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

  设计思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作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名。通过了解,知道了学生们经过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两个学期的日记训练,有了初步的写话水平,练笔兴趣始终保持比较高涨的态势。当然,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很少。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内容空洞;字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主动检查修改,每次日记只能写4、50字,而且语句枝蔓过多,有时写的内容如同天书,令人不知所云。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学期作文教学的任务比较繁重。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习作教材着眼点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础”上,以片段写作为重点,不拔高,不降低,按照每次习作课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写作并不难,作文和写话没有多大区别,只要你把做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明白你写的意思。写作源于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本册课本设计作文教材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他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所需要。如班里要举行“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怎样设计动物名片呢?“习作5”便是指导学生为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学生学了这样的作文,马上就能够派上用场,自然愿意学,愿意写。

  三、教学要求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批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习作一:说写片断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

  (2)、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写清楚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

  2、习作二:我的自画像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3、习作三:添画动物写片断

  (1)、仔细观察图画,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物。

  (2)、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4)、对照例文,了解写一种动物的基本要求

  4、习作四:定点观察景物说写片断

  (1)、按“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对例文进行评议,领会写一处景物的基本要领。

  (2)、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处景物,能住主要景物,尽量做到有动有静。

  5、习作五:设计动物名片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了解动物的趣闻,设计动物名片。

  (2)、通过组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要获得新的知识,写好作文,必须学会收集各种资料。

  (3)、能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6、习作六:观察静物(文具)说写片断

  (1)、懂例文《铅笔刨刀》,知道这篇例文写了有关铅笔刨刀哪几方面的内容。初步感知状物文章的写法。

  (2)、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对照例文,懂得写一种文具的要领。

  (3)、按习作的要求观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状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说再写。

  7、习作七:自编童话故事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作业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说,再写下来

  8、习作八:练习写研究报告

  (1)、读懂例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按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找到原作和有关参考资料,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出来

  四、课时安排

  每次习作用2课时,机动4课时,约用20课时

  五、教学措施:

  1、上好语文课,重视“读写长线结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词成段成篇的方法。

  2、抓好随文小练笔,重视“读写短线结合”。根据课文特点,选择适当角度,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3、上好指导课,帮助学生迈好第一步。每次指导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例文,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会大家从日常生活中选材,争取让两周一次的作文指导课充满欢声笑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感悟习作技法,提升表达本领。

  4、提倡认真修改,养成良好习惯。三年级习作不同于低段写话,教师指导,学生口述后,同学们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保持作文簿面整洁,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5、坚持写日记,继续试行学生批改练笔实验。一如既往布置学生写日记,每人每周3篇,根据不同档次提出不同要求。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一、习作要求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择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摘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8页)

  二、写什么

  对于广州的小朋友们,描写秋天的景色有点难度哟,广州的秋天太短了,要把她“画”下来,需要同学们用上“眼、耳、口、鼻、手”这五员大将去仔细观察,才能将广州秋天特有的景色画得“有声有色”。

  1、看看太阳,太阳还像夏天那么火辣辣的吗?白天变长了还是短了?看看天空,天上有云彩吗?看看你的同学,穿着上有了什么变化?再看看周围的植物,他们和春天或者夏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有没有落叶?你从落叶的身上感觉到秋天的来临了吗

  2、闭上眼睛听一听秋天的风吹动叶子时发出的声音,由这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3、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节,比如梨、桃、苹果、橘子……虽然我们现在种植技术提高了,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这些水果。但是,秋天成熟的和其他季节的有什么不一样?仔细去尝一尝,可能有惊喜哟!

  4、用鼻子闻一闻,有没有桂花传来的香味?或者其他植物散发出来的香味

  5、摸一摸秋天的水,和夏天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一下秋天的风吹在身上的感觉,舒服吗

  三、怎么写

  找到了广州秋的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要将哪些内容写进去,分成几段?最好是每一

  段有一个大意。你可以拟一个提纲:

  题目:寻找秋天

  1,我在天空中看到了秋天来了;

  2,我从风与树叶的谈话中听到秋天来了;

  3,我尝到秋天的滋味;

  4,我闻到了秋姑娘的味道;

  5,我摸到了秋姑娘的衣裳;

  四、举例

  以《秋天的落叶》为例:

  1,我在哪里找到了这片落叶,它是什么样子,形状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将这片落叶的颜色和树上的叶子比一比,落叶上有没有枯黄的颜色?叶身上有没有小洞?有没有缺损的部分

  2,用手摸一摸这片落叶,再比一比树上的叶子,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落叶上水分多吗?摸上去感觉像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将这片落叶放到鼻子边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4,再将落叶轻轻的折断,和树上的叶子折断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这个声音好象在说什么

  5,由这片落叶,你感觉到秋天的来临了吗?结合自己平时读到的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可以将你的感受简单地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哟!

语文园地

  杉木完小熊涛

  教学目标:

  1.学生展开想象,任选几种动物来编写童话。

  2.激发学生想象力,感受到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

  3.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选取几种动物做主人公,编写有趣的童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点拨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阅读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狮子王)。

  2.在视频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3.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4.想写一写童话吗?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童话大王,写一写童话故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一位同学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这次习作写什么?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汇报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三:展开想象

  1.你们知道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生汇报

  3.想一想:在这些动物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4.小组交流有趣的事。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把事情说清楚。

  6.出示动物情景图片,激发学生想象力。

  四:开心练笔

  1.下面就把你想到的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吧!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展示分享习作

  1.学生到教室前分享自己的习作。

  2.学生评议:a这篇习作哪里写得好?B你还有什么建议

  3.教师点评

  4.小结。

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2、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4、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5、指导修改习作,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

  2、通过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讲评,进一步进行习作指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1、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还应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揭示主题。

  二、指导习作,明确思路

  1、审题意,明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第30页内容,了解习作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2、聊话题,定选材。

  (1)过渡:同学们,这次习作我们要写一写家乡的环境,你想选择哪一方面来写?主要写什么?(板书:选择材料。)

  (2)学生交流准备写的内容。

  (3)小结:从大家的聊天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环境保护相当重视,对这次习作的要求很清楚,选材也很好,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精彩的习作来。

  3、理思路,学写法。

  选题一: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

  思路点拨:

  1、开头简单明了。

  先要仔细观察,看看周围环境怎样,是受到破坏,污染严重,还是受到保护,环境优美。开头简单介绍自己调查的时间、调查的场所及其大致情况。

  2、着重描写调查情况。

  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调查,把了解到的情况用笔记录下来,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进行说明。对调查情况进行分类、比较,最后再确定出有针对性的描写内容。

  示例《学校周边环境对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影响》调查报告。我们可以针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辅导班、书店等对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分类写出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

  3、结尾提出建议。

  既然已对周围环境作了清楚的调查,看到了现状,也了解了存在的问题,那么,结尾就要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列数字说明法:

  引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能增强调查的可信度。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

  示例我从网上了解到:就保护听力而言,一般认为每天8小时在80分贝以下听力不会有损失,而在声级分别为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学习或工作30年,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调查,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声级70分贝环境中,谈话感到困难。

  这段文字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噪音对人类的影响,而把这样一段材料写入习作中,让读者来认识噪音对人的危害就更有说服力了。

  选题二:想象几年后的家乡环境的变化

  思路点拨:

  1、大胆想象。

  选取最能体现家乡面貌的一个方面,如家乡的绿化、家乡的小区建设、家门前的道路等都可以作为你习作的对象。任思绪飞扬,大胆想象,展望几年以后,家乡环境的巨大变化。

  2、表达具体。

  通过典型事例的描写来体现家乡的变化,如,可以选择令人感触最深的环境变化进行描写。写变化时不要面面俱到,只要从家乡的变化中选取一两个方面,加以具体地描写,以表现家乡崭新的面貌就可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

  3、畅谈感受。

  家乡的环境有如此大的变化,身为家乡一分子的你肯定感到特别自豪。把你的感受表露在习作中。话语不在于多,而在于真诚。

  前后对比法:

  描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变化之前和变化之后的对比进行描写。通过对比,能更好地把家乡变化后的“新”与“美”展现出来,以突出此次习作的“变化”这一主题。

  示例啊,真美!难道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qíqū)不平的泥路,现在已变成了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着花和树,小鸟在枝头歌唱,小蜜蜂在花间采蜜,彩蝶在翩(piān)翩起舞。

  作者将以前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泥路与现在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进行对比,一下子就突出了家乡的路变化之大。

  选题三:写环境调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思路点拨:

  1、开篇做好交代。

  因为是写事情,那自然免不了要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等诸多要素。要让读者看个明白。

  2、突出趣味性。

  有趣就是好玩吗?当然不止。真正的“有趣”是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先回想一下当时哪些事情给自己的启发比较大?原因在哪儿?自己做了哪些让自己或别人感到有趣的事情?抓住“趣”点,把事情记录下来。

  3、谈内心感受。

  为了让读者能产生共鸣,在叙事时可以写写当时自己心里的感受,或者借助其他参与同学的表现,从侧面来烘托当时场面的有趣。

  4、细节描写法。

  对人物的动作、神情及语言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的一种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可使事情的叙述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传神。

  示例只见弟弟瞪(dènɡ)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蚂蚱捉住了。蚂蚱拼命地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

  这段话对弟弟的动作、神态等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读着便可想象出当时趣味十足的情形。

  三、学生写作,尝试为文

  1、确定内容,编写提纲。

  2、交流提纲,互相评议。

  3、完善构思,动笔成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要求,谈话导入

  导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指导,很多同学都完成了本次习作,写出来的文章非常精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欣赏自己的作品吧!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次的习作要求。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上节课的板书设计。

  二、自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三、指读习作,评议修改

  1、选择不同习作内容,指名读,小组内评议。

  评议要点:(相机板书: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讲评,进一步进行习作指导。

  四、自主修改,展示习作

  1、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找出习作中最欣赏的一点,并给对方提一个意见。)

  2、佳作赏析: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五、誊写习作

  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进行誊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作文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一、多种形式并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奔体作文。首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有顺序地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发言,接着将学生发言的内容筛选后逐一写在黑板上,学生边读边看,完整地了解作文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确立言之有序的写作思想。

  2碧羁兆魑摹=淌可根据需要写出范文,并留有适当部分,要求学生填空作文,达到使其言之有物的目的。填空的部分,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如:我选择了学生很熟悉的小白兔写了一篇范文:我家养了一只的小白兔。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要逗小白兔玩!那只小白兔,像一团一样。一对长长的耳朵着,的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它吃草时,那只三瓣嘴的,真有趣。冬天,我抱起它,放在怀里,暖烘烘的,像捧个一样。身子圆滚滚的,一蹦一跳犹如地上跳跃滚动,真是可爱极了!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突出翠鸟的外形。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观察翠鸟的头、背、腹部羽毛。最后再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了本课后,可以引导并指导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大纲指出:对小学生来说,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因此,除了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色彩鲜明的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立交桥,指导学生按从下到上、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然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有的同学由一排排玉兰花灯柱联想到检阅的队伍,由一棵棵柳树的枝条联想到小姑娘的辫子。通过这样多次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模仿写作

  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常法,而且是较为重要的方法。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讲了《三味书屋》一课后,指导学生按照方位顺序写一篇《我们的教室》,让学生模仿第二段的写作方法,观察教室的正中墙→两边墙→后墙→地面等,然后再动笔写下来。学生通过多次模仿写作训练,加深了对状物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无从下笔,同时也为高年级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指导:《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菜园里,秋天多么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吧!

  瞧,这边是一片枫林,里面的枫树可多啦!枫叶娃娃们都穿上了红色的新衣服。那边的银杏树啊,更是漂亮!银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为正在工作的小蚂蚁们扇凉哪!

  看,那边的田野里,长满了许多蔬菜。紫色的茄子,绿色的黄瓜,红色的辣椒,当然少不了勤劳的农民伯伯,他们带着蔬菜,带着笑容满载而归。

  秋天的花园里,许多花都谢了,还有顽强的菊花正在开放!菊花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可是人见人爱!

  我知道了,秋天在树林里,在田野里,在菊花开放的花园里!

2018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教版范文

  春天是树木发芽的季节,夏天是树木茂盛的季节,冬天是雪花飞舞的季节。可是,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呢?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

  秋天在树林里,苹果树们个个为了美丽,都把自己的苹果宝宝给涂上了红红的口红;桃树宝宝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脸蛋笑粉了。

  秋天在天空上,白色的云朵宝宝在天空中走来走去,自己在想一个问题。结果,把大雁的必经之路给挡住了。大雁们一会摆成“人”字形,一会又摆成“一”字形,可就没有看见白云宝宝在思考问题。结果,大雁们和白云宝宝撞在了一起。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秋姑娘越过山川、掠过田野,给大地撒下一片金黄,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今天,秋高气爽,我和妈妈、奶奶来到亲戚家的果园里,我看见一片丰收的景象,人们都脸带笑容地收获着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远远望去,黄色的桔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桔树上,一阵阵桔香扑鼻而来。我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去帮忙吧。”于是,我拽着妈妈,弯着腰,窜进树林里。现在,我才发现,桔子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高高地挂在树顶上对我“微笑”;有的长在树枝上,我一直起身子,它就能碰到我的头,好像在对我打招呼,让我摘它一样;还有的像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躲在树中。我迫不及待的要去摘果子。我看到一个很大的桔子,就抓住它,使劲往下拉,桔子掉了下来,可是皮掉了一大块。这时,妈妈递给我一把剪刀,我左手托着桔子,右手拿着剪刀,对着树枝“咔嚓”一声,桔子落入手中。妈妈告诉我,绿色的桔子还没熟,会很酸,所以要摘黄色的。我就提着篮子,拿着剪刀;摘了一些特别黄的桔子,不一会儿,我就摘了满满一篮子。我捧着自己摘的桔子,心里特别高兴。

  看到他们在秋天里丰收,我也很快乐。

三年级上册语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全家来到了临海长城。

  在路上听妈妈说临海长城也叫江南长城,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J级旅游区。

  我们从揽胜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颇有气势的200级陡阶,从顾景楼再向前行,便是最为陡峭的“百步峻”,此时的我们已经气喘吁吁,到了百步峻,就到了长城的最高点白云楼,白云楼是看临海全景的最佳处,视眼十分开阔,我看见了清波漾漾的东湖。

  途中我们经过了城隍庙和广文寺。望天坛。烟云阁。将军炮。我们站在空心敌台上看见了梅林与瓮城,梅花已经开了非常漂亮,瓮城筑成弧形,把那城墙修成半圆弧形。长城两侧树很茂盛,依山就势,弯弯曲曲。我们来到了瓮城看到了横跨两岸的望江门大桥和灵江。

  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终于爬完了这个长城,我被这个长城所惊叹,它保存得如此完好,结构完整,虽然它没有北京长城的雄伟,但它也有自己的美。

  天暗了下来,我们带着满身的疲倦回家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党支部合理化建议100条

毕业论文教育学