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空城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着称。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这则按语又讲了两个故事。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糊里糊涂,只得退兵。

三十六计空城计

空城计读书笔记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讲述的是卧龙(诸葛亮)失了街亭,准备撤离西城县时,仲达(司马懿)率十万大军攻打西城,此时卧龙已无可用之将。卧龙曰:“大家不用惊慌,我自有退兵之计也。”卧龙令二十来个军士扮成百姓,在城门旁打扫街道。自己则坐在城楼上弹琴。仲达见此情景,以为城内必有重兵埋伏,立刻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善于用兵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兵力在战场上发挥到极点。卧龙在手下无兵的情况下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空城计”,也正体现了卧龙的机智勇敢,遇事不慌。我也要像卧龙一样,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解决。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里讲了三十六个作战计谋,比如:苦肉计美人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空城计了。空城计讲的是诸葛亮在与对方作战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战胜敌人的故事。当时敌人带着几百万的兵力攻打诸葛亮,而诸葛亮所在的城内兵力缺乏,只有些老弱残兵,要是和对方打硬仗的话,必输无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他命令大开城门,让士兵打扮成农民在城内扫地,自己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敌人见此情形,误认为诸葛亮一定在暗处设置了埋伏,不敢进攻,悄悄不攻自退,诸葛亮就用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击败了敌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事要知己知彼,学会换位思考,多动脑筋。

空城计

  出场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文官五名、军哨三名、书童两名,军士若干。

  地点:西城县城门内外、山坡。布景:城墙,铺了一层沙土的斜坡(山坡)。

  《马谡失守了街亭以后,为了安全撤离,诸葛亮立即带兵去西城运粮。突然外面传来了马蹄声。》军哨:(十分慌张,上场)丞相,大事不好了!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的大军向西城县蜂拥而来。

  诸葛亮:什么?十五万人,让我去看看!(登上城楼)果然城土冲天啊!(略作思考)传我的命令下去:把旗帜全藏起来,所有的人需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能擅自行动,也不能大声说话,谁敢违抗,斩——立——决!把城门打开,让二十个老百姓洒扫街道。就算魏兵到了,也要这样!《诸葛亮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坐在城楼上,弹着瑶琴。(音乐响起)

  众文官:(小声嘀咕,上)丞相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弃城而逃?还是要投降?(悄悄下场)(魏军军哨看到了诸葛亮的举动。)

  魏军军哨:(奇怪的上场)好奇怪,大军压境,怎么一点都不害怕,还在弹琴啊?(还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来到司马懿旁)将军,诸葛亮完全不作防范,我们大军直接杀进去吧!司马懿:(狐疑地)真的?他没做防范

  魏军军哨:是的!司马懿:立即退兵!

  司马昭:(上)“父亲大人,诸葛亮很明显的表示他没兵,为什么我们要退兵?”司马懿:(愠怒“你懂什么?诸葛亮做事从不冒险,他敢开城门就说明有大部队埋伏着,我们去就等于找死!撤!(魏势力全下)

  (诸葛亮看魏兵远去,终于松了一口气。。。。。。缓缓走下城楼)——谢幕!

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混战计

  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并战计

  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打草惊蛇

  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走为上计

  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敌战计攻战计

空城计

  成语拼音kōnɡchénɡjì

  成语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成语故事或出处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空城计

  【拼音】kōng chéng j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出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押韵词】鸿都买第、深沟高壁、乌衣子弟、引人胜地、回天无力、四海皆兄弟、轻身徇义、抅奇抉异、铺胸纳地、存而不议、......

  【邂逅语】诸葛亮弹琴退司马

  【英文】presentingaboldfronttoconce

  ◎ 奇怪的是镇里唱了空城计,不是双休日,办公室楼上楼下都空空如也。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读后感

  “智慧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这是我在这个暑假读《三十六计》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而其中的《空城计》更是对这句话的完美阐释。

  《空城计》主要讲了诸葛亮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回汉中,忽然接到探报,司马懿要前来攻打,可是,此时城中已无重兵防守,这可如何是好?正当所有官兵心急如焚时,诸葛亮却笑了笑,挥了挥羽扇,叫几个老兵扮成老百姓在城门口扫街,自己则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悠然自得。

  魏军来到城门前,见城门大开,老百姓在若无其事地扫街道,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想其中定有埋伏,便下令火速撤兵。就这样,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疑心重的心理以一人之力打败十万兵马。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古代早已如此,而现在,亦是必然。诸葛亮的大智慧,大谋略不得不让人佩服。有人把诸葛亮神化了,认为他无所不能。而我认为,诸葛亮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实则有两点:

  首先,诸葛亮一向沉着冷静,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临危不乱,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正如文章中描写的一样:“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楼上凭栏坐下,燃上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试问,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又哪来如此的云淡风轻

  其次,诸葛亮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一向善于察言观色,洞悉他人内心,他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在那种情况下定不会贸然进攻,也因此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诸葛亮的这一大智慧在《三国演义》的其他几个情节中也能体现。

  回到现在,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沉着冷静,了解困难,利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克服它。改变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做一个付诸行动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吧!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讲的是蜀国的大部队都去打仗了,曹操趁机率领部队想夺下蜀国。诸葛亮在敌人兵临城下时,想到一个妙计。他打开城门,毫无防守,只让两名老人在城门打扫卫生,根本无视曹操大兵压境,诸葛亮在城头悠闲地弹琴。此时,曹操心里却打起了鼓,诸葛亮不可能毫无准备地等着我攻入城,他肯定有暗兵埋伏在城中,等着我攻城,攻进去以后就会陷入埋伏中。从琴声中,曹操听出诸葛亮毫无畏惧之心,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退兵观察。数日如此,诸葛亮稳如泰山。曹操也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以撤兵为上,放弃了进攻。诸葛亮不伤一丝一毫,大获全胜,守住城池。曹操得知真相后,自叹不如。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在危机时刻,不能着急,要冷静,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比如,某天晚上,我遇到了抢劫,虽然我什么都不会,但我“哈”一声,摆一个武术pose,对方一定吓住了,我再不漏声色,再“咦”一声换个武术pose,毫无惧色,劫犯肯定我是练过武术的,就有可能被吓跑。虽然爸爸妈妈从不给我零花钱,他也抢不到什么,我知道关键时刻气势最重要。但爸爸妈妈告诉我,遇到劫匪,不能使用《空城计》,而要使用《走为上》计,能跑则跑,跑不掉,则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抵抗,保命要紧。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

  我不但爱看三十六计,在生活中,我也会用,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其中的一条—空城计吧。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楼下传来小伙伴的嘻嘻哈哈声,我探头一看,原来是楼下的小朋友们在玩活力板呢。看他们在活力板上游刃有余的优美动作,如同在水里自由遨游的鲸鱼一般洒脱。我真是跃跃跃跃欲试,忍不住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可是,作业还没做完,妈妈肯定不会让我下去的。

  “怎么办呢?”我急的抓耳挠腮,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在房间里团团转。“有了,三十六计中不是有条空城计吗?!我可以拿来一用啊!”我兴奋的赶紧拿着剪刀、彩纸开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圆圆的“头”就做好了,上面涂成黑色,活像我的后脑勺呢!我把外套脱下来套在椅子上,把那个“头”安上去,远远看去,还真像“我”在埋头写作业呢!哈哈,我不禁为我的杰作而自豪。大功告成,看着妈妈在洗衣服,我悄悄的踮着脚尖拿着滑板下楼了。痛痛快快的玩了一会儿,我得上楼了,免得夜长梦多。正当我开门的时候,听到了妈妈的脚步声,我赶紧用钥匙把门开个小缝,看到妈妈推开我的房门,看见“我”正在认真写作业,眼睛都笑地眯成了一条缝,高兴地说:“今天表现真不错呀!”正巧,来了个电话,趁妈妈去接电话的空儿,我以最快的速度溜到了书房,继续写作业。哈哈,我真是个“小诸葛”啊!

  看来读孙子兵法确实有用。不过,以后得用到学习上,对自己会更有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带有风字的古诗大全500首

克隆技术的好处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