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取舍的名人例子5个
名人故事
1.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吴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负重伤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却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志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因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子,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加劳动,在越国人民的同心协力之下,越国强大起来,最后找到时机,一举灭亡了吴国。
2.忍辱负重写《史记》
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接触社会、体验民情、考察史迹。后来他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阅读了国家国家珍藏的许多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秉承父亲的遗志撰写《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书的时候,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秉公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阉割)。宫刑是腐刑,污及先人,见笑亲友。让一个男人不是男人。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强忍屈辱,在痛苦中发愤著书,用毕生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头悬梁,锥刺股
汉朝有个人名叫孙敬,自小就喜欢读书,勤奋好学。孙敬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为了避免发困,影响读书,他想了个办法: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一打盹,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这样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孙敬勤奋学习,收获很大,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大家。
战国的时候,有个人名叫苏秦,他总想干一番大事业,然而由于学识不够,总也早不到合适的事情。他心里想,一个人难道能这么没有志气吗?从此,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读到深夜,要打盹了,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鲜血直流,睡意全无,于是他又振奋起精神,坚持学下去。
苏秦就是这样勤奋读书,持之以恒,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4.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的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读一篇文章。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他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以勉强用来读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当做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时代的孙康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床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迎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全无,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做了大官,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哲理故事:人生充满选择
1、取舍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徒儿,烧点水吧。”
于是小和尚找几块石头拼了一个炉灶,用捡来的水壶装满了水,可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足够的柴火。
小和尚很沮丧地说:“师傅,柴火不够!你等一下,我去找施主们借一点吧!”
老和尚看着他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感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总是固执地想要得到更多,那么到头来你终将一无所获。我们总是习惯了去追逐那些没有得到的,却常常忘记回过头来看看有哪些是可以放下的。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欲望。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要学会取舍,要懂得放下。
有舍才有得。
2、选择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感悟:人生其实有很多选择,并不会处处非黑即白。当你在生活中遭遇两难困境的时候,不妨跳出原先的思维定式,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有时候,路其实就在那里,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有看见而已。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3、心态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感悟:
人这辈子,其实活得就是一个心态。心态不好的人,外界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把他们的内心搅得天翻地覆。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活得快乐自在的。而心态好的人,不管外面如何风雨交加,他们总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片温和。不畏人言,不惧艰险,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是你自己的,不要被太多的外部因素干扰。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坚守本心,坚持自己。
4、理解
老和尚带小和尚去集市行走,发现有一个农户正在卖一只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他们经过的时候,正好有人要买下他们,绵羊和乳牛都很安静,唯独猪在大声嚎叫,抵抗地非常强烈。
小和尚不解,问:“师傅,为什么只有猪叫得最欢?”
老和尚答:“因为它知道,有人买绵羊是为了剪毛,买乳牛是为了下奶,买它却是为了要吃肉。”
感悟:我们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表象。但事实上,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的认知很有可能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不要拘泥于表象,更不要固执地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这样你会想得更全面,也更容易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就是这样开始的。
取舍的智慧哲理故事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顿悟
阿拉伯著名诗人萨迪说:"谁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样的人生才会阳光明媚。
一位朋友说:"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对我的坏处。"因此,这位朋友受大家的欢迎,拥有很多至交。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乐于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名言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乐于忘记,也可理解为"不念旧恶"。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 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你不念恶,礼义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也会使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是多么希望对方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记!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如此宽厚的理解开脱他人
古往今来,不计前嫌、化敌为友的佳话举不胜举。以古为鉴,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把握前途。
人生取舍,有舍有得 哲理故事作文
两个穷夫一直靠上山捡柴为生。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包棉花,棉花的价格可供家人一个月吃穿,他们就向县城赶路。
半路,一个穷夫发现了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比棉花的价格还要多,另一个穷夫不想半途而废,那个穷夫只好自己背上麻布。
快到县城的时候,那个背麻布的穷夫发现林中闪闪发光,发现了一堆黄金,想这下可以发财了,可那个背棉花的穷夫还是不肯丢下棉花。背麻袋的穷夫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半路,下了一场雨,他们淋了雨,棉花吸饱了雨,沉甸甸的,那个穷夫背不动了,只好空手跟那个挑黄金的去县城了。
学会取舍,才会赢的哲理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财主身患重病,生命危在旦夕,而他唯一的继承人却远在他乡。财主十分着急,他知道,管家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如果不能及时将儿子叫回来,他毕生创造的财富就会被管家所侵吞。可是,要通知儿子,来回起码得用上一两个月的时间,而自己的身体根本挨不到那个时候。
为了确保家中的财产不落到管家的手里,财主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在临终前立下了一份遗嘱,内容为:我的儿子可以从众多的财产中选择一项,其余的全部归管家所有。不过前提是,必须要让我的儿子先选,否则遗嘱无效,所有的财产全部捐给国家。
这真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管家看到遗嘱后欣喜若狂,立即快马加鞭,将财主的儿子接了回来。随后,管家迫不及待地找来公证人,并将田产、房产、金银、瓷器、字画等均匀地罗列成一项一项的。在管家看来,只要有遗嘱在手,无论财主的儿子如何选择,他都会获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财产。
财主的儿子刚看到遗嘱时,心里一团乱麻。如果他选择田产,势必会失去房产;如果他选择房产,势必会失去金银;如果他选择金银,势必会失去其他财产。财主的儿子在心里埋怨,父亲怎么如此糊涂,将大部分的财产拱手送人呢?后来,财主的儿子冷静一想,父亲是一个聪明人,他不可能做出这样一个损害自己利益的决定,其中一定有自己没有想到的深意。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财主的儿子恍然大悟,他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他放弃了所有的财产,单单选择了管家。因为在古代,管家也是主家的财产之一,只要财主的儿子在这个世上一天,管家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他所有。就这样,财主的儿子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所有的财产,而处心积虑的管家则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在一个下雨天开车回家,行至一偏僻处,发现有三个人焦急地站在路边等车。对他来说,这三个人都十分重要,一个是曾经救过自己命的医生,一个是需要去医院就诊的病人,一个是自己心仪的姑娘,而让人为难的是,他的车只能载一个人。如果先送救过自己命的医生回家,势必会让病者的病情雪上加霜;如果先送病者去医院,势必会错过心爱的姑娘;如果先送心仪的姑娘回家,势必会伤了救命恩人的心。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一个路人对他说:“这有何难的,你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开车送病人去医院,然后你留下来陪这位姑娘,岂不是三全其美吗?”
原来,很多事情看似纷繁复杂,理不出个头绪,而答案却往往蕴含在其中。所谓“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只要你用心观察,懂得并学会取舍,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就能透过表象,看到实质。然而,在利益面前,我们常常被蒙蔽了双眼,只会忽略别人,首先想到自己,结果总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学会放弃的名人故事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犹豫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放弃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使我们措手不及,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心态,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学会放弃,争取活得洒脱一些。就算“鱼”与“熊掌”同等重要,在必须只取一种时,必然要放弃另外一种。
人生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太阳,你将获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