实在很难不被震撼。

  编剧在起名字的时候故意将故事的内核隐藏起来,以梦想为引线将人吸引到银幕前,继而用精致的五彩剪纸穿插主人公米格的旁白,然后通过亡灵节的到来,再到米格想去参加亡灵节才艺比赛而偷盗了偶像的吉他然后误入了亡灵的世界……电影的面纱才得以拉开。

  我承认,在我见到第一个亡灵时,我的惊愕大于惊喜,那些没有脂肪和血肉的躯体,他们以全骨骼的形态出现,不出声的时候足以媲美游戏里的僵尸,然而,他们有眼睛和声音,也就有了表达情绪和情感的通道,他们的躯体因为没有血肉的包裹而更显松弛和灵巧,这一切的总和,让你觉得死亡其实就是灵魂的搬家,那些离开我们的人,他们一闭眼,已经飞跃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生活。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是将原本阴森冰冷的概念注入温情脉脉的元素,让人挣脱蒙昧的双眼,去重新思考死亡的意义,以及我们与那些逝去的亲人之间的联系。

  从小到大,死亡和性都是我们谈论的禁区,前者会认为是不吉利,而后者认为是不干净。于是,整个民族才会有那么多人一生都处于惶恐之中,我从哪里来?(关于性),我要去到哪里?(关于死亡)。

  因为民间不允许讨论,所以这一切就没有了答案。

  我记得童年里,每逢过年和过节,家庭默认的禁忌之一,就是不允许哭,连孩子都不能,因为哭代表丧,代表哀伤,代表疾病和死亡。

  第二个是不能表达与死亡相关的字眼,能引发联想的都不行,比如“你没饭了”代表你没有饭吃了,就要死了。比如“你好烦,烦死了”,就连开心表达一句“我快笑死了”都不行,因为里面有死这一禁忌。

  长此以往,这个字就压抑在了我们的思想里,成为谁都不敢触碰的一个雷区。

  而墨西哥人却不同,这部电影之所以选择以墨西哥为地域原型,是因为墨西哥原本就有真正的亡灵节,在这一天里,大家没有哀伤和哭泣,而是将家里最好的食物供奉出来,摆在逝去亲人的照片面前,然后全家人,甚至全镇人载歌载舞,去庆祝亡灵们的节日,欢迎他们回家来探亲。

  这是墨西哥的一个传统,因为他们都相信,死亡不是消失,只要有人记得,就是另一种永生。于是,亡灵节成了举国欢庆的节日,生者和死者之间通过隐形的相聚,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从此生者更加珍惜亲情,亡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说说我自己。

  第一次面对死亡,缘起是我的一个梦。大概七八岁的时候,依稀听到有人说,如果你做了一个梦,里面有个人死而复生,那么很可能这个人就会真的死去。

  不知怎的,对于死亡从来不懂的我,因为好奇,竟然记住了这套说辞。

  而且,很快我就将这个理论贯穿到了我的梦和生活里,有一天,我很早就被梦惊醒,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做的第一个完整的梦,我梦见自己去了村里的一个老人家里,明显记得他突然在我面前死了,出于本能的害怕,我从他家房门退了出来,没想到就在房门口,我的余光捕捉到他在穿自己的衣服。

  我吓醒了。

  于是,我惶惶恐恐的过了好几天,直到一周之后,我听家人说这位老人真的死了。

  那一刻,我震惊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侵扰了我,我甚至觉得老人的死与我有关,而我那个梦是实现死亡的一个诅咒,我因此感到愧疚和自责。

  于是,我开始害怕做梦,结果,这种害怕却强化了梦的存在,类似的梦成了童年期最黑暗的记忆。

  随后的几年间,连续的关于死亡的梦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睡眠时间,每次梦醒后,我都手握拳头,睁着眼在暗夜里找光明,直到身体因为高度紧张而疲劳至极之后,再沉沉的睡去。

  如果说我的童年因为噩梦的侵扰蒙上了晦涩的阴影,那么后来我得以安然入睡,并走进阳光里,是缘于另一个老人的一句话。

  这个老人,就是我一个邻居老奶奶。是她的一句“我要回家了”,给我上了关于生死启蒙的第一堂课。

  这位奶奶早年丧夫,一直没有改嫁,只有一个女儿但嫁得比较远。

  奶奶住在我家隔壁,见我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养了好几个孩子还要下地干活,于是,她每天主动来帮我妈妈照顾孩子,并且分文不取。

  因此,她成了家里的恩人,等奶奶老了以后,母亲就差我给她送菜送饭,我就成了奶奶的常客。

  我从奶奶眼睛还有微光起就常去她屋里坐,帮她生火烧水,帮她挑水洗衣服,有时候还帮她切菜做饭。后来奶奶的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了,我进门她只能通过声音来分辨,却已看不清我的模样。

  我伤感的说:奶奶,请个医生来给你治以下眼睛吧

  没想到奶奶说:不用了,我都快要回家了。

  “回家?您娘家还有人吗?”

  奶奶笑嘻嘻的答:丫头,你不懂,回家,就是去你爷爷那个家,和他住在一起。

  我知道爷爷明明死了,不禁觉得奶奶说了胡话和疯话,以为她精神不正常。

  后来听邻居说起,老人口里的“回家”其实是死去。

  我从此对奶奶感到敬畏,不仅因为她不避谈死亡,更因为她将死亡看作是回归。

  于是,当我再听奶奶说起“我快要回家了”,我不再恐惧和害怕,而是认真的看着她,去捕捉她每一寸微笑,去感受她话语里的力量,渐渐的,我对生死有了全新的解读,觉得生死是人类必然的轮回,而轮回之间,人的灵魂将在两个世界,转移和栖息。

  有此感悟之后,我的心结打开了,那些缠绕多年的噩梦没有再来影响我的睡眠。

  回到影片,这部电影里第一主角是追求音乐梦想的男孩米格,但其实另一个人物也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米格的曽奶奶可可。

  可可的父亲因为追随音乐梦想离家去了远方,待他思乡心切要回家时却遭人毒害客死异乡,家人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只得给他扣下自私无情的帽子,亦将音乐当成破坏家庭和谐的罪魁祸首,从此谁都不得触碰。

  但米格内心一直燃着音乐的星火,坐在凳子上坚如磐石的可可也是,她因为脑萎缩失去了清醒的头脑,但在恍恍惚惚间,仍记得自己有个爸爸,况且这个爸爸热爱音乐,也深爱着自己。

  米格在亡灵世界里见到了自己的曽曽祖父,也就是可可的爸爸,并且了解到他这些年就是靠着可可断续的记忆而存活着。

  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当米格从亡灵世界回到家庭,并想用音乐重新唤起可可的记忆以延续曽曽祖父的灵魂时,奇迹成了某种必然,可可的记忆在音乐里复苏,她的知觉从指间传到了心间,脸上的沟壑被一丝温暖的微笑撑开,她像个婴儿般呼唤着“爸爸”,并从柜子里掏出了那张有爸爸头像的照片。

  这一幕,无疑是影片最大的惊喜,也成了导演处心积虑埋下的催泪弹。

  可可在临走之前,像回光返照般的清醒了,并像完成某种使命似的通过记忆和照片让父亲在亡灵世界里,得到永生。

  我突然发现可可和奶奶好像,可可因为亡灵世界里有自己的父母,奶奶因为另一个世界里有自己的丈夫,因此觉得死亡并不恐怖和遥远,在自己气力犹存的时候,他们用语言和照片来祭奠那些亲人,在他们奄奄一息之时,亦不忘奉上自己最后的记忆去安定那一端的生命,然后了无遗憾的,直奔归期。

  我因此感觉,这部影片的到来,无疑开启了一个名叫思念的节日,此刻我正在回忆那位可亲的奶奶,那么你呢,谁又是那个被你一直记得的人

  本文作者:周周,多家媒体签约作者,终身学习的妈妈,擅长亲子教育,婚姻情感的文章。

  微信公众号:周周的茶话会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800字高中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优秀范文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的。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的。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项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一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踪。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漾,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

  4月3日傍晚,老师和家委会的妈妈们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国际影城观看了一部叫做《寻梦环游记》的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米格的墨西哥男孩,为了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无意中来到了亡灵的世界,所经历的一系列奇妙的事情。

  米格生活在一个禁止音乐的家族,他的家人世世代代都是鞋匠,所以他们都希望米格也能成为有名的鞋匠。可是米格却喜欢弹吉他,有一次米格为了参加广场的才艺舞会,和父母吵了一架,偷偷拿了一把吉他,却无意间来到了亡灵的世界。在那里他遇到了已故的长辈,听长辈讲述了自己追梦的故事,让他明白了追寻梦想很重要,但是家人更为重要。在已故长辈们的祝福下,米格重返人间,用音乐唤起了失忆的曾祖母对父亲的记忆,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与父母团聚。

  我最喜欢影片中的主人公米格。因为他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身边的人怎么反对,都坚定不移,即使面对危险也不放弃,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祝福,实现了音乐的梦想。米格善良,孝顺,电影中最感动的是浓浓的亲情,家族里的所有人都互相珍惜,彼此关爱,即使是过世的人,也会被后世子孙所铭记,就这样生生不息。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亲人,陪着亲人度过时光的分分秒秒,才是此生最幸福的事。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精选作文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精选作文1《寻梦环游记》不是歌舞片,却对音乐情有独钟,因为音乐是梦想。不明白为什么,墨西哥这个国家的名字就让人感到会有很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孕育在那里。

  漂泊音乐在墨西哥非常流行,是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墨西哥国粹艺术,恰如影片所描述的歌神一样,在漂泊过程中演出、创作,用生命感受生活,用音乐表达生活。小男孩米格出生在音乐世家,血液里都有漂泊歌手的基因,家庭的禁锢是无法抑制他每个细胞都在感受生活和追求艺术的天赐本能的。

  虽然米格认识到音乐没有家人重要,但他最后还是用音乐挽救了家人。梦想是能与家庭统一的。这是一个关于音乐与梦想的桃花源。

  在《寻梦环游记》的助推下,或许墨西哥亡灵节真的要火了。

  影片能够如此刻画一具具本该令人感到可怕的骷髅,敢于把温情脉脉的祖先和家人赤裸裸地用骷髅表现,恰恰是因为亡灵节美化骷髅意象的传统。就像万圣节的南瓜、圣诞节的驯鹿一样,亡灵节的骷髅是必备的,是幽默诙谐的,甚至是快乐的化身。

  这不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展么?《寻梦环游记》用一种桃花源式的想象对墨西哥亡灵节的文化进行了再现,以梦想的名义,以亲情的主习题。这样的桃源仙境,我真的还想再进入一次,假如有幸的话,下次就请让我在真实生活里进入吧。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精选作文2生活中总是带给人意外的惊喜,有时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邂逅,有时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遇。本来没有太期待的一部影片,没想到却带给我一场未曾想到的感动之旅。假如非要让我说说《寻梦环游记》的意外像什么的话,我觉得有点像误入了桃花源,那种不期而至的美妙世界的降临,真让人享受。只不过不同的是,当我们走出桃花源的时候,那份感动切切实实地留下来了。

  橘色的万寿菊搭建起一座座沟通人鬼世界的桥梁。活着的人们用它来为亡灵们指路,即便看不见亡灵的存在,他们也依旧相信那些故去的家人会一直伴随身边。

  而逝去的亡灵们每逢亡灵节就一定要回到故土、回到家园、回到亲人身边,即便不被看到,也要默默守候。当现实中人的感恩诚心与已逝之人的爱之执念同框的时候,那种由亲情羁绊所带来的独有感动,是会让所有观众动容的。毕竟,谁没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谁没有亲人呢,谁没有几个要永远记住名字的所爱之人呢

  世界上真正拥有永恒生命力的节日一定是关于家庭和信仰的。《寻梦环游记》用动画的语言,实现了这一个个家庭的朴素愿望与忠诚祷告,赋予墨西哥亡灵节的初心以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与亲情的桃花源。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

  影片中小男孩米格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却追求音乐,于是遭到家人反对。阴差阳错,米格走进了奇异世界,在这里他遇到自己已死去的亲友,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非凡、永生难忘的旅程。

  影片中的主角米格是个重要的线索,从开始的与家人不和、离家出走到最后大彻大悟珍惜与家人的时间,这一切情节都由他而慢慢展开。突然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真正的终结,真正的死亡是当全世界都忘记了你。”有时,想想,自己默默无闻,没有多大作为,但后代一定还会记住你,也许过了几百年,你的灵牌依旧被人供奉。

  有时候多回家看看。曾经认为离开父母的日子还会很长,但在我上高中后一切都变了——我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或许现在的高中离父母并不算太远,那将来呢?可能几百里,也可能几千里。口口声声称不想家,心中却早已深深刻上家的影子。每一次放月假,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心中也早已被“家”给填满了。

  影片中的音乐《请记住我》催人泪下,当你死了,兴许你所谓的酒肉朋友会将你忘记,但请记住,你不会被遗忘,你还活在你亲人的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每个节日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现在的我很后悔曾经的浅薄无礼、年少无知,因为我曾经不相信神鬼,认为家里人祭奠祖宗是噱头。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死去的亲友不应该被遗忘,相反,他们更值得铭记。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后人的思念也尽在这祭祖的仪式里。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明白了许多。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珍惜当下的时光,有空多陪父母,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口中所谓的未来美好生活,而是你对他们的关心。累时,给他们倒杯茶;回来后,给他们说说校园中的新奇事。勇敢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吧,抓住当下,不要让几十年后的你为现在的内疚感到后悔。

高中看寻梦环游记观后感

  梦想是什么?是童年时的目标。家人又是什么?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人。梦想和家人,取其谁?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我寻得了答案。

  电影里,米格是一个墨西哥的男孩,出生在鞋匠的家里。家里人不许米格学音乐,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暗自学起音乐。一次,米格无意中进入了亡灵世界,并知道自己的曾祖父也是学音乐的。经过重重磨难后,米格知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家里人也都支持米格去学音乐。

  从中我知道了梦想虽然重要,但家人更重要。

  之前,我不曾体会到。记得我刚开始学舞蹈时,妈妈老是让我改正这个动作,改成那个动作,我常常抱怨。我认为自己没有跳错,妈妈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个手要伸直,腿要弯曲”妈妈一如既往地纠正我,但我并不想听。我心里只认为妈妈十分强势,不理解自己,并与妈妈发生了争吵。

  “您总是要我改正动作,你的不定是对的!”

  “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呀!妈妈也是每堂课看老师怎么要求你,就怎么来帮助你的呀!”

  “为了我好?你是在帮助我?”我不服气地说。

  妈妈什么也没说,只叹了一口气。于是我和她发生了冷战。后面,我没听妈妈的指导,按照自己的步伐去跳。

  舞蹈课上,老师不停地就纠正“何雨轩,手要伸直,腿要弯曲!”老师帮我纠正动作时,我似乎觉得这些动作有些相似。仔细一想,才知道和妈妈给我指导的动作一样!由于很多动作都不规范,我练习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流下,打湿我的衣服,手脚也变得麻木了。我不敢说累,因为这都是我没听妈妈的话的后果。我恍然大悟,妈妈的苦口婆心都是为了我,而我却辜负了她。想到这儿,不禁羞愧不已。

  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要忘了家人。家人,是你永远爱的港湾!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以动画形态演述了小主人公米格尔—一个自幼热爱音乐的墨西哥男孩的故事。他梦想的纽带是“音乐”,以墨西哥“亡灵节”为契机,穿梭于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努力冲破家庭对音乐梦想的禁锢,机缘巧合和曾曾祖父埃克托在缤纷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奇妙冒险的旅程,梦想牵引米格尔超越了艰难险阻,最终“梦想”获得了家人的支持与祝福。

  电影的主人公米格尔那勇敢追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米格尔,遇挫折不轻言放弃,经历跌宕而不消沉,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心中的音乐梦,释放对音乐梦一如既往的执着追求,绽放独特的个人魅力,自我成长不断升华,成就梦想的自己。米格尔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更点燃了我梦想的激情,令我感悟到了梦想的力量,拨动了我心中渴求梦想成真的弦。

  我的梦想是成为独具风格的优秀时装设计师,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努力去支撑梦想的渐行渐近,途中或许考验重重,我还是选择坚持守护我的梦想,步伐坚定,在未知或预知的困难面前不畏艰险,为实现梦想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还要学会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转换努力的方式,坚持不懈,执着信念,唤醒内心的动力,斗志昂扬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记得在学习时装设计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设计的图样和做出的成品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我一再修改也改变不了重做的结果,越急躁越不得要领,负面情绪铺天盖地的涌来,我气馁的胡思乱想:我大概是没时装设计的天分,这个梦想只怕要破碎了。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妈妈不动声色地陪伴我观看电影《寻梦环游记》,也没有过多的说教,影片简单透彻的梦想之光照进我心里,令我豁然开朗。我精彩的人生需要梦想去领衔,梦想与奋斗息息相依,梦想的实现是不断磨砺的进程,困难是试金石,储蓄奋斗的力量,浇灌心中的梦想之花,成为我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米格尔的精神成就了有梦想的人生,我也将以这种精神提升自我,实现梦想,创造属于我的舞台与奇迹!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

  作为一位迪士尼、皮克斯电影忠诚的观众,我必须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

  电影中,主角米格违背祖训,追求音乐的梦想。在祭拜祖先的时候,米格的朋友无毛犬撞掉了曾曾祖父、曾曾祖母与可可曾奶奶的合照。他意外的发现了,当年离家出走的曾曾爷爷很有可能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歌神——德拉库斯先生。在亡灵节那天,米格为了参加音乐比赛,去墓园里偷了那把吉他,误入了亡灵国……

  经过了种种磨难,米格发现是歌神害死了曾曾祖父,偷走他创作的歌,而一直在帮米格的艾克多,才是他真正的曾曾祖父。内心狡诈的歌神,在米格得知真相后把米格和艾克多抛入深潭。

  想看看自己女儿—可可的艾克多,因人间无人供奉它的照片而即将在世上彻底消失,只好拜托米格将他的照片带回人间。在经历各种挫折后,米格最终回到了人间。但是他没能拿到艾克多的照片。于是,一回家,他就泪流满面地向可可曾奶奶叙述他对艾克多所了解的一切,想让可可曾奶奶回忆起爸爸,却始终没能奏效。最后在绝望的情况下,他咽着泪水,一边抽泣着,一边弹了一首《Re》,一首艾克多写给女儿的歌。可可曾奶奶以前那呆滞的眼神消失了,终于露出了罕见的笑容,思念地、缓缓地和米格一起唱了起来,回忆起了她父亲,找到了照片被撕掉的一角,那正是她父亲英俊的脸庞。通过这首歌,世人都纷纷记住了艾克多这位伟大的父亲。

  我们害怕死亡,又控制不了死亡,对于死亡总是避之不及的。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生活里,死亡都成了一个不吉利的词和话题。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关于死亡的认识,但死亡确是每个人都必须、并且应该去面对的问题。

  我们一生中就会面对很多的“死亡”,宠物的死亡,朋友的死亡,亲人的死亡,甚至是自己的死亡。这是谁也逃不开的,人生注定的命运。艾克多曾对米格说过一句话:“当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记住你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终极死亡,那时候,你将从这里彻底消失。”的确,最可怕的不是离开和死亡,而是被爱人和家人所遗忘。人的一生,不是因为存在才被记住,而是因为被记住才有存在的意义。不要畏惧死亡,只要你的亲人和爱人心里一直记挂你,你就会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

  但有一点,我还是不太明白。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记住会让我们回忆起那些伤心的往事,而遗忘可以让我们不再痛苦。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记住,还是遗忘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

  上周五的晚上,妈妈带我去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影片《寻梦环游记》。我和妈妈来的有点儿晚,后面的好位置全部卖完了,我们只好坐在了第三排。来观影的人可真是多啊!我还遇到了我们班的好几位同学。

  电影开篇就以剪贴画式的风格,把我快速带入故事情境中。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里维拉家族的祖先艾柯托原来是一个歌唱家,但是为了把歌声带到全世界,唱歌给全世界的人听,艾柯托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女儿。艾柯托的妻子靠制作售卖鞋子生存了下去,并且把做鞋子当成了这个家族成员的使命。

  里维拉家族的人不喜欢音乐,也禁止自己的家族成员接触音乐。小格却是个音乐迷,他偷偷的唱歌,弹吉他,接触音乐有关的一切。他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偶像德拉佩斯那样的大音乐家。就在亡灵节音乐大赛前期,小格的秘密被家人发现,他唯一的吉他被毁坏了。为了能顺利参加亡灵节音乐大赛,小格去一个珍藏馆偷那把吉他,谁知竟然被传送到了亡灵世界,在这里小格见到了他所有死去的亲人。

  在亡灵世界小格认识了一个朋友艾柯托,他们一起开始了寻找德拉佩斯之旅。后来当他们历经坎坷终于找到德拉佩斯时,才知道德莱克斯原来是个大骗子,是个杀人犯。他偷走了艾柯托的吉他和音乐作品,并且谋杀了艾柯托。真想终于大白,在亲人们的帮助下终于在亡灵世界还了艾柯托一个清白。

  在亲人亡灵的帮助下,小格回到了活人世界。小格知道当活人世界没人记得时,亡灵就会彻底消失,这就是终极死亡。艾柯托——小格的曾曾爷爷,活人世界只有小格的曾奶奶(可可)还记得。可是时间太久了,可可太奶奶也快忘记自己的爸爸(艾柯托)了。最后,小格拿着曾曾爷爷艾柯托的吉他,弹起曾奶奶熟悉的乐曲,唤起了曾奶奶的记忆,救活了艾柯托的亡灵。

  看完这部电影,我还一直沉浸在电影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是啊,梦想固然重要,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舍弃家人,背离亲情,也是不可取的。艾柯托为了追梦抛弃妻女,结果落得个遭人陷害,英年蒙冤早逝的结局,真是让人深思。什么都比不上家人重要!这是艾柯托发自内心的感慨,也是人生真谛!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

英语电影寻梦环游记观后感带翻译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电影放完了观众都陆续离开了,我还坐在那里,脑海中一遍遍出现影片中一些感人的话语,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结束了,让我久久不愿离开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美好的音乐和精彩画面,更让我感动的是小主人公的勇敢和执着以及他对家人的爱。

  电影中,米格热爱音乐。他的家人因为曾曾祖父为音乐而抛弃了家庭,所以严令禁止米格碰音乐。有一次丹丹不下心打破了米格曾曾祖父、祖母和太奶奶的相片,才发现他的祖父手里拿着歌神的吉他。

  米格认为歌神德拉库斯就是他的曾曾祖父。在亡灵节上,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米格偷了歌神的吉他。他穿越到亡灵世界,遇见了他已故的亲人。

  一开始他的曾曾祖母让米格回去,并要求米格永远不能再碰音乐。谁知刚回来一秒,米格有碰了吉他,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传送回来。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他才明白他的曾曾祖父是埃克托,而曾曾祖母的要求从一开始的不碰音乐变成了对米格的无条件祝福。

  是啊,家人的爱就是这么干净而纯粹!回到人间后,米格用音乐换醒了太奶奶的记忆,让埃克托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

  梦想和家人本不冲突,但一定要二选一,那么我认为家人的爱一定在寻梦之上。在逐梦路上,有爱才有了力量,有爱才有更多的欢声笑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当幸福来敲门800字观后感

血战湘江1500字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